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12 Views
五步训练法推论及实施.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确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何在教学上把能力放在本位上却是个难以实现的大问题?. 前言.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确立 ◆ 能力本位教育是技能振兴国策 CBVE 是国际盛行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20 世纪 80 年代已引入中国 —— 开始用于课程和教学改革 仅是一个教育理论而已.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本土化 ◆ 能力本位教育是技能振兴国策 真正把 CBVE 作为职业教育目标起因于 30 年前的改革开放政策 —— 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对技能人才需求开出新订单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E N D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确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何在教学上把能力放在本位上却是个难以实现的大问题?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确定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如何在教学上把能力放在本位上却是个难以实现的大问题? 前言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确立 ◆ 能力本位教育是技能振兴国策 CBVE是国际盛行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20世纪80年代已引入中国 ——开始用于课程和教学改革 仅是一个教育理论而已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本土化 ◆ 能力本位教育是技能振兴国策 真正把CBVE作为职业教育目标起因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政策 ——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对技能人才需求开出新订单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本土化 ◆ 能力本位教育是技能振兴国策 真正把CBVE作为职业教育目标决定于15年前党的双证书制度政策 ——就业导向成为主管部门共识 ——能力本位成为教改基本方向 不仅是理念,而是一个政策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本土化 ◆ 能力本位教育是技能振兴国策 体现CBVE政策的重要措施是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标准是培训考核的依据 ——职业标准是教改和课改的依据 双证书制度是职教改革的分水岭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实现 完成对职业能力的解读: ——不是重要就可列为目标 ——能力的范畴又过于宽泛 ——技能是解读能力的捷径 ◆ 不能不搞明白的道理
重新认识技能的新视角 ◆ 对技能的认识要提到新的高度 ——有知识技术不等于有技能 ——真本事是实践中练出来的 ——技能传授靠手把手人传人 ——控制技能比控制技术更难 技能是技术的人格化
解读职业能力的要点 ◆ 技能是教学的主体 技能是1 知识是0 品德决定方向 ◆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 离开活动的任何分析都毫无意义 ◆ 悟性是教学的前提 个人认同感悟是能力养成的前提
解读职业能力的要点 ◆ 技能是教学的主体 技能是 1 知识是 0 品德决定方向 ——技能训练是综合行为能力养成的过程,要以技能训练为主体,带动知识的学习,养成职业的道德。
解读职业能力的要点 ◆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 离开活动的任何分析都毫无意义 ——再强大的能力没有一个活动作载体,也只能是一个名词,而不是动词,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解读职业能力的要点 ◆ 悟性是教学的前提 个人认同感悟是能力养成的前提 ——技能的掌握需要天分也需要勤奋,更需要感悟,不情愿不开窍的学生累死也学不会。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实现 职业能力的分层: ——能力本位相对应的是知识本位 ——知识本位追求宽口径厚基础 ——能力本位的宽基础在哪里 ◆ 不能不搞明白的道理
认识职业能力的新视角 ◆企业对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岗位胜任力(finishing task) ——职业适应力(fitting job) 需要拓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认识职业能力的新视角 ◆ 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职业 → 行业 → 就业 ——技术 → 泛专业 → 非技术 反映这个趋势的能力结构是什么
职业能力的分层化结构 职业的特殊能力 行业的通用能力 就业的核心能力 ◆ 最贴近职业活动现状的观点陈述
体现职业能力结构的教育体系 ◆ 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基础 ——分层化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 ——分层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是实训课程体系
体现职业能力结构的教育体系 ◆ 英国职业能力的分层化教育 ——针对职业岗位的NVQ体系 ——针对行业范围的GNVQ体系 ——针对就业的核心能力体系 一个宏观层面上的设计
