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527 Views
沉默的芭蕉. 授课:朱振虹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进入. 《 沉默的芭蕉 》 邵燕祥 1980 年 4 月 云南.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 春来报 ----毛泽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 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 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 —— 唐 • 姚合 《 芭蕉屏 》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 唐 • 杜牧 《 芭蕉 》. 《 沉默的芭蕉 》 邵燕祥 1980 年 4 月 云南.
E N D
沉默的芭蕉 授课:朱振虹 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进入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 春来报 ----毛泽东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陆游 芭蕉丛丛生,月照参差影。 数叶大如墙,作我门之屏。 ——唐•姚合《芭蕉屏》 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 怜渠点滴声,留得归乡梦。 ——唐•杜牧《芭蕉》
一节:眼前芭蕉二节:从前芭蕉三节:诗人自况四—六节:对话对饮一节:眼前芭蕉二节:从前芭蕉三节:诗人自况四—六节:对话对饮
眼前:沉默 矜持 冷漠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从前你不是这样的 在李清照的中庭 在曹雪芹的院落 你舒卷有余情 绿蜡上晴光如泼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清照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返回
立沁芳亭上,可观园内全景:园内花木繁盛,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有几百株杏花如火蒸霞,有奇异香草牵藤引蔓……还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探春所住秋爽斋,蕉叶舒展,阔朗雅致。她雅号蕉下客,芭蕉叶的舒展宽阔与她“素喜阔朗”的个性相吻合。——《红楼梦》立沁芳亭上,可观园内全景:园内花木繁盛,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有几百株杏花如火蒸霞,有奇异香草牵藤引蔓……还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探春所住秋爽斋,蕉叶舒展,阔朗雅致。她雅号蕉下客,芭蕉叶的舒展宽阔与她“素喜阔朗”的个性相吻合。——《红楼梦》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返回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钱 珝 《未展芭蕉》 (《红楼梦》)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返回
从前:热情 舒展 阔朗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返回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情为主,景是客,客随主意,景缘情变。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情为主,景是客,客随主意,景缘情变。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一切景语皆情语: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近黄昏,风雨乍起 敲打着竹篱瓦舍 有约不来 谁与我相伴 一直到酒酣耳热 啊,沉默的芭蕉 要谈心请拿我当朋友 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 在这边乡风雨夜 打破费尔巴哈式的寂寞
黄昏风雨乍起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身在异乡的 寂寞孤独 有约不来 边乡
眼前:沉默 矜持 冷漠从前:热情 舒展 阔朗 诗人联想到曹、李笔下 的芭蕉有何作用?
用古人对芭蕉的描写,反衬诗人此时此地的心境。当黄昏风雨乍起,相约的人不来,只有独自饮酒,孤独寂寞却无人对话排遣渲染,诗人孤寂的形象跃然纸上。用古人对芭蕉的描写,反衬诗人此时此地的心境。当黄昏风雨乍起,相约的人不来,只有独自饮酒,孤独寂寞却无人对话排遣渲染,诗人孤寂的形象跃然纸上。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小结: 要善于体会形象,领会感情。 返回
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1828年起在大学任教,1830年因发表《关于死和不死的思想》一书,触犯基督教会,被解职,1836年起,隐居长达二十余年,专事哲学研究,后彻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决裂,逐渐转变成为唯物主义者,使唯心主义统治哲学界数十年的德国,重新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他的哲学内容,创立了科学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1828年起在大学任教,1830年因发表《关于死和不死的思想》一书,触犯基督教会,被解职,1836年起,隐居长达二十余年,专事哲学研究,后彻底与黑格尔(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决裂,逐渐转变成为唯物主义者,使唯心主义统治哲学界数十年的德国,重新恢复唯物主义的权威。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他的哲学内容,创立了科学的、革命的辩证唯物主义。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邵燕祥:1933年生于北京,曾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运动;建国后致力于表现与歌唱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他的诗表现了解放后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炽烈的向往,燃烧着蓬勃向上的昂扬的激情。1957年,由于他的诗触及某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受到打击,被抛到生活的底层,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二十多年,几乎失去了生活的权利。1976年文革结束后,情况好转,1979年被恢复政治名誉,以后他的青春和生命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化为诗集《含笑向70年代告别》、《在远方》(获1979—1982年全国优秀新诗(诗集)一等奖)等,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主席团委员。邵燕祥:1933年生于北京,曾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学生运动;建国后致力于表现与歌唱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他的诗表现了解放后的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炽烈的向往,燃烧着蓬勃向上的昂扬的激情。1957年,由于他的诗触及某些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受到打击,被抛到生活的底层,被剥夺发表作品的权利达二十多年,几乎失去了生活的权利。1976年文革结束后,情况好转,1979年被恢复政治名誉,以后他的青春和生命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化为诗集《含笑向70年代告别》、《在远方》(获1979—1982年全国优秀新诗(诗集)一等奖)等,现为中国作协理事和主席团委员。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可以说,诗人从费那儿找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你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实际上就是作者在思前想后,在想被浪费了的二十年,更在想以后的生活该怎样面对。经历磨难后,他懂得了:孤独不是生活;他懂得了,过去的已过去,重要的是珍惜现在,开创将来。可以说,诗人从费那儿找到了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你终于开口。款款地把幽思陈说”,实际上就是作者在思前想后,在想被浪费了的二十年,更在想以后的生活该怎样面对。经历磨难后,他懂得了:孤独不是生活;他懂得了,过去的已过去,重要的是珍惜现在,开创将来。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小结:①要了解生平、背景, 感受“此时”“此景” 中“此人”的“此情”。 ②要抓住“诗眼”。
总结:一方面借眼前的芭蕉抒发了作者身在异乡的孤寂之情;另一方面,又借有关联想和想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总结:一方面借眼前的芭蕉抒发了作者身在异乡的孤寂之情;另一方面,又借有关联想和想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抒发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每一次的失败都归结为一次尝试,不去自卑;把每一次的成功都想象成一种幸运,不去自傲。就这样,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去平静中看红尘飞舞,在孤寂中品世事沉浮。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 是的,就这样,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所带给我们的一切。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在我将去的铁路线上/还没有铁路的影子/在我将去的矿井/还只是一片荒凉//但是,没有的都将会有/美好的希望都不会落空/在遥远的荒山僻壤/将要涌起建设的喧声…… ——《到远方去》让每一寸国土/不再出现历史的废墟/让每一寸心灵/不再出现精神的废墟——《不要废墟》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的旅伴,我的朋友——/还是迎着朝阳出发/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愉快地回头挥一挥手——《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汪国真)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生活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角度小结 反复朗读不可少生平背景要用到想象联想须用好表达技巧多推敲把握形象是要招情感主题为目标 结束
眼前:沉默 矜持 冷漠? 《沉默的芭蕉》邵燕祥 1980年4月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