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9

第四篇 市场均衡的微观分析

第四篇 市场均衡的微观分析. 第十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第一节 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lev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篇 市场均衡的微观分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篇 市场均衡的微观分析 第十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2. 第一节 市场结构 一、市场结构及其特征 市场结构是指影响厂商行为的市场组成特点, 或者说是某种市场本身所组成的竞争特点, 它包括一个行业中厂商的数量、资源的流动、厂商产品的差异性与替代性等等。其中,厂商或企业,是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向市场提供商品和劳务的独立生产经营单位,行业或产业是指制造或提供同一产品或类似产品或劳务的厂商的集合。所以,概括地说,市场结构就是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在某一行业中企业数目的多寡。企业数目的多寡通常用来反映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

  3. 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一般用四家集中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两个标标准来判断一个市场的集中程度;二是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差异程度。三是行业的进入限制。其实这一特征是从第一个特征中引伸出来的,企业数目多,进入限制少,可自由进出,企业数目多,进入限制大。进入限制主要来自自然原因和立法原因。自然原因指资源控制与规模经济。如果某个企业控制了某个行业的关键资源,其他企业得不到这种资源,就无法进入该行业。立法原因是法律限制进入某些行业。这种立法限制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特许经营,二是许可证制度,三是专利制。

  4. 二、市场结构的类型  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1.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形成这种市场的条件是企业数量多,而且每家企业规模都小。价格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定,每家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产量而影响市场价格。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这种市场与完全竞争的相同之处是市场集中率低,而且无进入限制。而其差别关键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企业规模小和进入无限制也保证了这个市场上竞争的存在。

  5. 3.寡头垄断市场(Oligopoly)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形成这种市场的关键是规模经济。在这种市场上,大企业集中程度高,对市场控制力强,可以通过变动产量影响价格。而且,由于每家企业规模大,其他企业就难以进入。由于不是一家垄断,所以在几家寡头之间仍存在激烈竞争。4.完全垄断市场(Pure Monopoly)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形成垄断的关键条件是进入限制,这种限制可以来自自然原因,也可以来自立法。此外,垄断的另一个条件是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如果有替代品,则有替代品与之竞争。不同市场类型的特征和代表行业,如下表10-1。

  6. 表10-1 市场类型及其特征

  7. 从图表中可知,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厂商的行为,从而影响厂商的产量与价格决定。厂商为了使利润达到最大化,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即MR=MC去进行生产, 所以在厂商理论中的所有市场结构条件下,产量都由MR=MC的交点确定,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只因市场类型有差别,所以其厂商均衡也有差别。下面逐一进行分析。(注:在本章分析中,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仅对产品市场而言存在,假定,不同产品市场结构中的厂商所面临的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 争的,因此,对于不同的厂商来说,生产要素价格是既定的。为了分析方便,假定不同市场结构中的厂商其成本函数都是相同的。)

  8.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存在条件 通常,一提竞争就让人想起商场上你死我活的斗争,想到每家公司做出决策时,都要考虑自己的行动会如何引起竞争对手的反应和对策。然而,在经济学模型中,完全 竞争的定义却与通常意义上的竞争相差甚远。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又称纯粹竞争(Pure Competition),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即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每家厂商都失去了“个性”,并且不必考虑自己的行动对整个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因为每一家厂商在市场中所占份额都是微不足道的。 更精确地说,经济学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必须符合以下 四个条件:

  9. (1)无数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中有无数商品的需求者和供给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的购买份额或销售份额,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购买量或销售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买或者不买,卖或者不卖,都不会对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水平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消费者或者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Price taker)而不是市场价格的主动决定者(Price maker),对整个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影响或控制力。 (2)产品同质,即同一行业中的每一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这种无差别不仅仅是质量上的,还包括销售条件、商标、购物条件,甚至连微笑服务都是无差别的。因此,对消费者来说,只需要关心价格的高低,而单个厂商总是可以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实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相对来说很小的市场份额。。

