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0

第一章 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

第一章 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天气图的基本概念 0.5学时 天气图底图 1学时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 10学时 等压面图分析 8学时 温压场综合分析 4学时 天气分析基本原则 0.5学时 教学思考题. 技能训练内容. 实训一、 地面天气图初步分析 8学时 实训二、 等压面图初步分析 8学时 实训三、 温压场综合分析 4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 地面图和高空图的填写 内容和填写方法

lib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章 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

  2. 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 天气图的基本概念 0.5学时 • 天气图底图 1学时 •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 10学时 • 等压面图分析 8学时 • 温压场综合分析 4学时 • 天气分析基本原则 0.5学时 • 教学思考题

  3. 技能训练内容 • 实训一、 地面天气图初步分析 8学时 • 实训二、 等压面图初步分析 8学时 • 实训三、 温压场综合分析 4学时

  4. 教学目标 • 了解地面图和高空图的填写内容和填写方法 • 掌握各种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规定 • 熟悉地面气压场和高空温压场的基本形势及配置 • 认识高低空主要天气系统

  5.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 本章重点: (1)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的填写方法 (2)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 (3)海平面气压场基本形势 (4) 不同气压系统温压场结构 • 本章难点: (1)地图的投影方法 (2)槽线、切变线的分析

  6. 第一节 天气图的基本概念 • 天气图是指填有各地同一时间气象观测记录,能反映一定区域天气情况的特制地图。 • 常用的天气图主要有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等压面图)两种。此外,还有热力学图表、剖面图、单站高空风分析图以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 • 天气图能显示各种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分布现状和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判断天气变化、制作天气预报的基本工具。

  7. 地面天气图

  8. 高空天气图

  9. 温度对数压力图

  10. 单站高空风图

  11. 空间剖面图

  12. 卫星云图

  13. 雷达回波图

  14. 第二节 天气图底图 • 2.1 底图的概念和内容 • 2.2 地图投影 • 2.3 地图比例尺 • 2.4 教学思考题

  15. 2.1 底图的概念和内容 • 天气图底图——用来填写各地气象站观测记录的特制空白地图。 • 底图上除标有经纬线、河流、山脉、海岸线、部分国界线外,还标有气象站的区号、站号和主要城市的名称。在图的边角上还标有天气图的种类名称、所采用的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高度表等。

  16. 2.2 地图投影 • 地图投影——将地球上的经纬线及海岸线在平面上表示出来的方法。 • 地图投影的要求:正形、正向、等面积 • 常用的天气图底图投影方法有三种: (一)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投影) (二)极射赤面投影 (三)墨卡托投影

  17. 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兰勃特投影)示意图

  18. 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图的特点: 经线呈放射状直线,纬线呈同心圆弧,相割的两纬圈(300和600)的长度与地球仪上对应处的实际长度相等,称为标准纬线。而在两标准纬线之内各纬圈的长度相应地缩小了。两标准纬线之外各纬圈的长度相应地放大了。因此,这种图最适用于作中纬度地区天气图。

  19. 极射赤面投影示意图

  20. 极射赤面投影示意图

  21. 极射赤面投影图的特点: • 其经线为一组由中心向外(或由北极向赤道)发出的放射状直线,纬线为一组围绕北极的同心圆。这种投影图纬度越低,放大率越大。表现高纬度地区比较真实,故一般用作北半球天气图和极地天气图。

  22. 墨卡托投影示意图

  23. 墨卡托投影图的特点: • 在这种图上经、纬线为相互正交的直线。最适用于作赤道和低纬地区天气图。

  24. 2.3 地图比例尺 • 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与地表上相应两点间的实际长度之比——比例尺或缩尺。 • 表示方法主要有: • 比例式 如 1:10000000 • 文字式 如一千万分之一 • 图解式 • 斜线图解尺或称复式图解尺

  25. 50°N 40°N 30°N 20°N 10°N 复式图解尺示意图 其特点是对不同的纬度用不同的缩尺来表示,使用时必须注意与纬度配合,才能正确表示出实际距离。

  26. 比例尺的确定原则 • 天气图底图的范围和比例尺的大小,主要视所分析的天气客体的规模、预报时效的长短、预报区域的大小、地区和季节而定。一般来说,所分析的天气系统尺度越大,缩尺越小;区域越大,缩尺也越小。

  27. 常用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 目前,我国气象台所使用的天气图底图的范围和比例尺如下: • 北半球天气图 比例尺1:30 000 000 • 亚欧天气图比例尺1:20 000 000 • 亚洲天气图比例尺1:20 000 000 • 东亚天气图比例尺1:10 000 000 • 中国区域天气图比例尺1:5 000 000

