1 / 31

第十六章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的寓言

第十六章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的寓言. 中 碩一 79711012 林邠芬. 背景 -- 志怪.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是小說發展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題材廣泛,幻想聯翩。 三國 — 隋初分裂戰亂,朝代更迭,使世族精神空虛,妄想登仙,加上佛教傳入,受迷信觀念驅使,故寄託鬼神。 分類: 一、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如: 張華 《 博物志 》 二、雜史雜傳志怪小說。如: 葛洪 《 神仙傳 》 三、雜記體志怪小說。如: 干寶 《 搜神記 》. 曹丕 《 列異傳 》. 多民間傳說,清新樸實。. 干寶 《 搜神記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六章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的寓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六章魏、晉、南北朝筆記小說中的寓言 中碩一 79711012 林邠芬

  2. 背景--志怪 • 魏晉南北朝的志怪小說是小說發展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 •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 題材廣泛,幻想聯翩。 • 三國—隋初分裂戰亂,朝代更迭,使世族精神空虛,妄想登仙,加上佛教傳入,受迷信觀念驅使,故寄託鬼神。 • 分類: • 一、地理博物體志怪小說。如: 張華《博物志》 • 二、雜史雜傳志怪小說。如: 葛洪《神仙傳》 • 三、雜記體志怪小說。如: 干寶《搜神記》

  3. 曹丕《列異傳》 • 多民間傳說,清新樸實。

  4. 干寶《搜神記》 • 內容豐富,廣徵博收,集六朝小說大成。 • 會聚散逸所得。 • 記神鬼怪異之事,虛構謠傳,但多有寓意。

  5. 干寶《搜神記》

  6. 陶淵明《搜神後記》 • 題材多採自當時傳聞,有不少新鮮優美的故事,也有可採作寓言的故事。

  7. 劉義慶《幽明錄》 • 多雜記奇異神怪之事。 • 寫作風格: • 以往志怪小說:少描寫,多敘事。 • 《幽明錄》:敘事娓娓動聽,場景描繪逼真,提高了志怪小說的表現力和文學性。 • 異鷹:利用異鷹與常鷹對比出人才與庸才的差異。描繪傳神,富浪漫色彩。

  8. 志人 • 名稱:志人小說又稱:「軼事」小說、「清人」小說。 • 發展: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魏初,先出現《笑林》;東晉出現寫人物生活各個片段的作品,如:裴啟的《語林》郭澄之的 《郭子》,直到《世說新語》的出現,志人小說才達到成熟的階段。 • 特色:主要描述人物的神情笑貌,玄言高論,攝取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瞬間特寫鏡頭加以組合,或是言談的輯錄,能夠很好的反應一個人的品質、性格。

  9. 邯鄲淳《笑林》出現的原因

  10. 邯鄲淳《笑林》特色(一)

  11. 邯鄲淳《笑林》特色(二)

  12. 邯鄲淳《笑林》對後世的影響 • 為笑話的發展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影響甚遠。如:隋˙侯白《啟顏錄》、唐˙朱揆 《諧噱錄》 、宋˙蘇軾《艾子雜說》、明˙江盈科 《雪濤諧史》、清˙石成金 《笑得好》、近代 《俏皮話》。 • 例1:駝醫治傴 • 例2:截竿入城

  13. 劉義慶《世說》 • 南朝宋劉義慶與其門人編撰。今本共三卷,分36門,記錄一百二十多位士人的遺聞佚事。反映了當時士流生活情形和精神樣貌,意味深遠。

  14. 劉義慶《世說》

  15. 殷芸《小說》 • 內容多取於古書雜記,非常豐富。

  16. 報告完畢謝謝大家

  17. 吳興老狸(《搜神記》) • 晉時,吳興一人有二男,田中作,時嘗見父來罵詈趕打之。兒以告母。母問其父。父大驚,知是鬼魅。便令兒斫之。鬼便寂不復往。父憂,恐兒為鬼所困,便自往看。兒謂是鬼,便殺而埋之。鬼便遂歸,作其父形,且語其家:「二兒已殺妖矣。」兒暮歸,共相慶賀,積年不覺。後有一法師過其家,語二兒云:「君尊侯有大邪气。」兒以白父,父大怒。兒出以語師,令速去。師遂作聲入,父即成大老狸,入床下,遂擒殺之。向所殺者,乃真父也。改殯治服。一兒遂自殺,一兒忿懊,亦死。

