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2

财 政 支 出 学

财 政 支 出 学.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公共支出的评价方法 —— 购买支出部分. 财政与金融学院. 【 学习要点 】. 公共物品的提供、定价 ; 内在成本与效益分析 ; 外部成本与效益分析 ; 贴现率 ; 影子价格 ; 风险评价 ; 分配上的考虑与政治程序 。. 退出. 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 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计划决策之中,寻求在投资 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财务分析:项目的耗费及所带来的收益,出发 点为企业;

leo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财 政 支 出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财 政 支 出 学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公共支出的评价方法 ——购买支出部分 财政与金融学院

  2. 【学习要点】 • 公共物品的提供、定价; • 内在成本与效益分析; • 外部成本与效益分析; • 贴现率; • 影子价格; • 风险评价; • 分配上的考虑与政治程序。 退出

  3. 成本效益分析:经济决策方法,将成本费用分 析法运用于政府部门计划决策之中,寻求在投资 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 • 财务分析:项目的耗费及所带来的收益,出发 点为企业; • 国民经济分析:项目的耗费及所带来的收益, 出发点为国家; • 社会分析:是否资源有效配置、收入分配公 平、经济稳定增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出 发点为社会。

  4.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定价 •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 公共定价。

  5.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 私人物品生产和需求: P D =d1+d2+d3 S (水平相加) P0 E d1d2d3 0 Q0 Q

  6. 公共物品生产和需求: P D =d1+d2+d3 S边际成本曲线 (垂直相加) P0 E d1 d2 d3 0 Q0 Q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7. 现实: • 个人偏好,准确说明; • 公共物品,免费搭车。 个人决策一个“度”的把握。 • 成本―效益分析法; • 公共选择理论。 ※案 例:英 国 商 人 的 失 败 鸦片战争后,英国商人欣喜若狂:中国有4亿 人,假如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 市场潜力巨大,但睡帽和洋布无人问津。

  8. 战争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 动摇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和保守封闭的意识 形态,也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消费时尚。 当时,上层人士以穿丝绸为荣,一般百姓以穿 家织土布为主。 武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入侵一个国家,但摧毁不 了一个国家的传统,也改变不了一个社会的消费 时尚和国民的购买意愿。 财政支出学关心的问题: •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

  9. 恰当组合; •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成本、代价; • 合理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财政支出 规模; • 规范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的政治 决策程序; • 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2、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政府通过无偿征税提供。 3、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10. ①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桥梁) • 公共提供:征税,免费; • 市场提供:收费。 关键: 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同收费成本和 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②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 • 公共提供:征税,免费,如基础科研; • 混合提供:一部分政府提供,一部分收费,如 医疗保健。

  11. 关键: 取决于外部效应的大小。 具体提供方式: • 政府授权经营。 公开招标,签订合同,政府规制,如自然垄断 行业; • 政府参股。 政府控股,参与建设,如基础设施; • 政府补助。 补贴、贷款贴息、减免税等,如教育、卫生服

  12. 务,高新技术产品开发。 4、关于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①科斯(英),1974年《经济学中的灯塔》,提 出政府批准授权下的公共物品私人提供问题。 ②泰勒·柯文(美),分析、阐述 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的可能性。 • 技术限制。如电视转播加密; • 捆绑消费。私人物品销售增加一定费用; • 服务转让。便民利己,如灯塔; • 产权明晰。如湖泊清淤。

  13. ※案 例:反 公 地 悲 剧 公地:一项资源或财产拥有许多拥有者,每一 个都有使用权,且没有人阻止其他人使用。 公地悲剧: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 使用而枯竭,但又无能为力,且都抱着“不捞白 不捞”的心态。 关键: 明确产权。 反公地悲剧: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 但每一个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资源,而没有人

  14. 拥有有效的使用权。 闽江河沙: ——福建省前副省长张遗 日本东京水泥厂每年需进口淡水沙300万吨,而 闽江上游洪水每年给闽江口带来700万吨河沙,阻 塞航道。 1979年,日本议会日中友好议员协会会长古井 喜实给邓小平写信,批示支持。 • 外贸局:出口; • 交通航运部门:清理航道; • 建筑材料局:建筑材料;

  15. 闽江河沙队:挖沙谋生。 一拖6年,不了了之。 关键: 整合产权,统一所有权,责、权、利统一。 二、公共定价 1、公共定价的含义、对象、形式、原则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 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 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对象:

  16. 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 私人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形式: • 纯公共定价。 政府直接制定自然垄断行业(能源、通信、交 通公用事业,煤、石油、原子能基础产品行 业)价格; • 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政府规定涉及国计民生而又带有竞争性行业 (金融、农业、高教、医药行业)价格。

  17. 原则: • 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物品使用效 用,政府支出效益; • 保证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定。 ※案 例:揭开“高价公路”秘密 1984年,中国公路建设新模式“贷款修路,收 费还贷”。 全世界收费公路不过14万公里,竟有10万公里 在中国! 2008年2月27日,国家审计署第一份审计公告:

  18. 山东、北京等12个省份35条经营性公路,因收 费期限过长,通行费收入高出成本数倍乃至10 倍以上; • 首都机场高速投资11亿,到期时将收费100亿; • 浙江、安徽等7省市提高收费标准多收82亿元; • 辽宁、湖北等16省市违规设收费站多收149亿。 原因: 一级政府=公路审批者+监管者 ,“左手”管 “右手”模式。 后果:

  19. 提高区域经济间物流成本; • 阻碍区域间经济互补; • 影响公路利用率和运输效率。 2、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定价水平:提供每一单位的物品和服务的定价 (收费)是多少。 依据: 正常成本+合理报酬。 实质: 如何确定总成本。

  20. 定价体系:考虑费用结构(固定费用/可变费 用)和需求结构(家庭享用/企业使用、少量需 求/大量需求、高峰负荷/非高峰负荷需求)的 各种定价组合。 方法: ①平均成本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 在保持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 衡时,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 ②二部定价法。 • 定额定价:与使用量无关——基本费/年月;

  21. 从量定价:按使用量——从量费。 ③负荷定价法。 按不同时间段(季节、月份或高峰、低峰时期) 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3、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22. P Pm I G H Pat F E MC Pmt DAC AR MR O C B A Q

  23. 若令价格Pmt=边际成本MC: 则产出Q=OA; 亏损= Pmt DEF。 • 若任由市场定价: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 = MC; 则P = Pm,Q=OC; 利润=PmIHG。 • 若令价格Pat=平均成本AC: 则产出Q=OB;

  24. 损益持平。 • 产量按MC定价时的OC>按AC定价时的OB>按利 润最大化定价时的OC; • 价格按MC定价时的Pmt<按AC定价时的Pat<按 利润最大化定价时的Pm; • 既要充分提供需要,又要提高支出效益,取决 于如何定价?!

  25. 第二节 内在成本与效益分析 • 成本与效益; •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 项目评估的一般方法; •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26. 一、成本与效益 成本:实施某种计划方案所引起的资源损耗。 分为: •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 有形成本、无形成本; • 终端成本、中间成本; • 内在成本、外在成本; • 能量化成本、不能量化成本。 内在成本:项目范围内所产生的成本,是基 建、维修、经营本身的成本。

  27. 特点: • 一般可用货币计量; • 能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调整得到。 外部成本:项目范围外所产生的成本,通常无 须项目承建者负担,如化工厂污染损失。 特点: • 通常是间接的、无形的,可能无法用货币单位 衡量; • 可能没有市场价格可供比照,需通过各种估算 方法引入分析模型。

  28. 内在成本+外在成本=社会成本 效益:计划方案所带来的利益增加。 • 直接效益、间接效益; • 有形效益、无形效益; • 内在效益、外部效益; • 能量化效益、不能量化效益。 1 、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 品)生产效率。 实质:

  29. 财政支出/GDP,政府配置——度——市场配 置。 标准: • 符合民意; • 社会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成本 (代价)。 提高效率要求: • 财政支出来源——严格立法约束; • 支出规模结构——严格制度规定; • 公共部门目标——社会效益最大;

  30. 财政资金安排——高度民主透明; • 财政支出状况——知情权查询权。 2、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政府内部组织管理状况,决定提供公共物品数 量和效率。 政府组织管理状况,政府部门X效率,如何评 价。 3、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表现 社会是否稳定,经济是否发展?!

  31. ※案 例:中国最大银楼的反思 2008年7月20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举行 中国银都白银艺术博物馆揭牌仪式,一座耗资5万 两白银构建的中国最大银楼惊艳亮相。 永兴县本身无银矿,得益于该县运用技术从废 渣、废料、废液中回收金银的特色产业。 县委书记陈方敏言:银楼可以“向外界展示永 兴人变废为宝”的高超技艺。 奢华病——最高、最大、最贵、最别。 民生之困?五味杂陈!

  32.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1、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特点、关键 核心: 提高支出使用效益,“少花钱、多办事、办好 事”。 特点(与微观经济主体区别): • 所费与所得计算范围不同。 自身范围内直接的和有形的;直接的、有形 的、长期的、间接的、无形的。 • 选优标准不同。

  33. 利润最大;社会效益最大。 关键: • 公共物品资源配置是否最优; • 提供成本是否最低; • 提供水平、结构是否合理; • 社会福利是否最大。 2、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范围 ①内源性效益。 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益。 • 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34. 财政支出总规模所产生的效益——与经济发展 匹配率、对GDP贡献率、公共产品产出率; • 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财政支出项目间的组合效益——直接经济、社 会效益,间接经济、社会效益; • 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具体支出项目所产生的效益——经济建设、教 育、科学事业、文化事业、社会保障、行政管 理、公检法司、农业、其他。 ②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35. 使用(管理)财政支出的公共部门(教育、文 化、农业等)财政年度内的工作绩效。 • 总体状况。 配置是否合理、优化,使用是否产出、成果; • 部门本身。 既定目标是否完成,财力保证是否足额,资金 使用是否效率。 ③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使用单位能否发挥最大效益。 • 预算及相关决策执行是否一致;

