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三國「智」

三國「智」. 研究者:洪國育. 一、研究動機. 因為我很喜歡三國時代的人物,其 中我最喜歡的是專門幫君主出主意 的謀士、軍師,所以我想要深入了 解他們。. 二、研究目的. 三國時代的軍師、謀士有何共同的特質。. 三、研究問題與方向. 1. 三國時代的謀士介紹 — 諸葛亮 、 龐統 、 張昭 、 荀彧 、 程昱 、 陸遜 、 周瑜 、 司馬懿 ( 因為我對這 8 位較熟悉 ) 2. 分析謀士的共同點 3. 謀士的計謀分析 4. 謀士與君主的關係探討. 三國時代的謀士介紹. 諸葛亮.

lieu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三國「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三國「智」 研究者:洪國育

  2. 一、研究動機 因為我很喜歡三國時代的人物,其 中我最喜歡的是專門幫君主出主意 的謀士、軍師,所以我想要深入了 解他們。

  3. 二、研究目的 三國時代的軍師、謀士有何共同的特質。

  4. 三、研究問題與方向 1.三國時代的謀士介紹—諸葛亮、龐統、張昭、 荀彧、程昱、陸遜、周瑜、司馬懿 (因為我對這8位較熟悉) 2.分析謀士的共同點 3.謀士的計謀分析 4.謀士與君主的關係探討

  5. 三國時代的謀士介紹

  6. 諸葛亮 • 姓諸葛,名亮,字孔明。公元181~234年,琅邪陽都人,在他八歲時,父母便相繼去世。東漢末年,他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隆中避難,人稱「臥龍」。建安十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走了諸葛亮,諸葛亮為劉備定三分天下之計。他協助劉備取得荊州和益州後,在公元221年,力勸劉備稱帝。建興元年,劉禪即位,他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之後他曾五次出兵攻魏,爭奪中原,建興十二年,他與魏將司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軍中,葬於定軍山。

  7. 龐統 • 姓龐,名統,字士元。公元179~214年,襄陽人。他博見多聞,甚有韜略,與諸葛亮齊名。劉備佔領荊州後,龐統便來投靠,劉備認為他相貌奇醜,因而小看他,任他為萊陽令,於是他不裡政事,成天飲酒,張飛便來巡察,龐統不到半天的功夫,就把一百多件的事情處理完了。後經諸葛亮等人一再推薦,便得到劉備的器重,為副軍師。公元214年,他進兵圍攻雒縣(今四川廣漢北),他身先士卒,被亂箭射死。

  8. 張昭 • 姓張,名昭,字子布。公元156~236年,彭城人。年輕時非常好學,東漢末年,渡江南下,任孫策長史,撫軍中郎將,參與謀劃,深得孫策信任。孫策臨終前,將後事托付給他,囑他輔助孫權。孫權以他為軍師,赤壁之戰前,他主張投降曹操,為孫權所不滿。80歲後,留下遺言,對他的後事要幅巾素棺,只穿平常的衣服即可。

  9. 荀彧 • 姓荀,名彧,字文若。潁川穎陰人。長於規劃,又富經營能力,是曹操手下最主要、也最受信任的經理人才。因他反對曹操封魏公加九錫,與曹操鬧翻,自殺而死。

  10. 程昱 • 姓程,名昱,字仲德。東郡東河人。他文武全才,能幕後規劃,也能帶兵作戰,非常得到曹操信任。有人密告曹操,說程昱謀反,曹操表示絕不相信。程昱最後病亡了。

  11. 陸遜 • 姓陸,名遜,字伯言。公元183~245年,吳郡吳縣人。他從小失去父親,寄養在叔祖父家。公元221年 ,劉備伐吳,攻佔彝陵。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大破蜀軍。他最後官至丞相,憤激憂國,得病身亡。

  12. 周瑜 • 姓周,名瑜,字公瑾。公元175~210年,廬江舒縣人。少時與孫策為友,後隨孫策征戰,人稱周郎。建安十三年,曹軍南下,他親率吳軍會同劉備在赤壁大敗曹軍。後來他又提議進取四川、漢中地區,進而統一北方,孫權深表贊同。可惜事未成,他就因病而去世了。

  13. 司馬懿 姓司馬,名懿,字仲達。青少年時代,就顯露出了他過人的聰明才華,受到當時名士的品評稱讚。曹操便邀請司馬懿出來做官。第五次北伐戰爭,諸葛亮到了五丈原,打算渡渭水向北前進,司馬懿派兵阻擋,蜀軍只好回到五丈原。一天,諸葛亮派使者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飾,當眾羞辱他。司馬懿非常憤怒,卻笑著說:「諸葛亮怎麼把我當成女人了?」公元二五一年,司馬懿病死。

