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806 Views
小政府大社会关系分析 ——顺德综合改革速记. -----顺德区社会工作委员会 伍成亮. 一、为什么改 (改革的背景) 二、改什么 (改革的主要内容 ). 一、为什么改革. ( 一)可改革 ( 具备了改革的条件) (二)要改革 (有改革的内在动因). (一)具备了改革的条件. 天时 地利 人和. 天 时. 国际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 国家 :推进社会综合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需要。. 天 时.
E N D
小政府大社会关系分析——顺德综合改革速记 -----顺德区社会工作委员会 伍成亮
一、为什么改(改革的背景)二、改什么(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为什么改(改革的背景)二、改什么(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为什么改革 (一)可改革 (具备了改革的条件) (二)要改革 (有改革的内在动因)
(一)具备了改革的条件 天时 地利 人和
天 时 国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
国家:推进社会综合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需要。国家:推进社会综合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需要。 天 时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 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省:广东省先后出台"1+7"配套文件,构成我省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为全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明确了方向和任务。省:广东省先后出台"1+7"配套文件,构成我省加强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为全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明确了方向和任务。 天 时
1、《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1、《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施意见》 2、《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 3、《关于加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实施意见》 4、《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5、《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信息化的实施意见》 6、《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7、《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 1+7社会建设系列文件 《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
顺德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北接广州,南近港澳和深圳(社会管理先进地区)顺德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北接广州,南近港澳和深圳(社会管理先进地区) 地 利 深圳 澳门 香港 广州 顺德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地 利(顺德历来就是一块改革的热土) • 1449年,黄萧养在冲鹤堡率农民起义 • 1978年,全国最早“三来一补”企业(容桂大进制衣厂)投产 • 1992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综合改革试验县(市) • 1999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赋地级市管理权限 • 2009年,大部制改革
地 利——周边有改革氛围 梁启超 毗邻改革先锋城市: 江门(梁启超)、 南海(康有为)、 中山(孙中山)。 康有为 孙中山 顺德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上:国家、省、市的支持 外:社会(社会组织、自治组织、港澳同胞、普罗大众)的广泛参与; 内:广大公务员干部队伍(部门、镇街、基层)的担当。 三、人和 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改革的内在动因(内需) • 顺德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 • 社会建设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 • 党委政府职能转型相对滞后;
顺德面临原有的发展路径不可持续,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顺德面临原有的发展路径不可持续,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 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渐多元,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日益繁重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日渐多元,政府承担的公共事务日益繁重 公务员疲于奔命
探索符合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的行 政体制和社会管理 体制。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构建符合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的 行政体制 和社会管理体制 行政体制改革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小政府 强政府 大社会 好社会
小政府: 部门“少” 管理层次“少” 职能事项“少” 权力空间“小”
小政府 部 门 “少”: • 实施大部制,从2009年前的41个党政部门,按照同类项合并的原则,压减至16个大部门;党政联动,建立“四位一体”(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区联席会议,减少党政之间、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环节。
