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 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 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 、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性状、基因? 4 、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前提.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位于 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各性状独立遗传,不同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B.

lev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 考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自由组合定律发生的时间?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性状、基因? 4、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前提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各性状独立遗传,不同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3. B 例 1、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的比例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 ①③ C、 ④⑤D、 ①⑤ 例2、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雄配子的数量必须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B

  4. 考点2、用分解法解自由组合定律习题 1.由亲本基因型推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比例及数量 计算概率等 例、三对不同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前提下,亲本 AaBbDd X aaBbdd的后代中,双亲产生配子的类型? 后代有几种表现型?有几种基因型?个体Aabbdd出现的概率?三种性状均表现为显性个体出现的概率? 8种和2种 8种 12种 1/16 3/16

  5. 2.由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亲本的基因型 例:(1996年上海高考题),鸡的毛腿(F)对光腿(f)是显性,豌豆冠(E)对单冠(e)是显性。两只公鸡A和B与两只母鸡C和D分别进行杂交,这4只鸡的表现型都是毛腿豌豆冠。它们产生的后代性状表现如下: A×C——毛腿豌豆冠 A×D——毛腿豌豆冠 B×C——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B×D——毛腿豌豆冠、毛腿单冠 这4只鸡的基因型分别为: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_。 FFEE FfEE FFEe FfEe

  6. D 练一练 1(09江苏卷)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8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2.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自交(独立遗传,B对b为不完全显性),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和表现型( ) A.27,16 B.81,16 C.16,81 D.81,24 D

  7. 23、一对夫妇,男性多指,女性正常,他们的女儿却患先天性白化病,请推测,他们若再生一个完全正常的孩子的可能性( ) A.1/2 B.1/4 C.1/8D.3/8 D 4.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杂合白色球状南瓜有3998株,则理论上有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 ) A.3998株 B.1999株 C.5997株 D.7996株 B

  8. B • 5.(09全国Ⅰ)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独立遗传。用纯合德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 A.1/8 B.3/8 C.1/16 D.3/16

  9. 考点3、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现象

  10. 例1:(09年武汉),航天搭载实验中,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请推导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比的理论值:黑色:褐色:白色为_________,因受太空环境(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实验鼠产下的后代全为白色,则这些白鼠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种。例1:(09年武汉),航天搭载实验中,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毛黑色,b决定毛褐色,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请推导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比的理论值:黑色:褐色:白色为_________,因受太空环境(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实验鼠产下的后代全为白色,则这些白鼠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_种。 9 :3 :4 3 例2.在香豌豆中,只有当A、B基因共同存在时才开红花。一株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有3/4开红花;若让该红花植株自交,则其自交后代的红花植株中,纯合体占( ) A、0 B、½ C、1/3 D、2/3 C

  11. 例3、南瓜果形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一代扁盘形果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若让子二代中的圆球形果与长圆形果杂交,则后代出现的性状其比例:例3、南瓜果形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现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一代扁盘形果自交,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若让子二代中的圆球形果与长圆形果杂交,则后代出现的性状其比例: 圆球形:长圆形=2:1 变式训练:某自然种群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下图所示:该植物的白花植株与蓝花植株杂交,蓝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的植株全开紫花,则父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是。用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aBB AAbb 紫色:蓝色:白色=9:3:4

  12. 例4、(长沙一中08)(16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R、r)共同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下图是小鼠的一个遗传系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例4、(长沙一中08)(16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R、r)共同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下图是小鼠的一个遗传系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arr (1)II4的基因型是,III1的基因型为AaRr的概率为(2分)。 (2)III7的基因型是(2分),若欲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最好让III7与III代中号个体杂交。请用遗传图解及文字加以说明。(6分) 2/3 AARr或AaRr 2

  13. P AARr × aarr P AaRr × aarr 灰色 ↓ 白色 灰色 ↓ 白色 F1 AaRr Aarr F1 AaRr Aarr aaRr aarr 灰色 黄色 灰色 黄色 黑色 白色 1 : 1 1 : 1 : 1 : 1 若子代小鼠中始终出现灰色、黄色,III7的基因型为AARr。(1分) 若子代小鼠中出现黑色、白色,则III7的基因型为AaRr。(1分)

  14. B • 例5(09上海卷)小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 A. 4种 B. 5种 • C. 9种 D. 10种

  15. 点悟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AB Abb aaB aabb 后代性状比例 9 3 3 1 9:7 7 15:1 15 4 9:3:4 6 9:6:1 思考 出现13:3的情况是什么?

