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認識癌症及防癌須知

認識癌症及防癌須知. 生物學是較複雜的系統,但是它仍然按照物理化學定律在運作. 癌症 ( cancer) 是什麼 ?. 本來的意義,是指螃蟹橫行,即是不遵循一定的軌跡,不沿一定路徑向前進行的意思。 如果某一種組織,或細胞,繁殖的速度及分化的程度,超出生長法則的範圍,愈長愈多,佔據的體積愈來愈大,成了一堆對身體有害無益的廢物,這便是所謂的「癌」。.

lev-stuar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認識癌症及防癌須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癌症及防癌須知

  2. 生物學是較複雜的系統,但是它仍然按照物理化學定律在運作 生物學是較複雜的系統,但是它仍然按照物理化學定律在運作

  3. 癌症(cancer) 是什麼? • 本來的意義,是指螃蟹橫行,即是不遵循一定的軌跡,不沿一定路徑向前進行的意思。 • 如果某一種組織,或細胞,繁殖的速度及分化的程度,超出生長法則的範圍,愈長愈多,佔據的體積愈來愈大,成了一堆對身體有害無益的廢物,這便是所謂的「癌」。

  4. 自民國71年起癌症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第一位。在89年度所有死亡原因所造成死亡人數共124,481人,其中因癌症而死亡者即佔31,554人,每十萬人口因癌症之死亡率就有14.23 人,死亡百分比:25.35%,由此看出,台灣民眾更應該了解癌症病因、預防與篩檢之重要性。

  5. 死亡原因 % 男性 % 女性 % 1. 惡性腫瘤 27.05 惡性腫瘤 28.12 惡性腫瘤 25.34 2. 腦血管疾病 9.46 腦血管疾病 8.94 腦血管疾病 10.30 3. 心臟疾病 9.01 心臟疾病 8.61 心臟疾病 9.66 4. 糖尿病 6.95 事故傷害 7.9 糖尿病 9.55 5. 事故傷害 6.69 糖尿病 5.33 事故傷害 4.73 6.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3.78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4.42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4.12 7. 肺炎 3.57 肺炎 3.78 肺炎 3.22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3.2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2.7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2.75 9. 自殺 2.41 自殺 2.7 高血壓性疾病 1.95 10. 高血壓性疾病 1.53 高血壓性疾病 1.27 自殺 1.93 解讀台灣地區91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居首

  6. 癌症 % 男性 % 女性 % 1. 肝癌 20.22 肝癌 23.18 肺癌 17.3 2. 肺癌 19.93 肺癌 21.41 肝癌 14.92 3. 結腸直腸癌 10.63 結腸直腸癌 9.63 結腸直腸癌 12.41 4. 女性乳癌 3.5 胃癌 7.45 女性乳癌 9.76 5. 胃癌 7.08 口腔癌 6.82 子宮頸癌 7.64 6. 子宮頸癌 2.74 食道癌 4.61 胃癌 6.43 7. 口腔癌 4.7 攝護腺癌 3.41 膽囊癌 3.66 8. 攝護腺癌 2.18 胰臟癌 2.93 非何杰金淋巴癌 3.51 9. 食道癌 3.17 非何杰金淋巴癌 2.86 胰臟癌 3.43 10. 胰臟癌 3.11 鼻咽癌 2.84 白血病 2.6 台灣地區91年十大癌症死因比較表

  7. 91年癌症死亡人數圖

  8. 台灣地區癌症病患數 800人/年 死於癌症 3.25億元/年 醫療費用 台灣地區 每年 33,000人 死於癌症 每年需花費133億元醫療費用 (40萬/人年)

  9. 90年度健保主要就醫疾病醫療費用表 惡性腫瘤治療於醫療體系重要性:佔全國醫療支出第二位 ------------------如缺乏則 醫院完整性不足------------------

  10. 癌症的定義 • 人體內正常的細胞發生突變(癌細胞)之後,與正常細胞爭攝營養,進而破壞身體內的新陳代謝系統、免疫系統以及正常的組織器官;癌細胞不會受體內的自律神經系統的約束,繁殖快速且常有侵犯性、蔓延性。

