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1 、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 、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信用的本质和职 能,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3 、掌握现代信用活动的形式及其信用工具,融资方式的比较.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 1 、 信用 : 是一种资金借贷行为, 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表现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Credit. 2 、信用的三大要素 债权债务关系 时间的间隔 信用工具. 让渡商品或货币. 债务人 . 债权 人. 到期偿还商品或货币,并支付利息.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lev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信用的本质和职 能,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3、掌握现代信用活动的形式及其信用工具,融资方式的比较

  2.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 1、信用:是一种资金借贷行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表现为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Credit 2、信用的三大要素 • 债权债务关系 • 时间的间隔 • 信用工具 让渡商品或货币 债务人 债权 人 到期偿还商品或货币,并支付利息

  3. 二、信用的本质特征 区别于财政分配 • 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 • 2.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 •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 (1)让渡的是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保留所有权 • (2)通过信用的运作,商品或货币的价值会增加 • G-G’(G+△G) 偿还性

  4. 三、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信用产生的条件 1、私有制的出现 2、贫富差距 3、商品货币关系  (二)信用的发展(两次大的飞跃) 1、信用方式的进化: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 2、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消费领域 社会再生产领域 宏观经济领域 剩余产品 社会分工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高利贷 借贷资本 信用经济(credit economy)

  5. (三)两种货币借贷形式的比较 1、 高利贷(usurious loan):通过发放货币或实物以收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1)高利息 (2)非生产性:不作为追加资本,不再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 反映了高利贷者无偿占有小生产者劳动的剥削关系 • 2、借贷资本(capitalism loan):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所有权资本,主要用于生产,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6. 四、现代信用与现代经济 (一)两者的关系 1、现代信用产生的基础是现代经济 2、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是现代 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二)信用经济的主体 1、企业 资金的净需求者 2、居民个人 资金的供给者 3、政府及其所属机构 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4、金融机构 信用中介 财政拨款 发行国债

  7. 直接信用: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直接借贷所形 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间接信用: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中介机构来融 通资金。 发行股票、债券 信 用 金融脱媒(disintermediation) 股票、债券 A公司 B公司 直接信用/直接融资 B公司 A公司 银 行 间接信用/间接融资

  8.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 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种不同的信用形式: • 以上四种信用的国际形式——国际信用 • 商业信用 commercial credit • 银行信用 bank credit • 国家信用 sovereign credit • 消费信用 consumer credit

  9. 一、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概念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单位之间由于商品交易而相互提供 的信用,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买卖行为 借贷行为 商品赊销(sale on account ) 货款预付(Payment in advance) • 商业信用以商品交易的存在为前提,以商业票据信用工具为纽带。 汇票Bill、本票Note、支票Check

  10. (二)商业信用的特点 1、直接信用,灵活性大 2、借贷行为与买卖行为结合 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其供求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 本一致 买卖关系 /债权债务关系 为什么? 商业信用提供的是商品资本或货币资本,都处在社会再生产中一定阶段,属于产业资本的一部分。 经济复苏、繁荣 生产增长 产业资本扩大 商业信用扩大 经济萧条 生产缩小 产业资本萎缩 商业信用减少

  11. (三)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作用:直接、便利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规模、方向和期限 3、商业信用的弊端:盲目、自发、分散、不可靠 4、如何克服商业信用的弊病--银行信用

  12. 二、银行信用 • (一)银行信用 • 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 • 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给的信用。 •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存、取、贷、还

  13.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1、间接信用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 贷 款 存 款 A公司 银 行 B公司 2、广泛的可接收性:L/C、银行承兑汇票 3、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4、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变动不一致 Acceptance 银行不会借贷实物商品哦

  14. 二元钱 三元钱 一元钱的存款 四元钱 最终,货币乘数决定到底变成几元钱

  15. 初始存款10万,1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A银行吸收10万元存款,其中1万元存款准备金,剩下9万元贷款给客户甲。 A银行活期存款增加10万 2、客户甲将这9万元存入银行B,B银行在缴存0.9万元存款准备金后,贷款8.1万给乙。 B银行活期存款增加9万 3、客户乙将8.1万存入银行C,C银行在缴存0.81万元存款准备金后,贷款7.29万给丙。 C银行活期存款增加8.1万 4、这种行为进行无限回合后,在最初存进银行的10万元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 钱始终在银行系统中

