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校園肺結核防治

校園肺結核防治.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疾病管制科. 十多人疑感染肺結核 預防性投藥. 爆結核病群聚感染 世新擴大篩檢 322 人. 自由時報 – 2011 年 10 月 23 日 上午 4:28 世新大學發生結核病群聚感染事件。去年九月發現第一起指標病例時,台北市衛生局雖已擴大篩檢,但未料該校地下教室的空調換氣系統不佳,成為現行防疫標準的漏洞,以致出現第二波疫情,前後已確認八人遭感染,衛生局將在週一、週二針對校內三百二十二名接觸者進行篩檢,若發現漏網感染者,將給予治療。.

Download Presentation

校園肺結核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校園肺結核防治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疾病管制科

  2. 十多人疑感染肺結核 預防性投藥 爆結核病群聚感染 世新擴大篩檢322人 • 自由時報– 2011年10月23日 上午4:28 世新大學發生結核病群聚感染事件。去年九月發現第一起指標病例時,台北市衛生局雖已擴大篩檢,但未料該校地下教室的空調換氣系統不佳,成為現行防疫標準的漏洞,以致出現第二波疫情,前後已確認八人遭感染,衛生局將在週一、週二針對校內三百二十二名接觸者進行篩檢,若發現漏網感染者,將給予治療。 • _台中市一所國小六年級某一班學生,因為家人感染肺結核,全班進行結核菌素皮膚檢測和胸部X光檢查,結果十人皮膚檢測呈陽性、不過胸部X光檢測正常,衛生局不敢輕忽,發函家長,建議預防性投藥九個月,引發恐慌,今天有家長到學校抗議校方疑似隱匿疫情。

  3. 全球約有1/3 人口已受結核菌感染,每年約有 800 萬人新發生結核病,其中台灣約佔13,000 人。 • 我國自實施結核病十年減半國家型計畫後,結核病的個案數由實施前(2005年)1萬6千多人的新發病人,到實施後2010年1萬3千人,發生率下降了21%。

  4. 年齡別結核病發生率 台灣地區 全結核

  5. 台灣地區結核病發生年齡分布 2006 臺灣地區 2002 臺灣地區

  6. 結核病~三千年歷史的古老疾病埃及時代 西元前 3700-1000年 木乃伊 (Nesperhan, priest of Amun) 土偶

  7. 結核桿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螢光染色 抗酸性染色

  8. 傳染途徑 • 飛沫傳染 • 結核菌必須包在飛沫(aerosol droplet)中才能達到感染的效果,並以適當大小 ( 1-5µ ) 漂浮在空氣中,才能有效的傳染。 • 連續與傳染性病人在密閉空間內相處時間夠久, 感染機會才大。 5µ 1µ

  9. 乾酪化病灶 空洞 結核菌吸入肺內引起感染,當細菌繁殖,體內白血球開始與結核菌戰鬥,病灶痊癒,殘餘結核菌轉變成潛伏者,但並未死亡。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潛伏的結核菌又開始繁殖,甚至可能產生空洞。

  10. 肺結核的自然史 傳播 初次感染 潛伏性感染 再活化發病 約有30%的接觸者受到感染,且初次感染並沒有明顯的症狀 感染後約有10%的人終其一生會發病, 但我們無法預估誰會發病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JM 2001/07/19

  11. 結核病人多數是由於潛伏於肺內的細菌再 活 動(reactivation)引發 , 並非新感染者。 身體狀況良好時 身體抵抗力弱時

  12. 結核病再活動的原因 • 非特異性 • 抵抗力減低、青少年、老衰、營養不良、胃切除、糖尿病、類固醇治療。 • 特異性 • 免疫功能失調、淋巴瘤、尿毒症、免疫抑制治療、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 • 病人有下列危險因子者也較易得到肺部感染及發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前曾得過肺結核者、有酒癮者、有塵肺症者、免疫能力降低者如癌症、慢性肝疾病者。

