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s 2 3p 5. 3s 1. 3s 2. 3s 2 3p 1. 3s 2 3p 2. 3s 2 3p 3. 3s 2 3p 4. 3s 2 3p 6. 4s 1. 4s 2. 4s 2 4p 2. 4s 2 4p 3. 4s 2 4p 5. 4s 2 4p 6. 4s 2 4p 1. 4s 2 4p 4. 以下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 :. 2s 2 2p 1. 2s 2 2p 2. 2s 2 2p 3. 2s 1. 2s 2. 2s 2 2p 4. 2s 2 2p 5. 2s 2 2p 6.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单元 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 3s23p5 3s1 3s2 3s23p1 3s23p2 3s23p3 3s23p4 3s23p6 4s1 4s2 4s24p2 4s24p3 4s24p5 4s24p6 4s24p1 4s24p4 以下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 2s22p1 2s22p2 2s22p3 2s1 2s2 2s22p4 2s22p5 2s22p6

  3. 一、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1、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4.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把周期表的元素划分为5个区:s区、d区、ds区、p区、f区。 p 区 s区 ds 区 d 区 ns2np1~6 ns1~2 (n-1)d10 ns1~2 (n-1)d1~9ns1~2 f 区

  5. 阅读课本p20-p22,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元素第一电离能?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何变化规律?

  6. 如:钠元素的I1=496 kJ/mol是指 Na(g)-e- Na+(g)时所需的最小能量为496kJ/mol。 二、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1、定义:某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 用符号I1表示; 单位:kJ/mol。

  7. 思考: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与原子失电子能力有何关系?思考:元素第一电离能大小与原子失电子能力有何关系? 第一电离能越小,原子越易失去第一个电子; 第一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第一个电子。 2、意义:衡量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原子越容易失去一个电子;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大,原子越难失去一个电子。

  8. 观察下图,寻找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

  9. 3、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 从上到下,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1)同一主族 从左到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 (2)同一周期 特别提示: 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ⅡA比ⅢA大,ⅤA比ⅥA大。

  10. 练习1、将下列元素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练习1、将下列元素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 Li Na K Rb Cs (2) Be B C N O (3) Na Mg Al P S Li >Na >K >Rb >Cs N> O>C> Be >B P >S > Mg>Al >Na

  11. 思维拓宽:根据第一电离能的定义你能说出什么是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吗?思维拓宽:根据第一电离能的定义你能说出什么是第二电离能、第三电离能......吗? 第二电离能:是指+1价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2价气态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称该元素的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类似用I3、I4...表示元素的第三、四...电离能等。

  12. 4、元素电离能的应用: (1) 确定元素通常以何种价态存在。 观察分析下表电离能 (单位:kJ·mol-1)数据,回答问题: 为什么钠易形成Na+,而不易形成Na2+;镁易形成Mg2+,而不易形成Mg3+?

  13. 4、元素电离能的应用: (2)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有力证据。 练习2、已知某元素的第一至第八电离能(单位kJ/mol): I1=577,I2=1820,I3=2740,I4=11600,I5=14800,I6=18400,I7=23400, I8=27500 试推测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

  14. 化学史话 鲍林与元素电负性 鲍林研究电负性的手稿

  15. 三、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是用来衡量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物理量。 美国化学家鲍林利用实验数据进行理论计算,指定氟的电负性为4.0,并以此为标准确定其他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的数值只是相对值,没有单位。

  16. 2、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表明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呈现减小趋势,表明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17. 3、元素电负性的应用 (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

  18. (2)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电负性小的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电负性大的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性值,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NaH ICl NF3 HClO

  19. (3)判断化学键的类型。 一般认为,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请查阅下列化合物中元素的电负性值,判断他们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 NaF HCl NO MgO KCl CH4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NaF、 MgO、 KCl HCl、 NO、 CH4

  20. 练习3、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 ) A.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B.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 A 练习4、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与Y形成化合物中,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 B.第一电离能: Y一定小于X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nX B

  21. 原子结构 元素性质 决定 反映 反映 反映 决定 决定 元素在表中位置 位、构、性三者关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