四十一个部门整合为十六个大部门 部门“少” 部门“少”:实施大部制,从2009年前的41个党政部门,按照同类项合并的原则,压减至16个大部门;党政联动,建立“四位一体”(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区联席会议,减少党政之间、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环节。 小政府 职能事项“少”:通过简政放权,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项转移社会实施,大幅度压减、放宽审批事项;推进法定机构试点、事业单位改革、社会组织培育,让其大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管理层次“少”:根据“一级政府、扁平管理”行政管理模式,区领导兼任大部门首长;实施决策权上移、执行权下移,减少区镇重复决策、重复执行而造成的“雷声大、雨点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行政资源浪费现象。 权力空间“小”:从决策、执行、监管全面引入社会参与,政府权力得到制衡,通过实施行政审批权标准化、处罚裁量权标准化、施政过程公开化,加大监管力度,有效减小权力寻租空间。
1992年,政府部门从52个减少到28个。 2009年,政府部门从41个减少到16个。 大部制的故事
小政府 管理层次 “少”: • 根据“一级政府、扁平管理”行政管理模式,区领导兼任大部门首长;实施决策权上移、执行权下移,减少区镇重复决策、重复执行而造成的“雷声大、雨点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和行政资源浪费现象。
区委区政府 区属大部门 (决策层) 管理层次“少” 人大、政协、 纪检监察、司法、 社会、媒体等 (监督层) 法定机构、事业单位 (专业执行) 镇(街道)(综合执行) 社会组织 和市场中介 (辅助执行) 按照“一级政府”的理念和决策、执行、监督既分离又协调的原则,重构各权力主体的职能定位和管理权限。
案例:逢简与周庄 逢简水乡——发展旅游项目。 目标是将逢简打造成岭南的“周庄”,然后在执行过程中,建设任务经过区政府-——杏坛镇政府——逢简村的层层过滤,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人力、财力等资源支撑等,都严重缩水,导致今天不如人意的结局。 反观江苏周庄,由于项目得到了昆山政府直接全力执行和群众的通力支持,早已闻名全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顺德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小政府 职能事项 “少”: • 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通过简政放权,将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事项转移给社会实施,大幅度压减、放宽审批事项。
与先进地区香港比较 世界各地政府、市场与社会在治理机构中的比例: 瑞典及北欧:6:2:2 法国:4:2:4 德国:1:1:1 美国:2:4:4 日本:5:3:2 韩国:4:3:3 新加坡:5:4:1 中国:7:2:1 职能事项“少”
还权赋能,逐步将可转移的政府职能向社会放权还权赋能,逐步将可转移的政府职能向社会放权 职能事项“少” • … 政府 社会 政府职能 已转移22项 正研究剩下的118项 拟转移54项 …
大胆突破,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 职能事项“少” 行政管理事项共5720项(包括审批服务事项1568项) 事项压减30%、时间压缩50%
小政府 权力空间 “小”: • 改变当前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及司法裁量方面的权力空间大的现状。
权力空间“小” • 从决策、执行、监管全面引入社会参与,政府权力得到制衡 顺德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参政议政职能 区人大视察三打两建工作 决策、执行、监管全面 引入社会参与 区人大视察创文工作 区人大举办《监督法》 学习培训班 区政协围绕农村污水处理开展专题调研 区政协赴上海无锡为探索 养老事业发展取经 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研定治安环境专题调研报告
优化或减少审批事项 突破自我完善的改革思维,及时向省提出优化和取消548项审批事项。
权力空间“小” 通过实施行政审批权标准化、处罚裁量权标准化、施政过程公开化,加大监管力度,有效减小权力寻租空间。 顺德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7月1日启动区网上审批服务大厅 施政过程公开化 445项区级和129项镇级行政审批事项可上网办理
强政府: 人、财、物强; 在经济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的决策、执行、监管方面的能力强。
大社会: • 社会全动员 • 社会权力增大 • 构建三级社会管理服务网络
社会全动员 • “政社互动、互补”,政府退出社会的职能事务需要社会承接,社会得到发展和培育,法定机构、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企业、家庭、公民等覆盖社会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建设管理的主体。
推动法定机构成立,首批法定机构正式挂牌成立推动法定机构成立,首批法定机构正式挂牌成立 社会全动员
推进群团组织向枢纽型组织转型 社会全动员 目前全区共有工会委员会4个,镇街总工会10个,行业工会16个,各类企业工会组织2万多个,工会会员70万。 区总工会 发掘和联系290多家青年社会组织,并在镇街建立社区青少年服务组织--青年坊。 团区委 建立孵化中心,培育14个妇女儿童社团和民办非盈利机构。 区妇联 推动镇街成立总商会,已成立陈村、伦教、龙江、北滘等4个镇街总商会。目前商会组织(团体会员)有76个(包括43个行业性商协会、14个专业性商协会、19个联合性商协会),共有会员企业1万多家。 区工商联 培育6个区级社会组织残疾人服务机构和孵化5个镇街级社会组织的残疾人服务机构。 区残联
北滘总商会成立 龙江总商会第一届会员大会 区房地产商会与财税局探讨行业形势 旅游饮食行业成立产学联盟 推动协会商会参与行业管理 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事项
2009年以来社会组织增长情况 社会培育和发展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 800 732 696 595 543 600 408 400 389 332 324 307 304 社会组织(家) 263 239 0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7月止
我区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 社会培育和发展
构建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 • 在区层面,以区社会创新中心建设为引领,全力打造总部型、枢纽型的顺德社会创新园;在镇(街道)层面,大力推动镇(街道)社会综合服务中心(或家庭服务中心)的建设;在村(社区)层面,依托社区服务站和党代表工作室,建立基本行政服务、社区服务、民众联络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服务模式。
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网络。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服务网络。 社会服务 创新园 区 镇(街道) 社会服务综合体 村(社区) 行政服务站、党代表工作室 区镇村三级服务网络 建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培育大社会 17
区层面 区社会创新中心整合“政、商、教、研、社”等各方资源,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镇街建立各具特色的枢纽型社会服务中心 勒流家庭服务中心 镇(街道)层面 杏坛社会综合服务中心 北滘社会综合服务中心 伦教天伦万家群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