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引 言 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 第三节 DNA 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 RNA 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 核酸的理化特性. 引 言 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细胞质, 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糖核酸 ( RNA ):. 5 % , Pr 合成的直接模板. m RNA. (信使 RNA ). t RNA. (转运 RNA ). 15 % ,活化与转运 AA. r RNA. (核蛋白体 RNA ). 80 % ,充当装配机,提供场所.

lavi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引 言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 第三节DNA的结构与功能 第四节RNA的结构与功能 第五节核酸的理化特性

  2. 引 言 核酸的分类、分布与功能 细胞质,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核糖核酸 (RNA): 5 %,Pr合成的直接模板 • m RNA (信使 RNA ) • t RNA (转运 RNA ) 15 %,活化与转运AA • r RNA (核蛋白体 RNA) 80 %,充当装配机,提供场所 核内染色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脱氧核糖核酸(DNA): • 基因—— DNA分子中的 功能 片段 (特定的碱基序列) (决定遗传特性) 主菜单

  3. 磷 酸 核苷酸 戊 糖 核 苷 嘌呤碱 碱 基 嘧啶碱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C、H、O、N、P 二、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 —— 核苷酸 [ 命名] 多 苷 核 酸 A、G U、C、T A (腺嘌呤)、G (鸟嘌呤) U (尿嘧啶)、C (胞嘧啶)、T(胸腺嘧啶) 两类 核酸在分子组成上的异同点 主菜单

  4. 两类 核酸在分子组成上的异同点 RNA DNA 组 分 磷 酸 磷 酸 戊 糖 脱氧核糖 核 糖 A G 碱 基 嘌 呤 嘧 啶 C U T 主菜单

  5. 第二节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一)分子大小与组分 • DNA 是目前分子量最大的生物大分子 • A、G、T、C 和 脱氧核糖 及 磷酸 (二)一级结构 • 概念 —— DNA链中 A、T、C、G 的序列 • 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以 磷酸二酯键 相连 主菜单

  6. 二、DNA的二级结构 —— 双螺旋结构( 图示 ) 1、结构要点: • 逆向平行双螺旋 • 两链之间有特定的碱基互补规律(碱基配对) A — T ( 通过两个氢键相连 ) ( 图示 ) G — C ( 通过三个氢键相连 ) • 双螺旋结构的稳定依靠: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碱基平面间的疏水性堆积力 主菜单

  7. 二、DNA的二级结构 —— 双螺旋结构 1、结构要点: 2、生物学意义: • 提出了遗传信息的贮存方式、DNA的复制机制 • 是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分子基础 3、其他类型的双螺旋结构 ( 图示 ) 主菜单

  8. 三、DNA的超螺旋结构 • 真核生物细胞细胞核内,DNA非常致密,细 • 胞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 • DNA在双螺旋二级结构基础上可盘曲成紧密 • 的空间结构, 其主要意义是有规律压缩分子 • 体积,减少所占空间。 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小体 , 主要由 DHA和组蛋白构成 。 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 染色质可形成高度组织有序的染色体。 主菜单

  9. 三、DNA的超螺旋结构 • 真核DNA超级螺旋结构,先与核内蛋白质构成核小体, 然后通过规律性折叠将DNA紧密压缩于染色体中。 DNA从形成基本单位核小体开始,经过几个层次折叠, 在细胞分裂中期形成包装最致密的染色体。 • 核小体中的组蛋白分子共有: H1、H2A、H2B、H3和 H4五种  DNA包装成染色体经过三几个层次 (图示) • 从而将约1m长的DNA分子压缩、容纳于直径只有数微 米的细胞核中。 主菜单

  10. 四、DNA的功能 • 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 基因是指DNA分子中的功能性片段,即能编码有功能 的蛋白质或合成 RNA 所必需的完整序列 , 是核酸的 功能单位。 • 生物体的全部基因序列称为基因组,包含了所有编码 RNA 和蛋白质的序列及所有的非编码序列 , 也就是 DNA 分子的全序列。 人的基因组由 2.9  l0 9 bp 组成。 主菜单

