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第二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第二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作物种子的物理特性. *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种子的密度和孔隙度 *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种子的导热性和比热容 *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 1. 根据单粒种子进行测定: 子粒大小、颜色、饱和度、硬度、透明度等. 2. 根据群体进行测定: 千粒重、比重、容重、密度、孔隙度及 散落性等. 遗传因素 种子物理特性受 的影响 环境因素. 第一节 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一、种子容重 定义 :种子的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

libb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种子的物理特性

  2. 作物种子的物理特性 *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种子的密度和孔隙度 *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种子的导热性和比热容 *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

  3. 1. 根据单粒种子进行测定: 子粒大小、颜色、饱和度、硬度、透明度等

  4. 2. 根据群体进行测定: 千粒重、比重、容重、密度、孔隙度及 散落性等

  5. 遗传因素 种子物理特性受 的影响 环境因素

  6. 第一节 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一、种子容重 定义:种子的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内种子的绝对重量, 单位为g/L。 影响因素:子粒大小、形状、整齐度、表面特性、内部组织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混杂物的种类和数量等。 颗粒细小、参差不齐、外形圆滑、内部充实、组织结构致密、水分及油分含量低、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并混有各种沉重的杂质(如泥沙等),则容重较大。

  7. 油菜种子的容重和千粒重与水分的关系

  8. 二、种子的比重 种子比重为一定的绝对体积的种子重量和同体积的 水的重量之比,也就是绝对重量和它的绝对体积之 比。单位是g/ml。 影响因素:种子成熟度、形态构造(有无附属物)、细胞组织的致密程度和化学成分

  9. *量筒法 比重测定 *比重瓶法

  10. 量筒法 用10毫升的量筒,装入1/3的50%的酒精,记下刻度V1,称一定重量的种子(3-5克)W,放入量筒中,记录此时的刻度V2,按下式计算其比重: 种子比重=种子重量/种子体积=W/(V2-V1)

  11. 比重瓶法 称2-3克种子W1(精确到毫克);将二甲苯(甲苯或50%酒精)装入比重瓶中至标线;称重(W2);倒出一部分二甲苯,装入种子,再用二甲苯定量到标线;称重W3。G为二甲苯的比重(15度,0.863) 种子的比重=W1×G/(W2+W1-W3)

  12. 各种农作物种子的容重和比重

  13. 计算仓库容积; 通过检查比重和容重监测种子的贮藏状态。 种子的比重和容重的用途

  14. 第二节 种子的密度和孔隙度 种子密度:当一个容器装满种子时,种子实际体积与 容器的容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种子孔隙度:容器内种子间隙的体积与容器的容积之 比,用百分率表示。 种子密度=(绝对体积×容重/重量)×100% =(容重/比重)×100%= 100%-种子孔隙度

  15. 影响因素 种子颗粒的大小均匀度、种子形状,种皮松紧程度、是否带有稃壳或其它附属物、表面是否光滑、内部细胞结构及化学组成、种子水分、入仓条件及堆积厚度等。

  16. 孔隙度的大小标志着种子堆内的空气流通状况。孔隙度大,易于干燥,熏蒸杀虫、杀菌。 孔隙度也可用于计算种子堆中氧气的贮存量,以及在密闭条件下绝氧时间

  17. 例子: 小麦种子容重为790g/L,孔隙度为48.2%,种子在14.4%含水量时,呼吸强度为0.67ml/(kg.d),求在密闭状态下的绝氧时间。

  18. 小麦种子的绝氧时间

  19. 第三节 种子的散落性和自动分级 一、种子的散落性 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会形成一股流水状,种子所具有这种特性就称为散落性。 种子散落性的好坏可通过静止角和自流角来表示。

  20. 1.静止角: 当种子从一定高度自然落在一个平面上时,达到一定数量时,会形成一个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斜面坡度称为种子的静止角或自然倾斜角。

