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89 Views
抗焦虑药. Anxiolytics. Anxiolytics. Benzodiazepines Buspirone Zolpidem. 焦虑与睡眠. 焦虑症 是一种急性阵发性的神经官能症 (Neurosis) ,发作时患者自觉恐惧、紧张、忧虑,并伴有心悸、震颤、出汗等. Physiological sleep & pharmacological sleep. 快动眼时相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 ). 特点 : 眼球活动频繁,骨骼肌极度松弛,多梦,呼吸、心跳快,血压升高.
E N D
抗焦虑药 Anxiolytics Pharmacology, SMU
Anxiolytics Benzodiazepines Buspirone Zolpidem Pharmacology, SMU
焦虑与睡眠 焦虑症是一种急性阵发性的神经官能症(Neurosis),发作时患者自觉恐惧、紧张、忧虑,并伴有心悸、震颤、出汗等 Pharmacology, SMU
Physiological sleep & pharmacological sleep • 快动眼时相(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 特点:眼球活动频繁,骨骼肌极度松弛,多梦,呼吸、心跳快,血压升高 非快动眼时相(non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NREM) 特点:由浅入深可分为4阶段,第1、2阶段为浅睡眠,3、4阶段为深睡眠(慢波睡眠 slow wave sleep),大脑皮层高度抑制,易出现惊梦、遗尿、夜间惊恐和夜游症 Pharmacology, SMU
觉醒与催眠 觉醒(waking state) SWS REM REM SWS Pharmacology, SMU
Physiological sleep NREM约80-120分,REM 20-30分,相互交替,一昼夜发生4-5次,越往后REM越长 Pharmacological sleep • REM缩短/SWS缩短 * • NREM/REM交替数增多,总睡眠时延长 *长期用药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REM频率增加,时间延长,患者主诉多梦、恶梦,病人不愿停药,出现滥用(abuse),产生依赖和成瘾. Pharmacology, SMU
抗焦虑药物 是指人体使用后,在不明显或不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其他功能的前提下,选择性地消除焦虑症状地一类药物。 主要适应症:焦虑,紧张,恐惧,失眠.常用于各种焦虑障碍,心身疾病,睡眠障碍,应激障碍等疾病的治疗。 Pharmacology, SMU
苯二氮卓类 Pharmacology, SMU
结构与构效关系 Pharmacology, SMU
关于作用机制的研究 1.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与GABA的代谢或作用有某些关系。 苯二氮卓类与GABA有相似的效应,但并不是真正的GABA拟似剂。 Pharmacology, SMU
2. BDZ-R 的分布与数量: 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中脑>脑干,与GABA-R分布一 致。 Pharmacology, SMU
作用机制: 3.GABA是CNS中最重要的抑制性递质,在GABA能神经末梢合成、储存、释放并消除,GABA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的GABA-RA结合,产生神经元的抑制效应。 4.GABA-RA与Cl-通道相偶联,受体兴奋时,Cl-通道开放,突触后膜电导加大,产生超极化,出现突触后膜的抑制效应。 Pharmacology, SMU
5.BDZ-R与GABA-RA都位于GABA能神经末梢的突触后膜上。苯二氮卓类与其受体结合后,抑制了GABA modulin的作用,使GABA-RA暴露,受体敏化,GABA更易与其受体结合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Pharmacology, SMU
A model of the GABAA receptor-chloride ion channel macromolecular complex. Pharmacology, SMU
Agonist: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等,亦称经典激动剂Agonist: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等,亦称经典激动剂 Antagonist: flumazenil, 拮抗 benzodiazepines的作用 Inverse agonist: 卡孢啉:拮抗BZD作用;相反的内在活性,产生焦虑、惊厥(对寻找内源性致焦虑物质及焦虑产生的病理学有意义)。 Pharmacology, SMU
临床应用 1.抗焦虑:地西泮与氯氮桌一逐渐少用,而短效的阿普唑仑使用在上升.本类药物小剂量(不引起镇静)就有抗焦虑作用。 Pharmacology, SMU
2.催眠 短效的三唑仑使用较多。 作用机制:能阻断刺激脑干网状结构引起的觉醒脑电波。不缩短REM时相,故停药后无反跳现象;不引起全身麻醉,副作用小。 Pharmacology, SMU
3.抗痉挛和癫痫 氯硝西泮已被FDA作为抗癫痫药长期使用; 地西泮作为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之一 Pharmacology, SMU
