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13 Views
第四章 旅游建筑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文化. 三、中国古建筑文化欣赏 (二)宫殿文化. 1 、宫殿在秦代以前是建筑的通用名,殿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行使政权和生活的专门场所。如:秦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明朝的故宫,清朝的沈阳故宫 …… 2 、宫殿建筑基本结构 —— 按周礼的礼制设置:“外朝内廷,左祖右社,中轴对称”. 外朝内廷 :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在建筑群的前部,皇帝与后妃们的生活寓所在建筑群的后部。 左祖右社 :宫殿左边设祖庙,供皇帝祭祀本朝先皇用,宫殿右边设社稷坛,供皇帝祭祀土谷之神。
E N D
第四章 旅游建筑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文化
三、中国古建筑文化欣赏(二)宫殿文化 • 1、宫殿在秦代以前是建筑的通用名,殿指高大的房屋,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行使政权和生活的专门场所。如:秦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唐朝的大明宫,明朝的故宫,清朝的沈阳故宫…… • 2、宫殿建筑基本结构——按周礼的礼制设置:“外朝内廷,左祖右社,中轴对称”
外朝内廷: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在建筑群的前部,皇帝与后妃们的生活寓所在建筑群的后部。外朝内廷: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在建筑群的前部,皇帝与后妃们的生活寓所在建筑群的后部。 左祖右社:宫殿左边设祖庙,供皇帝祭祀本朝先皇用,宫殿右边设社稷坛,供皇帝祭祀土谷之神。 中轴对称:采用严格中轴对称布局方式,使中轴线上豪华、高大建筑凸显,并和轴线两侧辅助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从而体现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严。 3、宫殿建筑的重要特点:硕大的斗拱,金黄色琉璃瓦,彩画,盘龙柱,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台基等,充分显示皇家显贵的身份。
4、宫殿文化赏析(1) 故宫博物院(the Palace Museum) • 故宫;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俗名故宫,又叫紫禁城,现名故宫博物院。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统治全国。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故宫有高墙环绕,城外还有宽52米的护城河(又名筒子河)。高耸的宫墙里面,有各式宫室8704间,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按其布局可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是皇帝举行各种典礼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内延以乾清宫、交秦殿、坤宁宫为主体,另有养心殿、御花园、外东路及外西路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居住之处。外朝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内廷建筑金碧辉煌,布局严谨。
保和殿 乾清宫 御花园 金銮殿 角楼 午门
记录片《故宫》片段欣赏(第2集 02’-07’,14’-17’) • 就影片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 1. 故宫的建筑形制如何体现社会制度与礼制? • 中轴对称,太和殿的装饰和长宽比例,宫殿名称,东西六宫的布局,“九”的运用 • 2. 故宫共有几间房屋? • 8704间 • 3. 何谓面阔? • 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叫面,两跟柱子之间的
(2) 沈阳故宫 沈阳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入关前的都城,入关后的留都。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清迁都北京后,这里的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为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 大政殿与十王亭
沈阳故宫外观 沈阳故宫崇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