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855 Views
17-1 對物質的探索. 第 十七 章 物質與能的世界. 物質的定義: 占空間 、 具質量 者 受地心引力作用而具有重量( W = mg ) 物質的三態 (三相) 1. 固體:有一定形狀和體積 2. 液體:沒有一定形狀和但有一定體積 3. 氣體:沒有一定形狀和體積 物質的組成 1. 古希臘觀點:組成所有物質的四個元素 水 氣 土 火 2. 道耳吞 原子說 :物質由 原子 組成 ( 19 世紀初,英國) 3. 輻射的發現 X 射線 ( X 光) :德國人 侖琴 發現 (西元 1895 年).
E N D
17-1對物質的探索 第 十七 章 物質與能的世界 物質的定義:占空間、具質量者 受地心引力作用而具有重量(W = mg)物質的三態(三相)1.固體:有一定形狀和體積2.液體:沒有一定形狀和但有一定體積3.氣體:沒有一定形狀和體積物質的組成1.古希臘觀點:組成所有物質的四個元素 水 氣 土 火2.道耳吞原子說:物質由原子組成(19世紀初,英國)3.輻射的發現X射線(X光):德國人侖琴發現(西元1895年)
17-1對物質的探索物質的組成3.輻射的發現X射線(X光):德國人侖琴發現(西元1895年) 具穿透性(肉眼不可見),用於醫療及檢測(西元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侖琴) 放射線發現:法國人貝克勒(西元1896年) 鈾的鹽類放出放射線(似X光),使底片感光4.電子的發現:英國人湯木生(西元1897年)5.某些不穩定原子核會放出放射線 法國人居禮、居禮夫人及紐西蘭人拉塞福研究 拉塞福的『原子模型』6.質子的發現:拉塞福7.中子的發現:查兌克
17-1對物質的探索偉大的科學家: X射線的發現者:德國人侖琴 侖琴 第一張 X光片
17-1對物質的探索原子結構1.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2.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17-1對物質的探索原子結構1.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2.原子核由質子與中子組成 1.電性: 電子 質子 中子2.質量: 質子中子>電子(1840倍)3.原子序=質子數 決定了元素的種類4.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 約略等於原子的質量
17-1對物質的探索同位素:質子數相同,但中子數不同的原子 表示法如下:eg.這些中子數不同的氧原子雖化學性質相似,但原子質量卻 不相同。 原子核衰變:不穩定的同位素原子核, 會放出放射線(、、), 直到變成穩定的元素為止, 此過程稱為『衰變』
17-1對物質的探索放射線三種類:拉塞福發現17-1對物質的探索放射線三種類:拉塞福發現 氦原子核
17-1對物質的探索放射線用途1.煙霧警報器 內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鋂-241,產生 射線使 內部空氣中的氧或氮氣失去電子,而使其內的 平行極板形成通路。當發生火災時,若煙霧進 入警報器,平行極板形成斷路,警鈴就會響起。2.碳-14定年法 用碳-14衰變後的殘餘量推測出土物體年代3.鈷-60癌症治療 用產生的 射線治療4.農業用途
17-1對物質的探索範例eg1.關於 、 、 三原子的敘述,何者錯誤?( ) 三者都屬於氧原子 三者化學性質相同 三者質子數不同 三者中子數不同eg2.、、三放射線,回答下列問題: 穿透力的強弱順序?。 以3mm的鋁片阻擋,何者能被阻擋?。eg3.如右的元素表示法,可知鈾原子核: 質量數= 質子數=。 電子數= 中子數=。eg4. 放射出一個 粒子後,為何衰變成 ?【補充】
