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67 Views
补体激活与生物学功能. ppt 制作:施水芳 组员:高冀 张翔 陈云龙 潘登. 补体的概念. 补体激活的三大途径.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三 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异 同. 目录. 补体:. 补体的概念.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新鲜血清和组织液中的特异性体液杀菌物质。其化学成分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 10 %。补体由 11 种血清蛋白组成,按其发现先后,分别被命名为 C1……C9. 其中 C1 又由 Clq 、 Clr 、 Cls3 个亚单位组成,统称为补体系统。.
E N D
补体激活与生物学功能 ppt制作:施水芳 组员:高冀 张翔 陈云龙 潘登
补体的概念 补体激活的三大途径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异同 目录
补体: 补体的概念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新鲜血清和组织液中的特异性体液杀菌物质。其化学成分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清球蛋白总量的10%。补体由11种血清蛋白组成,按其发现先后,分别被命名为C1……C9.其中C1又由Clq、Clr、Cls3个亚单位组成,统称为补体系统。
补体由无活性形式转变为活性形式的过程。指在某些激活物(如免疫复合物、某些病原体等)作用下,循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或旁路途径,使补体各固有成分依次被活化,形成具有活性的酶。 补体激活
补体激活途径有三: 经典途径——抗原抗体复合物启动的 替代途径,又称旁路途径。 MBL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在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中,要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存在,以及补体系统的11种蛋白质参加。在激活过程中,这11种蛋白成分可分为三种功能单位:
识别单位,由Clq、Clr、和Cls组成;激活单位,由C4、C2、C3组成;攻击单位,由C5、C6、C7、C8和C9组成。同一功能单位的补体分子具有化学亲合性,激活后可相互结合在一起,发挥同一种生物学功能。识别单位,由Clq、Clr、和Cls组成;激活单位,由C4、C2、C3组成;攻击单位,由C5、C6、C7、C8和C9组成。同一功能单位的补体分子具有化学亲合性,激活后可相互结合在一起,发挥同一种生物学功能。
旁路途径 补体旁路途径是指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MBL激活途径 补体MBL激活途径在感染早期,体内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和C反应蛋白。MBL与细菌表面的甘露糖残基结合,然后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MASP,MASP继而水解C4和C2启动后序的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和最终发生细胞溶解作用的补体活化途径。
补体激活生物学功能 (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表面形成MAC,从而导致靶细胞溶解。 (2)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C4b、iC3b都是重要的调理素,可结合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表面相应受体,因此,在微生物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生物与吞噬细胞的结合,并被吞噬及杀伤。 ( 3)引起炎症反应:在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C3a、C4a、C5a。它们又称为过敏毒素,与相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之类的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增强血管的通透性并刺激内脏平滑肌收缩。C5a还是一种有效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4)清除免疫复合物:机制为:①补体与Ig的结合在空间上干扰Fc段之间的作用,抑制新的IC形成或使已形成的IC解离。②循环IC可激活补体,产生的C3b与抗体共价结合。IC借助C3b与表达CR1和CR3的细胞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 (5)免疫调节作用:①C3可参与捕捉固定抗原,使抗原易被APC处理与递呈。②补体可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③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