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411 Views
第十六章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 主要内容. 常用相对数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标准化法 为什么引入相对数 ? 绝对数的局限性. 某医师分析 1998 年甲乙两地高血压患病情况,甲地患病 450 人,乙地患病 720 人,乙地比甲地多患病 270 人。. 绝对数 :某事物现象的实际发生数. 已知甲地调查人数为 8000 人,乙地调查人数为 16000 人. 甲地高血压患病率 =5.63% 乙地高血压患病率 =4.5%. 相对数 : 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表 16-1 不同地区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一、常用相对数 1. 率
E N D
主要内容 • 常用相对数 •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 标准化法 为什么引入相对数? 绝对数的局限性.
某医师分析1998年甲乙两地高血压患病情况,甲地患病450人,乙地患病720人,乙地比甲地多患病270人。某医师分析1998年甲乙两地高血压患病情况,甲地患病450人,乙地患病720人,乙地比甲地多患病270人。 绝对数:某事物现象的实际发生数 已知甲地调查人数为8000人,乙地调查人数为16000人 甲地高血压患病率=5.63% 乙地高血压患病率=4.5% 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
第一节 常用相对数 一、常用相对数 1.率 2.构成比 3.相对比 重要区别:分子、分母
表16-1 不同地区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 率 相对比 构成比
一. 率 含义:又称频率指标。 通常是某种现象实际发生的观察单位数与可能发 生该现象的总数之比。 应用:说明某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频率大小或强度,反映事物的普遍及严重程度。 计算:
K为比例基数,如100%,1000‰ ,万/万,十万/十万,等。 • 比例基数的选择: • 使计算的结果能保留12位整数,以便阅读; • 如:患病率通常用百分率、千分率;婴儿死亡率用千分率;肿瘤死亡率以十万分率表示。 率的特点:不受其它率的影响; 各率相互独立,其和不为1 合计率不可直接相加应为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后 再相除。
二.构成比 含义:又称为构成指标,指一事物内部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与该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应用:用以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计算: 通常以100%为比例基数
某地1992年护理人员学历构成 构成比
特点: 1、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分子为分母一部分 2、某一部分比重变化,则其它部分也相应变化
三.相 对 比 含义:是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常以百分 数或倍数表示 计算: 特点:1.甲、乙可以性质相同,也可以性质不同 2.甲、乙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例:某年某地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242,女性婴儿为230。则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例:某年某地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为242,女性婴儿为230。则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 或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为1.052:1
例:某地某病1949年死亡率为3.3/10万,1975年为0.1/10万,则这两年相对比为:例:某地某病1949年死亡率为3.3/10万,1975年为0.1/10万,则这两年相对比为:
第二节 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一、计算率和构成比时分母不宜过小。 二、正确区分构成比和率。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 三、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 观察对象是否同质:哮喘发病率的比较,观察季节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 观察对象内部结构是否相同:即其他影响因素在被比较总体之间的分布或构成是否一致。 • 如上级医院的病死率高于基层医院,因病情构成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 如比较某地甲亢的发病率,性别构成不同不能直接比较 • 处理方法:标准化、多因素分析。
四、率的标准化 五、两样本率比较时应进行假设检验
标化法的基本思想:采用统一的标准构成计算标准化率,以消除构成不同对各组总率的影响,使求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标化法的基本思想:采用统一的标准构成计算标准化率,以消除构成不同对各组总率的影响,使求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 标准化率:也称调整率,经标准化处理后的率
标准化法的步骤 1.选择标准: 标准人口数、标准人口构成比 选定标准的原则: 有代表性、较稳定、容易获得,便于比较 2.计算标准化率:
(二)标准化率的计算: 标准构成: 1、通用的或便于比较的标准。 (如全国、全省人口构成做标准) 2、两组之和的人口数或人口构成; 3、某一组的人口数或人口构成; 标准化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第一步:选择方法 直接法或间接法 直接法的使用条件是已经有被观察的人群中各年龄组的患 病率(或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 若缺乏各年龄组的患病率资料,仅有各年龄组的观察单位数和总的患病率,则选择间接法 计算公式
(一)直接法 计算公式: (1)选择人口数作标准 Ni:为标准年龄别人口数; Pi:为实际年龄别死亡率; N:为标准人口总数。 是被标化组按标准组年龄组人口数算得得预期死 亡数,除以标准组得总人口数就是直接法得标化率
(2)选择人口构成比作标准 标准组人口构成比
(二)间接法 间接法:选择死亡率做标准 P:为标准总死亡率, r:为实际总死亡数, ni:为实际组别人口数, Pi:为标准年龄别死亡率, ∑niPi:为预期死亡数, r/∑niPi:为标准化死亡比,用SMR表示。 什么是SMR?
定义:标准化死亡比(standard mortality ratio,简称SMR)是在死亡资料分析用的较多的一个相对数指标,是指某人群中实际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该人群标准化后计算出的期望死亡人数之比。 计算公式: 标准化死亡比(SMR)
标准化率的计算-间接法 已知吸烟者中死于肺癌人数为432人,不吸烟者中死于肺癌210人 3.5 10.96 30.44 28.04 27.73 吸烟标化患病率=P×r/∑niPi=34.60×432/100.67=148.48/10万 不吸烟标化患病率=P×r/∑niPi=3460×210/243.61=29.83/10万
(三)率的标准化应注意的问题 • 1、内部构成不同的率比较时应标准化后再比较; • 2、该法的目的是采用统一标准,消除混杂因素影响,使其具有可比性。选定的标准不不同,算得的标准化率也不同。 • 标准化后的率并不表示率的实际水平,只能表示相互比较资料间的相对水平。 • 3、各组分率大小交叉出现时则不宜采用标准化法处理;如不就算标准化率,而分别比较各分组的率,也可得出正确结论,但不能比较总率的大小。 • 4、两样本标准化率是样本值,存在抽样误差,若想得出标化组和被标化组的总率是否相等的结论,还应作假设检验。
小 结 • 掌握率、构成比、相对比的概念、计算方法 • 标准化法的基本思想和计算方法
SPSS软件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