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 likes | 428 Views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 及心理调适.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学工办 恽彩锋. 第一讲.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E N D
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及心理调适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学工办 恽彩锋
第一讲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 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 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肖同学入党)、等级化。 • 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 职业意义认识不当。
案例◆吊在半空只有啃老 张同学是传媒的一个毕业生,严格说起来,是个与研究生一步之遥的本科生,考研的时候,专业成绩不错,外语也顺利通过,但是由于名额问题没有被正常录取。于是,张下决心考公务员,但是,谈何容易?连考三年,第一年、第二年,明明感到成绩不错,就是没有上线,第三年倒是获得了面试,但是,不过是多当一回分母而已,最终,公务员的梦还是没有实现。可他还是不甘心,不肯脚踏实地去找工作,他认为打工就是地狱,公务员才是天堂,既然与天堂也只差一步,那就不能心甘情愿进入地狱,就这样,将自己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天堂不知何年有望,啃老倒是已成现实。
追求名企,虚造荣誉 在选择企业时,“大、名、公、外”即“大企、名企、公务员、外企”仍是毕业生的首选目标。曾经音乐学院一个学生在毕业时与一家国企有了意向,但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有四六级证书。为了获得四级证书,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安排一位替考学生帮助参加国家四六级考试,结果被监考老师当场抓住,留校察看处分,永远取消学位获得资格。结果在就业过程中碰得头破血流、丢盔卸甲。不仅没了工作,还没了学位,对今后的就业造成很大影响。
专家点评 把事情理想化,求高薪资是年轻人择业的盲点。自己的目标还是第一位的,不要盲目跟风。年轻人还是要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前提,不要盲目追求利益,理想也需要有能力来实现。从大学生的角度看,选择名企也是一样,基本上是出于一种思维定式,总觉得名企就意味着丰厚的薪金、舒适的环境和晋升的机会,而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既能给员工提供很好的薪金还能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名企还是在发展规划中的小企业,最重要的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有就是看哪种工作作风更适合自己。(把对的人放到对的位置)
其实,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优缺点。大公司能学到较之小公司更规范的操作流程,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和培训机制,但晋升机会较少,发展也更平稳。大学生刚毕业,选择工作的角度无外乎公司规模、福利待遇、自身发展空间、能够增长技能这几点。作为大学生来说,自己的职业还是一片空白,首先要为自己定下目标,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能够帮助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把金钱当作好工作的首要标准,你们要做的是更快的提升自身素质,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丰富自己工作经历能打下良好基础。到了30岁之后,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打破金钱与理想的平衡也不迟。其实没有完美的工作,每个工作都有它好与坏的两面,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问题都会存在。如果觉得适合自己了那就尽量去忽略它的缺点,要学会平衡和知足。其实,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优缺点。大公司能学到较之小公司更规范的操作流程,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和培训机制,但晋升机会较少,发展也更平稳。大学生刚毕业,选择工作的角度无外乎公司规模、福利待遇、自身发展空间、能够增长技能这几点。作为大学生来说,自己的职业还是一片空白,首先要为自己定下目标,该往什么方向发展,能够帮助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和目标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应该把金钱当作好工作的首要标准,你们要做的是更快的提升自身素质,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对丰富自己工作经历能打下良好基础。到了30岁之后,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再打破金钱与理想的平衡也不迟。其实没有完美的工作,每个工作都有它好与坏的两面,无论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问题都会存在。如果觉得适合自己了那就尽量去忽略它的缺点,要学会平衡和知足。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四)就业人格缺陷 • 自我同一性混乱 • 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 自卑与自大 • 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
案例◆充满信心去面试 广编专业有个腼腆的女孩小孙,每次去应聘,都是输在面试上,见了面试官,如履薄冰,手脚不知往哪放,头不敢抬,眼睛也不看人,低着头在那等过关,本来平时都回答上来的问题,这时脑子一片空白,还出现所答非所问的现象,回来后又懊恼不已,自惭形秽。越是这样,就越是严重影响下次面试的心态,产生自卑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慢慢失去了信心。
自卑畏怯、信心不足带来的心理障碍 信心不足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生理的、环境的、家庭的或社会的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的同学大学四年顺利地走过来了,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梦寐以求的企业对自己的简历一点儿回音都没有,开始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如果从更深一层来讲,就是不敢面对机遇、迎接挑战;有的同学大学学习不太好,自卑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就业市场就心里发怵,参加招聘面试,心里忐忑不安,在求职中总是自己拿不定主意,过分退缩。广告专业小周,经常在面试过程中,口齿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愿不能被用人单位所理解,造成了心理障碍。
专家点评: 小孙、小周的问题是个心理问题,属于自卑畏怯、信心不足、蛇咬怕绳、心态不佳问题。所以第一步要解决她的心态问题,要让她充满信心去参加面试。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改变结果,结果构成命运。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必须认真加以克服。经过求职,要勇敢很多,成熟很多。其实,心理上的最大障碍是自己,阻碍成功的最大敌人也是自己。不要一想到自己要在主考官面前说话,就开始想像负面的结果,就会怯场。
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优点集合起来,一一列举,形成一个优势。写下要说的重点,然后场景训练和演绎。所谓的优点是能如何运用你的才干、能力、技艺与人格特质,这个优势就是你竞争的法宝。当然,自信不是自负、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傲,在面试中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非我莫属的模样。但是,我们在阐述自己的优势时,不要不好意思,总觉得说自己的优点是不对的,开不了口、过分谦虚。勇气很重要,要敢于拉下面子,想尽办法去争取。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你将会与成功握手后又告别,最终没有得到。像这样过于自卑的人,在对其训练时,可以先让她矫枉过正,以毒攻毒。先过火点,让她有点自负、自傲,甚至自大,克服自卑,然后,在面试过程中折中回来,就会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优点集合起来,一一列举,形成一个优势。写下要说的重点,然后场景训练和演绎。所谓的优点是能如何运用你的才干、能力、技艺与人格特质,这个优势就是你竞争的法宝。当然,自信不是自负、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傲,在面试中流露出一副咄咄逼人、非我莫属的模样。但是,我们在阐述自己的优势时,不要不好意思,总觉得说自己的优点是不对的,开不了口、过分谦虚。勇气很重要,要敢于拉下面子,想尽办法去争取。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你将会与成功握手后又告别,最终没有得到。像这样过于自卑的人,在对其训练时,可以先让她矫枉过正,以毒攻毒。先过火点,让她有点自负、自傲,甚至自大,克服自卑,然后,在面试过程中折中回来,就会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五)就业心态问题 • 过度焦虑与急躁 摔水瓶,砸桌子,搞失踪,写遗书 • 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 攀比与嫉妒 • 抑郁与逆反 考研学生小颖 • 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 招聘会中的海波 • 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 变性
