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k likes | 1.11k Views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 1 章 走近细胞 高三生物组 孟胜. P2. 问题: 1 、为什么认为细胞属于基本的生命系统? 2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原核生物 —— 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 硝化细 菌 、乳酸 菌 、固氮 菌 、破伤风杆 菌 、肺炎球 菌 、大肠杆 菌 、 支原体、衣原体 等。. 真核生物 —— 各种动物、植物、 真菌 酵母菌、各种 “ 霉菌 ” —— 青霉菌、根霉菌等 所有的 “ 虫 ” (草履虫、变形虫 … ); 除蓝藻以外的所有 藻 类(绿藻、红藻、褐藻、团藻 … ).
E N D
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 第1章 走近细胞 高三生物组 孟胜
问题: 1、为什么认为细胞属于基本的生命系统?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原核生物——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 硝化细菌、乳酸菌、固氮菌、破伤风杆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生物——各种动物、植物、真菌 酵母菌、各种“霉菌”——青霉菌、根霉菌等 所有的“虫”(草履虫、变形虫…); 除蓝藻以外的所有藻类(绿藻、红藻、褐藻、团藻…)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噬菌体(细菌病毒) 非细胞生物 细胞生物 ——病毒 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除病毒外,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 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只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 同时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 只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P2 一是先低后高:镜头 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后,再使用高倍镜。 二是先粗后细:调焦 是指在调试显微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 三是先下后上:镜筒 在调试镜筒的高低时,应先将镜筒下降,使物镜靠近载玻片,再边用眼观察边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
四是先小后大:光圈 在选择光圈时,先用较小的光圈,如果视野偏暗,再换用较大的光圈。 五是先平后凹:反光镜 如果视野亮度合适,一般选择平面镜,如果视野偏暗,可换用凹面镜。 目镜 物镜 目镜和物镜的区别: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成像特点:放大倒立的虚像。 (2)放大倍数计算: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或宽。 (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4)低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小、细胞数目多、视野亮。 高倍镜下成像特点:物像大、细胞数目少、视野暗。 (5)物镜和目镜的判断方法:物镜有螺纹,目镜无螺纹。 (6)放大倍数的判断方法: 目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小,镜头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镜头长放大倍数大,镜头短放大倍数小。 物镜与装片之间的距离: 距离近放大倍数大,距离远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 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第二种情况: 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2次,第一次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为目镜10X和物镜10X,视野中可看到1600个细胞;第二次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为目镜10X和物镜40X,视野中可看到多少个细胞? 1600 : X = (400)2:(100)2 X = 100个
⑺怎怎样判定视野中某一异物实际所在位置是目镜、物镜、还是玻片上?⑺怎怎样判定视野中某一异物实际所在位置是目镜、物镜、还是玻片上? 只有三种可能——在装片上、在目镜上、在物镜上。判断方法如下: ①移动装片: 异物随装片的移动而移动,则其位于装片上; ②换目镜: 异物不随装片移动,但换目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目镜上; ③换物镜: 异物不随装片移动,换目镜后也不消失,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例:南瓜幼苗的表皮毛可用来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现象,但因为细胞质基质无色,又无叶绿体,为了便于观察细胞质中颗粒流动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 用平面反光镜与小光圈 ,以将视野调暗 B 用平面反光镜与大光圈 ,以将视野调亮 C 用凹面反光镜与小光圈 ,以将视野调暗 D 用凹面反光镜与大光圈 ,以将视野调亮 A
例: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例: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B
例:(江苏卷第26题)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例:(江苏卷第26题)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光量,调焦观察 A
例:(09·上海卷)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 ) ①目镜10× ②物镜10× ③目镜16× ④物镜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内目镜测微尺小格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即③与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大。
第3讲 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一、细胞中的糖类及其主要功能 P17
1.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糖类主要为; 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糖类主要为; 动植物细胞中共有的糖类主要为; 糖原、乳糖 蔗糖、麦芽糖、纤维素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2.糖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吗? 3.为什么多糖和二糖必须水解为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核糖、脱氧核糖是构成核苷酸的重要成分,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它们都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4.多糖分解成二糖、二糖分解成单糖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能否用于生命活动?4.多糖分解成二糖、二糖分解成单糖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能否用于生命活动? 5.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放出的能量能否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6. 在临床上医生常给病人点滴输入葡萄糖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输入麦芽糖液?为什么? 否 否,先要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输入的葡萄糖作为补充能源物质。 不能输入麦芽糖,因为麦芽糖不能通过细胞的选择透过性膜被利用。
7.植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 8.动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 9.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 10.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1.进行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 12.生物的根本能量来源: 13.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是: 淀粉 糖原 葡萄糖 糖类 ATP 光能 多糖 14. 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是什么?是细胞的能源物质吗? 15.细菌细胞壁成分与植物相同吗? 16.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的多糖是什么? 17. 哪些糖属于还原糖? P8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与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相同;☆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与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相同; ☆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虽然也有水和二氧化碳,但同时产生了含有能量的尿素。所以蛋白质在体外放出的能量多 1.脂肪对于生物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磷脂对于生物体有何重要意义? 3.胆固醇对于人体有益还是有害? 4.维生素D对于人体有何重要作用? 5.人体获得维生素D主要依靠哪些途径? 6.性激素是蛋白质吗? 7.植物细胞内含有脂肪吗? 8.植物细胞的哪种结构中没有蛋白质? 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①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②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食物、晒太阳 否,属于脂质 否,含有油脂 细胞壁
