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227 Views
中国古典文学 作品中的文化“支点”. 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研究相关的文化体系,鉴赏相关的作品 。 强化理解、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玉文化 第二节 食文化 第三节 居文化 第四节 竹文化 第五节 扇文化.
E N D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支点” • 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 研究相关的文化体系,鉴赏相关的作品 。 • 强化理解、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玉文化 • 第二节 食文化 • 第三节 居文化 • 第四节 竹文化 • 第五节 扇文化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它能熏染我们的灵魂,从而加深我们的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品性灵气,进而陶冶性情,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培养优秀品质,树立民族自豪感,在我们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殿堂的基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母体,这儿有我们的精神家园,舍弃了她,就舍弃了根,无论到了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她的滋养。中华民族文化,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它能熏染我们的灵魂,从而加深我们的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品性灵气,进而陶冶性情,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培养优秀品质,树立民族自豪感,在我们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殿堂的基础。
作业: • 从玉文化、 食文化 居文化、竹文化 、扇文化中任选一项查资料或写学习体会。 • A4纸小四号字一页。 • 2007年3月20日以前交。 • 地址:博兴路1432号高桥东陆学校刘蕙 • 邮编:200129 • 电话:50253839-8407
第一节 神秘辉煌的中国古代玉文化 • 高古玉 • 中国四大名玉: 和田玉、岫玉 、独山玉 、绿松石 • 硬玉:翡翠 • 软玉:和田玉
《千字文》 :“金生丽水,玉石 昆仑” 。 • 《礼记·聘义》载孔子曰: “夫昔者, 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 仁也; 缜密以栗, 知也; 廉而不刿, 义也; 垂之如队, 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其终诎然, 乐也; 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 孚尹旁达, 信也;气如白虹, 天也; 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 圭璋特达, 德也; 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诗云: 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故君子贵之也。”
许慎《说文解字》: “玉, 石之美, 有五德: 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 理自外, 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 专以远闻, 智之方也;不挠而折, 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 洁之方也。”许慎《说文解字》: “玉, 石之美, 有五德: 润泽以温, 仁之方也; 理自外, 可以知中, 义之方也; 其声舒扬, 专以远闻, 智之方也;不挠而折, 勇之方也; 锐廉而不忮, 洁之方也。”
《周礼·春官·大宗伯》: “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 • 《周礼》郑注曰:“外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 ” • 《礼记》马氏注曰:“玉之为物也,能柔,则温润而泽,所以为仁 ;能刚,则廉而不刿,所以为义;能抑,则垂之如队,所以为礼;能扬,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所以为 乐;能敛,则缜密以栗,所以为智;能彰,则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所以为忠;孚尹于中,旁达于外,所以为信 ;始之以仁而成之以信,凡此皆粗而为人道也。”
玉可以通灵,用于祭祀天地鬼神; • 玉可以成为权力、地位的象征;是祥瑞的象征; • 古人认为玉可以防腐,以玉敛尸; • 认为玉可以延年 益寿,故食玉成风; • 和容貌的象征,并把它当作友情爱情的信物。还常用于敬称和美称。
清代陈性《玉经》中描述玉的质地时说:“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紧密,声音洪亮。” • 《礼记玉藻》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 《诗经·卫风·木爪》:“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秦风·渭阳》: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 《诗经小雅》所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