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63 Views
一○○學年度第一學期國一親師座談會. 認識 12 年國教. 舒緩過度 升學壓力. 十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 提高國家 競爭力. 提升國 民素養. 一、各界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期待及教育部規劃思維. 免試 入學. 特色招生. 國中教學正常化、 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 各界期待. 教育部規劃思維. 二、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法源依據. 依 《 教育基本法 》 第 11 條 「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 高中職 ( 含五專前三年 ). 學前教育. 國小. 國中. 6. 12. 15. 18.
E N D
一○○學年度第一學期國一親師座談會 認識12年國教
舒緩過度 升學壓力 十二年 國民基本教育 提高國家 競爭力 提升國 民素養 一、各界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期待及教育部規劃思維 免試 入學 特色招生 國中教學正常化、 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 各界期待 教育部規劃思維
二、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法源依據 依《教育基本法》第11條「國民基本教育應視社會發展需要延長其年限;其實施另以法律定之。」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 學前教育 國小 國中 6 12 15 18 高級中等教育 九年國民教育 普及 普 及 免 學 費 強迫入學 免試 免學費 非強迫入學 免試為主 ※ 學前教育不納入國民基本教育,但採階段性免學費補助
三、啟動準備階段目標(100年8月至103年7月) 就學率達99%以上 落實國中適性輔導及學習成就評量機制 免試就學率達75%以上 就近入學率達80%以上 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達80%以上 普及宣導建立共識 1 2 3 4 5 6
四、全面實施階段具體目標(至109年7月) 免試入學率達85%以上 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達95%以上 就近入學率達90%以上 1 2 3 註:103年8月全面實施
高中、高職及五專多元入學管道 免試入學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 入學 申請入學 (五專申請抽籤) 免試入學 (75%以上) 五、現行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示意圖 現 行 十 二 年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特色招生(0%~25%) 考試 分發 入學 甄選 入學 免試入學比率逐年提高,考試入學方式變動最小為原則
六、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管道辦理流程圖 國中學生 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落實教學正常化,適時進行校、班本位診斷性測驗及補救教學 國中適性輔導 進行智力、性向、興趣測驗等專業測驗,提供試探及實作活動,妥善紀錄並利用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 國中在學階段 九年級國中教育會考 (每年4月)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免試入學(每年五月) 登記五專 免試就學區內登記高職、高中 認證優質的高中、高職及五專方能申辦特色招生 Y Y 錄取 錄取 報到入學 N N 特色招生 (每年六月) 報考高中高職或五專特色招生 學科或術科考試 N 錄取 登記未額滿學校 Y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七、免試入學方案重點內容 1.免試入學指免考入學測驗。 2.教育部訂定「各免試就學區適性輔導免試入學作業要點擬定及備查原則」。重點如下: (1)103學年度起,免試入學不採計國中生學習領域評量。 (2)高中高職及五專不訂定入學門檻或條件。 (3)當登記人數未超過主管機關核定學校之名額時,全額錄取。 (4)學生參加就讀或畢業之國中學籍所在免試就學區為原則。
(5) 當登記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其比序條件應符合下列 • 原則 ,並應於前一年公告: • 公平性:各校比序條件應符合公平原則,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 教育性:比序條件要符合教育目標,如舒緩升學力、重視學生 • 多元智能、促進教育機會均等。 • 可操作性:兼顧入學管道的可行性與完整性,各校訂定比序條 • 件時,應與學校(科、班)之特色相符應。 • ※ 或有以抽籤做為超額時決定錄取之措施,未能完全符合 • 前開原則,非不得已時,請勿採用。
(6) 明定各國中應妥善規劃學校適性輔導工作,提供各項試探及 實作活動,以協助學生自我認識及探索未來進路。並組成學 生生涯發展小組,提供學生及家長升學選擇建議 。 (7) 適性輔導免試入學處理方式,可參考「學生志願」、「國中 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之生涯輔導規劃書、「就近入學 因素」或其他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核定之方式。 (8) 各主管機關應審慎模擬高中高職及五專入學制度處理方式及 操作程序。 (9) 會商區內各校之主管機關,並經各該直轄市、縣(市)教育審 議委員會通過,並報教育部備查。
