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口腔癌患者的營養照顧

口腔癌患者的營養照顧.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癌症中心 胡淑惠 營養師. 口腔癌的流行病學.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罹患口腔癌的患者 , 整體的死亡率增加了 100 % 左右。 民國九十二年的十大癌症死因中 , 口腔癌排名為第七名 , 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 5.28% 。 在台灣 , 造成口腔癌的環境危險因子為嚼檳榔ヽ抽菸與喝酒。 一般好發的年齡在四十至六十歲之間 , 以男性居多而且有年輕化的傾向。. 口腔癌之發生. 嚼檳榔 抽菸 喝酒 其他:口腔衛生不佳、長期食用熱度過高的食物、缺乏 vitA … 等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口腔癌。.

lemu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口腔癌患者的營養照顧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口腔癌患者的營養照顧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癌症中心 胡淑惠 營養師

  2. 口腔癌的流行病學 •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罹患口腔癌的患者,整體的死亡率增加了100%左右。 • 民國九十二年的十大癌症死因中,口腔癌排名為第七名,約佔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5.28%。 • 在台灣,造成口腔癌的環境危險因子為嚼檳榔ヽ抽菸與喝酒。 • 一般好發的年齡在四十至六十歲之間,以男性居多而且有年輕化的傾向。

  3. 口腔癌之發生 • 嚼檳榔 • 抽菸 • 喝酒 • 其他:口腔衛生不佳、長期食用熱度過高的食物、缺乏vitA…等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口腔癌。

  4. 1995年<口腔病理學及口腔內科學雜誌>的報告顯示:1995年<口腔病理學及口腔內科學雜誌>的報告顯示: • 台灣地區抽菸的人罹患口腔癌是一般人的18倍 • 嚼檳榔的人則增為28倍 • 嚼檳榔+抽菸+喝酒高達123倍! • 口腔癌的發生 1.口腔黏膜白斑症(Leukoplakia):白斑症的人約 有2〜3%的機率可能會轉變成口腔癌。 2.口腔黏膜紅斑症(Erythroplakia):紅斑症的發 生年齡層較大,約在60〜70歲,高達65%會轉變成 口腔癌。

  5. 口腔癌的症狀 • 口腔內有不正常的腫脹、增厚或硬塊 • 口腔內的黏膜有不痛性的潰瘍,而且超過十天以上都沒有癒合。 • 口腔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如刷牙、剔牙),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 • 口腔內有不明原因的疼痛或麻木。 • 口腔內黏膜表面出現白色或紅色的斑塊。 • 頸部摸到異常的硬塊。

  6. 口腔癌的分期(零期至第四期) • 零 期:又稱原位癌病變只侷限在口腔黏膜上皮內。 • 第一期:病灶小於或等於2公分沒有頸部淋巴結的轉移。 • 第二期:病灶大於2公分,但不超過4公分,也沒有頸部淋巴結 轉移。 • 第三期:病灶大於4公分,或在病灶的同側頸部有一個轉移的淋 巴結,但這個淋巴結不超過3公分。 • 第四期:以下任何一種情形都算是第四期。 ◎ 病灶已侵犯鄰近的組織(如:穿過骨外層,深入層肌肉、 上頷竇、皮膚等) ◎ 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數目超過1個(不論是在病灶的同側、 對側或兩側都有),或是淋巴結已超過3公分。 ◎ 已發生遠端轉移:口腔癌容易轉移到肺、肝及骨部位, 需特別注意。

  7. 口腔癌的治療 一、手術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要方式。 二、放射線治療 三、化學治療

  8. 癌症病人的營養評估 • 疾病史 • 營養史 • 體位測量值 • 生化檢驗值 • 決定營養需要

  9. 疾病史 • 腫瘤的位置 • 是否有可能影響營養消化吸收的轉移 • 使用的藥物及藥物營養之交互作用 • 以前是否曾做過腸胃手術 • 將要進行的抗癌治療 • 是否伴有急、慢性疾病

  10. 營養史 • 營養素攝取量 • 攝取量與需要量比較 • 水分攝取的限制 • 額外的營養素供應 • 體重變化

  11. 體位測量值 • 體重、身高 • 理想體重 Body Mass Index (BMI) = Bw (kg) /(Ht (m))² • 中臂環圍 • 中臂肌肉環圍 • 三頭肌皮脂厚度