  14. 分析謀士的共同點

  15. 一、他們投靠君主的方式 他們的君主,大部分都是他們毛遂自薦的或是君主請來的,例如:劉備三顧茅廬把諸葛亮請來、荀彧自己來投靠曹操、周瑜來投靠孫策。

  16. 結論 以上表格以自願投靠為居多。因為我認為謀 士因為有自己的想法,想投靠可以重用他的 君主。

  17. 這是我整理的表格:

  18.  我發現謀士都善於計謀。例如:諸葛亮用反間計使司馬懿退去都督之位、諸葛亮用空城計嚇走了司馬懿、周瑜的天下之計,常派兵騷擾隔壁群雄領地,使其領地兵糧慢慢減少,緩緩攻入中原,緩兵統治、周瑜相當巧妙的運用了苦肉計和火計 我發現謀士都善於計謀。例如:諸葛亮用反間計使司馬懿退去都督之位、諸葛亮用空城計嚇走了司馬懿、周瑜的天下之計,常派兵騷擾隔壁群雄領地,使其領地兵糧慢慢減少,緩緩攻入中原,緩兵統治、周瑜相當巧妙的運用了苦肉計和火計

  19. 三國軍師的智慧結晶--36計計謀分析 因為三國時代的謀士用了很多三十六計的計 謀,所以我才會向要進一步了解它。

  20. 以下是我參考網站才整理出來的36計三國智慧結晶分析表格:以下是我參考網站才整理出來的36計三國智慧結晶分析表格:

  21. 謀士與君主的關係探討 1.諸葛亮&劉備:如膠似漆 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這屹立不搖的心使諸葛亮感動,所以才隨著劉備出山。在打長阪坡之戰時,劉被帶著幾萬的士兵與老百姓逃逸,後來曹操軍殺過來,劉備所擔心的不是士兵,而是老百姓,這善良的心使諸葛亮感動,使諸葛亮死心塌地的跟隨劉備。只可惜,在打夷陵之戰時,劉備報仇心切,根本聽不進諸葛亮的勸告,結果打了敗仗。在劉備臨死前,告訴諸葛亮兒子不成器,能輔佐就輔佐,不能的話就自己登上王位,諸葛亮磕頭磕到流血令人感動。

  22. 2.周瑜&孫策:結義兄弟  周瑜小孫策幾日生,是弟弟,二人因為意氣相投,成為結義兄弟,從此周瑜死心塌地的輔佐孫策。可惜孫策早死,周瑜便輔佐孫權,立下許多汗馬功勞,最後也病死了。 3.龐統&劉備:一開始劉備不喜歡龐統,後來如膠似漆。  劉備佔領荊州後,龐統便來投靠劉備,劉備覺得龐統十分醜陋而小看他,後來發現了他的才能,便大大重用他,劉備十分信任他,龐統也對他很忠誠。最後龐統被亂箭射死,劉備和諸葛亮非常難過。

  23. 4.張昭&孫權:一開始十分喜歡,接下來又有些討厭,最後十分喜歡。4.張昭&孫權:一開始十分喜歡,接下來又有些討厭,最後十分喜歡。  孫策死後,後事交給張昭處理,張昭也開始輔佐孫權。赤壁之戰前,他主張投降曹操,為孫權所不滿。後來張昭裝病不上朝,孫權苦苦哀求,張昭又開始輔佐孫權。 5. 荀彧&曹操:一開始如膠似漆,後來水火不容。  荀彧看到曹操的徵榜,便來投靠曹操,曹操十分喜歡荀彧,曹操甚至還稱他張子房(張良)呢!後來因為反對曹操封魏公加九錫,與曹操鬧翻,自殺而死。

  24. 6. 程昱&曹操:如膠似漆  程昱看到曹操的徵榜,便來投靠曹操,曹操十分喜歡程昱。有人密告曹操,說程昱謀反,連多疑的曹操也表示絕不相信。 7.司馬懿&曹操:不好不壞  曹操邀請司馬懿出來做官。司馬懿一開始看不起曹操,騙說有風痺病,不能起居行動,拒絕做官。曹操非常生氣,以拘捕威脅,司馬懿害怕被殺,才勉強出來做官。 • 結論:大部分的謀士和君主關係都不錯,但是有些謀士和君主的關係先好再壞,有些則是先壞再好,有些是時好時壞,可見君主和謀士的關係不一定都是穩定良好的。

  25. 總結論  經過這次研究,我原本以為三國時期只是一些人在那邊打打殺殺而已,仔細研究,才發現有些軍師,遇到好的君主才能有所發展,有所成就。而在研究計謀部分,如果能把那些計謀用在日常生活上,相信會大有幫助的。

  26. 心得  這次研究,網站資料大致上都找的到,所以做起來還算平坦、快速,我覺得剛做好的那一剎那時,心中真是百感交極,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成就感。

  27. 參考網站 • http://mail.cs.nchu.edu.tw/~s9156011/  顛覆三國 • http://sheng.phy.nknu.edu.tw/wjs-260603.htm#19#19 阿盛生活休閒網站

  28.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