第二讲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准备
一、抓紧素质的训练和提高 • 第一是做人的实践环节。学会关爱他人、团结互助、讲究社会公德等。 (人文学生冰水救人) • 第二是专业技能的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验、就业实习、毕业设计。 • 第三是社会实践的环节。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假期打工,对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须的。提前与用人单位接洽。(武汉学生奚婷婷)
二、敢于竞争 • 要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 • 必须在心理上准备同“铁饭碗、大锅饭”的传统告别。 • 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三、善于竞争 • 在求职与择业竞争中,应注意期望值是否恰当。(照镜子,自己能力有多少) • 在求职面试时情绪一定要轻松自如。 • 要做到善于竞争,还要做到在面试时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正衣冠,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四、正确对待挫折 •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 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洗洗澡,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 挫折是一种鞭策。它对失败者并不是淘汰和鄙视,相反,促使失败者振作起来,彻底摆脱“等、靠、要”的就业心态,使自己加快自立自强的转化过程,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治治病,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五、期望值要适度,不要奢谈专业对口 • 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适当降低期望值,先求职,有了立身之地,再寻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 • 即使你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你的素养和素质都会潜移默化地体现在你成才的过程中,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大,应该灵活地调整专业方向,不要死抱着专业不放。(银行生,飞行员、航母生、消防员)
第三讲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一)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 • 全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80万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338万人,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95万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559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1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人,传媒学院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5%,其中广告专业、摄影专业、数字媒体专业就业率是100%。 • 往年全国正常就业的比例:68%左右。 • 全国艺术院校毕业生总数:大约在3万人左右。
(二)认清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途径: 以自由职业者为主;党政机关较少、企事业单位略多。 结论:艺术院校大学生就业和众多其他大学生一样,要想获得个理想的工作或是岗位,是比较困难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案例◆调整就业期望值,失落中重建就业梦想案例◆调整就业期望值,失落中重建就业梦想 2007级的一位动画学生,有机会被传媒学院介绍到高职院去担任素描色彩的教师,留校任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情,该生非常骄傲,回老家办酒庆祝。但是过了一年,高职学院专业重新整合,教师超额,就与该生解聘了。当时该生觉得无法回老家面对江东父老,行为过激,与高职院的领导大吵一架,在网上散布流言,写匿名信举报投诉。认为当初那么令大家羡慕、父母骄傲的职业就这样被冷落了吗?最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在学校后门开立了一家文印店,收入可观。
专家点评:理想需要能力来实现 其实问题就出在理想太美好,现实太残酷,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做大牌,首先做小卒。大牌是理想和梦想,离我们有如太空般的遥远,小卒才是目前的合理选择,这是让你先生存下来的现实。认识到自己刚刚毕业,没有实战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不要太过理想化。否则,就是水中捞月、雾里看花。要想有小姐的命,就要做丫鬟的事。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三)面临就业所需要解决的自我分析有“三个哪里” • 一是我在哪里?这是一个定位的问题,是对自身状态的一种客观分析。包括所在院校的社会认可度;所在专业的市场需求度;个人综合素质的单位接受度。 • 二是我要去哪里?这是一个目标的问题,是对自己将来要从事职业的主观欲望。也就是一个自己要干什么的问题,一个去向的问题。 • 三是我的差距在哪里?这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对自己从事工作各种状态的客观解构。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 (四)艺术院校毕业生在寻找工作时会产生的几种状态 • 一是高人一等:自以为是大学生,是艺术院校大学生,有一种了不起的心态; • 二是低人一筹: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和其他院校毕业生相比、和自己的同学相比,差距很大;(葛茹薇) • 三是输人一技:除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其余别无所长。在学校时,很少参加社会活动,组织管理能力、除专业外的其他生存或工作技能缺乏。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五)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 一、想做和能做的关系;想做不代表肯定能做,能做不代表自己想做。想做的事情如果不能做,那就不做或是暂时不做(地震捐款);能做的事情如果不想做,有时也要硬着头皮去做。 • 二、兴趣和职业的关系;从事的职业不一定有自己的兴趣,有兴趣的不一定是你的职业。当兴趣成为职业时,兴趣就会索然无味。要培养对职业的兴趣,最起码不能讨厌他。
(五)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五)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三、能力和岗位的关系;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在能力所能及的岗位上,往往这个岗位只需要发挥你一半的能力。不见得有多大的能力就会给你多高的岗位;也不见得能力不行就没有理想的岗位。 四、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很远大,现实很残酷。为了实现理想,有时可能要先向现实低头。退后一步,选择余地就会增加。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六)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 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 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七)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 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 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 • 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 (八)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 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 • 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 • 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合作。 • 要摆脱学生公司的意识。 • 要进行科学化、职业化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