体现职业能力结构的教育体系 ◆ 德国职业能力的分层化教育 ——针对岗位技术的专业能力 ——针对宽泛职业技术的能力 ——针对就业需要的关键能力 一个微观层面上的设计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实现 职教功能的转换需要结构的支持 ——能力本位是教育功能的转换 ——教育结构的转换要脱胎换骨 ——问题是现有课程结构不支持 ◆ 没有一种课程结构是万能的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一个教学环境下的双证书制度 ——两个教学主导体系的并存 ——专业学科课程体系是基础 ——实训课程体系要重新构建 ◆ 既有融通也有碰撞
能力本位教育目标的实现 课程决定能力本位目标的成败 ——课程改革解决方法问题 ——方法问题决定方向问题 ——教学方法是课程的核心 ◆ 要探索能力训练的基本规律
为核心能力设计的训练法 核心能力的特殊属性: ——整个职业能力体系的支撑 ——非技术和非职业性的技能 ——基于职业活动的行为表现 ——完成任务的过程执行能力 ——以人的认同和感悟为前提
为核心能力设计的训练法 核心能力养成的规律: ——注重行为习惯养成非知识多少 ——注重整体技能培训非模块分割 ——注重工作活动过程非活动结果 ——注重综合行为表现非单一技巧
为核心能力设计的训练法 养成核心能力的教学原理: 能力本位:能力在教学中要处于本位 行为目标:要把能力陈述为行为目标 样板感化:行为养成要有榜样来感化 活动导向:行为能力要借助活动载体
为核心能力设计的训练法 养成核心能力的教学原理: 项目训练:能力训练要基于项目设计 过程循环:行为养成要有熟练的过程 过程评估:考评伴随着培训过程之中 所有功能都要在课程中得到解决
为核心能力设计的训练法 五步训练法设计的思路 ——回归了职业教育的原本状态 ——是技能养成不可或缺的要素 ——反映了技能养成的普遍规律 ◆ 对技能培训具有普遍适用性
五步训练法基本原理的推论 说明:人的技能是怎样养成的 ——涉及到教学的全部过程 ——涉及到教学的基本要素 ——包含实训课程的基本步骤 ◆ 实训课程开发的依据
五步训练法基本原理的推论 推理的逻辑出发点:能力本位教育 ——三大目标领域的和谐 ——技术能力的主导地位 ——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 以此作为推论的前提
推论第一步:行为目标是训练的起点 ——实现能力本位教育的关键 ——所有教学首要的是确立目标 ——能力目标要陈述为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培训考核的依据 ◆ 行为目标就是技能标准和规范
推论第二步:榜样示范是行动的前提 ——进行技能训练的前提 ——行为的养成先要有一个映像 ——行为目标要化为具体的榜样 ——榜样才能形成映像并被接受 ◆ 不能只讲道理还要有示范
推论第三步:活动是行为目标的载体 ——进行技能训练的基础 ——把心动变为行为需要载体 ——教学主要任务是项目设计 ——项目活动与教学活动并行 ◆活动中的行为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推论第四步:行为在活动过程中养成 ——技能训练中的实战 ——只要行动就是成功的一半 ——做的多了自然会熟能生巧 ——只有自主地去参与才能成功 ◆ 真本事是练出来的
推论第五步:行为目标是训练的终结 ——考评是技能训练最关键的环节 ——技能考评强调的就是应会 ——重要的是现场的和过程的考评 ——技能训练在循环中回到新的起点 ◆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推论结果:五大训练要素不可或缺 有行为目标 有模仿榜样 有活动载体 有熟练过程 有标准考评 ◆ 人的技能就是这样养成的
实施第一步:目标解读 Object Establish 训练功能: 让学生理解和明确训练目标 教学内容: 依据教学大纲确定能力训练目标 依据项目活动确定包含能力目标 依据职业标准确定训练技能要求
实施第一步:目标解读 Object Establish 教学方法: 文本引导教学法展示教学目标 头脑风暴法讨论如何掌握目标 教学环境: 工作现场或实训课堂 教学资料: 职业标准、职业能力手册、教材
实施第二步:案例分析 Case Study 训练功能: 激发学生对榜样的认同和感悟 教学内容: 案例的性质:完成时、他人的表现 案例的形式:文本、多媒体等 案例的内容:职业的,专业的……
实施第二步:案例分析Case Study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展示行为榜样 头脑风暴法激发自我感受 教学环境: 工作现场或实训课堂 教学资料: 文本、图像、实物……
实施第三步:教学准备Teaching Prepare 训练功能: 以项目活动为教学活动的载体 教学内容: 项目设计和必要准备 实训组织和必要准备 应知内容学习和准备
实施第三步:教学准备Teaching Prepare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 目标导向规划法 教学环境: 实训基地或工作现场 教学资料: 项目相关资料
实施第四步:行为引导Take Action 训练功能: 在活动中引导和强化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 按项目要求引导任务完成 按教学要求引导能力训练 (实现双重目的)
实施第四步:行为引导Take Action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 角色扮演法 模拟教学法(设备/情景) 教学环境: 实训基地或工作现场 教师职能: 项目组织者 / 教学主持人
实施第五步:过程考评Process Evaluate 训练功能: 培训考评合一落实行为规范 教学内容: 按照项目要求考核任务完成情况 对照能力手册考评学员达标情况
实施第五步:过程考评Process Evaluate 教学方法: 职业能力手册:落实行为目标规范 实训管理软件: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实训教学评估:教与学多方位评估 教学成果展示:学员核心能力表现 学员自我测评:对行为规范的认同
实施第五步:过程考评Process Evaluate 教学效果: ——按企业要求:完成项目任务 ——按学校要求:完成教学计划 ——按教师需要:强化教学效果 ——按学生需要:实施资格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