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6

智慧品 第 170(2) 课

智慧品 第 170(2) 课.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天边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 第九品 智慧. 承上启下而略说. 广说. 深入法无我. 深入人无 我. 别破所许之我. 遣除无我之争论. 认识智慧之自性. 深入对境无我. 破除所断实执. 生智慧之方法. 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 以智慧所得之事. 分析蕴而总破. 破数论外道所假立之我. 破胜论外道所假立之我. 广说. 本课 内容. 别破所许之我. 遣除悲心不合理.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智慧品 第 170(2)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智慧品 第170(2)课

  2.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大恩传承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天边一切众生 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3. 第九品 智慧 承上启下而略说 广说 深入法无我 深入人无我 别破所许之我 遣除无我之争论 认识智慧之自性 深入对境无我 破除所断实执 生智慧之方法 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 以智慧所得之事 分析蕴而总破 破数论外道所假立之我 破胜论外道所假立之我

  4. 广说 本课 内容 别破所许之我 • 遣除悲心不合理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遣除无我之争论 分析蕴而总破 • 遣除业果不合理

  5. 外道及有实宗 •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如果没有我或者说没有有情,那菩萨缘谁而发起大悲呢?因为没有所境故。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6.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之所以有这种疑问,是他们因为对胜义谛和世俗谛没有分清楚,将二者混为一谈,觉得空性与现实生活是矛盾的。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从迷乱现相而言 对有情生悲 万法皆空 从究竟实相来讲 二者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其实这并不矛盾。

  7.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 中观宗从实相和现相两个方面回答 实相 • 在胜义之中,大悲的所境和作者都不可得,这样的无缘智慧没有纯熟,当然不能清净无有边际的大悲。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8.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 中观宗从实相和现相两个方面回答 现相 虽然实相之中没有大悲的所境和作者, 但是众生耽著五蕴、把蕴执著为我, 在这样安立我的众生心前, 按照现相来说,无法毁谤无欺存在的苦乐,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9.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 中观宗从实相和现相两个方面回答 现相 所以为了让一切有情能解脱于痛苦显现相续间断的无住涅槃界中的必要,菩萨立誓“以我度化诸有情”,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 而立这样的所境,也不是胜义中有,而只是以愚痴施设有我。

  10.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所以,菩萨虽然见无我,但是大悲所境的一切有情没有如是证悟的缘故,一直觉得有个我,这样无意义起我执造业,由造业而有不断感受痛苦的显现,因此,菩萨缘我执众生自然生起大悲心,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11.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因为菩萨不贪著自利,见到众生无意义而受痛苦,自然生起重他轻己的心,而且见到众生的苦也像迷梦一样能够遣除,所以见无我而发起大悲非常应理。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12.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这种取证佛果的誓言,从胜义层次抉择,当然也是一种愚痴,是以一种痴心而虚设假立的法,仍属所知障,是一种细微无明执着。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13.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但这种细微的无明痴心,在未得佛果前,不能舍弃,因它是对治轮回诸苦的一种善执,如同渡越江河大海的舟船一样,是必需工具,然过河后,如同舟船一样也应舍弃。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14.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或者说这种痴心好比梦中梦到痛苦境时断除痛苦的方法一样,虽然同样是迷梦执着,然而也是必需的,否则就会一直处于迷梦痛苦中。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15. 有情若非有,于谁起悲愍? • 立誓成佛者,因痴虚设有。 因此 修空性 修悲心 相辅相成 • 遣除无对境故修悲心不合理 悲心的对境 ——可怜众生 都是从世俗角度讲的

  16. 外道及有实宗 •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若无有真实的自性我, 谁能证悟佛果呢? 又为谁而精勤求佛果呢? 所以,为利益众生而求佛果的立誓也就不合理。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17.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有我宗以我执推动 还是怀疑如果没有得果的人,又没有度化的众生,那为果立誓就不合理。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有我 无我 • 谁被束缚, • 谁得解脱呢?这样安立束缚和解脱都不合理。 安立束缚和解脱就很合理