  10. (3)要素自由流动,即要素是完全市场化的,不会被(3)要素自由流动,即要素是完全市场化的,不会被 权力所控制。劳动力在劳动市场上可以自由的流动,可以 随时从一个岗位转到另一个岗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可以 很迅速的从一个行业转移到另一个行业;生产所需要的土 地可以按市场价格租到,需要资金可以按市场利率借到, 需要工人可以按市场薪水标准雇佣到。而且土地价格或租 金,资金利率工人工资都是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 (4)信息充分。这要求买卖双方都具有完全信息,双 方对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信息有充分的把握。这样,市场上 的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信 息,确定自己的最优购买量或最优生产量,从而获得最大 的经济利益。而且,这样也排除了由于市场信息不畅通而 可能产生的一个市场同时存在几种价格的情况。

  11.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 在商品市场中,消费者对其中某一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量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相应的需求曲线称为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指单个厂商所面临的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曲线。市场上全体消费者对整个行业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量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要量,相应的需求曲线称为行业所面临的需要曲线。 对行业需求曲线而言,由于整个行业所面临的需求量就是整个市场上全部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以,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0-1(a)。而对厂商需求曲线而言,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厂商数目众多,每一个厂商对同一行业的同种商品其价格均无决定权,只能被动地接受现有价格,所以对厂商而言,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可以改变

  12. 销售量,但不可能改变商品价格。如果个别厂商为了实现更多的利润而提升产品价格,那么消费者将减少对其产品的需求,他的销售量将直线降为零,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是无差异的,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弹性为零。同样的道理,厂商也没有必要降价,所以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在既定价格下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如图10-1(b)。销售量,但不可能改变商品价格。如果个别厂商为了实现更多的利润而提升产品价格,那么消费者将减少对其产品的需求,他的销售量将直线降为零,因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是无差异的,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需求弹性为零。同样的道理,厂商也没有必要降价,所以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在既定价格下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如图10-1(b)。

  13.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 根据需求曲线的特点,可得到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的 收益曲线。所谓收益指的是厂商在市场经营过程中所产生 的销售收入。厂商的收益可以分为总收益TR、边际收益 MR和平均收益AR三种类型。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 全部收入,以P来表示既定的市场价格,以Q表示销售总 量,那么:TR(Q)=P*Q。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 管单个厂商的销售量如何变化,单位产品市场的价格始终 不变,故随着销售量的增加,总收益在坐标上表现为一条 具有固定斜率的向右上方的直线。而它每增加一个单位产 品销售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增量,即为边际收益,所以边际 收益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也就 恒等于市场价格。即

  14. 平均收益等于厂商的总收益除以销售数量,指厂商在销售一定单位产品时,平均在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平均收益等于厂商的总收益除以销售数量,指厂商在销售一定单位产品时,平均在每一单位产品销售上所获得的收入,即 由此可见,平均收益实际上等于每个单位产品的卖价,它可以用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来表示。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平均收益曲线是重叠的即 =AR=MR=d 为直观我们用具体的数字来详加说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水平线,也就是说影响厂商收益的只能是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厂商所面临的市场价格为P=2,则该厂商的收益表如表10-2所示。

  15. 由上表可见,第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AR曲线、MR曲线三条线重合。所以,P=AR=MR。因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其产品的价格是常数,因此厂商每销售一单位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它们是一条平行与横轴的水平线;第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它之所以是一条直线,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值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即MR=AR=P,而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它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由上表可见,第一,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AR曲线、MR曲线三条线重合。所以,P=AR=MR。因为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其产品的价格是常数,因此厂商每销售一单位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它们是一条平行与横轴的水平线;第二,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一条由原点出发的呈上升趋势的直线,它之所以是一条直线,是因为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值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即MR=AR=P,而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它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

  16.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价格或者交易量没有内在变动趋势的一种状态。此时,均衡价格是市场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这是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A·马歇尔教授的定义,马歇尔教授根据时间的长短又将市场均衡分成三种类型:瞬时均衡、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一)瞬期均衡  瞬期是指时间极短,短到每个厂商和全行业都无法调整自己的产销量。那么,时间多短,短到什么程度才被称之为瞬期呢?这个瞬期有可能是一个小时,一天,一周,一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瞬期指的就是市场供给量绝对固定、不会改变的那段市场周期。正因如此,瞬期均衡也称作为市场周期均衡。正因为在瞬期均衡中,厂商和行业的供给量是固定的,那么,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此时均衡价格决定于需求曲线。瞬期均衡价格由下图10-2

