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0

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学总论. 武汉市第五医院 感染科. 一、传染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内容包括 传染病 和 寄生虫病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 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 传染性 的疾病。. 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 疾病. 传染病的范畴 1、 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腮、乙脑、 2、细菌性疾病:伤寒、霍乱、流脑 3、原虫病:阿米巴病、疟疾 4、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 5、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 6、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传染病学总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传染病学总论 武汉市第五医院 感染科

  2. 一、传染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本书内容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一、传染病流行的历史与现状本书内容包括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 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 传染性的疾病。 寄生虫病——是由原虫或蠕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 疾病

  3. 传染病的范畴 1、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腮、乙脑、 2、细菌性疾病:伤寒、霍乱、流脑 3、原虫病:阿米巴病、疟疾 4、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 5、立克次体病:斑疹伤寒、恙虫病 6、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 7、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尿道炎 8:蠕虫病:血吸虫病、囊虫病、蛔虫病 9:深部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

  4. 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

  5. 鼠疫流行时的惨景

  6. 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传染病

  7. 近20年部分新发传染病

  8. 建国前建国初传染病概况 • 鼠疫 1947 – 1948 东北 死亡 3万人 • 疟疾 40年代 患者 > 3000 万 病死率 1% • 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人1200 万 • 麻疹 城市 200 万/年 死亡10 万 1952年报告麻疹为104万例 • 肺结核 城市15岁以下感染率 85% ,死亡率 200-300/10万 • 性病 1000 万以上 • 1931年 长江水灾 淹死14.5 万 灾后传染病流行 病死300多万 • 1950、1951年全国分别报告了4.3万和6.1万例天花病人

  9. 传染病的一些变化 • 总的发病率降低 • 总的死亡率降低 • 大多数病的致死强度(病死率)减弱 • 不同传播途径疾病构成改变 • 大规模流行减少 • 可归功于预防接种、居住环境、饮用水、食品卫生、营养状况、卫生习惯、医疗条件、生产方式等的改变

  10. 我国新发传染病的形势 1.一些新发传染病已经存在、或者流行 O139霍乱、大肠杆菌O157∶H7感染、军团病、莱姆病、猪链球菌感染、空肠弯曲菌腹泻、单核细胞李司特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感染、禽流感(H5N1)、多种病毒性脑炎、肾型出血热、新型肝炎、肠道病毒71型感染、隐孢子虫病、广州管贺线虫病、巴贝西虫病等 2.流行病学调查提示,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新发传染病 3.一些国外罕见的传染病出现扩散趋势,有传入我国的危险 埃博拉出血热、尼巴病毒脑炎、拉萨热、人类克雅氏病、西尼罗河脑炎、汉坦病毒肺症、人猴痘、裂谷热、委内瑞拉脑炎、 埃立克体感染、侵袭性链球菌感染、非典型肠炎沙门氏菌腹泻、猫抓病、异尖线虫病等

  11. 传染病仍是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的严重威胁 • 据WHO统计,全世界约58亿人口中,有一半人受到新老传染病的威胁。 21世纪又要回到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时代。 • 在过去的30年中,又发现了近40种新病原 ,其中大部分是病毒. • 新出现10种、重新出现7种传染病 • 克雅氏病、爱拨拉、AIDS、丙肝、禽流感、Sin nombre病毒、G-需氧杆菌 O157:H7 O139霍乱、包柔螺旋体 • 霍乱、登革、白喉、流脑、裂谷热、黄热病、结核病 • 在美国当今传染病死亡病因占第三位。 • 自1980年到1992年,由于艾滋病和老龄化对病原体抵抗力的下降,美国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增加了58%。

  12. 三次传染病大流行的经济损失

  13. 美联社报道

  14. 2000年全球各地区疾病负担 % 75 50 非传染性疾病s 伤害 25 传染性疾病, 妇女及围产期死亡, 营养不良 非洲 东地中海 东南亚 西太 美洲 欧洲

  15. 疾病流行规律 • 流行病迁移理论(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Theory)中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史分为4个时期: • (1) 瘟疫和饥荒; • (2) 传染病大流行的减弱; • (3) 退行性疾病和人为引起的疾病; • (4) 衰老、慢性疾病、新发传染病(如HIV/AIDS)、古老传染病的死灰复燃(如结核)。 这4个时期可以顺序出现(如在发达国家),也可以表现出很大的重叠(如在发展中国家)。 • 另有学者将人类疾病谱的迁移归纳为:传染性与感染性疾病→慢性疾病→社会-文化疾病→传染性与感染性疾病。

  16.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一、机体对感染过程的五种状态

  17. ▲病原体被清除 • 病原体被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特异性被动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所清除

  18. ▲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亚临床感染)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现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在传染病中最为常见。某些传染病以隐性感染为主:流脑

  19. ▲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 •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 某些传染病以显性感染为主:麻疹、天花

  20. ▲病原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 • 不现出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是重要的传染源。 • 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1. ▲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 •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不排出体外。 • 如带状疱疹