  13. 肺結核都會傳染嗎 • 只有開放性肺結核才具有傳染力,非開放性肺結核並不會傳染給他人。 • 開放性肺結核 • 是指痰液中含有結核桿菌,此時會傳染給他人 • 只要規則服藥兩週以上,大部分就不具傳染性 • 非開放性肺結核:指痰液中沒有結核菌

  14. 不同結核病患接觸者皮膚結核菌素測驗結果 10-14歲兒童 Reactors Grouptested No. of person tested檢查人數 % 感染數 374 244 65.2 塗片培養均陽性* 228 61 26.8 塗片陰性培養陽性 221 39 17.7 157 22.1 709 非開放性病人無接觸對照組 *P<0.0001(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 1976

  15. 60%的結核病患為開放性肺結核 1位開放性結核病人 一 年 飛沫 可傳染10-15人 ? 年 ? ? ?

  16. 肺結核的症狀 有痰咳嗽超過三週 體重無緣無故減輕 胸痛 咳血

  17. 怎樣檢查肺結核病 胸部X光檢查: 簡便快速 驗痰: 找出最具傳染性的病人

  18. 結核病防治原則 1.已發病(Current disease) 早期診斷,儘速治癒:截斷傳染源 2.曾受結核感染尚未發病(Infected,no disease) 預防性用藥(結核菌感染的治療)( Preventive chemotherapy) 3.未曾受到感染(Not infected) 增強免疫力、避免受到感染 特異性 :卡介苗接種 非特異性 : 生活環境品質、 營養健康狀況

  19. 抗結核藥物 INH、Rifampicin、Ethambutol、PZA 、PAS、TBN、SM、KM、Ofloxacin、Ciprofloxacin • 藥物作用原理 1.殺菌作用 ( bactericidal ) : 撲滅空洞內數量多、生長旺盛之細菌族 群,使用藥物如 INAH、Rifampicin、SM 2.滅菌作用 ( sterilizing ) : 清除巨嗜細胞和乾酪病灶內數量少、生長緩 慢之細菌族群,使用藥物如Rifampicin, PZA 這兩類藥物必須合併使用,治療的效果才會好!

  20. 按規定服藥的開放性 (有傳染性的 ) 病人, 在服藥2天後傳染力為先前的1/10 , 7 天後為 1/100 ,兩星期後傳染性即已大幅降低。

  21. 結核防治的不二法門 病人減少,傳染源就減少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2. 接觸者檢查 曾與確診病患接觸,是得病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接觸者定義 與確診之結核病個案共同居住者 與指標個案於可傳染期間一天內接觸8小時以上或累計達40(含)小時以上之接觸者 22

  23. 接觸者的發病風險 接觸者之結核病發生率為一般民眾發病的8 ~240倍

  24. 接觸者檢查項目 • 胸部X光 • 胸部X光片檢查 • 檢查是否已有無症狀的發病。 •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25歲以下) • 檢查是否被感染 ,優先給予潛伏感染治療,避免孩子將來變成個案。 • 左前臂掌側中段 • 48- 72小時後判讀 • 記錄硬結橫徑

  25. 接觸者檢查結果 結核菌素測驗 陰性(<10mm) X光片 X光片正常,無傳染力 臨床或X光片強烈 懷疑肺結核 或肺外結核 結核菌素測驗 陽性(≧10mm) 開始六個月以上 4種抗結核藥物治療 建議開始用一種 抗結核藥物 進行潛伏性結核 感染治療9個月 被傳染到的機會小 按後續衛生單位通知 完成隔年的X光片 並注意前述發病症狀

  26. 接觸者檢查單

  27. 世界衛生組織所推薦的短程(六~九個月) 直接觀察治療法是指 採用最有效的藥物組 合,在醫護人員或志 工親自督促觀察下, 使病人服下每一顆應 服的藥。 都治計畫(DOTS)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