  18.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世间人 佛,众生不存在,布施、磕头、转佛塔有什么用呢?这些全是空性的。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 他们把空性当成打击所有善法的一种工具

  19.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中观宗回答 迷乱分别心 痴心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20.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 中观宗从实相和现相两个方面分析 • 没有轮涅的差别 实相 现相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 承许观待众生的迷乱分别心存在轮涅的差别,或者讲染净的差别,束缚和解脱的差别

  21.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胜义 得果的众生和所得的果都没有谛实存在,也承许真实中没有涅槃和不涅槃的差别。 • 《般若经》云: • “不住为最胜住,无得为最胜得。”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 《经庄严论》亦云: • “欲得最上得,不见一切得。”

  22.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现相 在各自众生的现相前有差别。 • 就成就了 • 清净的涅槃 • 就成就了 • 杂染的轮回 就是以愚痴耽著我, 断除两种我执,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差 别

  23.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现相 在各自众生的现相前有差别。 而且所谓的涅槃也不在其他方面, 实际只是对于断尽错觉分别心而假立涅槃,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 《大乘庄严经论》云: • “解脱唯迷尽。”

  24.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澄清宝珠论》中比喻 这就像一个中魔发狂者,对别人看来很清净的外境,他会常常见到魔相,感受恐怖痛苦,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因此针对他而言, 有苦、有自我、有出离并有安住无苦之境的存在;

  25.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我们修习佛法取证正觉果的过程也同样 在无明二取痴心未尽之前,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实相中本来无有的轮回、众生、修道、果位等等现相,皆应承认存在。

  26. 许由痴心得。 • 无人谁得果? 就像美国的《黑客帝国》一样,游戏的整个过程完全是一种幻象,但无数人被它深深吸引,沉溺在迷乱的幻境中无法解脱,而我们为了帮助他们,应该获得无比的能力,这一点在名言中观待痴心是成立的。 • 遣除无果故修悲心不合理

  27. 外道及有实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对于本来无得的佛果,反而希求想获得,以这样求果的痴心推动,去修学道等,有什么用处?既然是愚痴,都是要一概遣除的。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28.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中观宗还是分开实相和现相 现相 暂时 • 究竟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在众生还没有远离二取戏论的暂时,不应断除求果的愚痴,因为以此痴心可以息灭众生的痛苦。

  29.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实相中虽无有任何所得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现相 三界轮回众生有种种如幻痛苦感受,有着深厚的烦恼障和所知障,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因为需要依靠这一痴心息灭三有痛苦的缘故。在究竟时最终远离了一切能取所取的戏论时,耽著有寂的微细所知障也都会消尽。

  30.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现观庄严论》 • “执佛等微细。” 所断 所得 • 现 相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实相现相 相同的真如 实相现相 不相同需要断

  31.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现 相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在断尽实相现相不相同时, • 无得也无断的真如会现前, • 在这个无得无断的真如还没有现前之间,无法断尽寻求得果的心。

  32.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此过程如同自他于恶梦中饱受苦痛,理应精勤于醒梦之方便,梦中方便纵然也是梦中的妄执,然在恶梦未醒之前,这些方便不应舍弃,只有从睡梦中完全苏醒,这一切才可彻底弃舍。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33.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所以如果只知其一,对学道中的求果之痴心,不能圆融理解者,当致力闻思观察,以免自困疑惑之中而不能自拔。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34.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世间人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不论求佛果还是念阿弥陀佛,都应该放弃,因为是执著的缘故。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麦彭仁波切讲过,这个人是在散布魔语,他就是魔王波旬的宣传部部长!