  11. 大多數的癌症是起源於一個不正常的細胞

  12. Breast Cancer Cell

  13. Brain Cancer Cell

  14. Cancer cell being attacked by the immune system

  15. Cancer 發生的歷史 • 早在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古代印度,即曾見有陳舊手稿,記述了身體不同部位的惡性瘤。 • 在中國最久遠的癌症記載為漢文帝時代的淳于意,也就是緹縈之父的胃癌病例。 • 約於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素有「西方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依據他在臨床觀察所見:指出人體的腫瘤(或叫贅生瘤)可以大致將他們區分成「無害性」腫瘤以及「危險性」腫瘤這兩大類

  16. 癌症是怎麼引起的? • 癌症的產生是因為遺傳物質的改變,使得生物體中一些必要調節的蛋白質發生異常,因此使得細胞生長不依循常理,大量的分裂而導致癌的產生。 • 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需環境因素者80-90% •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突變為主要機轉。

  17. 究竟有哪些物質會促成人體遺傳物質的改變? • 化學物質 • 突變因子 (mutagenes) • 致癌因子 (carcinogens) • 放射物質 • X-ray, UV, r-ray, 中子...。 • 病毒 • 遺傳 • 氧化 (自由基)

  18. 日前的科學數據顯示,有一些容易致癌的原因,主要是與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環境相關,其中飲食佔35%、抽煙佔30%、酒精3%、醫療性佔10%、陽光佔3%、過濾性病毒5%,其他佔1%。也就是說70%左右的癌症,是跟我們的飲食習慣與抽菸有關。

  19. 與cancer成因有關的genes • 致癌基因 (oncogene) 和 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 • 通常是細胞中訊息傳遞的重要因子 • 生長激素(growth factor) • 受體及非受體型酪胺酸激酉每(receptor and 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 G蛋白(G protein) • 絲胺酸—蘇胺酸激酉每(Serine-Threoninekinase) • 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20. 常見的癌症有那些?

  21. 形成癌症的證據 • 不同國家或地區的人癌症發生率不一樣 • 移民研究:癌症登記資料長期追蹤發現,在夏威夷的日本人及移民美國的賴及利亞黑人其各種癌症與當地白人之各種癌症發生率相近,而和原來國家之人大不相同。 • 同一地區居民生活習慣改變後,經過20-30年其癌症發生率變化幅度很大:吸煙、使用冰箱(少吃醃製食物).…. • 職業性癌症之證據:苯、石綿、輻射線、鎳、砷、芳香胺染料

  22. 致癌的高危險因子有哪些 ?

  23. 病毒 原宿主 相關腫瘤 其他危險因子 B型肝炎病毒(HBV) 人、土撥鼠、鴨 肝細胞癌 酒精、吸菸、黴菌毒素﹝如黃麴毒素﹞、其他病毒﹝如c型肝炎病毒﹞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 人 • 生殖器與外陰部、喉部腫瘤及皮膚的疣﹝乳頭狀疣﹞ • 疣狀表皮發育障礙 (epidermodysplasia)病人之皮膚癌 • 子宮頸及女因之原位癌及侵襲癌 陽光、基因異常可能影響宿主免疫力 Epstein-Barr氏病毒(EBV) 人 • Burkitt氏淋巴瘤 • 免疫胚芽細菌淋巴瘤 • 鼻咽癌 瘧疾、免疫缺乏、組織適應抗原遺傳性型 第二單純型泡疹病毒(HSV) 子宮頸癌? 免疫缺乏、組織適應抗原遺傳性型 巨細胞病毒 Kaposi氏肉瘤 人類T細胞白血病毒-1(HTLV-1) 成年型T細胞白血病/淋巴瘤

  24. 乳癌的危險因子 • 本身一邊乳房曾患乳癌的患者 • 有乳癌、卵巢癌患者之家庭,尤其是母親或姊妹。 • 未曾生育或35歲以後生第一胎者。 • 初經在12歲以前,或55歲以後停經者。 • 不餵母乳之婦女。 • 荷爾蒙異常的婦女:如月經期持久,接受過量的動情激素。 • 乳房過度暴露於放射線下,如經常X光透視或放射線治療。 • 由其他癌病轉移至乳房,特別是患有子宮內膜腺癌者。 • 喜愛吃高脂肪食物的婦女或更年期後肥胖者。 • 不正常的切片結果(乳房小葉或管內惡性腫瘤,以及非典型過度增生)。 • 每天喝酒超過一杯。

