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398 Views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克六中 魏小婷. 章. 内容提要. 节. 问题研究. 黑字标题. 以提问的方式呈现. 研究思路 知识拓展 分析讨论 执行任务. 文字表述 读图思考 案例 活动 阅读. 教材的呈现方式.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结构. 人口的变化. 环境与人口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 数量变化. 空间变化. 人口的容量. 自然增长. 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 主要原因.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程标准:
E N D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分析 克六中 魏小婷
章 内容提要 节 问题研究 黑字标题 以提问的方式呈现 研究思路 知识拓展 分析讨论 执行任务 文字表述 读图思考 案例 活动 阅读 教材的呈现方式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结构 人口的变化 环境与人口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 数量变化 空间变化 人口的容量 自然增长 增长模式 人口迁移 主要原因 人口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课程标准: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的增长 现状:1、数量大(60亿) 2、增长快(年增7000多万)
2、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说明 : 人口的出生率: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 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的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 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减 死亡数)和人口总数之比
人口数量增长随时间的不匀速性 两级台阶 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1、200000×2%= 4000人 200000×(1+2%)10=243799 243799×1.7%= 4145人 2、人口数量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欧洲、北美、大洋洲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俄罗斯德国、日本 较低 缓慢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 较高 很快 20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发达国家。
现在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来自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孟加拉。欧盟所有25个成员国在整个2003年增加的人口是印度在同年5天内的人口增加数。印度到2050年将会增加额外的5亿人口。现在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来自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和孟加拉。欧盟所有25个成员国在整个2003年增加的人口是印度在同年5天内的人口增加数。印度到2050年将会增加额外的5亿人口。
人口很少,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的影响: 日本年轻人不结婚和趋向晚婚的现象,让日本国家和各级领导人焦急万分。由于日本人口减少问题加剧,不仅老幼人口比率失衡,也将影响日本经济发展。如缺少年轻人口,将使生产力下降,引发消费市场萎缩。老年人问题增加,也将引起税收、国家开销支出不平衡,进而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读图思考: 各国的人口政策 中国人传统生育观对中国人口现状的影响。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根据三率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
高-高-低 低-低-低 高-低-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自然增长率 逐步过渡 高 高 低 增长缓慢 高 增长迅速 高 低 低 低 低 增长缓慢
D A B E F C 宗教信仰 A D E F A B C D E F 生产力水平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 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社会福利保障不完善、教育水平低、传统生育观的影响等
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高,目前人口增长模式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号的转变。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 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 布特点。 五、教学难点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右图表示0-14岁、15 -64 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9 一11题。 1.图中 ③ 比 ① 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约高6% B 约低6% C 约高1% D 约低1% 2 .图中 ① ② ③ ④ 四个国家中,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 ② 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D .鼓励人员出国 4.世界每年的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 家占到了以上: A . 50 % B . 60 % C . 70 % D . 80 %
综合题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人口老龄化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计划生育 CD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B.埃塞俄比亚 C.法国 D.俄罗斯
下表是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下表是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 B 1、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 2、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