  12. 檢驗值 • TP/ALB(Total protein/albumin) • TRF (Transferrin) • PALB (Prealbumin) • RBP (Retinal Binding Protein) • LYM (Lymphocytes) • CHI (Creatinine-height index) • Chol./TG、BUN/Cr.、Na、K、P、WBC • Nitrogen balance—24hr UUN(urine urea nitrogen)

  13. 決定營養需要 • 熱量需求 增加體重 維持體重 • 蛋白質需求 修復 維持

  14. 熱量需要量評估 • Harris-Benedict Equation (M)BEE=66.47+13.75W+5H-6.76A ( F)BEE=655+9.56W+1.85H-4.68A TER=BEE×Activity Factor × StressFactor StressFactor(cancer) ×1.2-1.4 W=Weight(kg),H=Height(cm),A=Age(y)

  15. 蛋白質需要量評估 • 修復 傷口癒合及組織重建都需要必須胺基酸 蛋白質需求:1.5-2.0 g/kg/day non-protein calorie / nitrogen ratio =100-120:1 • 維持 蛋白質需求:1.2-1.5g/kg/day non-protein calorie / nitrogen ratio=150:1

  16. 飲食治療的目的 • 增強患者對各種治療的接受能力 • 健全體內免疫系統和相關酵素的合成 • 修補因治療所造成組織及器官的損傷 • 增加抵抗力及延緩惡病質和併發症的發生

  17. 一般飲食原則 • 注意飲食的均衡 • 在治療期間,對治療不同反應調整進食 • 不聽信偏方 • 蛋白質的營養著重於肉類實體,勿以喝過多肉湯、魚湯取代 • 體重嚴重減輕時,應積極採用管灌或靜脈營養補充

  18. 飲食均衡

  19. 管灌或靜脈營養補充 • 管灌營養 NG ND Gastrostomy Jejunostomy • 靜脈營養 TPN PPN

  20. 口腔癌治療對營養的影響 • 手術治療(以手術面積而定) • 放射線治療(依照射部位而定) 味覺消失、唾液分泌減少 • 化學治療 化學藥物對消化道黏膜的直接毒性外, 亦會造成 噁心、嘔吐、厭食和學習性厭食

  21. 手術治療的影響 • 主要看切除面積大小及對其他器官功能有無影響。若只是口腔中的小腫瘤(例如原位癌及第一期)不會造成後續的問題。如果像第三期、第四期切除的面積比較廣就會影響病人的咀嚼、吞嚥或說話的功能。病人可能要做重建手術,飲食的照顧更要注意。 • 副作用 1.臉部浮腫 2.頸部僵硬 3.吞嚥反射遲緩、易流口水、食物溢出及發音                      不清楚。         

  22. 口腔癌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 口腔黏膜的發炎 飲食改採軟質、流質飲食,以減少黏膜的刺激,甚至以鼻胃管灌食,以補充營養之不足。 • 皮膚反應 • 唾液減少及口乾 • 組織纖維化 • 放射性骨壞死

  23. 化學治療之飲食改善方法 飲食之照顧應攝取足夠熱量及蛋白質,特別是含蛋白質高之食物應多吃, 例如:肉類、海產類、牛奶、雞蛋、黃豆製品等

  24. 愈紅的肉類含鐵質愈豐富,例如:牛肉、羊肉含鐵量比豬肉、雞肉、魚肉高。亦可多攝取血合肉 (魚肉較深色之部分) 、豬血糕、鴨血糕、豬肝等含血基質鐵高,其吸收率較高 含維生素C較高之水果有柳丁、橘子、檸檬、番石榴、奇異果、葡萄柚、木瓜等。

  25. 維生素A、C、E來源 • vitA 肝、蛋黃、全脂奶、魚肝油、黃綠色蔬菜水果等 (紅蘿蔔、木瓜等) • vitC 深色蔬果等 • vitE 全穀類、小麥胚芽油、綠色蔬菜、蛋黃等