4.中枢性肌松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对脊髓多突触反射的抑制。小剂量地西泮能抑制延脑网状结构对脊髓运动神经元反射的易化;较大剂量则直接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Pharmacology, SMU
5. 暂时性记忆缺失 较大剂量时, 常用作心脏电击复律和各种内窥镜检查前用药. Pharmacology, SMU
部分新用途 5.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BDZ是首选. 6.与抗精神病药联合用于治疗精神病 7.抗抑郁:阿普唑仑 Pharmacology, SMU
不良反应 1.治疗剂量一般副作用小而少 2.大剂量偶致共济失调 3.过量急性中毒出现运动失调,语言含糊不清,肌无力,甚至昏迷及呼吸抑制 4.滥用或大剂量长期服用安定可产生耐受性、习惯性及成瘾性;突然停药可发生戒断症状。 Pharmacology, SMU
同类药物 长效——氟西泮(flurazepam) 特点:与地西泮相似,镇静催眠作用较强。 中效——硝西泮(nitrazepam): 特点:口服吸收好,30分起效,维持睡眠6~8小时;醒后无明显后遗效应;兼抗癫痫作用 短效——艾司唑仑(estazolam,舒乐安定) 特点:吸收快,口服后20~60分钟入睡,维持5~8小时;副作用小;兼抗癫痫、抗惊厥作用 Pharmacology, SMU
三唑仑(triazolam,三唑安定、酣乐欣) BDZ类中代谢最快、作用最强的药物;速效、强效、极少蓄积为突出优点。 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各型的失眠 拮抗药--氟马西尼(flumazenil) 人工合成的BDZ受体拮抗剂,与BDZ类竞争性拮抗高亲和力结合部位(BDZ受体),而本身单独用药无明显药理作用 临床上用于DBZ类过量引起的中枢深度抑制。作用持续时间30~60分钟 Pharmacology, SMU
体内过程 苯二氮卓类药物口服吸收良好,im 吸收缓慢,需快速显效时,应iv。 Pharmacology, SMU
图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代谢 (*表示仍有活性) Pharmacology, SMU
新型抗焦虑药物 Pharmacology, SMU
丁螺环酮(Buspirone) 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经多种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已证明本品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抗焦虑效应与地西泮相近。 Pharmacology, SMU
Buspirone可能的作用机制 作用于海马5-HT1A受体,为受体部分激动剂,产生抗焦虑作用;降低体内5-HT2受体敏感性,有抗抑郁作用。 Pharmacology, SMU
Buspirone的作用特点 1.丁螺环酮在解除病人焦虑状态时不产生显著的镇静、催眠或致遗忘等症状,不增强也不拮抗其他抗焦虑药的催眠作用。 2.丁螺环酮与苯二氮卓类之间无交叉耐受性,不能消除苯二氮卓类的戒断症状,故在开始应用本品时苯二氮卓类应逐渐减量到停药。 Pharmacology, SMU
Buspirone的作用特点 3.丁螺环酮抗焦虑作用不直接影响GABAA受体,多数认为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5-HT1A受体,降低5-HT释放量。但也不排除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参与。 此外本品尚有抗抑郁作用 Pharmacology, SMU
丁螺环酮 本品口服后迅速由肠道吸收,常用剂量不良反应少见,安全范围大,长期用药依赖性较苯二氮卓类低。 本品用于抗焦虑为一安全、有效、价廉的药物,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没有过度抑制作用不影响日间活动,这点优于苯二氮草类。 Pharmacology, SMU
佐匹克隆(Zopiclone) 化学结构:非苯二氮卓类 作用机制:作用于GABAA受体/Cl-通道复合体中不同于苯二氮卓的结合位点。 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血浆蛋白结合率45%左右,体内分布广泛,主要从尿排出,也可经唾液和乳汁排出 Pharmacology, SMU
Zopiclone 临床应用:抗焦虑,催眠 特点:入睡快,延长睡眠时间,明显增加深睡眠,轻度减少REM睡眠,睡眠质量高,醒后舒适。 久用有成瘾报道! Pharmacology, SMU
网络资源推荐 1. Tallman JF, Cassella J, Kehne J. Chapter 68: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nxiolytics.Neuropsychopharmacology: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progress. 2002 2. http://www.anxiolytics.com 3. http://www.answers.com/topic/anxiolytic-2 Pharmacology, SMU
思考题 • 请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医师告诫吊车司机在服用地西泮后的第二天不要上班工作? • 2. 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一段时间后,能否直接换用丁螺环酮?为什么? Pharmacology, S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