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唐代傳奇與俠的探討

唐代傳奇與俠的探討. 第四組 指導老師 : 陳美美. 大綱. 中國小說的發展簡史 唐傳奇的演變 中國歷史中的 俠 俠 的起源 俠 的演變 唐代俠的特色 唐傳奇中出現的 俠 結論與參考資料. 宋朝. 魏晉. 明清. 唐朝. 中國小說發展簡史. 神話的思想與元素影響後來小說甚大 , 可以說是 中國 小說 的鼻祖 。 中國古典小說到了唐代傳奇,在演進的里程碑上,刻劃了一個重要的標誌,那就是由過去的粗疏梗概,已逐漸接近完全成熟的階段。. 文言短篇小說醞釀時期 又稱筆記小說. 文言短篇小說成熟時期 又稱為傳奇.

linus-irw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唐代傳奇與俠的探討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唐代傳奇與俠的探討 第四組 指導老師 : 陳美美

  2. 大綱 • 中國小說的發展簡史 • 唐傳奇的演變 • 中國歷史中的俠 • 俠的起源 • 俠的演變 • 唐代俠的特色 • 唐傳奇中出現的俠 • 結論與參考資料

  3. 宋朝 魏晉 明清 唐朝 中國小說發展簡史 • 神話的思想與元素影響後來小說甚大,可以說是中國小說的鼻祖。 • 中國古典小說到了唐代傳奇,在演進的里程碑上,刻劃了一個重要的標誌,那就是由過去的粗疏梗概,已逐漸接近完全成熟的階段。 文言短篇小說醞釀時期 又稱筆記小說 文言短篇小說成熟時期 又稱為傳奇 四大奇書的出現 白化話本小說 長篇章回小說 志人小說 志怪小說 神怪 愛情 豪俠

  4. 唐 傳 奇 的 演 變

  5. 唐傳奇的演變 林昆民 • 壹、唐傳奇的興起和發展 1.傳奇本是傳述奇聞異事的意思,唐傳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說。繼承魏晉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說,發展成為一種以史傳筆法寫奇聞異事的小說體式。唐傳奇內容更加豐富,題材更為廣泛,藝術上也更成熟。 2.唐傳奇的發展大體可分三個階段:初、盛唐是唐傳奇的發軔時期。中唐是唐傳奇的鼎盛時期。晚唐是唐傳奇的衰落的時期,但豪俠小說在此時期盛行。

  6. 貳、唐代傳奇小說介紹 1.初盛唐時期這是傳奇小說初步發展的時期。作品數量很少,內容還和六朝志怪小說相去不遠,藝術上也不夠成熟,但已逐漸注意到形象的描繪與結構的完整,如《古鏡記》。

  7. 1-1.《古鏡記》是現存唐傳奇中最早的一篇。作者王度。這篇作品“猶有六朝志怪餘風,而大增華豔”。故事內容是記述一面古鏡降妖、伏獸、顯靈、治病以及反映陰陽變化的諸種靈異。它雖在為述中透露出一些社會動亂和民間疾苦的影子,但主要是宣揚迷信和天命無上的消極思想。作者按時間順序,將古鏡靈異的十二段獨立故事貫串成章,比起六朝志怪的零篇散錄,在結構上有了進步。1-1.《古鏡記》是現存唐傳奇中最早的一篇。作者王度。這篇作品“猶有六朝志怪餘風,而大增華豔”。故事內容是記述一面古鏡降妖、伏獸、顯靈、治病以及反映陰陽變化的諸種靈異。它雖在為述中透露出一些社會動亂和民間疾苦的影子,但主要是宣揚迷信和天命無上的消極思想。作者按時間順序,將古鏡靈異的十二段獨立故事貫串成章,比起六朝志怪的零篇散錄,在結構上有了進步。

  8. 2.中唐時期這時期作品空前增多,是傳奇小說的黃金時代。作品主題多元,但無論主題為何,即使談神說怪,也具有反應社會現實的意義,如《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即反應唐代士子的熱中功名富貴的現象。又如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如《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等在唐傳奇中成就最高者,也反應了唐代社會在婚姻上固執的門第與階級觀念。2.中唐時期這時期作品空前增多,是傳奇小說的黃金時代。作品主題多元,但無論主題為何,即使談神說怪,也具有反應社會現實的意義,如《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即反應唐代士子的熱中功名富貴的現象。又如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如《霍小玉傳》、《李娃傳》、《鶯鶯傳》等在唐傳奇中成就最高者,也反應了唐代社會在婚姻上固執的門第與階級觀念。

  9. 2-1.反應神道思想的代表作如 《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透過渲染盧主、淳於棼夢中的飛黃騰達和身受排擠,宣揚的“人生如夢”的主題。 這兩篇作品都能融合寓言與志怪的表現手法,具有諷刺文學的特色,在藝術上是有價值的。

