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201 Views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和启示.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李倩莹. 画中苏格拉底高举 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 死亡时表明自己对理性和知识的追求不变 !.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简介. 公元前 470 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城,母亲是接生婆,父亲是名雕刻家。他自幼生长在民主制发达的伯里克利时代,壮年时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了雅典由盛而衰的痛苦历程。.
E N D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雅典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和启示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 李倩莹
画中苏格拉底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时表明自己对理性和知识的追求不变!画中苏格拉底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镇静地伸出右手欲从弟子手中接过毒药杯,面临死亡时表明自己对理性和知识的追求不变!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简介 公元前470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城,母亲是接生婆,父亲是名雕刻家。他自幼生长在民主制发达的伯里克利时代,壮年时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了雅典由盛而衰的痛苦历程。 苏格拉底拥有古希腊最睿智的大脑和最雄辩的口才。他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知识即美德”。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用于教育引导雅典人。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牛虻,整天不停地刺痛雅典人,唤醒公民的意识,以拯救雅典民主制的危机。 70岁时,他被指控败坏青年和不信城邦之神,遭到民众法庭审讯,最后判决服毒而死。
苏格拉底犯了什么罪? • 苏格拉底在三个问题上与大多数雅典民众存在分歧: 关于城邦的统治权:民众认为,城邦应该轮流掌权;苏格拉底认为应由“有美德、有思想力的人”来掌权。 关于什么是美德:民众认为,美德就是正义感、羞耻心、集体观念等;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 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民众认为,不关心集体的人不能称其为人;苏格拉底认为个人可以不参与集体事务。
苏格拉底可以免除死罪吗? 苏格拉底:“你们中的有些人……受到的控告不如我的案子那么重,但他们在法官面前痛哭流涕,苦苦哀求,把他们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以及其他许多亲戚朋友一起带到法庭上来,借此博得最大程度的怜悯;而我正好相反,尽管似乎面临巨大的危险,但我不愿意做这种事。” “提出任何刑罚之举本身就是承认自己有罪。” ——色诺芬《苏格拉底回忆录》、《柏拉图全集》
Q:是什么杀死了苏格拉底? 他的态度激怒了陪审员,结果以360:140的票数判他死刑。判决宣布后,苏格拉底再次发言,再次申述他以改善人们的道德为毕生志向,至死不渝,并要求监督他的遗孤在成人以后坚守他的哲学原则。 苏格拉底自己? 民众法庭? 毒药? 起诉者? 公民的传统观念? 雅典民主制的局限
民众法庭审判苏格拉底的程序: 原告:三个雅典公民(悲剧家、制鞋匠、演说家) 被告:苏格拉底 罪名: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还引进了新的神;败坏青年。 陪审团:500名随机抽签产生的陪审员 结果:判处服毒自杀 法定程序: ①原告提出控诉,被告申辩。 ②陪审团就被告是否有罪投票作出裁决,少数服从多数:以280:220票裁定苏格拉底有罪。 ③原告提出主张的刑罚,被告提出可接受的刑罚: 原告提出的刑罚是饮鸩自尽;苏格拉底提出的刑罚是宣布他是公民英雄,在今后的余生中由市政厅免费供他一日三餐。 ④陪审团投票选择原告和被告提出的一种刑罚,少数服从多数:以360:140票判决饮鸩自尽的刑罚。
× Q:程序上的民主一定能够保证决策的公正吗? 局限1:轮番而治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全体公民直接参与、讨论、决定和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民主形式。仅适用于小国寡民。 直接民主 × Q:这个结果代表所有雅典人的意愿吗? 局限2:人民主权仅仅是对公民而言,并不是全民的民主。 有限的民主
思维发散1:真正的民主需要什么条件?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苏格拉底 成熟的、有政治素质的公民群体 法律的力量应该高于统治者,统治者能不能服从法律是国家成败的关键。 ──柏拉图 法律至上 民主政体和法律相结合
思维发散2:在今天的民主制里,我们是如何做到:全体国民都拥有参政权利,同时保证从政人员的政治素养,两者合一?思维发散2:在今天的民主制里,我们是如何做到:全体国民都拥有参政权利,同时保证从政人员的政治素养,两者合一? • 全体国民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择最有政治素养的、最合适的代表人员参政议政 • 同时保障全体国民具有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