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4 水泥 _ 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制作人 — 依巴丹. §4 水泥 _ 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一、胶凝材料. 当其与水或水溶液拌合后,所形成的浆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逐渐凝结硬化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石状体。 按照 硬化条件 的不同,可分为 气硬性胶凝材料 和 水硬性胶凝材料 。前者是指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石膏、石灰、水玻璃、菱苦土 等);后者是指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 水泥 。. 无机胶凝材料.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石膏、石灰、水玻璃 ). 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各种水泥). 将无机胶凝材料区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

leo-wils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4 水泥 _ 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制作人—依巴丹 §4 水泥_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2. 一、胶凝材料 • 当其与水或水溶液拌合后,所形成的浆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逐渐凝结硬化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石状体。 • 按照硬化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前者是指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石膏、石灰、水玻璃、菱苦土等);后者是指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水泥。

  3. 无机胶凝材料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石膏、石灰、水玻璃) 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各种水泥)

  4. 将无机胶凝材料区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 • 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 •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一般只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不宜用于潮湿环境中。 • 水硬性胶无机凝材料则不仅可用于地上工程,而且适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地工程。 • 二、水泥品种 • 包括:硅酸盐系水泥、铝酸盐系水泥、硫铝酸盐系水泥、铁铝酸盐系水泥等系列,其中以硅酸盐系水泥为广泛。

  5. 通用水泥 硅酸盐类水泥 专用水泥 特性水泥 硅酸盐类水泥

  6.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 • 定义: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硬性胶凝材料。 • I型:不掺混合材料 • II型:掺不超过5%的混合材料

  7. 一、硅酸水泥的生产及矿物组成 • (一)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过程

  8. ——“两磨一烧”,关键是配料和煅烧 • (二)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 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C3S,含量45%~60%; • 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C2S,含量15%~30%; • 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写C3A,含量6%~12%; • 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C4AF,含量6%~8%。 • 各种矿物单独与水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性能,见表4-1。

  9. 上一页 下一页

  10. 二、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 • 表面现象: • 水泥+水→具有流动性、可塑性浆体→失去可塑性(凝结)→强度提高,发展成为坚实的水泥石(硬化)。

  11. 实质原因:水化反应 • (一)水泥的水化反应

  12. 水泥水化产物: • (1)水化硅酸钙-凝胶; • (2)水化铁酸钙-凝胶; • (3)氢氧化钙-晶体; • (4)水化铝酸钙-晶体; • (5)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13. 以实质原因解释表面现象 • ——水泥加水后,水化反应进行,随着水化产物的增多,凝胶和晶体析出,水分不断减少,浆体变稠-凝结。随着凝胶和晶体的增多,水分的减少,晶体相互连接,形成晶体网。凝胶体填充晶体网,水泥石的强度提高,形成坚实的水泥石-硬化。观察与讨论

  14. 观察与讨论 • 熟料矿物组成对早期强度及水化的热的影响 以下是A、B两种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百分比含量,请分析A、B两种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及水化热的差别。

  15. 讨论 •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各具特性: • A水泥的C3S及C3A含量高,而C3S及C3A的早期强度及水化热都较高, • 故A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与水化热高于B水泥。

  16. (二)凝结硬化的特点: • 1、放热反应 • 2、凝结硬化速度3-7天内较快,大致28天完成基本部分,完成全过程需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 • 3、不同熟料矿物水化反应速度不同,顺序为:C3A→C3S→C4AF→C2S。

  17. (三)水泥中掺适量石膏的目的 • 调节(延缓)水泥凝结时间 • 解释:纯水泥熟料磨细后,与水反应快,凝结时间很短,不便使用,所掺石膏与反应最快的C3A的水化产物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覆盖于未水化的C3A周围,阻止其继续水化,从而延缓水泥凝结时间。

  18.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主要因素) • 1、熟料矿物的组成比例 • 2、水泥颗粒粗细程度 • 3、石膏所加比例 • 是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内因。 • 4、加水量(以水灰比来控制) • 5、养护条件(温、湿度) • 6、养护龄期(28天)

  19. 温度越高,水泥凝结硬化速度越快。 • 湿度是保证水泥水化的一个必备条件,水泥的凝结硬化实质是水泥的水化过程。 • 因此,在缺乏水的干燥环境中,水化反应不能正常进行,硬化也将停止; • 潮湿环境下的水泥石能够保持足够的水分进行水化和凝结硬化,从而保证强度的不断发展。

  20. 影响水泥石强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 加水量(以水灰比来控制) • 例如, • 1M3砼中,水泥300kg,砂600kg, • 石子1200kg, 水180kg • 实验室15升用量:水泥 4.5kg, 砂 9.0kg, • 石子 18.0kg, 水 2.7kg • 拌合物:干稠, 如何调整? • 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21. 三、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 • (一)细度 • 定义: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 细度↑: • 优点:早期强度↑ • 缺点:硬化时收缩大,易受潮,成本高 • GB规定,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300m2/kg