  10. 2-2.愛情小說方面,多以現實的人事為題材,寫才子佳人的離合,文筆清麗,描摹動人。 《鶯鶯傳》中,描寫張生與崔鶯鶯的一段愛戀故事。崔張二人由原本的纏綿,因張生對仕途的熱中而分離。鶯鶯與張生兩人的文才與多情藉由篇中多首詩文展現出來。然而張生卻以崔無益仕途而另娶,鶯鶯只能別嫁。《鶯鶯傳》開啟後世「多情女子負心漢」與「始亂終棄」的故事原型,影響後世深遠。

  11. 3.在晚唐時期,豪俠小說特別興盛,反應唐代安史之亂後,始終未曾平復的藩鎮傾軋而存在的社會動亂現象,反應了當代士子對時代的無力感。此時的豪俠人物皆染有高度的道術色彩,隱居練功後所展現讀神行術、神準術、神算術、變幻術,以及不居於一的逍遙自在,展現他們特立獨行的風格,為當代藩鎮爭強增添神祕色彩。著名的豪俠小說如《虬髯客傳》、《紅線傳》、《聶隱娘》、《無雙傳》等,為後代武俠小說提供了想像的原型。3.在晚唐時期,豪俠小說特別興盛,反應唐代安史之亂後,始終未曾平復的藩鎮傾軋而存在的社會動亂現象,反應了當代士子對時代的無力感。此時的豪俠人物皆染有高度的道術色彩,隱居練功後所展現讀神行術、神準術、神算術、變幻術,以及不居於一的逍遙自在,展現他們特立獨行的風格,為當代藩鎮爭強增添神祕色彩。著名的豪俠小說如《虬髯客傳》、《紅線傳》、《聶隱娘》、《無雙傳》等,為後代武俠小說提供了想像的原型。

  12. 3-1.杜光庭《虬髯客傳》以楊素寵妓紅拂大膽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隋末有志圖王的虬髯客在“真命天子”李世民面前折服,出海自立的故事。其創作意圖雖是在晚唐動亂不安的現實中宣揚李唐王朝的“天命”非任何他人可以任意取代。篇中藉由刻畫了“風塵三俠”的風貌:虬髯客的豪爽俊偉,紅拂的機智勇敢,李靖的風流倜儻,反應當時人民對才智、豪邁與天命的認同,呈現唐人的價值觀。3-1.杜光庭《虬髯客傳》以楊素寵妓紅拂大膽私奔李靖的愛情故事為線索,描寫隋末有志圖王的虬髯客在“真命天子”李世民面前折服,出海自立的故事。其創作意圖雖是在晚唐動亂不安的現實中宣揚李唐王朝的“天命”非任何他人可以任意取代。篇中藉由刻畫了“風塵三俠”的風貌:虬髯客的豪爽俊偉,紅拂的機智勇敢,李靖的風流倜儻,反應當時人民對才智、豪邁與天命的認同,呈現唐人的價值觀。

  13. 3-2.由於受胡漢融合的影響,在唐代婦女角色已有極大不同,給予了豪俠小說作者更寬廣的揮灑空間,於是塑造了許多可欽可敬的豪俠女子。此與中國傳統女性頗大不同,在唐傳奇的俠女列傳中,她們不論才智、能力與心性不僅可與男性平分秋色,甚且成為成功男性背後重要的助力。她們已非深處閨中的賢妻良母典型,如〈虬髯客〉中的紅拂、〈聶隱娘〉中的隱娘、〈紅線〉中的紅線都具備有高度的自主性、高遠的見識與特異的能力,男性藉其等的襄助而成功立業。但功成後 的女性往往並非要求富貴舒適 的生活,反而是閒雲野鶴 的飄然遠逝。這也顯現出 當代道家思想影響的影子。

  14. 中 國 歷 史 中 的 俠

  15. 俠的起源 林芃彣 「俠」一字的解釋與意義 在許多文獻中,「俠」字出現的機率不小,雖然各自取的字義不盡相同,但其中仍有些許相似與關連 • 《儀禮‧士喪禮》:「婦人俠床,東面。」中的「俠」字最初作為挾持器物之意 • 《莊子‧盜跖》:「俠人之勇力而以為威強,秉人之知謀以為明察。」中的「俠」仍有挾帶的意思,但對象卻從器物延伸到人

  16. 而因為價值觀與時代背景的差異,每個人對俠的所作所為及其精神產生了不同的見解,對俠心中所持的「義」褒貶不一而因為價值觀與時代背景的差異,每個人對俠的所作所為及其精神產生了不同的見解,對俠心中所持的「義」褒貶不一 • 史書記載中,韓非是第一個定義俠的 • 《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他認為俠是一種具有武功,但常在法律邊緣遊走,甚至因此犯禁的人。