  35.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求果的愚痴不能放弃,它就像过河的船筏一样,到了彼岸它用不着了,但正在湍急的河流中,如果你就舍弃了,一定会被淹死的。因此,行持善法、希求解脱,对我们现在而言是必需的。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36. 外道及有实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求果的愚痴你们不破,同样执着有我的愚痴也不应该破,破我痴有什么用呢?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37.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在现相上 • 果痴作用 增长我执, 由此产生轮回痛苦, 能够息灭轮回痛苦,而且以求果的心灭除痛苦之后自己也会息灭,就像从柴所生的火又把柴烧尽,所以不破;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我痴作用

  38.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惑我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执着有我的愚痴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成为轮回一切痛苦因的我慢或我执,是以惑我——执着有我的愚痴而得以增长,所以应当断除对无我执为有我的我痴。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一旦断除我痴,就不会执我;如果没有我执,就不会转生轮回。

  39.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将五蕴聚合执为我的我慢,是轮回一切痛苦的来源,是行苦、变苦、苦苦的根本因,也是生起各种烦恼的罪魁祸首,因此一定要断除。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入行论》: • “此处所遮者,苦因执谛实。”

  40. 外道及有实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有我宗听到中观宗说‘我痴需要遣除’之后,又认为从自性成立的我遣除不可能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就像你们的识从假立的我不能遣除,同样从以自性成立的我也始终不能遣除,因为这个以自性成立的我,无始以来就入在本性中的缘故。 • 有我宗分析不出假立我和以自性成立之我的差别。

  41. 中观宗 •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这两种 我不同 假立我 因为唯一假立以缘起显现,这种显现在凡夫前无欺存在,如果说在凡夫前不显现,根本没有能立的根据。所以不必要破。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通过修持诸法实相的无我智慧能够断除 以自性成立我

  42.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下面分析能断除以自性成立我的道理 为什么以修无我智慧能够断除我见呢?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因为我见就像黑暗,无我智慧就像光明,光明有能力遣除黑暗 同样无我智慧是具有正量,有力量断除非量的我见

  43.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所以,我见是诸法实相之外,以缘暂时心的迷乱而成立的,通过教证、理证破除我见,心会悟入诸法实相,这时因为是心的本性的缘故,和心不可能分离。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释量论》: • “心自性光明,诸垢是客尘。”

  44. 为息众生苦,不应除果痴。 • 我慢痛苦因,惑我得增长。 • 谓慢不能除,修无我最胜。 • 《释量论》云:“慈等痴无违。” • 遣除是所断故修悲心不合理 • 《量理宝藏论》: • “慈等与我不相违,因非能断轮回根, • 无我与我相违故,现见无我彼即除。”

  45. 总义 • 转变“有我”的观念 一 我执是轮回的根本 二 “我”是什么? 三 能空和所空是什么? 目录 四 转变观念。 五 串习人无我的结果。 六 不串习人无我的结果。

  46. 我执是轮回的根本 • 《入中论》 • 《释量论》 • 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 • 有我则知他,我他分执嗔,由此等相系,起一切过失。 • 最初说我而执我,次言我所则著法,如水车转无自在。

  47. 只是一个符号, 就是在蕴聚相续上假立为我, 此外什么也没有 我 二 “我”是什么?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 《修持净心之行引导》中说过: “应当了知,所谓有补特伽罗、人我、自我等,只是颠倒执著而已,其实补特伽罗、人我、自我的本体什么也不成立,就像眼睛明亮的人能够确认花绳不是蛇的相,同样以智慧眼能了知,微尘和刹那蕴聚的相续,除了不观察而假立成‘我’之外,再也不会有其他堪忍实体的我。”

  48. 在凡夫第六意识执著的我,法相是常恒、一体的法,这样的“我”在二谛之中都不是存在,只是颠倒的遍计所执。在凡夫第六意识执著的我,法相是常恒、一体的法,这样的“我”在二谛之中都不是存在,只是颠倒的遍计所执。 二 “我”是什么? 既然是心上的妄执,不是实有,所以经过修行一定能空掉。 结 论

  49. 能空 • 所空 三 能空和所空是什么? 总相 由自己的第六意识假造的人我 自己的第六意识上建立的无我正见 执著的一个常有、一体、自在等“我”的观念

  50. 1 把“我”的观念,转变成“无我”的观念 2 把“我所”的观念,转变成“无我所”的观念 3 把“他”的观念,转变成“无他”的观念 四 转变观念。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