  22. 细度 比表面积法 负压筛法 水筛法 手工干筛法

  23. (二)标准稠度及其用水量 • 标准稠度:水泥净浆以标准方法测试所达到的可塑性程度的稠度。 • 解释标准稠度的意义。 • 标准稠度用水量: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所需的加水量,以水与水泥质量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24. 标准稠度用水量 调整用水量法 固定用水量法

  25. (三)凝结时间 • 初凝时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开始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 终凝时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开始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26. 凝结时间 • 水泥全部加水时 开始失去塑性时 • 初凝 • 完全失去塑性时 • 终凝

  27. 工程意义:初凝不宜过早,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施工操作;工程意义:初凝不宜过早,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施工操作; • 终凝不宜过迟,以利于下道工序及时进行。 • BG规定:初凝不得早于45分,终凝不得迟于6.5小时(390min)。

  28. (四)体积安全性 • 定义:指水泥浆体硬化后因体积膨胀不均匀而变形的状况。 • 良好:硬化后不产生体积膨胀或开裂。 • 不良:硬化后产生不均匀的体积膨胀而开裂——废品水泥 • 安定性不良的原因: • (1)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CaO; • (2)熟料中含有过量的游离MgO; • (3)石膏掺量过多。

  29. 体积安全性 • 详细解释以上三个原因 • GB规定:(1)CaO: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不大于1.0%; • (2)MgO:不大于5.0%; • (3)SO3:不大于3.5%。

  30. (五)水泥的强度与强度等级 • 用标准的试验方法制作标准试件40mm×40mm×160mm,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规定的时间测其抗压、抗折强度,根据强度值划分强度等级, • 见表4-2,并作解释。

  31. (六)水化热 • 定义: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J/kg。 • 水化热量的多少和放热速度取决于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 • 工程意义:水化热对一般建筑的冬季施工有利,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有害(详细解释)

  32. 四、水泥石的腐蚀及防止 • 水泥石在某种腐蚀性介质的作用下,结构逐渐遭到破坏,强度下降以致全部溃裂。根据腐蚀原因的不同,腐蚀包括以下四类:

  33. (二)盐类腐蚀 • 1、硫酸盐腐蚀 • SO4-2+Ca(OH)2→CaSO4+OH- • 石膏+水化铝酸钙+水→水化硫铝酸钙,其体积膨胀,使已硬化的水泥石开裂。 • 2、镁盐腐蚀 • (1)MgSO4+Ca(OH)2+H2O→CaSO4·2H2O+Mg(OH)2 • 石膏+水化铝酸钙+水→水化硫铝酸钙,体积膨胀,使水泥石开裂;生成物Mg(OH)2松软,无胶凝能力。 • (2)MgCl2+Ca(OH)2→CaCl2+Mg(OH)2

  34. (三)酸类腐蚀 (四)强碱腐蚀 • (三)酸类腐蚀 • 酸+Ca(OH)2→盐+水 • 新生成的盐类或溶解,或者体积膨胀,造成腐蚀。 • (四)强碱腐蚀 • (1)NaOH+3CaAl2O3→3Na2OAl2O3(易溶)+Ca(OH)2 • (2)水泥石被NaOH溶解浸透后又在空气中干燥时, • NaOH+CO2+H2O→Na2OCO3(结晶膨胀)+H2O

  35. (五)腐蚀的防止措施 • 总结水泥石被腐蚀的根本原因: • (1)水泥石本身不密实; • (2)水泥石中存在着易受腐蚀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 • (3)外界腐蚀介质的存在。 • 防腐措施: • (1)根据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水泥品种; • (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 (3)加作保护层。

  36. 第二节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 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均属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 一、混合材料 (一)活性混合材料 • 活性表现:含有活性SiO2和活性Al2O3,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水化铁酸钙 • SiO2+xCa(OH)2+mH2O→mCaO·SiO2·nH2O • Al2O3+xCa(OH)2+mH2O→mCaO·Al2O3·nH2O

  37. 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 • 1、粒化高矿渣: • 高炉冶炼生铁所得的熔融物,精粹泛化成粒后的产品。 • 2、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 具有火山灰质的矿物质,如火山灰、凝灰岩、浮石等。 • 3、粉煤灰: • 火力发电厂用煤粉作为发电的燃料,所排出的废渣急速冷却而成。

  38. (二)非活性混合材料 • 常用的有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磨细的块状高炉矿渣、炉灰等, • 这类混合材料掺入后不起化学反应,只起填充作用——调节水泥强度等级,增加水泥产量,减低水化热等。

  39. 二、普通硅酸盐水泥 • 定义: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 (一)技术要求 • 注意与硅酸盐水泥的区别 • 1、细度 • 80μ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