  25. Breast Cancer

  26. 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 50-60歲成年人。 • 本身曾是罹患結直腸癌或腺癌性息肉者。 • 本身反覆性罹患大腸發炎情形者。 • 家族成員中,曾罹患結直腸癌或息肉者。 • 可能的高危險因子:抽煙酗酒、纖維蔬果攝取量低、運動量少以及喜愛吃高指防食物(尤其紅肉類)。

  27. 直腸癌

  28. 肺癌的危險因子 • 吸煙(男性吸菸者,得肺癌的機會為不吸菸者的十倍)。 • 放射線、石棉、熱焦油煙氣、工廠煙塵、空氣污染。

  29. 肝癌的危險因子 • 長期酗酒。 • 藥物:尤其是調節體質藥物,例如類固醇、男性荷爾蒙、動情素及蛋白質荷爾蒙,服用過量有致肝癌之虞。 • 黃麴毒素:隱藏在花生等豆類穀植物的黃麴毒素含量極高,具有極強致肝癌能力。 • 罹患肝硬化的病人易轉化為肝癌。 • 慢性B型肝炎感染:肝癌病人中高達80~90%均感染過B型肝炎。所以,肝癌被認為是B型肝炎最可怕的後遺症。 • 帶原者中,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停經後的女性,長期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或是有酗酒習性的帶原者,更具有肝癌的高危險性。

  30. 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 性經驗的年齡越早、性伴侶越多(超過四個)發生率至少提高5-10倍。 • 懷孕、生產次數越多。 • 吸煙。 • 人類乳突瘤病毒(HPV)成陽性。另外,過量的黃體激素可能使受到人類乳突瘤病毒感染的子宮頸細胞生長加速。

  31. 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 • 家族成員中,曾罹患攝護腺癌者。 • 基因因素:全世界攝護腺癌發生率最高的種族為黑人。 • 環境因素:可能致癌物質有廢氣、污染、鎘、肥料、橡膠及染料等,也有報告指出,脂肪攝取量高亦是攝護腺癌危險因子。 • 病原體因素:性對象多,得性病率高,患攝護腺癌的機會也較高

  32. 癌 症 的 臨 床 症 狀 • 咳痰帶血、咳血,胸痛 •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不明原因的發燒 • 聲音長期沙啞或久治不癒的咳嗽 • 性交後出血,陰部異常出血或惡臭的陰道分泌物。 • 乳房腫塊,乳房皮膚表面潰瘍、紅腫壓痛。 • 口腔黏膜斑點、硬塊或硬化的組織。 • 超過兩週以上未癒合之口腔黏膜潰瘍 • 頸部任何部位有不明原因之腫塊 • 解血便、長期腹瀉或便秘、任何持續性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 消化不良或吞嚥困難 • 長期不癒的傷口,疣和痣的形狀、顏色變化

  33. 癌症的轉移 (metastasis)

  34. 癌症可以治癒嗎? • 理論上所有癌症均可治癒,若及時正確治療,成功的機會可超過90%,早期治療,對其他正常組織的影響亦較小。由於癌症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引起身體一些器官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精密的檢查方法測知,藉著這些檢查,可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效果。

  35. Cancer 的治療方法 • 外科手術 • 輻射療法 • 化學療法 • 免疫療法 • 病毒療法 • 基因療法 • 其他療法 • 實驗期新藥

  36. Vaccine prevents cervical cancer Cervical cancer vaccines target the human papilloma virus

  37. Cancer 治療的瓶頸 • 不易發現腫瘤的生成 • 癌細胞的轉移 • 表面抗原的多變性 • 藥物的專一性不佳

  38. 重要的五大防癌準則「保持身心愉快」 「充分的睡眠與休息」 「充分且適量的運動」 「定期自我檢查」 「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

  39. 預防癌症發生之健康行為 1.戒菸、禁檳榔、少喝酒 。 2.少吃動物性脂肪、醃製、燻烤、炸食物。 3.勿吃黃麴毒素污染之食物,如不新鮮之花 生、玉米、穀類等。 4.避免接觸工作環境中的致癌物。 5.多吃穀類、蔬菜等富含纖維食物。 6..適當運動、充分休息、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