  17. 所示。假定某种商品的瞬期市场供给量固定为Q,那么,瞬期的市场供给曲线S为一条垂直于数量轴Q的垂线,这表明供给完全没有价格弹性。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为D,那么均衡价格便为P。如果天气特别炎热,市场需求便有可能从D0上升到D1,因为市场价格有可能从0.8上升到1.5元每斤。如果天气突然发生变化,气温激降,那么,西瓜市场周期可能变为三天。消费者对西瓜的需求会有所下降。所示。假定某种商品的瞬期市场供给量固定为Q,那么,瞬期的市场供给曲线S为一条垂直于数量轴Q的垂线,这表明供给完全没有价格弹性。如果市场需求曲线为D,那么均衡价格便为P。如果天气特别炎热,市场需求便有可能从D0上升到D1,因为市场价格有可能从0.8上升到1.5元每斤。如果天气突然发生变化,气温激降,那么,西瓜市场周期可能变为三天。消费者对西瓜的需求会有所下降。

  18. (二)短期均衡(short-run equilibricum) 所谓短期是指较短的时间,时间短得使厂商来不及调整生产规模,来不及加入和退出所属的行业。也就是说,是否短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市场中的现行企业数目给定,即企业在短期内不可能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第二,每个现有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厂房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只能通过增加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提高管理水平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而提高产量。所以,在短期内,资本的数量固定不变,而劳动力的数量则是可变的。短期均衡就是指在企业数目给定、企业设备给定的情况下的市场均衡。市场短期均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从总量角度上进行分析,二是从边际角度进行分析。 1. 总收益---总成本的总量分析 从总量上来看,市场的短期均衡是解决价格如何决定,而企业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如何选择最佳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问题。

  19. 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即为利润或总利润。需指出的是,这里的总成本,指的是用机会成本度量的所有要素的成本,即经济成本,故这里的总利润指的就是经济利润,计算公式如下:Tπ=TR-TC总收益与总成本之差即为利润或总利润。需指出的是,这里的总成本,指的是用机会成本度量的所有要素的成本,即经济成本,故这里的总利润指的就是经济利润,计算公式如下:Tπ=TR-TC 这里, Tπ是总利润,TR、TC分别是总收益和总成本 以下图来说明如何利用总量方法确定最佳产量。假设某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曲线如图10-3所示,总收益曲线为一条始于原点的直线,其斜率为边际收益,总成本曲线为一条先凹后凸的曲线,在任意产量水平上,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垂直距离为利润。当产量低于q1时,企业发生亏损;当企业产量在(q1,q3)区间时,企业的利润大于零。由于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应选择TR和TC垂直距离最大点所对应的产量,那么在图中q2即为最佳产量。图10-3中下半部分是利润曲线图,利润曲线图也说明了只有产量为q2时,该企业才能实现最大的利润。

  20. 从上可知,总量分析有直观易懂的优点,但它不利于抽象地分析企业的产量决策。所以,为了弥补总量分析的不足,我们将着重进行边际收益---成本分析。从上可知,总量分析有直观易懂的优点,但它不利于抽象地分析企业的产量决策。所以,为了弥补总量分析的不足,我们将着重进行边际收益---成本分析。

  21. 2.边际收益---成本分析 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加以证明。设Q为厂商的产量,TR为总收益,TC为总成本,π为利润(即超额利润)。由TR、TC和π都是Q的函数。则