  26.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27.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28.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29.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30.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31. 口腔潰瘍 (mouth ulcers) 食物必須柔軟且味道清淡 冷食比熱食之接受性高。 液體食物可用吸管進食,以減少疼痛。 避免辛辣、過酸、過鹹、太冷、太熱及含酒精類之食物或飲料。 太甜或含咖啡因之食物亦盡量避免。 使用 (添加) vitE之油脂可增加口腔潰瘍之癒合能力 (wadleigh et al., 1992)。

  32. 採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 增加水份的攝取。 選擇新鮮,病人喜愛的食物,鼓勵病人細嚼慢  嚥,烹調時宜剁碎煮軟,避免過酸、辣等刺激  性食物。 每日保持適度飲食,可刺激腸胃蠕動,並保持  口腔清潔,常漱口,以促進食慾。 可攝取較稀的稀飯,或採軟質的食物,例如豆  腐、豆花、果凍類等的食品。

  33. 採取冰涼的飲料,例如舒跑、或果汁。 建議料理多以清蒸燉煮,勿以炸的方式,因炸的東西較硬,在吞嚥時,會有疼痛的情形。 勿食用刺激性的東西,例如辣椒、太鹹、太熱的東西,會刺激傷口。若疼痛感嚴重時,先採取流質飲食,減緩不適感後再採軟質食物。

  34.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35.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36.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37.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38. 飲食方面可補充含果膠較豐富的水果,如蘋果。在食物中添加豆蔻 (nutmeg) 有助於減緩腸道蠕動 (Lowdermilk, 1995)。低渣飲食 (除低纖維飲食外,並禁食牛奶及乳製品),可降低腸道刺激緩和腹瀉;避免生食蔬菜及易產氣的豆類,洋蔥、碳酸飲料等食物。 可進食含活菌的優格,以補充因治療或腹瀉而流失的腸  道有益生菌叢。 有嚴重營養不良者或有嚴重放射線毒性者,可在餐間補  充特殊商業性配方,即含胺基酸或部分水解蛋白質與極  少量的脂質,有助於減輕腹瀉和體重的降低 (Turted and Shike, 1999)。

  39.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40. 治療造成各種症狀之飲食改善方法

  41. 特殊營養素 • Nucleotides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 VitA -Maintains fun. of mucosal surfaces -Affects thymus gland fun. -Affects leukocyte and lymphocyte production -Affects antigen formation -Affects inflammatory response

  42. 特殊營養素 • Arginine ↑ Thymic weight ↑ Lymphocyte content ↑ T-lymphocyte response ↑ T-helper cells • Omega-3 Fatty acid(Fish oil) ↓ Inflammatory ↑ Immune response

  43. 特殊營養素 • Glutamine • 改善腹瀉 • 改善肌肉關節疼痛與末梢神經炎 • 改善口腔潰瘍 • 快速修補口腔黏膜及腸道黏膜 • 快凝寶&輕鬆吞 • 幫助吞嚥流體食物避免嗆傷

  44. 如何解決吞嚥障礙問題? RESOURCE ThickenUp 快凝寶

  45. RESOURCE ThickenUp 快凝寶 優點 • 沖調方便:室溫下,迅速且完全溶解 • 穩定性佳:隔夜放置,濃稠度不變 • 無色無味:與食物調製時,風味不變 • 用途廣泛:可用於冷熱、鹹甜飲品,糊狀食物易塑形,方便進食促進食慾 • 可冷藏:調製後,可先冷藏後烹調,冷藏時間可長達24小時,增加供餐的便利性 • 素食可用 吞嚥障礙的救星 快凝寶

  46. 理想濃稠度 花蜜狀 蜜糖狀 布丁狀 每120毫升流質食物 1 湯匙 1 + 1/2 湯匙 2 湯匙 Thicken Up 快凝寶 建議用量

  47. 類維生素A酸(retinoid acids) • 口腔癌與檳榔、菸和致癌物的長期接觸,導致黏膜胞變性(白斑、紅斑,屬癌前期病灶)。Roaccutane的研究:retinoid acids可有效讓之60%〜70%的口腔白斑、紅斑等癌前期病灶回復為正常細胞。 • retinoid acids有特別強調二點: 1.病人要先戒菸、酒和檳榔 2.與一般vitA、類胡蘿蔔素不同,為醫師處方用藥,不可忽略副作用

  48.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