  22. 二、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的致病力: 侵袭力invasiveness——如鞭毛、夹膜、酶 毒 力virulence——如外毒素、内毒素 数 量amount——一般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变异性variation——可导致致病力的改变 三、机体的免疫应答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 吞噬作用 体液因子 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23. 第二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 1、发生与发展 入侵门户:经 口—如消化道传染病 经皮肤、伤口—血吸虫病、破伤风 经血液—丙型肝炎、乙型肝炎 机体内定位:阿米巴病—肝、肠 血吸虫病—肝、结肠 白喉—喉、咽 流脑—鼻咽、脑膜 排出途径:消化道—通过粪便排出 呼吸道—通过飞沫排出 血液—蚊叮

  24. 2、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直接侵犯 毒素作用 免疫机制 3、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 发热 蛋白代谢异常 糖代谢异常 水电解质失衡 内分泌改变

  25. 第三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 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 体外的人和动物 ●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染动物

  26.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 ● 空气、飞沫、尘埃—呼吸道传染病 ● 水、食物、苍蝇—消化道传染病 ●昆虫叮咬—虫媒传染病 ● 手、用具、玩具—呼吸道、消化道传病 ● 血液、体液、血制品—乙肝、爱滋病 ● 土壤—破伤风、钩虫病

  27. 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变化 经血与性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28. Global distribution of SARS probable cases (2002.11.1-2003.7.30) n=8098 Canada 251 Mainland China 5327 Hongkong 1755 Taiwan 346 USA 29 Vietnam 63 >=1000 Singapore 238 100-999 10-99 1-9 0 S A R S 远 距 离 跨 越 式 传 播

  29. 人群易感性: 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 感者(susceptible person),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 季节性、地区性 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30. 影响传染病发生的因素 • 自然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 • 社会因素对传染病的影响人类工业化进程:环境破坏、污染人类城市化过程:人口流动、密集饮食方式:生吃野生动物、海鲜药物滥用血制品污染恐怖主义威胁

  31. 传染病构成改变的原因 • 计划免疫——减少呼吸道传染病 • 公共卫生设施(饮食、饮水、厕所) ——减少肠道传染病 • 爱国卫生运动——减少虫媒传染病 • 不安全的行为(性开放、吸毒) ——增加经性、血传播疾病 • 医院感染 ——增加经血传播疾病

  32. 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因素 • 经济发展阶段造成的大量农村人口拥向城市,由于居住、卫生条件差,易造成呼吸道和消化道病原性微生物的传播 • 性生活紊乱、静脉吸毒容易造成HIV病毒等的传播 • 人类居住环境改变(开荒、建水坝等),引起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如到林区旅游,可增加接触动物的机会,感染人曽共患病,如莱姆病 • 气候变暖,有利于一些病原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传染病发生的地区移动

  33. 新发传染病的相关因素 • 食品的集中供应,如果某一食品被污染,就可能造成众多人同时感染病原微生物 •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等),免疫受损人群增多,容易造成某些病原性微生物感染 • 一些日用电器,有利于某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如空调、冰箱等 • 交通发达,国际交流、地区交流日益广泛,可以很快把一些新发传染病传到其它国家和地区

  34. 第四节 传染病的特征 一、四个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 ●有传染性:病原体能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有 传染期 ●有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散发、爆发、流行、大流行地方性:血吸虫病、疟疾、霍乱等季节性:流脑、乙脑、麻疹、菌痢等 ●有感染后的免疫:产生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不同

  35. 伤寒杆菌电镜照片

  36. 炭疽杆菌

  37. 钩端螺旋体

  38. 大滋养体 直径为20×60 mm,偶可达60~90 mm,内外质分界明显,活动力增强,形成伪足,有吞噬功能

  39. 天花病毒

  40. 二、临床特点 ★病程具有阶段性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自开始出现临床症 状止的时期。潜伏期长短不一,决定隔离期。 2、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 表现通常是非特异性的 3、症状明显期(period apparent manifestation) 该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 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体内可能还有残余病理改变

  41. 复发(relapse)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 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 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 再燃(recrudescence) 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 ,又再发热

  42. ★常见症状与体征 1、发热 ▲稽留热 ▲驰张热 ▲间歇热 ▲回归热 ▲马鞍热

  43. 稽留热 •   稽留热体温常在39℃以上,昼夜间体温变动范围较小,一般上午体温较下午低,但24小时内变动不超过1℃,这种热型可持续数天或数周,退热可渐退或骤退。临床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肠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等急性发热病的极期。

  44. 弛张热 •   弛张热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发热时体温可在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达1.5℃~2.0℃或更多,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临床常见于败血症、严重肺结核、脓毒血症、肝脓肿、支气管肺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肠伤寒、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45. 间歇热 •   间歇热体温可突然高达39℃以上,先有恶寒或寒战,经几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大汗淋漓,以后间歇数小时或1~2日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称为间歇热。临床常见于疟疾,如间日疟或三日疟、化脓性局灶性感染、肾盂肾炎等。

  46. 回归热(再发热) •   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39℃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经过若干时间又重新发热,持续数日以后,又下降至正常,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互相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临床常见于鼠咬热,或在某些发热性疾病的基础上又合并其他发热病。

  47. 不规则热 •   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称为不规则热。临床常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疟疾、肺结核;也可在疾病过程中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发热疾病合并存在时,如大叶性肺炎引起脓胸及败血症等并发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变为弛张热。另外,发热病人使用某些药物,如解热止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退热,可使原来的热型变为不规则热型。

  48. 双峰热 •   高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小波动,形成双峰,称为双峰热。临床常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