  22. 上式表明,要使利润取极大值,就要求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大于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为一水平线,其斜率为零,MC为U字型曲线,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MC曲线必须在过某点后随Q的增加而增加的递增阶段中与MR曲线相交。上式表明,要使利润取极大值,就要求边际成本曲线的斜率大于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MR为一水平线,其斜率为零,MC为U字型曲线,故满足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MC曲线必须在过某点后随Q的增加而增加的递增阶段中与MR曲线相交。 应该指出的是,MR=MC是微观经济学中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不仅适用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而且适用于具有不同程度垄断因素市场上的任何厂商,也就是说任何厂商都要根据这一原则来决定其产出规模。不过MR=MC这一普遍原则,对于完全竞争市场下,厂商的短期均衡也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并且与MR曲线重叠,因而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可表示为,MC=MR=P。

  23. (1)厂商的短期均衡 需要强调的是:完全竞争企业在短期内依照MR=MC的原则决定产量水平,却不一定能盈利。有的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有的只能赚取正常利润,有的却处于亏损状态,所以究竟处于哪种状态,这取决于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供求状况所决定的商场均衡价格水平,取决于各自企业因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不同。具体地说,厂商的短期均衡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情况。下面具体的进行分析,我们以SMC(短期边际成本)、SAC(短期平均成本)和AVC(平均可变成本)来代表厂商的既定短期生产规模,厂商面临五条需求曲线d1,d2,d3,d4,d5分别代表在五个不同市场价格水平下的厂商收益状况。分析如下,见图10-4所示:

  24. 第一,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获得利润。第一,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获得利润。 第二,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即AR=SAC,厂商的利润刚好等于零。

  25. 第三,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第三,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但仍大于平均可变 成本,即AVC<AR<SAC,厂商亏损,但继续生产。 第四,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厂 商亏损,处于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 第五,平均收益小于平均可变成本,即AR<AVC, 厂商亏损,停止生产。 总而言之,根据完全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 MR=SMC(其中,MR=AR=P),可得知:在短期均衡 时,厂商可能获得最大利润,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使亏 损最小。P > AC时,厂商盈利;P = AC时,厂商收支相 抵,E点为收益相抵点;AVC < P <AC 时,厂商亏损, 但要继续生产,因为可以收回已投入的部分固定成本; P ≤ AVC时,厂商亏损,停止生产,F点为停止营业点。

  26. (2)完全竞争的短期供给曲线 短期供给曲线可以分为厂商的供给曲线和市场(行业)的供给曲线。 A、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厂商的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的销售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生产和销售的产量变动曲线。它表示的是短期内厂商最有利润可图的产量水平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假定某完全竞争企业的成本曲线如图10-5所示,据前可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为MR=SMC,由于AR=MR=P,所以,该均衡条件也可以写成:SMC=P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显然,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必定是向右上方倾斜。从图上反应即为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实线部分所示。

  27. B、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任何一个行业的供给量都是该行业中所有厂商供给量的总和,完全竞争行业也是一样的。所以,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那么,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就是由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成的。或者说,把完全竞争行业内所有厂商的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水平相加,便构成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28. 由于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且,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能够使全体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短期供给量。由于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单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所以,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且,行业短期供给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在相应价格水平下能够使全体厂商获得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行业短期供给量。

  29.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long run equilibrium) 在短期中,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将产量确定在MR=MC=P的水平上,此时会出现厂商亏损及盈利并存的状况。但在长期中,由于厂商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可以随意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以致短期中获取超额利润或不能实现正常利润的情况不能继续维持下去,于是达到一种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所以,所谓长期,是指在这段时期内,①各厂商能够调整他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厂商能够根据他准备提供的产量选择一个所费总成本(从而平均成本)为最低的厂房设备规模。②行业的厂商人数能够发生变化。就是说,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只要已有厂商获得了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亦称经济利润),新的厂商会进入该行业,从而引起厂商人数的增加;反之,不能赚得正常利润蒙受亏损的厂商势必退出该行业.从而引起该行业厂商人数的减少。