17- 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 能量:做功的本領1.光、電、熱能…,能量之間可以互相轉換2.能量守恆定律: 能量不會無中生有,也不會消失,只是由一種 形式的能量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但能量的總值維持不變能量的形式1.化學能 2.動能 3.位能 4.熱能 5.電能 6.光能7.聲能 8.核能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的形式解說1.化學能:物體內部儲存的能量,藉化學反應釋放eg.食物、酒精、木材、瓦斯(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 汽油、煤、電池… 2.動能:運動中的物體具有的能量 同一物體的運動速率愈快,其動能愈大eg擺動的鐘、運動中的子彈… 3.位能: (1)重力位能:物體高度愈高,位能愈大 (2)彈力位能:施力於弓弦(彈簧)時儲存eg.玩溜滑梯時,由高處下滑,重力位能轉變為動能及摩 擦產生的熱能eg.射箭時,拉弓時彈力位能儲存,放開時,漸次轉成動能將箭射出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的形式解說4.熱能:物質發生變化常伴隨熱能產生eg.H=msT 5.電能:6.光能:輻射能的一種形式eg.太陽光、…紅外線、紫外線等不可見光具有能量7.聲能:eg.聲音共鳴 證明『聲音能傳遞能量』 8.核能(原子能):最強大的能量eg.太陽、核電廠能量守恆定律 在質量一定的情形下,能量雖經轉換,但能量總值維持不變
17-2能的形式與能的轉換能量形式圖說二 音叉共鳴的條件?。 電能 光、熱能 化學能 光、熱能 電能 聲能、熱能 電能 光能、熱能
17- 3功與能 功(Work)涵義: 因外力施於物體,造成物體能量變化 A B 思考:物體受外力F,為何有力的二大效應?(1)物體運動:物體自外界得到能量(2)物體運動:物體失去能量(3)物體維持:沒有能量增減 功 施力體 簡單的說:功就是。
17- 3功與能 功傳遞了嗎?【物體收到能量了嗎?】 要看而定。 F對車做功?。 F1對車做功?。 F2對車做功?。 人以外力 F的拉力拉一拖車,使之水平移動 S 位移 車子並沒有在施力 F的方向上有位移,而是在水平方向上 車子自外界得到能量(功)了嗎? 真正使車子向水平移動的力是。【由而得】此人對車子作功【 】
17-3功與能功(W)的定義:作用力與沿力方向上位移之乘積17-3功與能功(W)的定義:作用力與沿力方向上位移之乘積 功的單位:能量單位 (1)N.m=牛頓.米=焦耳=J(2)kgw.m=公斤重.米 (3)gw.cm=公克重.公分 牛頓或公斤重、公克重 公尺或公分 1.試推演「牛頓.米=焦耳」的過程?2.你還學過哪些能量單位?
17-3功與能功的正、負、零值:功非向量,但有正負 表示了受力體與施力體間的能量傳遞方向 (1)正功:物體能量 運動愈快 (2)負功:物體能量 運動愈慢(eg.摩擦力) (3)零功:物體能量 F=0 時 S=0(在 F沿線上沒有位移時 ) FS 都視為『沒有做功』的情形 W=F X S F S (FS 指向平行同向) W=-F X S F S (FS 指向平行反向)
17-3功與能功的圖說 圓周運動