  28. 學校衛生法 91.02.06公布 • 第一條:為促進學生及教職員工健康,奠定國民健康基礎及提升生活品質,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 第二條: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 第八條:學校應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辦理學生健康檢查;必要時,得辦理學生及教職員工臨時健康檢查或特定疾病檢查。 • 第九條:學校應將學生健康檢查及疾病檢查結果載入學生資料,併隨學籍轉移。前項學生資料,應予保密,不得無故洩漏。但應教學、輔導、醫療之需要,經學生家長同意或依其他法律規定應予提供者,不在此限。 • 第十三條:學校發現學生或教職員工罹患傳染病時,應會同衛生、環境保護機關做好防疫及監控措施;必要時,得禁止到校。為遏止學校傳染病蔓延,各主管機關得命其停課。 • 第十九條:學校應加強辦理健康促進及建立健康生活行為等活動。 • 第二十七條:各級主管機關應對所屬學校辦理學校衛生工作評鑑,成績優異者,應予獎勵;辦理不善者,應令其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或情節重大者,由主管機關議處。

  29. 校園結核病防治-平時準備 • 向教職員宣導個人自我健康管理觀念 • 辦理學生製作結核病防治海報比賽 • 透過聯絡簿宣導結核病衛教標語 • 每年安排教職員生接受相關健康檢查並造冊追蹤。 • 發現任何有疑似結核症狀的教職員生尤其是咳嗽三週以上者主動轉介就醫

  30. 校園結核病防治-疫情準備 • 關懷接納鼓勵患者持續就醫按規服藥及複查恢復健康並避免傳染他人。 • 病人及接觸者相關資料應予保密(傳染病防治法第十條)。 • 教職員生之工作權及受教權不應因患病而受影響,不應令其離職或休學(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 • 個案若未能確實規則服藥或未能規則在醫師門診追蹤治療且持續痰塗片陽性時應勸導請假在家裡治療或配合予以隔離治療。

  31. 校園結核病防治-疫情準備 • 如教師或學生患病事實不慎曝光,並在校園引起不安或外界關注時,應加強校內師生衛教說明,宣導結核病防治之正確觀念。 希望我們的觀念能隨著時代進步

  32. 校園結核病防治-配合衛生單位辦理事項-1 • 衛生單位會針對與指標個案共同住在一起的人,或者與指標個案於可傳染期內,一天接觸達8小時或累積達到40小時的接觸者,啟動追蹤防治作為。 • 請校方依據衛生單位調查內容,提供接觸者名單,找出可能受感染的潛伏結核感染者。

  33. 校園結核病防治-配合衛生單位辦理事項-2 配合衛生局及醫師完成結核病接觸者檢查 胸部X光片檢查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鼓勵並支持經醫師評估後接受結核潛伏感染治療之個案。

  34. 校園結核病防治衛教宣導觀念 接受適當治療的發病同學,即不具傳染力。 告知家長接觸者檢查可保護其孩子,也間接保護所有家人。 接觸者檢查結果只要孩子胸部X光正常,就代表沒有發病,當然也不會傳染給別人。 強烈建議,有呼吸道症狀出現,都應該要養成戴口罩的衛生習慣,盡量減少互相傳染的可能,如果症狀超過兩週(或出現上述的結核病症狀),跟校護聯絡,戴上口罩,儘快就醫,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提早診斷是否為結核病,也避免更多的傳播。

  35. 校園結核病防治衛教宣導觀念 接觸者發病風險最高的是暴露後的前兩年,請密切配合公共衛生單位的追蹤以及自我健康監測。 往後若有類似症狀在就醫時要”主動”提醒醫師: 曾經接觸過結核病人,是/否服用過預防性治療藥物。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維持較佳的免疫力,以降低結核菌活化造成發病的可能。 減少到人口密集、通風不良場所活動。

  36. 咳嗽有痰(2) 咳嗽兩週(2) 體重減輕(1) 沒有食慾(1) 胸痛(1) 5分以上盡快就醫 並提醒醫師 結核病接觸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