3. 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教育部所訂原則,訂定 各免試就學區適性輔導免試入學作業要點。 4. 五專由各校或聯合招生委員會擬訂報教育部核定。 5. 教育部成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輔導小 組」,協助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規劃之入學 方式及操作程序等事宜。 6. 教育部將組成「高中高職入學審議小組」,審議協調 各主管機關規劃之高中高職入學方式及免試就學區範 圍等事宜 。
八、特色招生方案重點內容 1.特色招生,係指經申請及主管機關審核通過之公私立高中高職 及五專為提供學術性向、職業或藝能性向專長學生適性學習之 環境,根據學校歷史、條件、願景及社會需求等因素,發展學 科或群科之特色課程,以吸引學生報考入學。 2.教育部訂定「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招生審查作業要點擬定及 備查原則」。重點如下: (1) 特色招生名額比率,採因地、因校制宜,各招生區依地域需求, 103學年度規劃0%至25%的名額。 (2) 特色比率上限將逐年調降。 (3) 學校申請資格:經主管機關認證為優質學校者,需經申請及主管 機關審核通過,方可辦理特色招生。
(4) 特色招生以班級為單位,例如甲校之語文實驗班、科學班、數理資優 班等,乙校之音樂、美術、戲劇班。 (5) 辦理方式 -考試分發入學:採學科測驗。 -甄選入學:採術科測驗。 -同一類型招生以同一天辦理為原則,學校得選擇單招或聯合數校辦理。 (6) 由負責招生學校本公平、公正、專業,符合程序與實質正義原則命題, 亦可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命題。 (7) 學生僅能擇一區報考,不限就讀或畢業之國中學籍所在地招生區,惟 僅能參加該報考區之分發。 (8) 審查項目:目標清楚及理由具說服力、辦學及課程規劃具特色、教學 資源充足、學校評鑑優良、學生來源無虞、學生表現優異及其他經主 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之重要項目。
(9) 特色課程與課綱牴觸時,得報請主管機關及教育部專案核處。 (10) 特色招生計畫應對學生入學招生、教學、進路輔導等措施妥善規劃。 (11) 明定各國中應妥善規劃學校適性輔導工作,提供各項試探及實作活 動,以協助學生自我認識及探索未來進路。並組成學生生涯發展 小組,提供學生及家長升學選擇建議 。 (12) 各主管機關審慎模擬高中高職及五專入學制度處理方式及操作程序。 (13) 應會商區內各校之主管機關,並經各該直轄市、縣 (市)教育審議委 員會通過,並報教育部備查。 (14) 各主管機關於102年8月前公告辦理特色招生之學校及名額。
3. 各主管機關依教育部所訂原則,訂定「高中高職及五專特色 招生審查作業要點」 4. 五專由各校或聯合招生委員會擬訂報教育部核定。 5. 教育部成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輔導小組」, 協助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規劃之入學方式及操作 程序等事宜。 6. 教育部將組成「高中高職入學審議小組」,審議協調各主 管機關規劃之高中高職入學方式及免試就學區範圍等 事宜 。
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 • 1. 共同就學區: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學校、現行多元入學管道同意跨區招生之學校、部分學校、產業特殊需求類科及稀有類科。 • 五專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
重要議題一、實施高中職免學費 第一階段(100年8月至103年7月) 第二階段(103年8月起) •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高職(含五專前三年)的學生免學費。 • 家戶年所得114萬元以下就讀私立高中學生比照公立學校收費(並延延續家戶年所得90萬元以下齊一公私立高中職學費措施之排富規定)。 ●高中職 (含五專前三年)全面免學費。
重要議題二、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重要議題二、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 (一) 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 1.提升教師依專長授課比率 2.修訂國民教育法等相關規定並 加強家長宣導 (二) 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1. 發展學生成就評量標準及辦理 國中教育會考 2. 辦理補救教學及修訂成績評量準則
(三) 推動學生適性輔導措施 1. 規劃執行「建置國中生涯發展教育學校工作手冊及輔導 諮詢機制計畫」。 2. 研發「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完成「生涯發展 規劃書」。 3.補助及督導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成立學生輔導諮商 中心。 4.發展學生適性輔導工具,鼓勵學術 單位及民間出版業者研發及修訂心理 測驗 。