17-3功與能功的運算範例eg1. ( )阿鈞搬運相同質量的行李上四樓,第一次花了2分鐘,第二次花了3分鐘,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ˉ (A)第一次搬運作功較多ˉ(B)第二次搬運作功較多ˉ (C)兩次搬運作功相同ˉ(D)兩次作功皆為0。eg2.如下圖,以下列三種不同的方式,將某物體由一處移至另 一處,試求施力對物體所作的功? F=100N F=50N 6m 3 m 10 m 3 m F=30N
17-3功與能作業eg1.用5kgw的力將2kgw的物體往上提升5m,則(1kgw=9.8N) 施力作功ˉˉˉˉJ。 重力作功ˉˉˉˉJ。eg2.阿鈞以10N的力背著自己的書包往前走了10m,接著走上6m高的頂樓,則阿鈞對書包所作的功為ˉˉˉˉˉJ。eg3.換算:1Kgw.m=( )N.m=( )J。eg4.小鈞以水平方向的力,推動40Kg物體,一起以1m/s等速 前進10m,若摩擦力4N,則: 小鈞作功?。 摩擦力作功?。 重力做功?。 合力作功?。eg5.判斷功的正負零: 重力對下落的物體作功 向心力對作圓周運動物體 擺繩拉力對擺錘作功 重力對上拋物體作功 重力對上升中的擺錘作功 物在平面等速,合力作功 浮力對下沉中的物體 摩擦力作功 手提物不動
17-3功與能動能(Ek):物體因所具有的能量 有者,即有動能(EK m; EK V2) 動能單位:焦耳(J)= 計算時,代入值單位限制: m用 V用。 Q 小問題 1. 物體5公斤,速率10m/s,其動能焦耳。2. 物體2公斤,自78.4公尺自由下落,求著地時動能焦耳。
17-3功與能位能(U):物體因所具有的能量 位能就是【 】 位能單位:焦耳(J)= 計算時,代入值單位限制: m用 g用。 h用。位能的形式:重力位能、彈力位能 mg h Q 小問題 1. 物體5公斤,距地面10公尺,具位能焦耳。2. 物體1公斤,在水平面上運動2公尺,具位能焦耳。
17-3功與能能量的守恆:說明了能量間能夠互相轉換 重力作用下,動能與位能的總和為定值eg.外力對物體所作的功 因:。eg.摩擦力對物體所作的功 因:。eg.在高處的重物將木樁打入地下 因:。eg.在高處下落的物體,速率愈來愈快 因:。eg.在斜面自由滾下的物體,速率愈來愈快 因:。eg.單擺從最高處自由下滑,速率愈來愈快 因:。
17-3功與能能量的互相轉換說明例eg1.說明以下動能、位能的變化情形? 上拋物體的運動過程:EK;U。 自由落體的運動過程:EK;U。 水平面上加速運動的車: EK;U。 在同高度等速飛行的飛機: EK;U。 單擺的運動過程:A C: EK;U。C E: EK;U。
17-3功與能等加速度運動公式 加速度a t 秒間隔 外力F V1 V2 m m X=S 一昧死記公式, 倒不如全忘了它!
17- 4簡單機械 機械:助人作功的裝置 只是能量,機械本身不生能量也不省能量機械使用目的 (施力F;抗力W) 絕不能省功 (1)省力(費時) F< W(2)省時(費力) F> W(3)方便(改變施力方向) F= W
17-4簡單機械機械的角色:能量傳遞者 工作原理:遵循定律 W1 W2 物體 人外力 機械 W1:人之外力對機械作功(輸入能量)W2:機械對物體作功(輸出能量) (1)在無機械阻力下:W1=W2外力對機械作功=機械對物體作功 (2)在有機械阻力下:W1>W2W1=W2+熱能
17-4簡單機械機械如何傳遞能量 若人施外力F,下壓槓桿 L公尺,能將物體抬高 h 公尺(物體重量 W公斤重,物體質量m公斤)外力對機械作功=機械對物體作功=物體提昇之位能
17-4簡單機械槓桿討論 比較 F與 W之大小,決定機械目的(1)支點在中區的槓桿:省力與否由比值d1/d2決定 F:施力;W:抗力d1:抗力臂d2:施力臂 d1 d2 W F 上升 h 公尺 下拉 L 公尺 1. 試討論上述d1/d2 比值的大小(>1;<1;=1),來了解此 型槓桿的機械目的為何?
