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59 Views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 na. 薛凤祚对梅文鼎的影响. 报告人:李亚贺( Li Yahe )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报告主要内容. 一、“后学”与“耆宿” 二、 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 三、 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 五 、梅文鼎对薛凤祚的评价 六、小结. 一、“后学”与“耆宿”. 二人相关大事记. 顺治九年( 1652 年)前后
E N D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薛凤祚对梅文鼎的影响 报告人:李亚贺(Li Yahe)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报告主要内容 • 一、“后学”与“耆宿” • 二、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 • 三、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 •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 • 五、梅文鼎对薛凤祚的评价 • 六、小结
二人相关大事记 • 顺治九年(1652年)前后 • 顺治十六年(1659年) • 康熙三年(1664年) • 康熙十四年(1675年) • 康熙十九年(1680年)
二、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1/2 对对数的认识 • 比对《崇祯历书》,似异而实同:“对数之表”。 “以对数立算,愚则以不如直用乘除为正法也” • 《比例数解》:“对数之奇,尤在开方,古开方术至三乘方以上,委曲繁重,积晷刻而后成,今用对数,俄顷可得。”
二、梅氏对薛氏数学工作的吸收2/2 • 三角学方面:以三角函数造表法为例 《解八线割圆之根》
三、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1/2 • 薛凤祚引入的天文学体系 为什么梅氏没有发现? “布算之图”= “借象之图” ≠“实指之图”
三、梅氏对薛氏天文学工作的吸收2/2 • 伊斯兰天文学:《三十杂星考》 • 《恒星纪要》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1/2 • 梅文鼎对待西学态度的转变 “我欲往从之,所学殊难同,讵忍弃儒先,翻然西说攻。或欲暂学历,论交患不忠。立身天地内,谁能异初终?晚始得君书,昭昭如发蒙。曾不事耶稣,而能彼术穷。乃知问郯者,不坠古人风。安得相追随?面命开其朦。”
四、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2/2 • “中西会通” 梅文鼎对薛凤祚会通工作的肯定 “青州薛仪甫凤祚,本之为天学会通又新法中之新法矣” ——梅文鼎,《古今历法通考》
五、梅文鼎对薛凤祚的评价 • 南王北薛,王高于薛 “北有薛南有王,著述并自成家,可以专行,然北海之书详于法,而无快论以发其趣,剞劂有多草率,人不易读。”——“与潘稼堂书”
梅的评价对后人的影响 • 阮元《畴人传》 • 《四库全书》中《天学会通》一卷提要
六、小结1/2 • 对对数的看法有一个转变过程。 • 并没有读懂《天学会通》中的天文学体系,但注意到了与《崇祯历书》中天文体系的差别。
六、小结2/2 • 薛凤祚所引入的西学是梅文鼎西方天文历算知识的重要来源。吸收并运用了许多其中的知识,有些在薛氏基础上提出更好的方法。 • 梅文鼎对待西学的态度受到了薛凤祚的影响,肯定了薛凤祚中西会通的工作。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李亚贺 liyahe@mail.ustc.edu.cn 2010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