落實本校六大教育理念 一、有教無類: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尊重每個孩子差異性, 實現「全人教育」之天主教學校理念 。 二、因材施教:讓每位孩子都能發展自己的潛能。拔尖扶弱,看 見每位孩子的優勢,讓每個孩子得到最大的進步。 三、適性揚才:讓每位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發揮自己的長才。 四、多元進路:讓每位孩子找到適合的進路,開展自己美麗的人生。 五、優質銜接:落實優質發展,讓國中教育與高級中等教育順利銜接 ,最有利於未來升大學。 六、快樂學習:滿足每位孩子的學習需求,讓孩子快樂又充實地學習。
國中部份我們會 一、加強適性輔導、生涯發展,進行職涯探索(職業試探) 二、落實學習評量檢測,確保學生學習品質 七年級:智力測驗 八年級:性向測驗 九年級:興趣測驗 三、短期內國中課程與教學還不會有太大變動,但課程會更 活潑,傳統的紙筆考試會減少,評量會更多元化。 四、喜歡讀書有學術傾向的孩子,還是要鼓勵他好好讀書; 對於傾向不明確的孩子,則提供更廣泛的引導與選擇。
高中部份我們會 一、落實優質化:96、97、98學年連續3年獲教育部評選為 「優質化高中」,3年執行總成果獲評為全 國最優學校。99、100、101學年再獲教育 部評選為「焦點創新高中」。 二、型塑特色學校:持續推動科學教育、語文教育、藝術教 育、品格教育及天主教學校之靈性輔導 ,以達成「全人教育」的目的。 三、規劃特色課程:增加深度與廣度,設計得更具彈性與多 元(專題研究、小論文報告等) ,研發特 色課程,造就學校特色及口碑。
全校共同部份我們會持續做好 一、推動閱讀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 二、推行活動學習,重視社團,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發展潛能 三、重視服務學習,讓服務經驗創造意義感動與生命熱情 四、強化合作學習,透過互動、合作、協調與管理的過程建構知識 五、培養健康體能,智育與體育並重,均衡發展,增進實力 六、鼓勵參加競賽,探索性向、經營興趣並建立自信與方向 七、提升藝術品味,啟發豐富心靈,培養美感、觀察與鑑賞的生活力 八、實現國際接軌,強化學生英語能力,拓展國際視野 九、提供多元舞台,激發學生創意、發揮優勢潛能。
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 而是點燃一把火。」
一、提供客製化與精緻化的學習(Customised learning) 1.根據學生程度,提供不同的學習單給他們練習, 不再只倚靠坊間的測驗卷。 2.針對孩子不同的需求設計學習單,絕對不會影響 孩子的成就。 3.老師試著從教科書的制約裡走出來,從學生的發 問中,去了解我們要給他們什麼?
二、運用多元化的知識來源(Diverse knowledge sources) 1.21世紀,知識已不再由老師壟斷,學生可從各方 面,特別是網絡中獲得。 2.老師的工作不再只是傳授知識,更要能引導學生 活用各種學習資源。 3.社區工作者、專業人士都可能成為老師的教學夥 伴。
三、創造團隊合作學習的機會(Collaborative group learning) 1.有效學習不再只是透過埋頭苦讀。大腦科學發現 ,互動、合作、協調的過程中,才能真正建構起 知識。 2.老師必須從教室管理者的身分,轉型為團隊經理 人的角色。
四、提供深度評量(Assessment for deeper understanding) 1.好的評量應重視學生對知識深度的了解。 2.評量的方式可以廣泛到以實作分享,專題報告, 專案成果…等來呈現。 3.考題設計應著重在思考、判斷,而不是考記憶。 4.評量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確認優點與弱點,建 議如何改進等。
一、家長必須先破除「唯考試成績是問」 的觀念,讓孩子快樂學習。 1. 不盲從升學主義,讓孩子做自己,才能怡 然自得。 2. 思考什麼能力可以陪伴孩子一輩子?
二、家長先不要惶恐,不用急於遷戶口;也 無需緊盯孩子大小考試成績。因為12年 國教是以全國15個免試就學區劃分,以 竹苗就學區為例,只要設籍在新竹縣、 新竹市、苗栗縣的學生都擁有同樣權益 ,不會因為你遷到新竹市學校附近,就 有優先就讀竹中的權利。
三、家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養成孩子自主 學習能力,培植孩子競爭力,對於孩子 未來人生的助益遠勝現在想考上理想高 中和在校考試成績好。也幫助孩子學會 獨立思考、學會自己做選擇、負責任。
四、家長重視孩子學習力,還要儘量協助 孩子培養立足於社會與世界應有的能 力,例如:異質相處合作的能力,資 訊力,語文力與統合等關鍵能力。
五、家長要能知道孩子的潛能與興趣,並 協助他找到對的位置,孩子才能快樂 學習。(回到起始點,也就是好好觀 看孩子、感受孩子、傾聽孩子、陪伴 孩子)
六、家長陪伴孩子的關鍵任務 1、充實(Enrich) 孩子的學習經驗 2、加強(Enable) 孩子的學習方法 3、增能(Empower) 孩子的學習動力
12年國教關鍵時間整理 ※101年8月各招生區公告特色招生辦法 ※101年8月各招生區公告免試入學方法(包括可填幾個志願、 超額比序原則等) ※102年4月公告會考題型 ※102年4月公告優質高中職名單(優質高中才能申請特色招生) ※102年8月公告各校超額比序條件 ※102年8月公告各招生區特色招生的學校及名額 ◎103年起,每年4月舉辦國中教育會考 ◎103年起,每年5月舉辦免試入學 ◎103年起,每年6月舉辦特色學校考試入學
12年國教相關資訊查詢網站 ※教育部12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站:http://140.111.34.179/ ※優質高中查詢網站: http://www.edu.tw/ ※海星中學網站: http://www.smhs.hlc.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