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323 Views
事故傷害與急救. 創傷、出血、休克. 創傷. 創傷的定義:創傷是體表或體內軟組織受損的現象 創傷的原因:創傷主要是由外力造成的,可能是機械,槍彈所引起的. 容易受傷的部分. 創傷的合併損傷. ( 1 )出血 -- 因傷勢而異,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 ( 2 )特別組織損傷 -- 創傷的同時傷及血管、神經、骨 骼與肌腱等,也可能因為創傷沒有救護或處理不當而加重以上組織的損傷 。 ( 3 )感染 -- 引起發炎、化膿、組織壞死、敗血症、破傷風等 。. 創傷的急救. 輕微出血的處理 : a .用水及肥皂,徹底洗淨急救員的雙手 。
E N D
事故傷害與急救 創傷、出血、休克
創傷 • 創傷的定義:創傷是體表或體內軟組織受損的現象 • 創傷的原因:創傷主要是由外力造成的,可能是機械,槍彈所引起的
創傷的合併損傷 • (1)出血--因傷勢而異,大出血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 • ( 2)特別組織損傷--創傷的同時傷及血管、神經、骨 骼與肌腱等,也可能因為創傷沒有救護或處理不當而加重以上組織的損傷 。 • (3)感染--引起發炎、化膿、組織壞死、敗血症、破傷風等 。
創傷的急救 • 輕微出血的處理: • a.用水及肥皂,徹底洗淨急救員的雙手 。 • b.用普通肥皂及涼開水或自來水、生理食鹽水等,以傷口為中心環形向四周清洗,徹底洗淨傷口 。 • c.用消毒紗布塊或乾淨布塊,敷蓋傷口,然後用繃帶包紮或膠布貼好 。 • d.如果傷口已有感染症狀時(局部的症狀如腫脹、發紅、疼痛、化膿、發熱;全身的症狀如發燒、淋巴結腫大等),應即刻就醫 。 • e.預防破傷風的感染 。
出血 • 出血的定義:出血係指自血管流出過量的血液 • 出血的原因 • (1)外傷 • (2)手術中或手術後出血 • (3)血液的疾病 • (4)血管糜爛或畸形之局部病理變化
出血的分類 • (1)動脈出血:射湧出鮮紅色血液,止血不易,容易造成大出血,比較危險 • (2)靜脈出血:流出暗紅色血液,流速平穩,較容易止血 • (3)微血管出血:血液慢慢滲出,量少,危險性較小
急救的處理 • (1)壓力止血:加壓於局部,以減少血流,增進凝血,常使用在表淺傷口 • (2)止血帶止血:若出血部位在四肢,在使用壓力止血法後仍無法止血時,可考慮使用止血帶止血 • (3)利用位置止血法 • (4)收斂劑或止血劑 常被使用的有Adrenaline;Adona AC-17;Reptilaes;Vit K等 • (5)結紮 大血管出血,利用縫線結紮以止血 • (6)燒灼術 使用在較小血管的出血
出血的症狀與徵象: • (1)出血 • (2)不安與恐懼 • (3)皮膚蒼白皮膚濕冷口渴 • (4)喟嘆性呼吸 • (5)早期脈搏甚強,之後則變微弱且快
休克 • 休克的定義:因循環系統衰竭而使組織或器官血流不足,導致組織缺氣而損壞;如不適時急救治療將導致死亡。
休克的症狀 A 早期症狀 • (1) 皮膚蒼白且冰冷,漸變蒼藍色。 • (2) 如患者已冒汗,則皮膚濕冷。 • (3) 脈博快但減弱。 • (4) 呼吸短促不規則。 • (5) 情緒變得煩躁不安。 • (6) 血壓穩定緩慢地下降。 • (7) 患者會覺口渴、噁心和嘔吐
B 晚期症狀 • (1) 表情冷漠,沒有反應。 • (2) 雙眼下陷,目光困滯,瞳孔放大。 • (3) 皮膚出現敏感,反應發紅、發癢或灼熱感。 • (4) 呼吸困難,胸部緊張疼痛。 • (5) 血壓下降,脈搏微弱且減慢。 • (6) 意識可能不清或昏迷。 • (7) 未及時處理則意識消失,體溫下降,可能導致死亡。
休克的處理和預防 • (1) 呼吸停止、出血或疼痛、緊張等因素給予適當的處理。 • (2) 單純休克無合併其他嚴重傷害者,予採休克姿勢即患者平躺後,將下肢抬高20~30公分。 • (3) 頭部有外傷者,採頭肩墊高的姿勢 • (4) 呼吸困難者,立即採坐臥姿勢 • (5) 腹部創傷者,採頭肩部及腳抬高姿勢 • (6) 患者已昏迷者,採復甦姿勢以保持呼吸道暢通
(7) 以毛毯、衣物包裏患者全身,不可局部保暖或讓患者出汗,使皮膚血管擴張。 • (8) 昏迷、頭、胸、腹部有嚴重傷害者和需手術者,禁止給予任何飲食,包括水份在內。 • (9) 保持患者心情穩定,立即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