  16. 存款创造的一般过程 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整体行为结果

  17. 1 Rd K存款创造货币乘数 △Dd:活期存款增加额 △R:初始可用资金 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d= △R× △Dd △R K= 例: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企业甲在A银行存入10000元活期存款,请计算通过银行存款创造后的最终存款增加额?存款创造货币乘数? △R:10000 rd:0.2 1、最终存款增加额△Dd=10000×(1÷0.2)=50000 最初10000 50000 2、货币乘数 = 1/0.2 = 5

  18. (三)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1、银行信用区别于商业信用 (1)商业信用:直接、方便,先于银行信用,是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 (2)银行信用: 突破了规模、范围、期限的限制,在现代信用中居于主导地位。 (3)银行信用不能完全取代商业信用

  19. (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密切关系 银行信用 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 商业信用可以向银行信用转化哦 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

  20. 三、国家信用 (一)国家信用的概念 1、国家信用:以国家政府为信用主体按照信用原则所从事的一种信用活动。 国家政府的筹资信用行为: 债务人 国债、国库券、政府借款 国家政府的投资信用行为 债权人 财政投融资

  21. 2、国家信用的形式 (1)发行国库券——弥补财政赤字、调节财政收支 (2)发行政府债券--重点项目投资(筹集长期建设资金) (3)发行国际债券——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4)向中央银行透资和借款:多被禁止或限制(容易引发 通货膨胀) 国库券和政府债券有区别吗??

  22. (二)国家信用的特点 1、主体是政府 2、风险小,流动性强 3、收益稳定,但收益率较低

  23. (三)国家信用的作用 1、财政作用 (1)弥补财政赤字:不会增加货币总量 (2)筹集中长期财政资金 (3)提高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 2、经济调节功能:影响货币供给来调节经济的运行,进而 稳定经济发展 3、金融作用 (1)投资渠道多元化 (2)为银行充实资本

  24. (四)利用国家信用必须注意防止三个问题的发生(四)利用国家信用必须注意防止三个问题的发生 • 防止造成收入再分配的不公平 • 防止出现赤字货币化 “赤字货币化”,是指政府发行国债弥补赤字,如果向 中央银行推销国债,而中央银行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承 购,此时,中央银行就有可能通过发行货币来承购国 债,从而导致货币投放过度,便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3)防止国债收入使用不当,造成财政更加困难。

  25. 四、消费信用 (一)消费信用的概念及形式 1、消费信用:工商企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形式 。 2、实质 通过赊销或消费信贷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超前消费的 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刺激人们的消费。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信贷 3、三种方式

  26. (二)消费信用的特点 1、非生产性:仅用于生活消费 2、期限长 3、风险较大 (三)消费信用的作用 1、提高消费水平 2、开拓消费市场 3、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27. 五、国际信用 (一)国际信用的概念 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 买方信贷:出口方银行 进口商 卖方信贷:出口方银行 出口商 • 出口信贷 • 国际商业信用 • 国际银行信用 • 政府信贷 • 国际金融机构信贷 来料加工 补偿贸易 国 际 信 用

  28.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含义、特征和类型 (一)信用工具的含义 1、 信用工具:具有一定格式,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并可以转让、流通的合法书面凭证。 2、信用工具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 (1)规范化的书面格式 (2)有广泛的社会可接受性或可转让性 (3)具有法律效力 Credit Instruments

  29. 3、信用工具的双重属性 • (1)对出售者和发行人,它是一种债务,即金融负债 • (2)对购买者或持有人,它是一种债权或一种金融资产

  30.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 1、偿还性 • 信用工具的发行者或债务人按期归还全部本金和利息的特性。 • 2、流动性 • (1)流动性:信用工具可以迅速变现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 (2)评价信用工具的流动性大小的指标 • --变现的速度: 能不能方便、随时、自由变现 • --变现成本:变现过程中损失的程度和所 耗费的交易成本 最基本的特征

