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蓋達組織

言詞煽動. 變換攻擊手段. 利用民族主義情感. 蓋達組織. 散布全球. 以反殖民為訴求. 使用宗教信仰力量. 以美國 911 恐怖攻擊為例:. 21 世紀對世界各國最大的危害: 非傳統性攻擊. 恐怖份子用 美工刀 與 刮鬍刀 挾持飛機,對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發動攻擊. 恐怖份子挾持民航機攻擊世貿大樓, 左圖為聯合航空 175 號航班撞入南塔樓前的畫面, 右圖則是該航班已撞入南塔樓. 終結國家對恐怖主義的支持. 建立與維持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標準, 確認地方性的努力、提供行為的評估基礎、擴大資訊交流及持續追尋互惠政策.

libb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蓋達組織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言詞煽動 變換攻擊手段 利用民族主義情感 蓋達組織 散布全球 以反殖民為訴求 使用宗教信仰力量

  2. 以美國911恐怖攻擊為例: 21世紀對世界各國最大的危害: 非傳統性攻擊 恐怖份子用美工刀與刮鬍刀挾持飛機,對世界貿易中心大樓發動攻擊 恐怖份子挾持民航機攻擊世貿大樓, 左圖為聯合航空175號航班撞入南塔樓前的畫面, 右圖則是該航班已撞入南塔樓

  3. 終結國家對恐怖主義的支持 建立與維持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標準, 確認地方性的努力、提供行為的評估基礎、擴大資訊交流及持續追尋互惠政策 2001年,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同意支持美國打擊恐怖份子,但巴基斯坦當地有許多民眾表示反對與抗議

  4. 強化與維持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勢力,除與有意願、有能力的國家合作,更持續談判引渡暨相互法律協助條約與擴大國際支持反恐戰爭的聯盟,勸服與強制沒有意願的國家改變強化與維持打擊恐怖主義的國際勢力,除與有意願、有能力的國家合作,更持續談判引渡暨相互法律協助條約與擴大國際支持反恐戰爭的聯盟,勸服與強制沒有意願的國家改變 制止與破壞對於恐怖主義的物質支援,特別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飛彈擴散等問題 美軍在阿富汗南部打擊塔利班餘黨

  5. 擊潰 Defeat 防衛 Defend 拒絕 Deny 消除 Diminish 此外,美國更強調國際打擊恐怖主義組織需要直接且持續的「四D」行動。

  6. (下頁尚有題目)

  7. 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案 1373號第6條 反恐怖主義委員會應在適當專家協助下監督1373號決議案執行情況 1456號第4條 反恐怖主義委員會應努力促進各會員國履行1373號決議案 1535號 授權成立反恐怖主義執行理事會,加強監督各國履行1373號決議案的能力 聯合國安理會於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開會

  8. 勸阻(dissuade) 拒絕(deny) 嚇阻(deter) 發展(develop) 防衛(defend) 2004年,祕書長安南規畫全面打擊恐怖主義的「五D」戰略: 聯合國安理會前祕書長安南於2006年12月31日退休

  9. 1617號 要求制裁對象從蓋達組織與塔利班政權領導人擴及其他相關人士或組織,並處分不願執行決議的國家 1618號 要求聯合國會員國拒絕恐怖主義,將恐怖份子繩之以法,預防武器走私、防堵恐怖份子金錢流入,要求伊拉克提供外交社群必要的保護 塔利班軍事領導人,素有「獨腿將軍」之稱的阿布杜拉馬蘇德於2007年5月遭擊斃,原因是他的親信成了美軍間諜,盜走他的假肢,使其在美軍來襲時無力逃脫

  10. 國際性反恐怖主義會議 2003年3月6日聯合國安理會舉行首次國際性反恐怖主義會議,邀請60個國際、區域與次區域組織參與 指出多邊機制在對抗恐怖主義組織取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重要性 強調執法應有普遍原則 要求不能因為反恐而犧牲人權 期盼建立具體的全球反恐架構

  11. 國際反恐作為的具體要求 一、建立打擊恐怖主義的全球性標準 反恐怖主義委員會應發展包括標準、規範與有效實踐等內容的網站,與其他相關網站連結,鼓勵成員國履行1373號決議案相關標準與規範 鼓勵區域組織建立可獲取與分發成員國資訊的系統,協助成員國履行標準與規範 反恐怖主義委員會等組織應分享對成員國評估的資訊,而新標準與規範必須與現存的相互一致

  12. 二、區域與次區域組織在強化全球反恐怖主義能力的角色二、區域與次區域組織在強化全球反恐怖主義能力的角色 優先建立反恐怖主義政策,並建立分享資訊的機制 國際、區域與次區域組織要彼此溝通,區域組織要發展與維持協助成員達成反恐怖主義領域國際責任的機制,邀請其他組織與反恐委員會的代表參與會議,關切行動與人權間的影響,並遵守法治與人權義務

