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604 Views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 —— 一个小小的细胞会是何等模样?. 探究课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十九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 ●. 细胞膜. 提出假说: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二十世纪 膜的提取实验. 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 和 蛋白质 。. 这些物质是如何组成膜的?.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分子.
E N D
是谁,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 是谁,为我日夜守边防? 是谁,为我传信报安康? 没有你,我——一个小小的细胞会是何等模样?
探究课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十九世纪末欧文顿实验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 ● 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二十世纪 膜的提取实验 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分子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磷脂单分子层 磷脂分子可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展开为一层
1925年 荷兰科学家Garter和Grande 用丙酮从红细胞中抽提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探究活动
1959年,罗伯特森建构模型 利用电镜,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人细胞 红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杂交细胞 37 ℃ 细胞融合 40min 绿色荧光染料标记的膜蛋白 小鼠细胞 1970年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膜上的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蛋白质分子的位置 蛋白质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组成成分: 结构: 结构特点: 磷脂、蛋白质、少量的糖类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 蛋白质或镶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一定的流动性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895年, 提出膜由脂质所组成 二十世纪初, 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925年,膜中 的脂质分子排列为两层 1959 “三明治”模型 1970年,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 流动镶嵌模型
谈一谈 对这段探索历程的启发
流动镶嵌模型要点 组成成分: 结构: 结构特点: 磷脂、蛋白质、少量的糖类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 蛋白质或镶在脂双层的表面,或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一定的流动性
课堂练习 1.据研究发现,胆固醇、小分子脂肪酸、维生素D等物质较容易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B 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D 细胞膜上镶嵌有各种蛋白质分子 2.下列哪项叙述不是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 A.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B.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C.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具有流动性 D.有些蛋白质分子可在膜的内外之间移动
3.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主动运输 D 选择透过性 4.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 糖蛋白 B 磷脂 C 脂肪 D 核酸
5.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请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5.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请设计一个简易的实验 (1)在人体的下列细胞中,能作为获取纯净细胞膜来源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B、神经细胞 C、白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由于 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将膜成分分离提纯后,用 可鉴定蛋白质,具体现象是 。 (4)提取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的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 清水 渗透 双缩脲试剂 溶液出现紫色 S\2
课后作业 利用废旧物品做立体的生物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