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558 Views
教出知行合一的學生 ---- 終結霸凌. 王美恩 東吳社工 兼任講師 兒福聯盟 專案督導 《 終結霸凌 》 作者. 霸凌是一個很 ” 夯 ” 的議題?. NO. 應該說是一個很 ” 久 ” 的議題 以前視為正常社會化 社會對生命尊重的觀念提升 反霸凌應該以「友善校園」為目標. 友善校園. 學生喜愛學習,友愛同學,尊敬老師. 教學、行政、學生事務、家長要求、校外教學、運動會、班際比賽、校際參賽 ……… 面對班級經營,有心無力?. 落實三級輔導機制. 初級輔導:全體教師 全體學生,以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二級輔導: 輔導教師
E N D
教出知行合一的學生----終結霸凌 王美恩 東吳社工 兼任講師 兒福聯盟 專案督導 《終結霸凌》 作者
NO • 應該說是一個很”久”的議題 • 以前視為正常社會化 • 社會對生命尊重的觀念提升 • 反霸凌應該以「友善校園」為目標
友善校園 學生喜愛學習,友愛同學,尊敬老師
教學、行政、學生事務、家長要求、校外教學、運動會、班際比賽、校際參賽………教學、行政、學生事務、家長要求、校外教學、運動會、班際比賽、校際參賽……… 面對班級經營,有心無力?
落實三級輔導機制 • 初級輔導:全體教師 全體學生,以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 • 二級輔導: 輔導教師 初級輔導無法奏效及瀕臨行為偏差之學生進行專業之輔導諮商。 • 三級輔導: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等 針對偏差行為及嚴重適應困難學生,引進外部資源或轉介,以進行專業之諮商或治療
孩子一進班級後的行為變化 • 人 • 定位系統啟動 • 尋找自我價值感 班級
霸凌發生的步驟: • 「測試期」 看大雄的反應 • 「醞釀期」 • 看顯性和隱性的小夫多寡 • 「爆發期」 • 長期的霸凌行為出現了
霸凌的種類 • 肢體霸凌 • 言語霸凌 • 關係霸凌 • 性別霸凌 • 網路霸凌 • 反擊型霸凌
要與學生強調的價值觀〈小夫的教育〉 • 各種型式的校園霸凌,都是在一個缺乏尊重、友愛、正義文化的團體中,人際間彼此勢力的較勁之下,所產生強欺弱的現象,藉此滿足強勢者的操控以及獲得注意的慾望。 • 尊重:去除歧視 • 友愛:付出關懷 • 正義:遏止霸凌
從班級經營的角度,小夫們在班級團體中是占多數,而友善且正義的小夫增加,影響了團體動力與文化,只要無人跟著胖虎起鬨,胖虎會有自制力。從班級經營的角度,小夫們在班級團體中是占多數,而友善且正義的小夫增加,影響了團體動力與文化,只要無人跟著胖虎起鬨,胖虎會有自制力。 • 「告狀」和「求助」是不同的,告訴老師霸凌的事實,不是「報馬仔」害同學被責備被處分,而是要協助大雄「脫離苦海」。
友善班級經營 • 腦科學家吉兒‧泰勒〈Jill Bolte Taylor〉 『我的左腦塞滿各種細節,嚴格按照行程表來過日子,那是我比較嚴肅的一面。〈理性〉……..我的右腦只注重此時此刻的豐富,它充滿感激之情,感激我的生命,感激我生命裏的每一個人與每件事物,它很滿足、很慈悲、充滿關愛,永遠是個樂天派。〈感性〉』P.184 『我的右腦….,它熱情奔放、無牽無掛、常常微笑,極為友善。』P.184 『右腦的基本性格最基本的特質是內在深處的和平與同情,….我們如果花比較多的時間來運轉〈右腦〉迴路,….最後我們的星球就會擁有更多的和平與同情之心。』P.176
日本腦科學家茂木健一郎 • ,在〈感動腦〉一書中前額葉沒有反應,額葉區接受的正向訊息〈像是要同理他人,要尊重他人等訊息〉都是沒用的,所謂前額葉要有反應,就是要有「感動」,茂木先生強調要有「感動」,才會有「真知灼見」的產生,才會有行動。 • 知 感動 行
知:零霸凌的班規設定 • 何謂霸凌?霸凌有哪些類別? • 罵人或叫綽號算是霸凌嗎? • 受到霸凌的人,會有怎樣的感覺? • 如果同學遭受霸凌,我們可以做甚麼? • 為何遭受霸凌的同學都不說出來? • 你認為最不好的霸凌是甚麼? • 如何讓霸凌不要發生在我們班上?