17-4簡單機械槓桿討論 比較 F與 W之大小,決定機械目的(2)施力在中區的槓桿:必省時(費力) F d1 上拉 L 公尺 F:施力;W:抗力d1:抗力臂d2:施力臂 d2 W 上升 h 公尺
17-4簡單機械槓桿討論 比較 F與 W之大小,決定機械目的(3)抗力在中區的槓桿:必省力(費時) F 上拉 L 公尺 d2 F:施力;W:抗力d1:抗力臂d2:施力臂 d1 W 上升 h 公尺
17-4簡單機械輪軸裝置: (1)構造:兩個半徑不等 的圓輪,固定在同一 轉軸 大圈叫輪。 小圈叫軸。 輪轉一圈,軸轉圈。(2)輪半徑 R、軸半徑 r R>r 抗力W 施力F
17-4簡單機械輪軸討論: (1)施力在輪上 省力(費時) (2)施力在軸上 省時(費力) 抗力W 上升 h 公尺 施力F 下拉 L 公尺
17-4簡單機械輪軸應用:喇叭鎖、方向盤、螺絲起子17-4簡單機械輪軸應用:喇叭鎖、方向盤、螺絲起子
17-4簡單機械滑輪圖示:是槓桿的變形(1)定滑輪:操作方便 F=W;L=h(手上拉1公尺;物體上升1公尺 )(2)動滑輪:必省力 F=1/2 W;L=2h(手上拉2公尺;物體上升1公尺 ) 定滑輪 動滑輪
17-4簡單機械斜面圖示: 金子塔如何造成的? 楔形(劈)
17-4簡單機械斜面討論:必省力 W 斜面長 L 施力F 斜面高h W 人沿光滑斜面施水平力F,將 W公斤重物體,推至斜面頂。(斜面長 L公尺;斜面高 h公尺) 外力對機械作功=機械對物體作功=物體提昇之位能
17-4簡單機械斜面應用:樓梯、蜿蜒山路、螺絲、瓶蓋、刀刃口17-4簡單機械斜面應用:樓梯、蜿蜒山路、螺絲、瓶蓋、刀刃口 螺紋密 螺紋疏 哪種紋路的螺絲比較省力? 哪個斜面比較好爬? 楔形(劈)
17-4簡單機械簡單機械範例eg1.區別以下機械種類及判斷其省力或省時: 球棒 螺絲起子 斜面 輪軸 釣竿 羽毛拍 動滑輪 釘書機 方向盤 螺絲eg2.分以Fa、Fb、Fc外力將60 Kgw物體(如下),抬高2 m: (1)最少須施力?Fa=Kgw、Fb=Kgw 、Fc=Kgw 。 (2)三力對物體作功何者最大?。
17-4簡單機械簡單機械範例eg3.輪軸裝置如圖,欲吊起40 kgw之物體: (1)施力F=Kgw。 (2)施力下拉1m時,物體上升m。 (3)當輪轉 5圈時,軸轉了圈。 (4)這個機械是省力還是費力?。eg4.如圖的滑輪,回答下列問題: (1)三者至少應施力多少可舉起物體? (2)若此三作用力往上或往下拉 4公尺,物體將各上升 多少公尺?
17- 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 能源的利用: 能量經轉換後,只會減少(熱能散失),不會增加 (1)煤:古代植物形成,主要成分是。含碳成分愈高、含水..等愈低,煤質愈好 (2)石油:古代動植物形成,成分是。 (3)天然氣:古代動植物形成,主要成分是。 (4)核能:能源的開發 (1)汽電共生系統 (2)水力、風力、火力 (3)太陽能 (4)地熱 (5)潮汐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衰變:不穩定的原子核會放出放射線,直到變成 穩定的元素質能互換公式:衰變減少的質量可以轉變成能量 西元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1.光速C=3 ×108 m/s 2.單位限制:m用Kg;C用m/s E 的單位:焦耳J Q 小問題 1.1公克的物質若完全轉換成能量,相當於焦耳。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能發電1.利用核反應器中連鎖反應產生的熱能來發電2.核反應:核分裂3.核反應器燃料:3 ﹪的鈾-235 慢中子撞擊鈾-235 使原子核發生連鎖反應 連鎖反應 U-235 分裂 U-235
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能發電-沸水式反應爐17-5能源的利用與開發核能發電-沸水式反應爐 1.反應爐:碳鋼合金( 18cm厚)2.圍阻體:鋼筋混凝土( 1 ~ 2m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