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45 Views
病例对照研究. 概 念. 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以判断这 ( 些 ) 因素与该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 人数 暴露 疾病 A C B D. +. -. 研究人群. +. -. -. 从“果”求“因” 暴露并不限于外界因子。 调查时暴露因素可以多项。. 用 途. 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
E N D
概 念 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该病的对照者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以判断这(些)因素与该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
+ 人数 暴露 疾病 A C B D + - 研究人群 + - -
从“果”求“因” • 暴露并不限于外界因子。 • 调查时暴露因素可以多项。
用 途 • 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设 • 为队列研究提供明确的病因线索
种 类 • 按研究目的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 按配比分类 不匹配 匹配(群体匹配、个体匹配)
实 例 • 吸烟与肺癌 • 已烯雌酚激素与阴道腺癌
实例1:吸烟与肺癌 Doll和Hill于1950年报道了他们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了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709例肺癌病例 637例肠癌病例 709例非肺癌对照病例
实例2:已烯雌酚激素与阴道腺癌 • 美国Boston Vincent纪念医院 • 1966-1969年女青年(15-20岁)阴道腺癌18例(17+1) • 危险因素(阴道局部刺激史、性生活史、避孕药物、母亲妊娠期间的情况)
病例对照研究的步骤 • 复习文献和提出假设 • 提出研究计划或设计书(1-7) • 执行调查研究计划 • 资料整理和分析 • 写出研究报告
病例和对照的选择 • 病例的选择 • 对照的选择
病例的选择 • 来源:医院、普查或抽查、发病和 • 死亡报告病例。 • 注意:选择性偏倚 • 疾病的诊断标准 • 新发病例、现患病例、死亡病例
对照的选择 • 来源: 最好是全人群中的无偏倚样本 • 注意:与病例组的可比性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 使对照在一些特征上与病例相同 • 常用配比变量 • 1:1, 1:2, 1:3, 1:4 配比 • 配比过头 (over matching)
研究因素的选择 • 因素的规定 调查前有明确的规定(定量、分级) • 因素的收集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调查项目相同 最好有记录或材料作依据 客观指标更好
样本大小 样本大小公式: (Zα 2PQ + Zβ P0Q0 + P1Q1 )2 N= ----------------------------------------- (P1 – P0)2
例: 现设计一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估计对照组中有吸烟史20%,比值比约2,要求α=0.05,β=0.10,求样本大小。
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 • 资料的整理 • 资料的分析
资料的整理 • 原始资料的再核查 • 资料的分组、归纳或编码、输入
资料的分析 • 描述性统计 一般特征描述、均衡性检验 • 推断性统计
推断性统计 • 未分层资料的基本分析 • 分层资料的分析 • 暴露分级资料的分析 • 匹配数据的分析
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吸烟史 病例 对照 合计 吸 烟 41(a) 28(b) 69(N1) 不吸烟 19(c) 32(d) 51(N0) 合 计 60(M1) 60(M0) 120(T)
比较两组暴露史的比例 (ad – bc)2 T χ2=------------------- N1 N0 M1 M0
计算相对危险度 • 比值比(odds ratio)估计 比值是指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 • 病例组有暴露史与无暴露史的概率之比 a/m1 /c/m1 • 对照组有暴露史与无暴露史的概率之比 b/m0 /d/m0
比值比为 ad OR= ----- bc • 为什么OR能用来估计RR? • 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高时
OR的可信限 Miettinen法: ORL, ORU = OR(1±1.96/χ) Woolf法: ORL, ORU = lnOR±1.96 Var(lnOR) Var(lnOR) = 1/a + 1/b + 1/c + 1/d
先将各层资料按不分层资料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再分析分层后有关变量与疾病的总的关系。先将各层资料按不分层资料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再分析分层后有关变量与疾病的总的关系。
计算总卡方值 [Σai – ΣE(ai)]2 χ2MH= ---------------------- ΣV(ai) ΣE(ai)= ΣM1i N1i/ Ti ΣV(ai)= ΣM1i M0i N1i N0i/ Ti2(Ti – 1) 校正χ2MH
计算比值比及可信限 Σai di/ Ti ORMN=----------------- Σbi ci/ Ti ORL, ORU=OR(1±1.96/χ)
不分层: χ2= 84.29 OR= 6.11 分 层: χ2MH= 76.84 ORMN= 5.55
暴露分组资料的分析 • 将资料归纳成列联表 • 对列联表数据作卡方检验 • 计算出各暴露水平的比值比 • 计算总OR
组别 每日吸烟数 0- 1- 5- 15- 男性 病例 2 ( c ) 33 (a1) 250 (a2) 364 (a3) X2=43.15 df=3 P<0.001 对照 27 ( d ) 55 (b1) 293 (b2) 274 (b3) 合计 29 88 543 638 OR 1.00 8.10 11.52 17.93 女性 病例 19 7 19 15 X2=11.28 df=3 P<0.001 对照 32 12 10 6 合计 51 19 29 21 OR 1.00 0.98 3.20 4.21 SRR 1.0 1.7 4.0 5.5 吸烟与肺癌关系按性别与吸烟数归纳表
分 组 每日吸纸烟数 0- 1- 5- 15- 病例组 21(40.00) 40(53.50) 269(286) 379(329.5) 对照组 59(40.00) 67(53.50) 303(286) 280(329.5) 合计 80(80.00) 107(107.00) 572(572.00) 659(659.00) 行×列表理论数合并整理表
计算总的比值比 由于男女的比值比不同,故不宜求总OR,以SRR来说明其总的比值比。 (Σai di/ bi) SRRi=----------------- (Σci)
配对数据的分析(1:1) (续) • 两组暴露史比较 (b –c)2 (|b-c|-1)2 χ2=----------- 校正χ2= -------------- b+c b+c • 比值比和可信限 c OR=---- ORU= OR(1±1.96/χ) b
心梗病例 对 照 SBP>=140 SBP<140 合计 SBP>=140 15 60 75 SBP<140 35 40 75 合计 500 100 150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防止 • 常见偏倚 选择性偏倚 信息偏倚 错误分类偏倚 混杂偏倚 • 防 止 设计、实施和分析阶段防止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 省人力、物力、容易组织实施 • 所需样本少,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 短期内得出结果 • 检验病因假设,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 因素,一次调查可得到多个因素与一种疾病的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 • 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 代表性较差,容易产生选择性偏倚 • 一般不能直接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RR,不能确定某因素与疾病间的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