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 likes | 638 Views
系统生物学与复杂性疾病. 吴家睿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统生物学系. 个体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DNA. 蛋白质. 现代生物学家眼中的生命 —— 还原论观点. 认识论. 方法论. 目标小. 视野小. 基因克隆技术. 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 生命科学中的 “ 小科学 ”. 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后基因组时代. 认识论. 方法论. 目标大. 视野大. 生命科学中的 “ 大科学 ”. 21 世纪的新科学 —— 系统生物学.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观:复杂系统. 酵母的基因功能网络.
E N D
系统生物学与复杂性疾病 吴家睿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系统生物学系
个体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DNA 蛋白质 现代生物学家眼中的生命——还原论观点
认识论 方法论 目标小 视野小 基因克隆技术 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 生命科学中的“小科学”
认识论 方法论 目标大 视野大 生命科学中的“大科学”
21世纪的新科学 ——系统生物学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观:复杂系统 酵母的基因功能网络
后基因组时代的生命观:复杂系统 细胞信号转导网络
Nature, 2004 432:A18 生命科学领域的“小科学”与“大科学”之关系
走向新的综合 小科学 大科学 系统生物学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B A (基因/ 蛋白质) (基因/ 蛋白质) 输入 输出 研究生命的新思维 传统生物科学 (中国传统医学) 综合性研究 分析性研究 经典生物实验科学 分析+综合研究 系统生物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 系统生物学的诞生 科学家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 中心法则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生命科学的第二次革命 常规科学 科学革命 常规科学 科学革命 1950 1990 时间
系统生物学 (Systems Biology) 系统生物学是系统性地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生物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动力学过程。
Citric acid cycle 研究对象:各种生物分子的整合 Metabolome Proteome Transcriptome Genome
研究策略:小科学与大科学的整合 实验生物科学 (假设驱动的科学) Systems Biology Protein interaction Protein structure Gene expression Gene mutation Gene clone Gene 组学 (发现的科学) 1, 2, 3, n (Protein)
理论科学 数学 计算科学 信息科学 理论物理学 ······ 实验科学 分子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 研究策略:实验科学与理论科学的整合 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的基本工作流程 选择可控生物系统 定性和定量的测量 计算和数学建模
Knockout-mice used for diabetes research Endocrinology (14) COX-2 NOS NPY ACC2 apo E p75(NTR) p27(Kip1) HSL USF1 USF2 Ifng Orexin SHIP2 HO-1 Beta cell (9) Wfs1 TCF2 Pdx1 OGG-1 ARNT Stat4 cyclin D1 cyclin D2 P58(IPK) Signaling (13) PTP1B Meg1/Grb10 IR Aging galectin-3 Insulin2 PAI-1 Socs7 SOCS1 IGF-I CD IRS1 IRS2 Gas6 2005 Insulin resistance (10) MC4R AR GK L-PGDS GLUT4 PTEN Alms1 ORP Ikbkb Acc2 Insulin secretion (8) HNF-4alpha SGK1 P35 HNF-4alpha Fem1b PKClambda IA-2 MafA
Tissue-specific knockout insulin receptor Annu. Rev. Physiol. 2003. 65:313
2, Genetic and environment factors Type 2 Diabetes Genetic factors Environment factors Diabetes of particular population Nature 2003, 423,599
2.6% 4X! 6.07% 3.74% 0.67% 1.83% 2002 1980 Rural Small city Big city Genetic factors Environment factors Factors involved in Chinese diabetes population
Genomic variation of human individuals Copy Number Variable Regions (CNVRs) Nature, 2006, 444:444
IRS Family 3, Complex molecular network Insulin signaling network Nature Rev. Mol. Cell Biol. 2006, 7:85
4, Evolution of complex disease Cell 1998, 92:593
2型 糖尿病 糖调节异常 胰岛素抵抗 并发症 Different Stage of Complex Disease 糖调节正常 发生 正常 发展 • 连续性 • 动态性 • 异质性
Gene Gene Gene Gene Linear deduction 5, Model of complex disease
Metabolism-difference between mice and humans Mouse Human MODY gene knockout MODY gene mutation Normal Hyperglycemia PPAR-Pro467Leu mut PPAR -Pro467Leu mut Normal Insulin resistance
Knockout mouse orthologs (120 essential human genes) 27 (22.5%) nonessential mouse orthologs Null mutations in human and mouse orthologs frequently result in different phenotypes PNAS 2008, 105,6987
药物2 底物 配体 受体 药物 I 6. Drug discovery based on single target 1872年德国化学家Ehrlich提出的化学受体学说奠定了现代药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种药物作用于一个靶点 组织/器官 生化响应 E1 En 细胞响应 生理响应
问题 化学药物的成功与问题:罗格列酮 靶细胞 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罗格列酮 (Rosiglitazone) PPARγ 服用罗格列酮会使糖尿病患者心脏病的发病风险提高43%,并使患者的心脏病死亡率提高64% 。 N. Engl. J. Med. 2007, 356, 2457
Biological Atlas of Insulin Resistance - BAIR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in conjunction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Oxford University and others • Awarded a £5.4 million by the Wellcome Trust Functional • The BAIR consortium comprises more than 60 contributors with different expertise http://www.bair.org.uk/bair_organisation.html
中国糖尿病项目的研究策略 Type 2 diabetes of Chinese clinic / population Scientific questions Genetic factors Environment factors Insulin resistance Study Systems for analysis Methodology Clinical/population Genomics Proteomics Metobolomics Bioinformation Mol. biology Cell biology Genetics Animal model Cell model
Strategy for biomarker-discovery Blood Blood cells Plasma Proteins Genomic DNA Metabolets Genomic-markers Protein-markers Metabolic-markers Primary Phenotype Secondary Phenotype Genotype Systematic cluster of diabetes biomarker
多靶点 单靶点 Strategy for drug-discovery 胰岛素信号转导网络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tetraarsenic tetrasulfide (A), indirubin (I), tanshinone IIA (T) AIT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Intolerable 生命进程中的疾病负担变化曲线 疾 病 的 负 担 程 度 Tolerable 健康支出 健康收入 Preclinical 0 50 100 健康预期值(%) 复杂性疾病防治的思考
Intolerable Tolerable Intervention Health Income Preclinical Reduce Incidence 0 50 100 Expected Health 复杂性疾病防治的思考
系 统 生 物 学 Personalized Predictive Preemptive (个体化) (预 测) (干 预) 21世纪生物医学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