感動的媒介,與感受的整理 • 最有影響力的感動觸媒:老師本身 • 校園、教室環境布置 • 音樂 • 戲劇 • 電影 • 體驗式教學 • 閱讀與寫作
舉例:周杰倫的「外婆」 外婆她的期待 慢慢變成無奈 大人們始終不明白 她要的是陪伴 而不是六百塊 比你給的還簡單 外婆她的無奈 無法變成期待 只有愛才能夠明白 走在淡水河畔 聽著他的最愛 把溫暖放回口袋
行:要配合正增強 • 紀錄觀察表:透過詳細的觀察與紀錄,掌握班級人際動力的發展,了解次文化以及人際互動,這些都是預防霸凌或是處理霸凌的基礎工程。 • 無論任何的處分要謹守維護「學生的尊嚴」和「師生的信任」的原則。 • 學生的正向行為需以正增強去強化,還有老師的肢體語言,像是微笑、拍肩膀等。
霸凌發生時….. 處理原則: 1.人 / 事 分開的態度 2.要讓學生有被同理、了解的感受
「ORID」漸進對話的過程 老師給學生的感覺是「一起」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急著要定罪名和責備,學生有被了解的感受,才有改變的契機。
照著思緒發展對話:聽者產生被同理的感受 • O--建構客觀現場〈Objective Recall〉 • R--同理情緒感受〈Reflective Consideration〉 • I—重建價值信念〈Interpretive Analysis〉 • D--模擬改變行動:〈Decisional Intent〉
案例一:胖虎帶著兩位小夫,在放學時長期對大雄勒索金錢去網咖打電玩,直到大雄在家偷媽媽的錢,此霸凌事件才由母親轉告老師知道。案例一:胖虎帶著兩位小夫,在放學時長期對大雄勒索金錢去網咖打電玩,直到大雄在家偷媽媽的錢,此霸凌事件才由母親轉告老師知道。
O:資料收集 • 對胖虎:「大雄偷媽媽的錢被逮到了,據我了解他拿錢是為了要給你,我很好奇你需要錢要做什麼呢?」 ******************************************* • 對大雄: 「我聽說你拿媽媽的錢給胖虎的事,什麼原因你需要給胖虎錢呢?你可以幫助我了解怎麼回事嗎?」
R:情感教育/同理 • 「聽起來你真的很想跟其他人一樣,有錢去網咖、有錢可以買零食來吃。」 • 「那些網路遊戲真的太好玩了,有時候真的很難忍得住不去玩,是嗎?」 • 「如果有人長得比你高大,並且因為沒有錢不行買玩具,很兇悍地向你要錢,你會有哪些的感受?」 ***************************************************** • 對大雄:「你一定有很大的壓力,很焦慮害怕才會去偷媽媽的錢,胖虎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偷錢也是不對的。」
I:道理價值 • 「當我們錢不夠時,又有很多慾望,可以有其它的方式來達成...,用傷害人的行為…會有哪些後果…。老師自己的作法…」 • 勒索金錢是一種觸法的行為,要讓胖虎知道嚴重性。協助父母一起教育胖虎的方法。 ************************************** 「面對比我們強大的人對我們作出威脅,害怕是一定的,要讓老師或是家長知道你發生的事情,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解決。」
D:行動力 • 「平時你可以如何存錢?玩電玩只能去網咖?」 • 「如果有人也跟你一樣像大雄要錢,你會給大雄怎樣的建議?」 【規則建立:老師清楚明確地告知下次再犯的處分。】 ********************************************************* • 對大雄:「你覺得可以怎樣避免讓別人有機會跟你勒索錢呢?」 • 「假設再有人跟你勒索,你覺得怎麼做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案例二:大雄是一位較內向,說話聲音細柔,皮膚白皙,體型瘦小的男孩,胖虎給他取綽號叫作「CC男」,當大雄跟男同學講話時,胖虎就在旁邊喊「同性戀,同性戀」,結果沒有男同學敢跟大雄在一起,如果大雄去找女同學,就會被胖虎說「好娘喔」,最後大雄在班上愈來愈少朋友了。案例二:大雄是一位較內向,說話聲音細柔,皮膚白皙,體型瘦小的男孩,胖虎給他取綽號叫作「CC男」,當大雄跟男同學講話時,胖虎就在旁邊喊「同性戀,同性戀」,結果沒有男同學敢跟大雄在一起,如果大雄去找女同學,就會被胖虎說「好娘喔」,最後大雄在班上愈來愈少朋友了。
當霸凌發生時,與家長的合作 • 清楚了解前因後果的發展,再通知兩方家長,說明時不要強調學生的對錯,而是說明霸凌發展歷程 • 接納家長的情緒,擔心與防衛,都是正常的人性反應。 • 等待家長的情緒平穩進入理性狀態,再建議家長一些解決的方法,親師彼此可以再交換所觀察的資訊,以讓家長安心。 • 協調會議,校方要公平處理。 • 如果是老師霸凌學生的狀況,校方應積極協助老師調整行為,並密切觀察被霸凌學生的各項發展。
校方的支持 • 成立反霸凌委員會 • 訂出明確反霸凌的校規 • 反霸凌委員會協助老師處理嚴重霸凌事件 • 提供教師定期經驗交流會議〈一個月至少一次〉,彼此交流霸凌的處理經驗 • 跨校成立反霸凌教案研擬小組 • 跨專業資源的合作網絡建立,校方平日須建立起社區中的相關資源體系 • 提供各式潛能課程 • 校園中的佈置
老師的自我照顧:熱情與感動 • 台灣老師的熱情耗損壓力原因: • 「少子化減班,超額的老師被調動,被資遣的心理壓力」 • 「無法處理來自家長的要求」 • 「欠缺公平的評鑑機制〈好老師沒被鼓勵,壞老師沒被處理〉」 對週遭事物的感觸與感動 消失在匆忙壓力與理性化之下
讓自己「被照顧好」 「感動」才會產生 心靈要有空間,美才會進來 忙碌的生活,感動就不會產生 ---蔣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