  30. 1.厂商均衡和市场(行业)均衡 和短期均衡一样,长期均衡也可分为厂商均衡和市场(行业)均衡,并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决定的。在长期范围内,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和亏损的厂商退出该行业。各厂商根据该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调整其厂房设备的规模,并使所提供的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既定的产品价格;市场 (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该产品市场(行业)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当该产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在其一价格下处于平衡时,该产品的价格、产量和留存的厂商人数将不再发生变化,该行业处于均衡状态。与此同时,留存下来的每个厂商之长期均衡产量,将位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最低点(因而也是其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最低点),厂商不会再调整其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也不会变动其提供的产量。这意味着在行业的需求状况和成本状况既定条件下,行业与留存该行业的各厂商同时处于均衡状态(见图10-5)。

  31. 其中,P表示均衡价格,Q表示行业均衡产量。图10-7(a)中D表示行业需求曲线,S表示行业供给曲线,S与D之交点E表示行业的供求平衡(从而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但这一点不是代表厂商的边际成本,而是代表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之最低点其中,P表示均衡价格,Q表示行业均衡产量。图10-7(a)中D表示行业需求曲线,S表示行业供给曲线,S与D之交点E表示行业的供求平衡(从而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上的一点。但这一点不是代表厂商的边际成本,而是代表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之最低点

  32. 图10-7(b)中LAC和LMC分别表示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SAC和SMC分别表示短期(即实际使用的厂房设备)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0,总产量Q=qa十qb十qc十……十qm,表示行业达于均衡状态时留存下来的某一厂商的均衡状态。图10-7(b)中LAC和LMC分别表示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SAC和SMC分别表示短期(即实际使用的厂房设备)的平均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0,总产量Q=qa十qb十qc十……十qm,表示行业达于均衡状态时留存下来的某一厂商的均衡状态。 在所假定的完全竞争前提条件下,长期均衡的市场机制能够使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实现有效配置。因为,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状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在行业达到长期均衡时生存下来的厂商都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率。 ②在达到行业长期均衡时,留存在该行业的厂商,虽然都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厂商,但每个厂商只能赚得正常利润。

  33. ③在行业长期均衡状态下,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位于其短期平均成本(SAC)线之最低点(因新厂商进入该行业之竞争的压力,总会迫使产品售价下降到等于平均成本,以消除超额利润),而且必然位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最低点(见图10-7(b))。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必需同时具备的条件如下: • 第一,每个生存下来的厂商的产量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以便赚得最大限度利搁,即P=MC。 • 第二,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是使既定设备所产产量的平均成本(包含正常利润),等于既定价格,以消除超额利润,即P=SAC。 • 第三,每个厂商选用的厂房、设备以及使用该设备所提供的产量,又是该产量之平均成本等于价格,也即价格与其长期平均成本相等之点,即P=LAC。以便在长期调整中消除超额利润.即P=MC=SAC=LAC的产量是位于厂商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之最低点的产量。

  34. 2、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可能有三种情况,即水平直线、向右上方倾斜和向右下方倾斜等。我们将分成本固定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以及成本递减行业三种情况讨论产业长期供给曲线。

  35. (1)成本固定不变行业 成本固定不变产业是指随着行业的扩张或收缩,不会引起厂商成本变化、因而行业长期供给价格不变、行业长期供给曲线为一水下线的行业。所谓行业长期供给价格是指:第一,当该行业每个厂商进行内部最优调整后,第二、当该行业厂商的数目通过自由进出最优调整后。生产该行业每一种产量水平所需的最低价格。我们借助图10-11来分析成本固定不变行业。

  36. (2)成本递增行业 成本递增行业(increasing cost industry)是指随着产业的扩张,出于生产要素价格提高,造成厂商成本增加,从而导致行业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行业。图10-12的a、b两图描述了递增成本行业市场的长期供给曲线与厂商的长期供给曲线。

  37. 递增的行业供给曲线上升,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所以被称为成本递增行业。在农业和采矿业中,当这些产品的生产扩大时,人们不得不耕种肥沃度较低的土地,开采较贫的矿山,是成本递增行业的递增供给曲线的典型实例,或称向上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Upward-sloping Long—run Supply Curve)。 (3)成本递减行业 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 cost industry)是指随着行业的扩张,由于生产要素价格降低造成厂商成本下降,从而导致产业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行业。行业的扩张并不总是引起投入物价格的上升。有时候有些行业会出于规模扩大的优势而获得较便宜的投入,行业的扩张还有可能改进运输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等。这都有可能降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导致向有下方倾斜的长期产业供给曲线。

