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32 Views
分集技术. 姓名: 孙小东 学号: 122201100 学校:上海师范大学. 分集技术 — 研究意义. 干扰. 信号很弱. 衰落是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快衰落的深度可达 30~40dB 。. 衰落. 分集技术 — 研究意义. 抗衰落方法 1. 加大发射功率 2. 增加天线尺寸、高度等. 分集技术 --- 在各个支路上接收 相关性很小 且载有同一消息的信号,然后通过合并技术再将各个支路信号合并并输出. 分集技术. 原理:
E N D
分集技术 姓名:孙小东 学号: 122201100 学校:上海师范大学
分集技术—研究意义 干扰 信号很弱 衰落是影响无线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快衰落的深度可达30~40dB。 衰落
分集技术—研究意义 • 抗衰落方法 1.加大发射功率 2.增加天线尺寸、高度等 分集技术---在各个支路上接收相关性很小且载有同一消息的信号,然后通过合并技术再将各个支路信号合并并输出
分集技术 • 原理: • 若有其他衰减程度的原发送信号副本提供给接收机,则有助于接收信号的正确判决。这种通过提供传送信号多个副本来提高接收信号正确判决率的方法被称为分集。分集技术是用来补偿信道衰落损耗的。 副本非相关 信号 合并接收 信源 副本1 … 副本n
分集技术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空间、时域、频域等。 分集的分类: 分集 空间分集 时间分集 频率分集 极化分集 角 分集 不同空间的多径信号 不同频率的多径信号 不同天线角度信号 不同时间的多径信号 不同极化波多径信号
时间分集 • 时间分集是将同一信号在不同时间区间多次重发,各次发送时间 间隔足够大,则各次出现的衰落将是相互独立统计的。 • fm为衰落频率 • V为移动台速度 • 为工作波长
时间分集 • 优点: 减少了接收天线及相应设备的数目 • 缺点: 占用时隙资源增大了开销,降低了传输效率。 当移动台速度v=0,时间分集无效
频率分集 • 利用位于不同频段的信号经衰落信道后在统计上的不相关特性。在不同的频段上同时发送和接收同一信号进行合成或选择。 信号:
时间t的增加,信号相位的变化与 成正比,时间变量 的相关性可以用多普勒频谱s(f)来确定。 发射功率fc 的变化,信号相位变化与Ti有关,所以频率变量 的相关性由不同的时延分布P(T)决定:
P(T)的三种时延分布模型: 1.Maxwell分布模型 2.指数分布模型 3.近似模型 缺点:频谱利用率变低。
极化分集 • 在移动环境下,两副在同一地点,极化方向相互正交的天线发出的信号呈现出不相关的衰落特性。在收发端分别装上垂直极化天线和水平极化天线,就可以得到2 路衰落特性不相关的信号。
角分集 及时角分集 根据接收天线的角度不同,接收不相干的信号,合并接收信号。 过时角分集 多个波束天线系统,每个波束监控移动台的信号强度,将最强的波束用于当前的业务链路
移动电视天线分集接收技术的应用 DVB-T标准在移动电视、广播应用场景 • DVB-T是标准的数字电视地面波传输标准。采用COFDM调制传播。 • 多普勒效应和多径信号衰落
天线分集技术的应用 天线分集技术提高DVB-T性能解决方案 最大比值合并算法
DIBCOM的分集接受采用最大比值合并算法 双天线分集接收分别控制各支路接收增益,获得不同天线的最好信号,同时还时实时提供着个支路信号的信噪比,信号经相位调整后,以适当的增益系数,同相合并后,就获得最大信噪比的优质信号。
对于信道衰落大,或移动速度要求更高的环境下,DIBCOM 还可多颗IC采用菊花链形式连接实现分集接收,即每个芯片都可以把自己接收到的信号根其他芯片接收到的信号最大比值合并。
DIBCOM在分集接收下的性能 • 仅双天线分集接收,在8k QAM64 2/3的调制模式下,信号灵敏度可以提高2~10dB,降低6dB的C/N门限值,在周边复杂环境的情况下,如闹市区,展览会等地区,可以提高多达3dB以上的多径路抗干扰性能。 • 一般条件下,双天线分集接收将更可能接收到好的信号,相对来讲可以使信号覆盖扩大3倍。 • 车载等运动接收,同等条件下,可以使运动速度提高3倍。
结束语 • 双/多天线分集接收不仅在DVB-T移动接收中,有着很强的抗衰落效果,它带给终端用户了更大的信号覆盖面积、更高的信号质量和更快的接收机移动速度。今后在车载机、手持机,室内机等要求高的地方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