  16. 练一练 aaBB、Aabb、aabb • 1.(09安徽卷).(21分) •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对a、B对b为显性。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 • 请回答: • (1)从紫花形成的途径可知,紫花性状是由对基因控制。 • (2)根据F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或;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花植株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代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两 AaBb Aabb×aaBB AAbb×aaBb 紫花∶红花∶白花=9∶3∶4

  17. 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 A.1∶3、1∶2∶1和3∶1 B.3∶1、1∶1和1∶3 C.1∶2∶1、1∶3和3∶1 D.1∶3、1∶2∶1和1∶4 A

  18. 考点4、自由组合定律与育种 在育种实践中,可依据不同性状间的自由组合原 理,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从而 培育出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品种(即杂交育种)。 例如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在最少时间内培育出水 稻矮秆抗病新类型(其中高秆对短秆为显性,抗 病对感病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应该 采取的步骤是: (1)让两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 (2)F1自交得到F2; (3)从F2群体中选出所需的植株; (4)连续自交淘汰不合乎要求的个体,直至不再 发生性状分离。

  19. 考点5、自由组合定律与遗传病 (1-n)m 患甲病的概率为m,患乙病的概率为n。则 (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1-m) n (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 m n (3)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m +n-2mn (4)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m +n-mn (5)患病概率是。 1-m-n+mn (6)不患病的概率是。

  20. 例1、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例1、下图表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假设3 号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苯 丙酮尿症(两种病独立遗传)的儿子,预测他们 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女儿的概率是 ( ) A.9/16 B.1/16 C.2/3 D.1/3 B

  21. 例题1、用上述籽粒为黄色饱满的玉米和籽粒为红色皱缩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红色饱满73%,红色皱缩2%,黄色饱满2%,黄色皱缩23%。请回答下列问题:例题1、用上述籽粒为黄色饱满的玉米和籽粒为红色皱缩的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红色饱满73%,红色皱缩2%,黄色饱满2%,黄色皱缩23%。请回答下列问题: • ①上述每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为什么? • ②两对基因的遗传,如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前提条件是。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规律?。为什么? 考点5、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方法: 基因分离 F2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之比都为3:1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不符合 因为两对相对性状在F2中的4种表现型比例不符9:3:3:1的比例关系

  22. 例2、实验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灰体紫眼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每种果蝇雌雄个体都有。已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均属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都能正常生活。如控制果蝇紫眼和红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以确定控制紫眼和红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预期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例2、实验室中有一批未交配的纯种灰体紫眼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每种果蝇雌雄个体都有。已知: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均属完全显性遗传,性状的遗传遵循遗传的基本定律,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都能正常生活。如控制果蝇紫眼和红眼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以确定控制紫眼和红眼的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预期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23. 杂交方案:让纯种灰体紫眼果蝇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交配得子代F1,再让F1雌雄果蝇杂交得F2,观察并记录F2的性状分离比杂交方案:让纯种灰体紫眼果蝇和纯种黑体红眼果蝇交配得子代F1,再让F1雌雄果蝇杂交得F2,观察并记录F2的性状分离比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F2出现四种性状,其分离比为9:3:3:1(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不是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②如果F2不出现四种性状,或四种性状的比不符合9:3:3:1的分离比(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说明控制紫眼和红眼这对基因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

  24. 点悟 验证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方法: ①对于设计实验探究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一般采用F1自交法或测交法。 ②观察F1自交、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情况,如果是3:1和1:1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规律;如果是9:3:3:1和1:1:1:1,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③花粉培养法:取F1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纯合体植株,若植株有2种表现型且比例1:1则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若植株有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5. 考点7、致死现象:

  26. 例1、(长沙一中09)雕鸮 (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纯合显性致死或纯合隐性致死)。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l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l︰l。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2)写出亲代到F1代的遗传图解。 黄色无纹 aaBB 绿色条纹 Aabb P aB Ab ab 配子 aaBb 黄色无纹 F1 AaBb 绿色无纹 无纹 绿色 (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F2中致死基因型有,占其F2的比例为。 AABb、 AABB、AAbb 1/4

  27. 例2、(雅礼09)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例2、(雅礼09)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酶1 酶2 甲 乙 丙 酶3 丁 基因A 基因B (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 为。 AABB、AaBB、AABb、AaBb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     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 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 表现型及比例为 _。 基因b AaBB 青色壳:花斑色壳:灰白色壳 =9: 3: 2

  28. 例3.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和不含氰的。经调查研究发现,该植物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过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并查明这两个基因D(d)、H(h)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例3.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和不含氰的。经调查研究发现,该植物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过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并查明这两个基因D(d)、H(h)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氰酸酶 含氰糖苷酶 基因D 基因H 酶的合成 (1)上述事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现有不含氰的能稳定遗传的白花三叶草品系杂交,若F1全部是含氰(有剧毒),则F1两亲本的基因型 为,F1自交所得的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代谢过程 hhDD和HHdd 叶片内含氰∶叶片不含氰=9∶7

  29. (3)有人做了如下一个实验,将F2中产氰的植物叶片提取液除去氰后分别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结果都能在反应物中提取到氰(可检测)。如果对F2中不含氰的类型也进行上述实验,那么可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F2中不含氰的类型的基因型,其分析如下:(3)有人做了如下一个实验,将F2中产氰的植物叶片提取液除去氰后分别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结果都能在反应物中提取到氰(可检测)。如果对F2中不含氰的类型也进行上述实验,那么可根据实验现象来推断F2中不含氰的类型的基因型,其分析如下: ①如果向该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反应物中能提取氰,而加入氰酸酶后,反应物中提取不到氰;则该叶片提取液来自基因型为的F2植株。 ②如果, 则该叶片提取液来自基因型为ddhh的F2植株。 ③如果, 则该叶片提取液来自基因型为 的F2植株。 ddHH或ddHh 向该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反应物中都不能提取到氰。 向该提取液中加入含氰糖苷,反应物中不能提取氰,而加入氰酸酶后,反应物中能提取到氰 DDhh或Ddhh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