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69 Views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 1789--1794. 1789——1794. . 原因. 第一阶段.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 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 . 原因.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根本原因. 阻碍.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㈠ 教士. 等级制度. 特权等级. 等级制度. ㈡ 贵族. 反 对. ㈢ 包括资产阶级 在内的广大人民. 思想动员. 法国 启蒙运动 的发展. 1789 年,路易十六召集. 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路易十六在于征收新税. 目的. 人民希望实现政治经济改革.
E N D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 1789--1794
1789——1794 原因 第一阶段 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
原因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根本原因 阻碍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㈠教士 等级制度 特权等级 等级制度 ㈡贵族 反 对 ㈢包括资产阶级 在内的广大人民 思想动员 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1789年,路易十六召集 导火线 三级会议的召开 路易十六在于征收新税 目的 人民希望实现政治经济改革
第一阶段 革命爆发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保留国王 执政阶层 大资产阶级 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抗击普奥联军 《马赛曲》 瓦尔米大捷 阶段结束 逮捕国王和王后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推翻波旁王朝统治 不久大资产阶级统治结束
第二阶段 阶段开始 逮捕国王,推翻大资产阶级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吉伦特派统治开始 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执政阶层 吉伦特派 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 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 阶段结束 推翻吉伦特派统治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雅各宾派上台
第三阶段 推翻吉伦特派统治 阶段开始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 雅各宾派上台 执政阶层 雅各宾派以罗伯斯庇尔为首 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的革命措施 把流亡贵族的土地卖给农民; 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把地主霸占的公用土地还给农民; 废除封建义务,烧毁封建地契; 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镇压反革命 改革军队,肃清侵略军 革命结束 雅各宾派专政被颠覆 1794年,热月政变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结束
夺权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 称帝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对内 颁布《法国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 对外 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第一帝国覆亡。 结局
? 巴士底狱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久为人民所痛恨,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一举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开始。
颁布《人权宣言》 摧毁封建制度 成立共和 国 三级会议召开 大资产阶 级 掌 权 吉伦特派掌权 雅各宾派专政 热月政变 攻占巴士 底 狱 第二次武装 起 义 第三次武装 起 义 瓦尔密大 捷 肃清境内干 涉 军 普奥武装干 涉
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他们批判,反对天主教会,提倡“ ”、“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1、拿破仑对内实行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说明了第一帝国的什么性质?1、拿破仑对内实行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说明了第一帝国的什么性质? • 对内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法典》,维护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因此第一帝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帝国。 2、我们应该如何去认识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多次打垮欧洲反法同盟,客观上起到了保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防止波旁王朝复辟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欧洲封建君主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这些同家的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具有进步的一面。但法国对外战争也有与英俄争霸和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人民的一面,特别是随着法国日渐强盛,欧洲列强对法国的威胁日益减小,其战争的侵略性和争霸性就逐渐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