  38. 随着一个行业的产量扩大,其所需的生产要素的成本会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生产扩张产生的所谓“外部经济”所造成。经济学家马歇尔曾把能够引起厂商成本减少的因素区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种。所谓“内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本身厂房设备的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引起厂商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外部经济”又称行业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扩大带来的厂商成本曲线向下移动。随着一个行业的产量扩大,其所需的生产要素的成本会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生产扩张产生的所谓“外部经济”所造成。经济学家马歇尔曾把能够引起厂商成本减少的因素区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种。所谓“内部经济”是指单个厂商本身厂房设备的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引起厂商成本曲线向下移动。“外部经济”又称行业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扩大带来的厂商成本曲线向下移动。

  39. 五、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价 经济学家们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通过这种调节实现了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包括正反两方面。从好的方面来年看:第一,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生产者的生产不会有不足或过剩,消费者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第二,在长期均衡时所达到的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这说明通过完全竞争与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第三,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也是最低的,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从不良后果来看:第一,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第二,产品无差别,这样,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第四,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一般来说,竞争也必然引起垄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理想的。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为我们对其它市场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40.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的概念及其形因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反的是完全垄断 (perfect monopoly),又称垄断。垄断有生产者垄断和消费者垄断之分,这里主要是指生产者垄断,是指一个市场提供某种产品的生产厂商只有一家,也就是说,整个市场的供给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它是没有任何竞争的市场。这种市场具有以下这些特征:第一,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厂商提供产品,因此厂商的供给等于行业的供给;第二,产品不能被其它产品所替代,它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因此它不必担心来自其它行业的竞争,垄断厂商没有任何竞争威胁;第三,垄断厂商能独自决定产品的价格,它是产品价格的制订者(Price Maker),而不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因此它可以根据情况决定价格以保证垄断利润;第四,其它厂商很难进入这个行业。

  41. 从特征可看出,垄断厂商能够对其所经营的产品的供给实行控制是他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控制产品供给的力量,是垄断权力的基础。一般认为,有以下原因可能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垄断现象。从特征可看出,垄断厂商能够对其所经营的产品的供给实行控制是他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控制产品供给的力量,是垄断权力的基础。一般认为,有以下原因可能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垄断现象。 第一,是规模经济的原因。竞争中的厂商为了取得优势,会走上扩大生产规模的道路。越是先进的生产设备,越是大规模生产,就越能降低成本。于是在竞争中有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现象,那些成功地利用规模经济的企业会逐步消灭规模较小的企业,使整个行业的产量集中到少数几家厂商,最终就有可能形成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厂商的局面。 第二,是自然垄断的原因。经济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些行业,出于自然的原因,它们不适于小规模分散经营,必须使用大量的投资或使用规模很大的设备,而且一家厂商就足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这种厂商的产品成本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42. 整个市场只需要一家厂商即可满足需要,两家厂商很难获得利润。这样,其它厂商难以再进入这个行业,这种行业我们统称之为自然垄断。许多公用事业,如电力、电话、自来水、煤气、铁路等通常都由一家厂商独家经营,但为了保护居民的利益,通常由政府加以管理。 第三,是由于技术专利的原因。为保护厂商创新,以促进厂商重视新发明、开发新产品和发展新技术,政府用法律保护专利所有者的独家占有权。如果专利所有者决定自己独家使用该专利,或决定把该专利使用权转让给某一家厂商,就会形成垄断局面。另外,政府也可能用特许权的形式授予某个厂商在政府管制下独家经营与公共福利或财政收入密切相关的行业,比如食盐、烟、军用品、某些药品等等。这也会形成垄断局面。 第四,一家厂商控制了其产品的基本原料来源的原因。这种情况主要是某些厂商控制了特殊的自然资源或矿藏,从而对用这些资源或矿藏生产的产品实行完全垄断。

