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31 Views
航 道 整 治. WATERWAY REGULATION. 河海学院:赵志舟. 绪 论. 水运的特点. 我国水运建设. WATERWAY REGULATION. 航道整治的任务. 本课程学习方法. 《 航道整治 》 教学大纲. 一、水运的特点. 优越性. 1 、占地少 内河水运利用现有河道,基本不占或较少占用土地,中下游航道整治还可以吹填造地,增加土地。. 2 、运能大 全国内河船舶平均吨位已达 229 吨 / 艘,长江干线船舶平均吨位已达 800 吨 / 艘,长江干线大型顶推船队已达到 3 万吨。内河水运在特大型设备和构件运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
E N D
航 道 整 治 WATERWAY REGULATION 河海学院:赵志舟
绪 论 • 水运的特点 • 我国水运建设 WATERWAY REGULATION • 航道整治的任务 • 本课程学习方法 • 《航道整治》教学大纲
一、水运的特点 • 优越性 1、占地少 内河水运利用现有河道,基本不占或较少占用土地,中下游航道整治还可以吹填造地,增加土地。 2、运能大 全国内河船舶平均吨位已达229吨/艘,长江干线船舶平均吨位已达800吨/艘,长江干线大型顶推船队已达到3万吨。内河水运在特大型设备和构件运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重庆货物吨.公里运价:水运0.04元、铁路0.12元 、公路0.40元。
一、水运的特点 • 优越性 3、能耗低。 欧美发达国家和我国内河水运的单位能耗均低于铁路、公路。 4、更安全、环保。 内河水运安全可靠,尤其在危险品运输方面具有优势,而且由于单位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是一种环保的运输方式。
一、水运的特点 • 内河运输的弱点 1.水运的技术速度和商务速度都比较低 上海集装箱码头 2.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一、水运的特点 例:2007年12月长江中游枯水碍航 12月5日,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向长江全线发出紧急通知,宣布长江中游因枯水形势严峻进入二级橙色预警状态。长江流域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秋旱,上游来水偏少,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下落,浅情严重。 汉口停航客轮前的渔船 为保航道畅通,挖泥船在日夜工作 汉口粤汉码头前出现了座座沙洲
例:长江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 一、水运的特点 例:2006年8月长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枯水 以往这个时节千军万马防汛抗洪的场景,变成了抗旱救灾、疏浚航道的“战斗”,上游的重庆甚至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朝天门码头嘉陵江大面积河床滩涂裸露
一、水运的特点 • 内河运输的弱点 2.水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问题:除了水位对航道的影响, 水运还受哪些自然条件的影响? 3.水系还自成体系,互不沟通,运输的连续性差
二、我国水运建设 第二节 我国水运建设 1. 我国河湖众多、海岸线长,航运资源丰富。
二、我国水运建设 第二节 我国水运建设 2. 我国古代的航道建设 战国:开凿胥溪, 连接太湖和长江。
二、我国水运建设 第二节 我国水运建设 2. 我国古代的航道建设 秦代:开挖灵渠 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
二、我国水运建设 第二节 我国水运建设 2. 我国古代的航道建设 京杭大运河: (春秋~清)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京杭大运河视频
二、我国水运建设 第二节 我国水运建设 3. 新中国水运建设 • 川江整治 • 大江大河干流和支流的综合性开发。 • 河口整治 长江三峡工程鸟瞰
二、我国水运建设 第二节 我国水运建设 • 内河航道发展现状 2005年,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万公里,占河流总长的29%,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分别占50%、13%和14%。 可通航500吨级船舶的四级及以上航道15328公里,约占12%,其中可通航千吨级船舶的三级及以上航道8631公里,约占7%;其它等级航道约占88%。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水运最为繁忙和运量最大的河流,西江航运干线已成为沟通西南与粤港澳地区的重要纽带,京杭运河已成为我国“北煤南运”的水上运输大动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已成为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水运建设 • 我国水运资源未充分开发利用 内河航道里程远大于铁路里程,但水运量较小。 内河航道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历史上对发展内河水运的认识不一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总体上内河水运发展较为缓慢,内河航道、港口基础设施薄弱,能力不足,制约了内河水运优势的发挥。 (2)结构性矛盾突出。内河高等级航道少,干、支航道没有高标准贯通;内河港口通用杂货泊位多,集装箱、液体散货等专业化泊位少;运输船舶吨位小,船型杂乱,标准化程度低,安全性能差,运输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二、我国水运建设 内河航道存在的问题: (3)协调难度大。 内河水运涉及水利、电力、环保、城市发展等方面,受部门、地方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驱动,造成了在水资源开发中形成的合力不足,兼顾不够,发展内河水运的协调难度大,水资源综合利用不充分。 (4)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内河水运市场准入、行业监管、依法行政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我国水运建设 3. 新中国水运建设 •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年~2020年) 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黑龙江和松辽水系及其他水系,形成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18条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简称2-1-2-18)和28个主要港口布局。 规划内河高等级航道约1.9万公里(约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15%),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14300公里,四级航道4800公里,分别占75%和25%。
二、我国水运建设 3. 新中国水运建设 • 《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5月) 据悉,随着长江流域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2000年以来,长江干线货运量持续保持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8年突破12亿吨,连续4年居世界内河货运量首位。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海船进江和干支直达运输需求趋于旺盛,长江干线年货运量将达到18亿吨。 未来11年,到2020年,国家将投入43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的整治和装备建设(其中航道治理300亿元,装备建设130)亿元,长江干线航道的通航尺度和通过能力将获大幅提升。
三、航道整治的任务、现状 1、 需要进行航道整治的情况 (1)以维持现有航道标准为目的; (2)以提高航道尺度和改善通航水流条件为目标。 2、 航道整治的任务 (1)利用整治建筑物或疏浚调、炸礁整水流与河床,改善航道条件; (2)稳定优良航道。目前航道条件较好,但有恶化趋势的河段,采取工程措施稳定河势。
三、航道整治的任务、现状 三峡变动回水区上洛碛滩 长江罗湖洲
三、航道整治的任务、现状 3、 我国航道整治现状 (1)河床演变和整治工程设计理论接近世界水平 (2)河工模型的设计理论和试验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3)不足之处: • 河流的系统整治和综合利用较落后; • 整治新材料不多; • 中小河流施工效率低; • 河道原型观测力量薄弱,资料收集不能满足设计和研究需要; • 新型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应有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
四、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河道演变分析是进行航道整治的前提和基础。 2、目前的计算理论和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应在加强原型观测和演变研究规律,必要时进行数模计算或物模试验,在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法和措施。 3、河流的整治因滩而异,不能生搬硬套教科书或其他滩险的整治方法。 4、学习整治工程的技术原则和原理时,注意一般原理和具体情况相结合;大量实测和研究资料错综复杂,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成功整治案例的学习,提高认识。
《航道整治》教学大纲 • 教学内容 第一章 河道与航道工程 第二章 碍航滩险及其特征 第三章 整治工程规划与设计 第四章 整治建筑物 第五章 航道疏浚 第六章 平原河流航道整治 第七章 山区河流航道整治 第八章 入海河口航道整治 第九章 特殊河段的航道整治
《航道整治》教学大纲 • 教材 参考教材: ①航道工程学.程昌华、詹世富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②航道工程学.常福田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③多媒体教材:学校网站精品课程——航道工程学。 • 参考文献 [1]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 214-2000) [2] 内河通航标准(GBJ 50139-2004) [3]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 321-2003) [4]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 319-99) [5] 长江航道局.航道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 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川江航道整治.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7] 长江航道局.天津水运科学研究所.航道整治水力计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航道整治》教学大纲 • 课时分配 1、理论教学:32学时(1~8周、周4) 2、实验教学:8学时 (指导教师:胡江) 3、课程设计:8~15周 • 考核方式 《航道整治》课程考核 •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 • 成绩采用100分制记分,期末考试占70% ,实验和平时成绩各占15%。 注:《航道整治》课程设计另外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