  31. (3)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 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偿还期越短,流动性越大,偿还期越长,流动性越小。(活期存款) • 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能力成正比:债务人信誉越高,流动性越大,反之则越小。(纸币、国库券、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大额存单) • 盈利率: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上,信用工具的盈利率高低也是决定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一些盈利率高的信用工具,即使偿还期较长,往往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32. 3、安全性 (1)安全性指投资于信用工具的本金安全收回的保障程度。 (2)几种风险 --违约风险(信用风险):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不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风险。 --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利率波动,信用工具价格下降。 断供

  33. --购买力风险:债券本金和利息收入所表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下降的风险。--购买力风险:债券本金和利息收入所表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造成下降的风险。 如投资100 元股票,1 年后的股 息是15 元,年收益率为15%;如果通货膨胀率为8%,那么实际收益率只有7%,通货膨胀率一旦超过15%,你就亏本了。 --流动性风险:在市场上,债券不能以接近市场价值的价格迅速转让,而造成流动性下降的风险。

  34. 4、收益性 • (1)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收益的能力。 固定收益(债券、存单) 不固定收益(股票) 信用工具的收益

  35. (2)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反映的。 • 收益率=净收益/本金 • 收益率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 • 名义收益率=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票面金额 • 当期收益率=信用工具的票面收益/市场价格 • 持有期收益率=信用工具的实际收益/实出资本 Rate of Return

  36. 6/100= 6% • 例如,某种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10年还本,每年利息为6元,名义收益率? • 假如该债券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转让买卖,某日的转让价格为95元,当期收益率? • 如果一个人以95元买入该债券并持有到期,持有期收益率? 6/95= 6.316% 每年除了得到利息6元外,还获得资本盈利0.5元(5/10)。这样他每年的实际收益就是6.5元,6.5/95=6.84% 正比 • (3)信用工具期限越长,风险越大,收益越高; • 流动性越大的信用工具,收益越低。 反比

  37. (三)信用工具的分类 短期信用工具:一年以内 长期信用工具:一年以上 偿还期限 直接信用工具:直接筹资行为:商业票据、公司 债券、政府债券、抵押契约 间接信用工具:需要金融机构为中介。存单、 银行券、人寿保险单、银行票据 发行者性质 即期信用工具:见票即付 远期信用工具:一定期限 付款方式 消费信用工具 投资信用工具 运用目的

  38. 二、短期信用工具 (一)票据 票据(Bills or Notes)是出票人签发并无条件承诺由自己或委托他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书面凭证。 汇票或支票 本票 汇票(bill of exchange) 支票(Check) 本票(promissory note) 票 据 委托证券 自付证券

  39. 1、汇票 • (1)汇票 (Bill of Exchange/Exchange/Draft): • 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 • 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40. 收款人 付款人 出票人 出票 提示 付款、承兑 指定付款

  41. 中国建设银行汇票样本

  42. 中国工商银行承兑汇票样本

  43. (2)汇票的种类 银行汇票:出票银行、收款人 (Banker’s Draft) 商业汇票:(Commercial Draft) 汇 票 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 出票人、付款人、收款人

  44. 承兑(Acceptance) 1、承兑:指远期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2、做法 (1)写上“承兑”二字,签上姓名,加注具体承兑日期 (2)把经过承兑的远期汇票交还该提示者即收款人 承兑人(Acceptor)对票据承担绝对付款义务

  45. 本汇票已经本单位承兑,到期日无条件支付票款。 此致 收款人 付款人盖章 1998年6月8日 A 京 公 司 北 本汇票经本行承兑,到期日由本行付款。 承兑银行盖章 2000年3月5日 财务专用章 王 五 赵 六 郑 州 行 银 市 商 分 行 工 汇票专用章 承兑的格式 .

  46. 2、本票promissory note (1)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 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出票 人 (付款人) 收款人 出票 收取款项 本票的当事人:出票人和收款人

  47. 本票样本

  48. 3、支票(Cheque/Check) 支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 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 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 出票人 关键点 3个当事人 银 行 收款人 付款命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