  17. 春秋戰國-職業俠士的興起 俠士的產生,絕非一夕之間而造就,一定是有某些因素,多半是社會方面或者是政治方面等等。在一個特別的年代、特殊的社會氛圍中,互相感染而誕生出的一個新思想、新人格。 • 禮樂制度的崩壞 • 養士風潮盛起 而這股俠士之風之所以能夠興盛也是因為政局混亂、法紀疏闊,統治者統治不力,遊俠才可以在法律的邊緣行使權力

  18. 俠的演變 蔡函潾

  19. 周---封建制度 天子 諸侯 享世襲繼承的爵位擁有土地權與統治權 卿大夫 士 受文武合一的教育以打仗為主要任務 庶民 奴隸

  20. 周----太平時期的「士」 • 由地域氏族中選拔而出,受特殊訓練 • 能文能武 • 保護農家 • 平日與氏族同居務農,需要時才徵召 • 到後來「士」不再務農,專職武士 • 所以「士」階層對親族鄉里自有特別的情感,也特重義氣。

  21. 春秋戰國---動盪不安的歲月 • 春秋戰國是一個非常動盪不安的歲月,中央崩壞,小國紛起。→貴族壟斷的局面被打破,給了平民社會 一種新的可能。

  22. 當然「士」因能文能武 ,比別的平民更有機會改變。 「儒士」:藉恢復夏商周禮樂傳統「士」     「俠士」:協助當時代的有志之士 抒展抱負而成。

  23. 封建制度的崩潰 封建瓦解,對先秦社會帶來政治與社會的劇變,在社會方面是社會流動與新的社會規範的產生。

  24. 1.上下階層流動,打破封建身分約束:上到下的社會流動:戰敗的貴族淪落到民間。「小人上升」是下到上的社會流動:士階層可憑個人能力,晉身為統治階層。社會階層上下流動結果,打破封建社會以血緣關係為主的身分限制。1.上下階層流動,打破封建身分約束:上到下的社會流動:戰敗的貴族淪落到民間。「小人上升」是下到上的社會流動:士階層可憑個人能力,晉身為統治階層。社會階層上下流動結果,打破封建社會以血緣關係為主的身分限制。

  25. 2.橫向的社會流動:游士、游俠時代:平民離開鄉土,憑個人才識尋找發跡的機會養士風氣盛行:如:齊孟嘗君、趙的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春申君等戰國四公子。2.橫向的社會流動:游士、游俠時代:平民離開鄉土,憑個人才識尋找發跡的機會養士風氣盛行:如:齊孟嘗君、趙的平原君、魏國信陵君、楚春申君等戰國四公子。

  26. 秦朝---重文輕武,俠遭到壓抑 • 秦朝統一天下,大行專制體制,嚴厲控管俠。 • 雖然扼制了遊俠的發展,但由於時期的短暫,並沒有帶來致命的打擊。 • 正因為如此,俠到了即將大一統的秦帝國,命運就跟儒士天南地北的不同。

  27. 很多俠起而行刺秦王,不是因著對母國之忠,而是因著對朋友之義。很多俠起而行刺秦王,不是因著對母國之忠,而是因著對朋友之義。 • 其中最著名的就 是荊軻,臨行刺前高唱:「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28. 漢朝---養士之風重新蔓延 • 漢高祖由平民起家,對俠依賴甚大 ,不敢有所壓制 • 漢初---無為而治 • 導致:漢初年養士之風重新漫延,俠勢力坐大

  29. 漢朝俠的沒落----收編壓制俠 • 俠沒落的原因,與中央集權的政府大有關 • 漢對付俠的方法︰1.懷柔政策:讓俠做官,使其逮捕其他的俠 ,而讓俠自相殘殺2.酷吏:對付不肯被懷柔的俠3.強迫俠遷徙:遠離地域上同黨派富豪或血緣親族人脈。

  30. 收編後的俠:漢武帝用來做派系鬥爭的工具,或打擊宦官外戚,或打擊外藩,或 地方豪族。俠失去獨立個體,學會投機的與各種勢力結合。 • 不甘被收編,又僥倖沒被酷吏逮住的俠:潛至民間不敢聲張,久而久之,就被視成地方流氓,地方幫會,失去俠原本的力量。

  31.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俠的特質:無視於國家公權力,挑戰其法律界線。也可以說是對於法律管不到的不平之事,用本身的武力來討伐,而那往往就犯了法,覆上了不法之徒之名。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俠的特質:無視於國家公權力,挑戰其法律界線。也可以說是對於法律管不到的不平之事,用本身的武力來討伐,而那往往就犯了法,覆上了不法之徒之名。

