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23 Views
课题 3 离子(第 1 课时). 盐步中学 王翠红. 教学目标: 1 、知道原子的结构,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 、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 、运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知识认识元素周期表。. 思 考. 1. 在化学变化中 , 原子能否再分 ?. 不能. 2. 没有 “ 化学变化” 这个条件 , 原子是否可分 ?. 原子弹爆炸. 原子体积很小. 原子核. 原子.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α 粒子散射实验( 1909 年) —— 原子有核.
E N D
课题3 离子(第1课时) 盐步中学 王翠红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的结构,以及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的方法。 2、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认识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运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知识认识元素周期表。
思 考 1.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否再分? 不能 2. 没有 “化学变化” 这个条件,原子是否可分?
原子核 原子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原子有核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小结:原子里 (1)不同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3)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每个质子带1 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不带电) 中子 (正电) 原子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1 个单位负电荷) 思考:原子核带不带电?为什么? 因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 核电荷数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就是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原子构成中的规律: (1).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 质 子 数 不 一 定 等 于 中 子 数 (3). 原 子 中 不 一 定 含 有 中 子(如氢原子) (4). 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不相同 讨论: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显电性?为什么? 由于核内的质子数 (核电荷数) 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猜一猜? 我是一个小小的微粒, 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 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所带的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核外电子
二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电子层 电子层数: 1 2 3 4 5 6 7 离核由近到远, 能量由低到高 电子: 原子核
P +15 2 8 5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层 原子核 核内质子数 该层的电子数
知识目标1 1、原子结构示意图: 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 分别表示和; 弧线表示; 弧线上面的数字表示. 原子核 质子数 电子层 该层电子数
+2 2 +3 2 1 +1 1 +4 2 2 氢H +5 2 3 氦He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 2、电子是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个;第二层不超过个;最外层不超过个。核外电子层最少的有层,最多的有层。 8 8 1 7
知识目标1 3、试画出质子数为8、16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堂训练1 1、以下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镁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弧线表示电子层,共有3个电子层 C、数字8表示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 D、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 D
课堂训练1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可以确定的是( ) A、原子内的质子数 B、原子内的中子数 C、原子内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内的最外层电子数 B
课堂训练1 3、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 A.2 B.4 C.6 D.8 C
稳定结构: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的结构 (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 一般=8 (氦为2) 难得失电子
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失 不 < 一般4 易电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得 不
3、元素化学性质 与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一般<4 易失去电子 不稳定 一般≥4 易得到电子 一般=8(氦为2) 难得失电子 结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密切相关。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相似。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课堂训练2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则该元素的质子数为,该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该元素属于元素。 (填“金属”或“非金属”) 20 4 2 金属
课堂训练2 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 ) • A、质子数 • B、中子数 • C、电子数 • D、最外层电子数 D
课堂训练2 6、已知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与氦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C B
课堂训练2 7、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第二层电子数是第一层与第三层电子数之和,则该元素属于( ) A、金属元素 B、非金属元素 C、稀有气体元素 D、不能确定 B
中考链接 钠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名称是;最外层电子数为,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另一元素是;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周期;周期表中最后一纵行以元素结尾。 1 金属 锂 三 稀有气体
中考链接 (2)对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规律,如第一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请再总结出其它规律:
总结出其它规律: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质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 ; ③同一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④同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⑤同一纵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⑥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 3、元素的化学性质 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课后作业: • A类: 1、巩固本节内容,填写下一节自主学习内容 2、《名》 P45尝试练习题 1、2、3 和巩固练习题 2、5、7。 • B类: 《名》 P46拓展练习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