  13. 三、國際與區域組織應扮演支援的角色 協助資訊暢通無阻 各國應從成員國的差異找出自己應發展的資訊服務 標準、規範的實踐指導 援助專案須及時且置焦點於結果,訓練應是首要優先事項 資訊個案的發展,須能促進國際公約、反恐相關議定書與其他基本反恐標準的暢通 對於不同的組織應有不同的援助優先事項

  14. 中東地區 支持回教世界的溫和政府,支持巴勒斯坦的民主發展 保證以色列的和平安全,尋求解決以、巴衝突 注意伊朗與敘利亞持續支持巴勒斯坦哈瑪斯與黎巴嫩真主黨等恐怖主義組織 2005年1月,阿巴斯透過民主選舉獲絕對多數票,當選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第二任主席,一名男子開心親吻其照片

  15. 中東地區 制止該地區的國家取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推動伊拉克的民主重建,並斷絕其他國外恐怖主義組織介入 要求敘利亞配合國際反恐作為,不要破壞伊拉克的穩定情勢 2005年12月,伊拉克舉行第一次民主選舉,圖中一名伊拉克婦女帶著孩子到投票所投票 鼓勵沙烏地阿拉伯在反恐作為上的持續合作

  16. 歐洲地區 關注受激進車臣人民,以及與蓋達組織有關的國外回教份子影響的車臣戰爭發展。要求俄國不能移轉核、生、化、彈道與巡弋飛彈的科技與專家給伊朗等國家 阻止真愛爾蘭共和軍在北愛爾蘭破壞和平 阻止巴斯克民族和自由組織在西班牙的暴行 關注回教極端主義和激進教士的言論,防阻第二、三代回教移民自願參與「聖戰」 車臣非法武裝領袖之一卡利姆‧薩杜拉耶夫於2006年6月遭車臣警方擊斃

  17. 要求中共不再提供彈道、巡弋飛彈等與核武相關科技給伊朗、巴基斯坦、北韓等國家要求中共不再提供彈道、巡弋飛彈等與核武相關科技給伊朗、巴基斯坦、北韓等國家 1 2 注意阿富汗仍殘存與蓋達組織有關的塔利班餘黨,並關注毒品等組織性犯罪活動 3 3 向巴基斯坦施壓持續反恐作為,避免恐怖份子以喀什米爾衝突為藉口,發起攻擊 4 4 5 呼籲印尼、菲律賓持續防止當地恐怖團體行動 美國持續強化菲、馬、泰、新等地的反恐行動 亞洲地區

  18. 1 2 3 關注哥倫比亞毒品走私與恐怖主義組織的結合,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等組織採取的行動 注意非洲的種族衝突、宗教鬥爭與腐敗問題,特別是奈及利亞、肯亞與辛巴威等 對於科摩洛的恐怖主義勢力發展提高警覺 拉丁美洲、非洲地區

  19. 聯合國決議案推行成效不彰 聯合國反恐組織效率不彰 許多國家未落實執行相關決議案 尚未能接受一致性恐怖主義定義 恐怖主義組織的結構、人員、經費來源改變,短期內難以剷除 追蹤、摧毀個別恐怖主義組織與相關份子的行動不易 即使是訓練精良的士兵,追蹤恐怖份子仍不容易

  20. 反恐公約未獲各國支持 191個會員國中只有50國簽署所有的反恐相關公約 泰國南部三省已成為伊斯蘭祈禱團的天堂,泰國卻只簽署5項反恐國際公約 超過一半的聯合國成員未實施制裁,許多國家更未遵守反恐條約 中東、東南亞簽署反恐條約速度慢,許多國家亦無力監偵恐怖份子嫌犯

  21. 塔利班的餘黨仍未完全被消滅 聯合國制裁不足 國與國之間的結合性制裁仍不足,例如各國法律制裁量刑處罰、防制洗錢的標準都不同 蓋達組織持續發展並調整部署,仍尋求機會發動重大攻擊 塔利班的威脅有復活跡象,有證據顯示,在阿富汗的塔利班餘黨已有更多活動經費

  22. 人員情報蒐集 效率不彰 情報分析 不夠精確 情報與執法合作不夠確實 情報蒐集未臻完善

  23. 針對「情報蒐集未臻完善」的改善方法 人員情報的蒐集 甄選情報人員時,應從大學甄補不同種族背景且了解不同文化與語言的人才 情報分析的精進 將許多分析人員集中於「戰情室」判斷並篩選情報,或可依賴情報圈外的專家 情報單位與執法單位相互合作 清楚建立資訊轉換管道,而總統或有權協調的上級單位也應加強要求彼此的合作默契 情報人員集中在戰情室開會

  24. 蓋達組織協會式運動的形成 分散於全球的恐怖主義團體,相互接觸、分享資源與行動,以達成分享的目標,分工趨勢也不同 手持「反對以色列」海報的黎巴嫩孩童。黎巴嫩真主黨在伊朗協助下,戰鬥力不輸巴勒斯坦的哈瑪斯,且得以與以色列相抗衡

