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22 Views
通訊網路世界. 期中報告. 指導老師:雷智偉 老師 學生: 會資一 A 9545019 張宏洋 金三 D 9541308 吳佳蓁( Word 檔整理) 金三 C 9541309 方蕙緗( PPT 檔整理) 金三 C 9541365 沈芫官 金三 D 9541382 彭靜綉. 電傳打字機 & 紙條電傳打字機 24 型. 會資一 A 9545019 張宏洋. 電傳打字機. 紙條電傳打字機 24 型. 紙條電傳打字機 (24 型 ).
E N D
通訊網路世界 期中報告 指導老師:雷智偉 老師 學生: 會資一A 9545019 張宏洋 金三D 9541308 吳佳蓁(Word檔整理) 金三C 9541309 方蕙緗(PPT檔整理) 金三C 9541365 沈芫官 金三D 9541382 彭靜綉
電傳打字機&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會資一A 9545019 張宏洋
紙條電傳打字機(24型) 製造者:美國TELETYPE 製造地:美國 完成年:1950 尺 寸:長41*寬39.5*高28.8cm 功能/用途:將傳送進來之電訊,自動鑿出相 對應之五單位電碼紙條,或將 頁面電報打成紙條,以利轉發 送。 特 色:紙條電傳打字機鑿出之五單位電碼紙 條為五個孔,紙條寬度較摩斯電碼兩 孔紙條寬。
紙條式M24電傳打字機 製造者:美國TELETYPE 製造地:美國 完成年:1940 尺 寸:長39*寬16*高23cm 用 途:紙條式M24電傳打字機與5單位電碼鑿孔 機合成一組,本設備將已鑿妥之五單位 電碼電報紙條,自動發送到收訊方。 特 色:紙條式M24電傳打字機發送5單位電碼 速度為50鮑,比摩斯電碼發報機速度 快好幾倍。
電傳打字機前驅者 克里德(Frederick George Creed 1871-1957) 出生地:加拿大 發明時間:1897年在一間小屋內研發成功 發明理念:當時摩斯電碼在一條紙帶上要用三個 穿孔桿,過程費時費力,他想要簡化 工作程序。
電傳打字機的歷史 電傳打字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22年,美國Teletype公司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通用型電傳打字機。 是誰發明了電傳打字機?沒人能夠給出答案,因為其中凝聚了Royal E. House、David E. Hughes、Charles Krum和Emile Baudot等眾多工程師的心血。 重要發明:1961年推出了具有自動發送和接收功能的電傳打字機ASR33
電信標準鐘&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金三D 9541308 吳佳蓁
電信標準鐘 • 電信標準鐘是日本J.Colomb&Co.製造,距今估計近百年之久,為電信局最早使用之機械式標準鐘。 • 在人工電話時代,為了要讓分布在各地的時鐘同步,因此要做時鐘「對時」。最早的方法就是參考一個標準鐘,而將各地的鐘校正。
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 世界上第一部自動交換機是1891年由美國人阿爾蒙.B.史特勞傑(Almon B.Strowger)發明的 • 1892年,世界上第一個步進式自動電話交換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拉波特設立
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Q.史特勞傑發明的自動電話交換機的制式,為什麼叫做“步進制”? A.因為它是靠電話用戶撥號脈沖直接控制交換機的機械作一步一步動作的。例如,用戶撥號“1”,發出一個脈沖,這個脈沖使接線器中的電磁鐵吸動一次,接線器就向前動作一步。用戶撥號碼“2”,就發出兩個脈沖,使電磁鐵吸動兩次,接線器就向前動作兩步,於此類推。所以,這種交換機,才會叫做“步進制自動電話交換機”
磁石式手搖桌機&報差制服 金三C 9541309 方蕙緗
磁石式手搖桌機 • 電話機發明者:美國人A.G.貝爾在1876年發明的。中國於1903年建立了軍用電話通信。 • 蔣中正總統使用的軍用電話機。 • 完成年代:西元1929 年 • 製造者:日本沖電氣公司 (日本製) • 特 性:對線路和交換設備的要求低,通話距離較遠,機動靈活,使用方便,可不經過交換機直接通話。適用於野戰條件下和無交流電地區的電話通信。結構簡單,鐵質外殼,接點不外露,堅固耐用。 • 使用方法:作用是發出信號,如果有人工總機,總機上口這部話機相應的磁鐵讓一個表示信號的金屬片翻下並響鈴,總機的值班人員就用這部分機,分機就會振鈴。如果就是兩部這樣的手搖電話機直接連接,一部手搖,另一部就振鈴。 • 使用時機:在一對一的地方使用很好用。在採礦的礦坑很常使用。
郵電報的演進 「寄信曾是唯一溝通方式」。 上世紀80年代,在眾多農民工南下珠三角打工的風潮出現後,農民工就成了使用電報的主力軍。文化革命結束後,每天1萬份發展到每天3萬多份。到了1989年3、4月達到歷史性的高峰,每天電報收發達到26萬份。每年人均30封信。
跋山涉水 在農村,在許多通訊不發達的偏遠地區,還是要靠郵遞員與外界進行各種交流。 郵遞員每天為了幾十份報紙和幾封信件,都要步行往返百餘里路,把山里的人和外界溝通起來。