9.“为什么生物体以脂肪而不是以糖元作为长期的主要的储能物质?”9.“为什么生物体以脂肪而不是以糖元作为长期的主要的储能物质?” 1、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样质量的有机物,花生(油料作物)与水稻(含淀粉多)相比,谁在萌发时的需氧量更多?10.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样质量的有机物,花生(油料作物)与水稻(含淀粉多)相比,谁在萌发时的需氧量更多? 第四讲:水和无机盐(略)
第5讲 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内容梳理 P12
一、蛋白质的的结构和功能: P12 • 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化学结构、空间结构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有关计算 1.人体内有多少种氨基酸? 2.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3.必需氨基酸的含义是什么? 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内合成,只能够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 非必须氨基酸12中 甲硫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赖氨酸、 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苏氨酸、 假协来一本亮色书 甲色缬赖异亮苯苏
蛋白质 氨基酸 多肽 折叠盘绕 空间结构 脱水缩合 肽键相连
10.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 (1)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不同的氨基酸分子,具有不同的R基。
H H H —N C— OH + H —N C— OH H R1 O H R2 O C— —C— —C —C— H COOH NH2 H —C— N— R1 O H R2 氨基 羟基 脱水缩合 肽键 H2O + (二肽)
13.蛋白质分子具有多样性原因 ①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 ②氨基酸数目不同 ③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④空间结构不同 14.蛋白质功能、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
15.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与哪些细胞结构有关?15.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与哪些细胞结构有关? • 细胞核:基因的转录 • 核糖体:翻译、合成肽链 • 内质网:加工、运输 • 高尔基体:加工、形成分泌物 • 线粒体:供能 • 细胞膜:外排
16.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1)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肌肉)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血红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胰岛素)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典型习题 1.100个氨基酸形成的一条肽链中,共有肽键_____个,若每个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8,则此多肽分子量为________. 99 11018 128 x 100 – 18 x (100 - 1) = 11018
2.结晶牛胰岛素有α、β两条多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这两条肽链中应有的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2.结晶牛胰岛素有α、β两条多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这两条肽链中应有的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49和49 ( 21 + 30 )- 2 = 49
6.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6.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 1、该多肽是( 10)肽; 2、1MOL该多肽水解后可得到( 4)MOL谷氨酸
8.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结晶牛胰岛素有α、β两条多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形成的胰岛素的分子量是?8.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结晶牛胰岛素有α、β两条多肽链,α链含有21个氨基酸,β链含有30个氨基酸,形成的胰岛素的分子量是? 5646 128 x ( 21 + 30 ) – 18 ( 51 – 2 ) = 5646
10.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的总数依次是 ( ) A.6、18 B.5、18 C.5、17 D.6、17 C 1 + 2 + 2 = 5条肽链; 4 + 2×3 + 2×6 = 22个氨基酸; 22 — 5 = 17个肽键 37
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 蛋白质的分子量= 氨基酸的总分子量 —失水的总分子量 氨基酸的总分子量= 氨基酸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 失水个数= 肽键个数 = 氨基酸数—肽链数 失水的总分子量 = 18×失水数 蛋白质的 分子量 氨基 酸数 肽链 数 氨基酸 平均分子量 氨基 酸数 = — 18 — × ×
知识点: 1.核酸的层次 元素组成、化学组成、基本单位、碱基、 化学结构、空间结构 2.核酸的功能 3.核酸、核苷酸、碱基的种类 4.核酸的分布 ——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2类(DNA、RNA) 核苷酸——8种 碱基——5种
(一)元素组成、种类、分布、功能 1.由C、H、O、N、P组成高分子化合物 脱氧核糖核酸(DNA)—— 2.种类 分布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核糖核酸(RNA)—— 在细胞核中形成,主要分布在细胞质(核糖体) 3.功能: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NA是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二)组成单位、空间结构 磷酸 O 碱基 五碳糖 1.组成单位——核苷酸。 每个核酸分子是由几百个到几千个核苷酸互相连接而成的长链。 DNA——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RNA——单链
T A G G C C DNA的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
C C G G 磷酸二酯键 G C A A A A T T T T 脱氧核糖 磷酸 含氮碱基 碱基对 氢键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讲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P25
11.断下列现象或生理过程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的是哪些?与选择透过性有关的是哪些?11.断下列现象或生理过程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的是哪些?与选择透过性有关的是哪些? A.胰岛素的分泌 B.细胞融合 C.质壁分离与复原 D.白细胞吞噬病菌 E.菠菜叶不会把清水染成绿色,但煮过的菠菜叶会使水变 为绿色 F.海带细胞中碘离子的含量比周围海水中高很多倍 G.精卵结合成受精卵 H.红细胞在蒸馏水中吸水涨破 流 流 流 选 选 选 流 选
12.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比较 P43 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说明: 1.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是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大分子和颗粒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摄取养分和排出废物的基本方式是主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