  28. 第三节 地面天气图的分析 • 3.1 地面天气图的填写项目和分析项目 • 3.2 地面天气图的填写 • 3.3 等值线分析的基本原则 • 3.4海平面气压场的分析 • 3.5 等三小时变压线的分析 • 3.6 地面天气图的其他项目的分析 • 3.7单元重点内容提要 • 3.8 教学思考题

  29. 3.1 地面天气图的填写项目和分析项目 • 地面天气图(海平面天气图):填有各地同一时间地面气象要素观测记录,用于分析大范围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系统和大气状况的图。 • 地面图填写的项目有:地面气温、露点、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能见度等,还有部分空中气象要素,如云状、云量、降水和各种天气现象;以及反映最近短时间内气象要素变化趋势的3小时变压、最近6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等。可见,地面天气图是综合性天气图,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中最基本的工具。

  30. 地面天气图常规的分析项目有: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线场,各种天气区(如雨区、雾区、大风区、沙尘暴区等)和锋面。地面天气图常规的分析项目有:海平面气压场,三小时变压线场,各种天气区(如雨区、雾区、大风区、沙尘暴区等)和锋面。 • 地面天气图分析时次:地面天气图每天绘制4次,分别用北京时间02时、08时、14时、20时的观测资料。有时根据需要还增绘某一时间的天气图。

  31. 3.2 地面天气图的填写 风向风速 24小时变压 24小时变温 高云状 本站气压 极端温度 中云状 海平面气压 气温 总云量 现在天气 3小时变压 低云量 低云状 过去天气 能见度 降水量 露点温度 低云高 重要天气现象

  32. 符号说明 • N——总云量,按表1的符号表示。 • CH CM CL ——高云状、中云状、低云状,按表2符号表示。 • Nh——低云量,用数字表示。 • h——低云高,以数字表示,单位为米。

  33. TTT和TdTdTd——气温和露点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气温和露点温度低于零度时,数字前加“-”号。TTT和TdTdTd——气温和露点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气温和露点温度低于零度时,数字前加“-”号。 • WW——现在天气现象,即观测时或观测前一小时以内的天气现象。按表4符号填写。 • VV——水平能见度,以公里为单位。

  34. PPPP——海平面气压,单位为hpa。填写气压值的后三位数字,其中最后一位为小数位,但不填小数点。如 035代表气压为1003.5hpa ; 995代表气压为999.5hpa; 343代表气压为1034.3hpa; 799代表气压为979.9hpa

  35. PPPa——三小时气压变量和气压倾向,单位hpa ,保留小数一位,但不填小数点。气压上升填“+”号,下降填“-”号。如+43代表三小时内气压上升了4.3hpa ; -22代表三小时内气压下降了2.2hpa • RRR——降水量(观测前6小时内的降水量)用数字表示,单位为mm,”T’’表示微量(24小时降水量小于0.1mm)

  36. W1 W2——过去天气现象,观测前6小时或观测前3小时内出现的天气现象。按表5填写。

  37. dd——风向,以矢杆表示,矢杆指向站圈,表风的来向,方位以图上的经纬线为准。静风时不填任何符号,在CH上填d表示风向不明。 • fm fm——风速,以矢羽表示,一长划表示4m/s,一短划表示2m/s,一三角旗表示20m/s,风速不明时,在风向杆尖端填”ד。

  38. P24 P24——24小时气压变量,以hpa为单位,只填十位数和个位数,十位数是0时不填 • T 24 T24——24小时气温变量,气温上升为“+”,下降为“-”。 • TeTeTe——极端温度,在02时图上填写日最高气温;在14时图上填写日最低气温;当气温小于等于5℃时,在每日08时图上填写地面最低气温。

  39. SpSpSpSp——重要天气现象。按实际电码数字填写。电码意义如下:SpSpSpSp——重要天气现象。按实际电码数字填写。电码意义如下: • 911fxfx:911是指示码,表示其后为≧17m/s的极大瞬间风速。Fxfx是极大瞬间风速值。 • 92sss:92是指示码,表示过去6小时有雨凇出现,sss表示电线积冰直径。以mm为单位。

  40. 9939A2: 表示过去6小时内在测站或视区内出现海陆龙卷或尘卷风。A2为1表示海龙卷,A2为2表示陆龙卷,为3表示尘卷风。 • 996HgHg:表示过去6小时内出现冰雹现象。HgHg是冰雹最大直径,以mm为单位。若HgHg为99则表示冰雹直径≧99mm。 • 9977B:表示河流封冻情况,9977是指示码,B为河流封冻情况。详见表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