自行車 一身深綠色套裝,一輛深綠色自行車,每次郵遞員騎著車輕快地從身邊經過,總能夠吸引人們的目光。總希望郵遞員自行車架上鼓鼓的綠色郵包裡,裝有自家盼望的報紙或信件。 (40年代投遞電報的自行車)
遞報員的威風 當實行交通管制時,警察在警戒線外攔住所有的人,但只要是送電報的,警察立即放行。可見當時身為遞報員是件神聖的事。 (50年代投遞電報的摩托車)
郵電報的分離 1998年郵電分營。以前郵政和電信”有福同享”,這個轉變大家突然得面對市場場經濟了。郵政、電信分家之後,郵政達100多億元的巨額虧損。
今昔的差異 雖然現在人們寫信少了,但每天投送的信件量卻還是很多。儘管通訊發達,郵政的實物遞送功能卻依然不可取代。以商業信函為全國之冠 即使在“短信郵差”大行其道的今天,傳統郵差並沒有退出歷史舞台。雖然與親朋好友的聯繫都用現代通訊,已經很少寫信了,但每月收到的信件反而越來越多。例如電話費、水電費、煤氣費、手機費、保險費等日常生活開銷的帳單。
通訊工具更新將更快 一個普通郵政所的電報量,每天都能夠達到近百封,而且多數都是私人間往來的信件;現在的電報量不過上千封,還都以商業電報為主,昔日的私人電報已經難見蹤影。 以前的職員,能夠流利背下所有的常用代碼,而現在的職員,很多都沒有見過電報代碼本。(右上圖) 現在的信件中,各種各樣的廣告、帳單等商業信函,已經佔據了總業務量八成以上。郵政商業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同時,以往與市民關係密切的郵筒,正在淡出人們的生活。 現在想聯絡朋友,只要發個電子郵件,或網上聊天,幾乎已不再寫信;家中有急事,一通電話即可,用不著發電報了。
多元化的郵局 在瑞士的郵局辦理業務,可以一邊辦理,一邊悠閒地喝上一杯熱咖啡、紅酒、果汁或其他飲料。 利用企業自身存在的優勢,開發高附加值的產品,大規模地進軍金融服務,以及電子貿易等領域。嘗試將傳統郵政業務和電子商務相結合,人們在網上訂購的商品,”電子郵局”業務使客戶只需將信件內容通過網路發至電子郵局中心就可以了,其他諸如打印、裝信封、貼郵票以及遞送等工作則全由郵局來完成,也建立了“網中生活”的銷售平台,為其網上購物提供更多的方便。
資料來源: • 科博館:http://chatonline.nstm.gov.tw/c/c01-2.asp?sid=59&a=2 • 21CN:http://finance.21cn.com/news/cjyw/2005/07/22/2221297.shtml • 新浪網:http://gd.news.sina.com.cn/local/2006-02-13/2177804.html
電信之花&座位操控平台 金三C 9541365 沈芫官
電信之花 1960-1980年-全臺通信網的健全 在1967年之後,是我國市內電話快速發展的時期。此時之電話,已不再是早年的奢侈品或裝飾品,而是民生必需品,電話機身由從原先千篇一律的黑色,蛻變成繽紛的彩色。
電信之花 跨入1970年代的第一個喜訊是東部微波系統的完工;此系統的完工使得全臺之電信網路臻於健全,加上「鄉鄉有電話」與「村村有電話」計畫的大力推動,以及國際海纜的鋪設等,使得臺灣對內與對外的通信網路有了紮實且密集的觸角。電話機也在1975年5月達到了第一百萬具,並迅速在1978年9月滿第二百萬具。 這是1960年代推廣彩色話機時的宣傳照,看四位美女穿著旗袍婀娜多姿的打電話,其美麗、其魅力可不輸現代的林大名模呢!
【功能/用途】 可測試電話外線狀況。1.受理電話用戶障礙申告2.配合查修.裝機.電纜等外線人員,檢測線路狀況及裝拆移機3.啟動機房測試設備迴路 (LTT),測試電話用戶狀況 【特 色】 市話測試座席台完全由人工操作,經由電表指針的充放電變化情形,判斷障礙狀態,包括: 斷線、絕緣不良、地氣、混線、他混、電混、串音、聽筒未掛…等障礙。。 座位操控平台
傳真收發報機&紙絕緣室內幹纜 金3D 9541382 彭靜綉
傳真收發報機 【類 別】電信用戶端設備 【製造者】日本 TOHO DENKI CO. LTD 【製造地】日本 【完成年】1968 【尺 寸】長49*寬32*高30.5cm 【功能/用途】將客戶手寫之電報稿,原樣地發送或接收,傳真收發報用。 【特 色】傳真電報稿不必先譯成電碼再傳送,可直接真蹟送到對方客戶。 傳真收發報機
傳真機蘇格蘭發明家Alexander Bain於1843年取得的專利,被認為是與傳真機的出現有關,他以其對電鐘鐘擺的知識製作了第一個由前至後逐行掃瞄機制 早期的傳真機採用阿摩尼亞水來作顯影液,到後期才出現才用特別熱感紙的傳真機。1985年,GammaLink的創辦人Hank Magnuski博士,製作第一張電腦傳真擴充卡GammaFax現時的傳真機大多數都採用噴墨或雷射列印。 收發報機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紙絕緣室內幹纜 紙絕緣室內幹纜 • 【類 別】電信傳輸媒體 • 【製造者】不詳 • 【製造地】不詳 • 【完成年】1970 • 【尺 寸】長16*寬91*高16cm • 【功能/用途】平衡、對型、銅導體,通訊用傳輸媒體。 用於交換局與用戶 間之線路或局間之中繼線路,現仍有極少部分的市話用戶迴路中。 • 【特 色】兩端電纜均屬紙絕緣
幹線電纜 線路的維護是通信可靠性的重要依靠,尤其是幹線電纜,每一路由都關係到數十萬用戶的通信,維護人員儘可能的把線路障礙降低,甚至在電纜未發生障礙之前就予以修復。 然而電話通信的可靠性卻隨著電信加值業務的發展及市政大型建設而有降低的疑慮,一般多功能的自備話機均需接上市電才能運作,但市電經常在天災時停電,此時話機即無法發話與外界通信,很可能因而造成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