  32. 秦漢----俠的衰弱 • 秦漢既政策性的重文輕武,漢又這樣的收編壓制俠,以外儒內法的方式整頓權力,興太學觀禮儀讀經論理→最終造成漢代儒家的治世文化。

  33. 魏晉----胡風盛行 • 原因: 1.胡人不斷向內地遷徙,內徙之胡人和當地漢 族形成交錯雜居的狀況。 2.胡人統治者主動倡導漢化。 例如:胡人高歡統治的時代 • 結果: 此時期的民族大遷徙、大融和,及在位者的提倡,為日後的唐朝的胡漢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4. 魏晉影響----文化風貌 • 由於唐朝胡風盛行,「胡人」的思想意識、風俗習慣對漢民族的傳統給予了深刻影響。 • 這從兩方面可以看出: 1.女性地位的提高 2.尚武風氣興盛

  35. 魏晉南北朝----俠再次興盛 • 漢末天下大亂使各路草莽英雄崛起。五胡亂華後,北方胡風盛行,尚武重義,讓俠有機會復出。

  36. • 政治經濟的發展:唐中葉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各地節度使明爭暗鬥、互相火併→蓄養死士→俠之風盛行

  37. 唐朝俠----孤身立世 • 俠者絕少親人,更無交遊   →保持神秘,容易完成使命   →來去無牽掛,不為世俗情感所牽絆 • 飄然遠行、不知所終→瀟灑又保有神秘性 —「英雄紅顏不許人間見白頭」

  38. 俠士風範 • 這些行為或者違背禮俗,或者干犯禁忌;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他們認為對的事情。這種「做對的事」的堅持,便是俠客的風範。

  39. 亂世是造成俠盛行的主因

  40. 唐代俠的特色 張馨萍

  41. 武術 • 根據〈太平廣記〉豪俠類所記載,多半是「行事飄忽,身懷武技」的俠者,雖然所作所為不一定光明正大,卻有過人的能力或武藝,能逾牆偷盜,能日行千里,甚至能化屍能行幻術。”以武行俠 ”成為唐代俠者的基本要件,武術的描寫與發展更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後代武俠小說便據此有所發揮。

  42. 政治色彩濃厚 • 唐代俠的最大特色是政治色彩極為濃厚,〈虬髯客傳〉裡的主角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而其他篇章中的女俠也多為藩鎮所用 • 唐代的俠熱衷於入世建功,不管是亂世還是治世。一如其他朝代,亂世的軍閥樂於利用俠去達到他們的目標。而太平盛世之後,統治者亦繼續重用俠客,賞其高官厚爵,建府開牙。這是唐代特有的現象。

  43. 好結義 • 〈虬髯客傳〉中,紅拂慧眼識英雄,虬髯客與紅拂談得極為投契,便立即結拜成兄妹,這種攀親結義極見特色,明顯地可以看出中國的俠往往因個性相近而結為生死之交。 • 〈聶隱娘〉中,劉昌裔收服聶隱娘乃雙方義氣相投。

  44. 重義氣 • 一是公義。所謂「宜也」「正也」,應是義字基本的解釋,即儒家言仁義之義,「捨生取義」之義,以及今日常說「正義」之義。二是私義。「施恩曰義」,則此義屬私人情義 ,即常與恩字相連的「恩義」之義充斥了大量的個人感情。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便是「義不負心」的報恩思想。

  45. 重視「報」 • 唐代的俠重視「報」(不管恩還是仇),尤其是以「聚徒屬、立節操,以顯其名」為價值取向的俠,不「報」又何以彰顯其信誠?在唐傳奇中,俠的忠義往往從「報」的觀念上出發,屬於「私義」而言。

  46. 唐 傳 奇 中 出 現的 俠

  47. 唐傳奇中出現的俠 王雯欣 唐人傳奇中,豪俠小說之產生,與當時時局動蕩有著絕對密切的關係。因為當時「藩鎮跋扈,弱肉強食」,大都蓄養著劍俠以威懾對手或魚肉百姓;同時,善良的人民,生活在黑暗的社會中,迫切希望能有奇人異士出現,為他們解圍紓困,並主持公道;而佛、道二教之盛行,也賦予俠客超現實的本領,……諸此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助長豪俠小說之流行。而在眾多豪俠作品中,當以杜光庭所作,文學藝術價值較佳的<虯髯客傳>為代表作。其中,即刻畫了文學史上號為「風塵三俠的」的李靖、紅拂女及虯髯客。

  48. 虯髯客傳中的女俠 紅拂女原為楊素府中的歌妓,後來慧眼識英雄,化裝夜奔李靖,從中足見紅拂女非凡的見識,機智大方、豪爽的性格,及對自由愛情生活的熱烈追求。 此外,紅拂不僅識李靖,更見出虯髯客的不凡,難怪《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曾賦詩贊曰:「長劍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