  25. 不尋求個人名聲的突出,沒有使用多種語言與豐富的遊歷,且多以本土為主要活動範圍,重視任務的有效達成不尋求個人名聲的突出,沒有使用多種語言與豐富的遊歷,且多以本土為主要活動範圍,重視任務的有效達成 因網路、衛星電視與線上即時傳播互動,因此更能體會回教在全球的鬥爭 「聖戰士」四點特徵 1 2

  26. 追隨的回教暴力行動已擴及於全球,且地區「塔利班化」的情況增加,並有更多依附者與甄補者追隨的回教暴力行動已擴及於全球,且地區「塔利班化」的情況增加,並有更多依附者與甄補者 第二代聖戰士受過更好的教育,嫻熟使用現代化工具,特別是在通訊與武器方面 3 4

  27. 世界主要國家皆著手修訂反恐法律 美、英、俄:針對反恐訂定專法,受倫敦地鐵爆炸案影響,英國重新修正相關法律 德:形式上有反恐專法,但僅針對以往20項法規進行修正與補充 法:修正刑法典與刑事訴訟法典等相關法規 中國大陸:強調欲制定一部反恐怖主義法,並先後頒布10多部法規與規章制度,遏止恐怖組織洗錢,並將通過制定反洗錢法

  28. 反恐法的主要內容 法律特性: 美:內容最細緻,但因屬非永久法律,須再檢討 其他各國:朝全面性預防及嚴格執法的層面修訂與立法 相關內容: 一、在相關條款中加以救濟,避免侵害人權 二、視恐怖活動為刑事犯罪, 不容許與政治犯的概念相連 三、對於資金監控與犯罪預防, 給予檢調與執法單位更大的權限

  29. 法國 以既有法律完成反恐規範 在1986年9月9日的法律基礎上逐步完成反恐怖法律的規範 相關條款明定恐怖行為 明確恐怖主義的定義,界定「恐怖行為」的要素,區別恐怖份子與政治犯的不同,以順利引渡恐怖份子 其他反恐法律 刑法典第四部第二篇、第二章;特別條款;刑事訴訟法典第十五章;貨幣金融法典等 為遏止恐怖主義,2005年12月法國參議院通過更嚴格的反恐規定。 圖為法國參議院開會情形

  30. 德國 反國際恐怖主義法 2002年1月9日通過反國際恐怖主義法,其中涉及20項法規的修訂 修改聯邦憲保法 增加保護個人隱私、清查帳戶、資金流向與投資情形等內容 修改軍事反間諜局法 增加「參與反對各民族和平共處的企圖的情報」、 「無償取得有關電信聯繫數據和電訊使用數據的情況」等內容 其他修法 修改安全審查法、聯邦邊防法等 德國警察於法蘭克福機場值勤

  31. 2001~2002年反恐怖、犯罪及安全法 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後,政府相關部門在2000年反恐怖法的基礎上進行修改 相關條款 恐怖份子財產、資訊共享、移民與庇護、核子工業安全、航空安全等條款 英國 英國內政部、財政部、工貿部、國防部、運輸部、地方及地區政府和行政機構,以及外交與聯邦事務部針對2000年反恐怖法進行修改。 圖為英國內政部辦公大樓

  32. 愛國者法 主要是2001年10月26日簽署的愛國者法,旨在防範、打擊美國與世界各地的恐怖主義活動 相關條款 打擊恐怖主義、加強本土安全、保護邊境安全、改善情報工作等 美國 愛國者法部分條款於2005年底到期,美國總統布希於2006年3月簽署延長愛國者法的法案

  33. 將恐怖活動歸類於危害公共安全 中國大陸目前並沒有專門的反恐怖主義法,而是歸類於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公布恐怖組織 2003年12月15日依國家安全法及其實施細節、聯合國通過的制止恐怖主義爆炸公約等公布四個「東突」恐怖組織 完善反洗錢法律 盡速制訂反洗錢法、啟動刑法修訂程序、加快反恐法立法進程、修改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等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公安部於2003年12月15日公布四個恐怖組織,圖為2007年6月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34. 制定新反恐怖主義法 在2004年別斯蘭事件後立法機構討論制定新的反恐怖主義法 通過俄羅斯聯邦反恐怖主義法 1998年7月9日,聯邦會議批准俄羅斯反恐怖主義法,並於2002年11月21日增訂部分內容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會議舉行中

  35. (下頁尚有題目)

  36. 一、請說說看目前國際反恐行動的目標為何? 二、請說說看國際反恐作為的具體要求有哪些? 三、請說說看國際反恐所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四、法國刑事訴訟法典中對恐怖份子的審判程序有何規定? 五、俄國俄羅斯聯邦反恐怖法的立法目的、條款內容為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