  43. 相关链接10‐1 反垄断法: 市场经济法治化的重要环节 历经十三载酝酿, 被寄予厚望的枟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枠于2007 年8 月30日在十届人大第29 次常委会会议上获表决通过,并于2008年8月1 日生效实施,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发展。 反垄断法作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核心之法, 是旨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法律。我国的反垄断法既坚持了国际上反垄断法制度设计的基本共识, 也强调了中国初步市场经济的国情特征, 是适合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一部法律。

  44. 反垄断法的实施,有利于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垄断现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垄断行为, 如串通定价、限制产量、划分市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 二是实行国家管制或带有自然垄断特点的领域和行业利用行政权力并通过市场方式形成垄断。此外, 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也很严重。垄断行为破坏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抑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反垄断法的实施, 将从一定程度上扭转大企业挤压小企业生存空间的现状, 消除垄断对市场经济造成的破坏。 反垄断法的实施, 有利于普及竞争理念和竞争文化。垄断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从世界各国反垄断的经验来看, 光靠执法机构的“单兵作战” , 成效并不明显。只有调动起公民反垄断的积极性和维护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 才能使得垄断行为无处藏身, 人人喊打。因此, 竞争理念和竞争文化的普及对于遏制垄断行为意义重大, 枟反垄断法枠的实施, 必将推动竞争理念和竞争文化的普及。

  45. 反垄断法的实施, 有利于平衡和协调各种利 益关系。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各种利益关系 盘根错节, 利益之间的博弈和利益集团的寻租行 为非常普遍。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模糊, 使得现实 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相当严 重, 长期的权力垄断使得行政垄断与体制弊端交 相辉映, 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 与地方保护以及 部门利益盘根错节, 使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各 种形式的垄断利益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对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我国对全球经济影响力的提 高, 国内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 企业间的 合并、重组日趋活跃。其中, 外资并购引发了诸 多争议, 更是使得外资、国资、民资的利益平衡 和协调迫在眉睫。

  46. 反垄断法的实施,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 善发展。 反垄断法不仅是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充分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 作用的重要法律制度, 也是市 场经济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特别是在经济全球 化的条件下,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利用反垄断法律制度, 防止和制止来自国内国外的垄断行为, 维护经营者 和消 费者的合法权益, 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提高企业 竞争力, 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持 续、协调发展。反垄 断法的出台, 初步界定了垄断行为的三方面具体内容, 建立了反垄断的执法体系和救济途径, 将为部分垄断行业 的改革扫清 法律障碍, 有力地遏制行业垄断的蔓延和地 方保护的扩张。 资料来源: 夏晓龙: 反垄断法: 市场经济法治化的重要环 节, 文汇报,2008 年10月6日。

  47. 二、垄断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一)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由于垄断是指一个市场只有一家厂商,所以垄断厂商所供应的产品,其供给曲线也就是市场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也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当产品价格比较高时,社会需求量比较小;当产品价格比较低时,社会需求量比较大,这意味着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是自左向右上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自左向右下方倾斜的。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厂商的销售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那么增加的这个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比之前价格要降低,而且全部销售量的其他各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也较前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下降,因而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产品带来的总收益增加量,即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这意味着边际收益曲线总是位于需求曲线的左下方。因此,在一种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总小于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这是不完全竞争厂商不同于完全竞争厂商的一个重要特点。

  48. (二)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虽然垄断厂商有权自己决定产品价格和销售量,它可以只卖少量的产品而维持高价,也可以用低价扩大自己的供给量。但是,要获得利润最大化,垄断者在短期均衡情况下,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样要遵循两条准则。一是使得出售产品的平均收益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以弥补平均变动成本;二是把产出水平调整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点,以使厂商获得最大化利润或者使亏损最小化。要达到目的,条件仍然是我们在讨论完全竞争厂商时说明过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垄断厂商在短期中的均衡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49. 1.利润最大时的短期均衡。垄断厂商的成本曲线形状和完全竞争厂商的成本曲线是一样的,它们都受到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因此,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 曲线是U型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