  18. 黎丘與鬼(《呂氏春秋.疑似》) •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姪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矣!無此事也。昔也往責於東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曰:『譆!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嘗聞之矣。』明日端復飲於市,欲遇而刺殺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劍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跡,不可不察。察之必於其人也。舜為御,堯為左,禹為右,入於澤而問牧童,入於水而問漁師,奚故也?其知之審也。夫人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識之,知之審也。

  19. 竊繭生瘤(《搜神記》) • 建業有婦人背生一瘤,大如數斗囊,中有物,如繭栗,甚眾,行即有聲。恒乞于市。自言:「村婦也,常与姊姒輩分養蠶,己獨頻年損耗,因竊其姒一囊繭焚之,頃之,背患此瘡,漸成此瘤。以衣覆之,即氣閉悶;常露之,乃可,而重如負囊。」

  20. 章苟(《搜神後記》) • 吳興人章苟者,五月中,于田中耕,以飯置菰里,每晚取食,飯亦已盡。如此非一。后伺之,見一大蛇偷食。苟遂以鈠斫之,蛇便走去。苟逐之,至一板,有穴,便入穴。但聞啼聲云: 「斫傷我某甲。 」或言:「何如?」或云: 「付雷公,令霹靂殺奴。」須臾,雲雨冥合,霹靂覆苟上。苟乃跳梁大罵曰: 「天使!我貧窮,展力耕墾。蛇來偷食,罪當在蛇,反更霹靂我耶?乃無知雷公也。雷公若來,吾當以鈠斫汝腹。」須臾,雲雨漸散,轉霹靂向蛇穴中,蛇死者數十。

  21. 陰曹受賄(《搜神後記》) • 襄陽李除,中時氣死。其婦守尸。至於三更,崛然起坐,搏婦臂上金釧,甚遽。婦因坐(助)脫,既手執之,還死。婦伺察之,至曉,心中更暖,漸漸得蘇。既活,云:「為吏將去,此伴甚多,見有行貨得免者,乃許吏金釧。吏令還,故歸取以與吏。吏得釧,便放令還。見吏取釧去。」後數日,不知猶在婦衣內。婦不敢復著,依事咒埋。

  22. 踏床齧鼻(《笑林》) • 甲與乙爭鬥,甲齧下乙鼻。官史欲斷之,甲稱乙自齧落。吏曰:「夫人鼻高而口低,豈能就齧之乎?」甲曰:「他踏床子就齧之。」

  23. 傾家贍君(《笑林》) • 漢世有老人,年老無子,家富,性儉嗇。惡衣疏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營理產業,聚斂無厭而不敢自用。或人從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內,取錢十,自堂而出,隨步輒減,比至於外,才餘半在。閉目以授乞者。尋復囑云:「我傾家贍君,慎勿他說,復相效而來。」老人俄死,田宅沒官,貨財充於內帑矣。

  24. 嘗筍煮簣(《笑林》) • 漢人有適吳 , 吳人設筍 , 問是何物 ,語曰 :「竹也。」歸煮其床簣而不熟 ,乃謂其妻曰 :「吳人轣轆 , 欺我如此 !」 • 漢人:指黃河以北的人。黃河以北不產竹子。床簣:用竹編成的床墊,泛指竹蓆。轣轆:原指車的軌道,因「軌道」音諧「詭道」,因稱狡詐為轣轆。

  25. 門人鑽火(《笑林》) • 某甲夜暴疾,命門人鑽火。其夜陰暝,不得火,催之急。門人忿然曰:「君責之亦大無道理!今暗如漆,何以不把火照我?我當得覓鑽火具,然後亦得耳。」孔文舉聞之,曰:「責人當以其方也。」