  36. 资金管理机制是否完备; • 资金使用最终效益(当前+周期)是否完全体 现; • 同类型项目历史的、区域的比较分析。 三、项目评估的一般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1、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困难: • 缺乏共同性。价格(货币)非唯一计量单位; • 存在隐性。有形和无形;

  37. 长期性。影响几代人; • 细化性。不同支出项目有不同短期、长期效 益。 方法: •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单项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选择最优财政支出项目步骤: • 根据国家确定的目标,提出若干备选项目; • 就每一个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设计分析,制定

  38. 备选方案,详列各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效益; • 运用恰当的评估方法,从各备选方案中选择出 最佳方案,确定支出项目。

  39. 财政支出 效 益 评价方法 成本一效益分析法 成本一效用分析法 因素分析评分法 目标评价法 费用一职能比较法 其他方法 最低成本法 公众评判法 历史动态比较法

  40. ① NPV(净效益现值法) 将项目长时期内各年的效益、成本数量化后, 选择适当的社会贴现率,分别折算为现值,再将 效益现值-成本现值=净效益。 n Bt n Ct NPV= ∑ ——— t -∑ ———— t t=0(1+i) t=0(1+i) n Bt-Ct = ∑ ———— t t=0(1+i)

  41. Bt:t年的效益货币值; n:支出项目的年限; Ct:t年的成本货币值; i:贴现率; t:年。 • 若NPV>0,项目可行; • 若NPV=0,如果内部收益率(净现值=0的贴现 率)>银行贷款利率,项目可行; • 若NPV<0,项目不可行。 ②IRR(内部报酬率法)

  42. n Bt n Ct 0= ∑ ————— t - ∑ ————— t t=0 (1+IRR) t=0 (1+IRR) n Bt-Ct = ∑ ————— t t=0(1+IRR) • IRR ≥所期盼报酬率,投资有效率,项目可 行; • IRR <所期盼报酬率,项目不可行; • 几个项目比较,选择最大者。 ③NI法(效益成本比率法)

  43. 在各支出方案的成本效益数量化后,折为现 值,求出效益现值与成本现值的相对数,作为决 策依据。 n Bt ∑ ——— t B t=0(1+i) NI= ——= ——————— C n Ct ∑ ——— t t=0(1+i) • 当B/C≥1时,项目方案可行;

  44. 当B/C<1时,项目方案不可行; • 几个方案比较时,正效益成本比最高者,为最 佳方案。 ④最低成本法(最低费用选择法)。 不用货币单位计量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 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作为择优标 准,适用于成本易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 目。 • 根据已确定建设目标,提出几种备选方案; • 分别计算各种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

  45. 按费用高低排列顺序,供决策者选择。 案例:有A、B两个项目,贴现率为10%, 单位:元 净效益 项 目 最初成本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A -20000 11800 13240 B -9000 1200 6000 6000 • NPV法: -20000+11800 13240 项目A= ———————— + ———— 2 1+10% (1+10%)

  46. = 1669(元) -9000+1200 6000 项目B= —————— + ———— 2 + 1+10% (1+10%) 6000 ————— 3 (1+10%) =1557(元) • IRR法: 项目A:

  47. -20000+11800 13240 0 = ——————— + ———— 2 (1+IRR) (1+IRR) IRRA=16.04% 项目B:-9000+1200 6000 0 = ——————— + ———— 2 + (1+IRR) (1+IRR) 6000 ———— 3 (1+IRR) IRRB=17. 88%

  48. NI法: 项目A: 11800 13240 ———— + ———— 2 1+10% (1+10%) —————————— 20000 =1.08 项目B: 1200 6000 6000 ———— + ———— 2+ ———— 3 1+10% (1+10%) (1+10%) ————————————————— 9000 =1.17

  49. 2、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①规模效益指标体系 • 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占GDP比重=当期财 政支出(分类别支出)/当期GDP ×100%; • 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贡献率 =当期GDP增 加值/当期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总额 ×100%; • 财政支出(分类别支出)公共物品产出率=当 期公共产品总额/当期财政支出(分类别支 出)×100%。

  50. ②结构效益指标体系 • 本级财政支出占本区域比重= 当期本级财政支 出总额/当期本级区域财政支出总额×100%; • 各类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当期某类支出总 额/当期财政支出×100%; • 各项目支出类别的比重= 当期某项目支出总额 /当期类别支出总额×100%。 ③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 支出项目的成本收益率= 期间支出项目的经济 收益/期间项目的支出总额×1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