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likes | 544 Views
西方哲学史. 开课院系: 思政教研部 授课教师: 刘宏元 办公电话: 64493707 办公地点: 诚信楼 626 室 电子信箱 : lhywbh@163.com 参考教材: 1.《 西方哲学史 》 ,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2.《 西方哲学史 》 ,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一讲 绪 论. 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二、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三、哲学就是哲学史 四、中西哲学的异同 五、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 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什么是哲学? 黑格尔关于哲学的比喻 中国人关于哲学的论说
E N D
西方哲学史 • 开课院系:思政教研部 • 授课教师:刘宏元 • 办公电话:64493707 • 办公地点:诚信楼626室 • 电子信箱:lhywbh@163.com • 参考教材:1.《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讲 绪 论 • 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 二、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 三、哲学就是哲学史 • 四、中西哲学的异同 • 五、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
一、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家园 • 什么是哲学? 黑格尔关于哲学的比喻 中国人关于哲学的论说 哲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哲学是人类对智慧的渴望, 哲学是人类试图对自身的超越。 • 为什么要研究哲学? 哲学的反思和批判功能 “密涅瓦的猫头鹰”
二、哲学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 科学(理性) • 哲学(介于科学与宗教之间) • 宗教(信仰)
三、哲学就是哲学史 • 一个人要想学习哲学,除了学习哲学史,别无他途。 • 哲学史展现的就是高尚心灵的更迭,思想英雄的较量。 • 当我们沿着人类思维的踪迹走过一遍,我们就完成了我们自己精神上的再生。我们仿佛又走了一遍人类发展的路,也仿佛走了一遍自己人生成长的路。
四、中西哲学的异同 • 思维方式 • 哲学主题 • 宇宙观 • 哲学精神 • 表达方式
1.思维方式 • 西方哲学注重超越性的哲学思辨和批判意识,强调学以致知; • 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强调学以致用。
2.哲学主题 • 西方哲学以上帝和理性为中心,论证上帝的合理性和人类理性的力量,试图认识和把握客观的世界和主观的世界。 • 中国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但要获得某种知识和真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这种人格。也就是说,不但要知道它,而且要体验它,强调以身载道。
3.宇宙观 • 西方哲学长期以来强调超越的上帝、纯粹精神、不变的实体是宇宙的创造者,宇宙或世界不能自己创造自己。 • 中国哲学家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创造论或构成论,认为世界不是宰制性的建构,而是自然生成的,没有凌驾于世界之上或之外的造物主或上帝。
4.哲学精神 • 在西方哲学中,不动的、静止自立的创造者与被它创造的生动活泼的世界,自然与超自然,人与神,此岸与彼岸,心与物,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灵魂与肉体,等等,统统被截然分开。 • 中国哲学的主要特点或者说精神是强调天、地、人、物、我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即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和合精神。
5.表达方式 • 西方哲学通过概念、范畴、逻辑构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文简义丰,富于暗示,“言有尽而义无穷”。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
五、西方哲学的逻辑发展 • 第一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 • 第二阶段,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 第三阶段,以文艺复兴为开端的近代哲学 • 第四阶段,现代哲学
思考题 1.什么是哲学?为什么要研究哲学? 2.学习哲学,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 3.中西哲学的异同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