  26. 駝醫治傴 • 平原人有善治傴者,自云:「不善,人百一人耳!」有人曲度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貨求治。曰:「君且伏。」欲上背踏之。傴者曰:「將殺我?」曰:「趣令君直,焉知死事?」 (《笑林》) • 昔有醫人,自媒能治背駝,曰:「如弓者,如蝦者,如曲環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駝。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臥駝者其上;又以一壓焉。而即躧焉。駝者隨直,亦復隨死。其子欲鳴諸官。醫人曰:「我業治駝,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雪濤小說》) • 躧:音ㄒㄧˇ,行走、踩踏。

  27. 截竿入城 •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聖人,但見事多矣,何不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笑林》) • 一官斷事不明,百姓怨恨,名之為糊塗蟲,并作詩誚之曰:「黑漆皮燈籠,半天螢火蟲。粉牆畫白虎,青紙寫烏龍。茄子敲泥磬,冬瓜撞木鐘。天昏與地暗,那管是非公。」滿壁貼起,以彰盛德。太爺看見壁上招貼,傳僕役責之曰:「外邊出示要拿糊塗蟲,你們因何不拿,致使民怨;定限三日,要拿糊塗蟲,三個少一個,立斃杖下。」判行發籤,催之使去。捕役領籤下堂,怨之曰:「這樣官,出這樣籤,叫我何處去拿?」然上官所差,自好前去。出得城來,見一人頭頂被包,騎在馬上,奇而問之曰:「因何被包不梢在馬後?」答曰:「恐馬負太沉,頂在頭上,可省馬力。」差人一聞此言,說:「此人可算糊塗蟲了,帶去見官。」又來至城門,見一人手拿竹竿,直進則城門矮,橫進則城門窄,徘徊良久,竟不能進。差人說:「這也是一個糊塗蟲,也把他帶去。」尚少一個,無處可尋,自好先帶去,再求寬限。遂將二人帶至堂前,官問騎馬曰:「你頭頂被包,要省馬力,糊塗已極,算得一。」又問拿竹竿曰:「你拿竹進城,直進,城矮,橫進,竹長,你為何不借一把鋸來鋸為兩段,豈不早進城去了?」差人一聞此言,忙跪稟曰:「第三個糊塗蟲已有了。」問是誰,答曰:「等下任太爺來了,小的便會拿他。」 《嘻談續錄卷上•糊塗蟲》

  28. 上揚州 • 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29. 賣牛奶的女孩(《伊索寓言》) 一個農家擠奶姑娘頭頂著一桶牛奶,從田野裏走回農莊。 她忽然想入非非:「這桶牛奶賣得的錢,至少可以買回三百個雞蛋。除去意外損失,這些雞蛋可以孵得二百五十隻小雞。到雞價漲得最高時,便可以拿這些小雞到市場中去賣。那麽這樣一年到頭,我便可分得很多賞錢,用這些錢足夠買一條漂亮的新裙子。耶誕節晚宴上,我穿上漂亮迷人的新裙子,年青的小夥子們都會向我求婚,而我卻要搖搖頭拒絕他們。 」 想到這裏,她真的搖起頭來,頭頂的牛奶倒在地上。她的美妙幻想也隨之消失了。

  30. 計算雞卵(《雪濤小說》) • 一市人貧甚,朝不謀夕。偶一日,拾得一雞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 」 ,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 」因與妻計曰:「我持此卵借鄰人伏雞乳之。待彼雛成,就中取一雌者歸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雞。兩年之內,雞又生雞,可得雞三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牸(母牛),牸復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復生牸,三年間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僕、買小妻。我乃與爾優遊以終餘年,不亦快乎?」妻聞欲買小妻,怫然大怒,以手擊雞卵,碎之,曰:「弗留禍種! 」

  31. 問題討論 • 《世說‧德行篇》割席斷義 •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