  21. 长方形玻璃皿法 静止角的测定方法 漏斗法

  22. 1)长方形玻璃皿法

  23. 长方形玻璃皿法 静止角的测定方法 漏斗法

  24. 2)漏斗法

  25. 一、种子的散落性 当种子从高处落下或向低处移动时,会形成一股流水状,种子所具有这种特性就称为散落性。 种子散落性的好坏可通过静止角和自流角来表示。

  26. 2.自流角: 当种子摊放在其它物体的平面上时,将平面的一端向上慢慢提起,种子在斜面上开始滚动时的角度和绝大多数种子滚动时的角度之差,称为种子的自流角。

  27. 几种作物的静止角和自流角 (浙江农业大学教研组,1981年)

  28. 测定静止角和自流角应注意的问题?

  29. 种子的形态特征 散落性的影响因素 种子净度 水分含量

  30. 测定静止角和自流角应注意的问题 1. 要多次重复,记录其变异幅度 2. 同时记录种子含水量和种子净度 3. 测量自流角时,还要记录斜面性质

  31. 散落性的用途 1.可用于计算仓壁所需承受的侧压力 2.可用于设计运输工具 3.可做为种子贮藏状况的一个指标

  32. 二、种子的自动分级 当种子堆在移动时,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即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失去它们在整个种子堆原来的均匀性,在品质上和成分上增加了差异程度,这种现象称为自动分级。

  33. 二、种子的自动分级 原因:各个部位的散落性不同 影响因素: 种子的形态特征、种子净度、水分含量

  34. 自动分级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1) 杂质集中,吸湿性增加,常引起回潮发热、虫害和菌害。 (2) 杂质集中部位,孔隙度变小,降低熏蒸杀虫效果。 (3) 种子堆的差异性增加,影响到种子检验的正确性。

  35. 降低自动分级的方法 (1)在进仓前尽量清除杂质、瘪粒或损伤粒: (2)通过各种机械的方法,抵消自动分级产 生的不均衡性。

  36. 第四节 种子的导热性和比热容 一、种子的导热性 种子堆传递热量的性能称为导热性。 热量在种子堆内的传递有两种方式: (1)子粒间彼此接触而使热量逐渐转移, 速度很慢; (2)通过子粒间隙内的空气对流传热。

  37. 种子导热性差在生产上带来两方面的作用: (1)如果种子本身温度很低,受外界影响小,    可较长期保持低温状态,利于安全贮藏。 (2)当种子温度较高,外界温度较低时,由于热 量的积聚及呼吸作用加强,种子易丧失生活 力和活力。

  38. 种子的导热率: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静止种子堆的热量。 影响因素: 种子的特性、水分的高低、堆装所受压力以及 不同部位的温差

  39. 种子的导热系数: 指1米厚的种子堆,当表层和底层的温差相差1度时,在每小时内通过该种子堆每平方米表层面积的热量,单位为kJ/(h.m.℃)。

  40. 几种作物种子的导热系数

  41. 二、种子的比热容  种子的比热容指1千克种子温度升高1度时所需的热量,其单位为kJ/(kg.℃)。 绝大多数干燥种子的比热容为1.67 kJ/(kg.℃)左右 影响因素: 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各种成分的比率。

  42. 如果已知种子干物质的比热容及含水量,则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出其比热容: c=c0(1-V)+4.184V c为含有一定水分的种子的比热容 c0为种子绝对干燥时的比热容 V种子所含的水分

  43. 用量热器直接测定比热容: 把温度为T2,重量为B的水注入量热器,再将温度为T1,重量为S的种子样品投入量热器中,观察平衡后的水温T3。 C=B(T3-T2)/S(T1-T2) C为种子比热容 B为水的重量(毫升或克) S为种子的重量(克) T1为加热后的种温(度) T2为原来的水温(度) T3种子放入后达到平衡后的水温(度)

  44. 第五节 种子的吸附性和吸湿性 一、种子的吸附性 种子胶体具有多孔性的毛细管结构,在种子的表面和毛细管的内壁可以吸附其它物质的气体分子,这种性能称为吸附性。 吸附的形式: 吸附、吸收、毛细管凝结或化学吸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