  11. 第三节 RNA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一、分子组成与结构特点: 1、组成: A、G、U、C 及 核 糖、磷 酸 RNA链中A、G、U、C 的序列 2、一级结构: 3、组成与结构特点: • 多为线形单链,但有局部 “ 发夹结构 ” • 含有稀有碱基(由主要碱基修饰而来) 主菜单

  12. 二、 三种 RNA 分子组成与结构特点 (一)t RNA —— 活化与转运 AA 1、 一级结构的共同特点 2、二级结构 —— 三叶草形 ( 图示 ) • 3-末端:CCA-OH ( 携带AA的部位 ) • 反密码环顶端:反密码子 ( 识别mRNA上特定的密码子 ) 3、 三级结构 —— 倒L 型( 图示 ) 主菜单

  13. 二、 三种 RNA 分子组成与结构特点 —— 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二)m RNA 1、m RNA分子从5-端起读,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碱基) 所组成的一个三连码,决定某种AA,称为密码子。 2、m RNA分子的首尾结构 ( 图示 ) • 5’- 端(首部): m7Gppp (7-甲基尿苷三磷酸) poly-A • 3’- 端(尾部): (多聚腺苷酸) 主菜单

  14. 二、 三种 RNA 分子组成与结构特点 (三) r RNA ——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RNA中含量最多( 80 % ) • 是RNA与多种蛋白质结合生成的核蛋白体 原核 小亚基(30S) 16S rRNA 及 20 多种 Pr 生物 大亚基(50S) 5S、23S rRNA 及 30 余种 Pr 真核 小亚基(40S) 18S rRNA 及 30 多种 Pr 生物 大亚基(60S)5S、5.8、28S rRNA 及 50 余种 Pr • 在胞浆中起 “ 装配机 ” 的作用 主菜单

  15. 三、 其他小分子RNA • 非 mRNA 小RNA ( small non-messenger RNA, • snmRNAs ) • 目前已知的 SnmRNAs有: • 核内小 RNA(snRNA) 核仁小 RNA(snoRNA) • 胞质小 RNA(scRNA) 催化性 RNA(ribozyme) • 小片段干扰 RNA(siRNA)等 • 参与 hn RNA 和 rRNA 的转录后加工、转运以及 • 基因表达过程的调控等。 • 具有时间、空间和组织特异性。 ( 见 表 ) 主菜单

  16.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一、核酸的主要理化性质 • 紫外吸收特性 ( 260 nm ) • 变性、复性和杂交 • 小RNA中的核酶可催化核酸水解 按底物不同将其分为 DNA酶 和 RNA酶 两类 依据酶切部位可分为 内切酶 和 外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中重要的工具酶, 具有严格的序列依赖性。 主菜单

  17.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二、变性 核酸双链间氢键断裂,双链结构解开形成 两条单链的的过程 1、概念 ( 图 示 ) 变性因素: 加热及化学处理(有机溶剂等) ( 图 示 ) 2、特性 —— 伴有 高色(增色)效应 • 高色效应 在 260 nm 的紫外吸收增强 • 熔点( Tm ) DNA 达到 50% 变性时的温度 DNA 分子中 G-C 组份愈多, Tm 值就愈高 DNA 分子就愈稳定;反之亦然。 主菜单

  18.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三、复性 ( 图 示 ) 因变性而解开的两条单链,在温度缓慢下降 时重又聚合成双链结构,这一过程叫作复性。 1、概念 2、特性 • 复性时伴有 低(减 ) 效应 ( 即在 260 nm 的紫外吸收减弱 ) • 复性又称 “ 退火 ” • 变性后若温度迅速下降,则不发生复性 主菜单

  19. 第四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四、分子杂交与探针技术 ( 以核酸的变性和复性为基础 ) ( 图 示 ) 1、杂交概念 不同来源的两条核酸单链,若有大致相同的碱 基互补顺序,经退火处理,可形成杂交双链。 • 分子杂交可发生在 DNA-DNA、DNA-RNA 和RNA-RNA 2、探针技术 ( 图 示 ) 在基因研究及临床诊断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主菜单

  20. 谢谢!!

  21. 加 温 ( 变 性 ) 返 回 主菜单

  22. 缓慢 降温 加 温 ( 复 性 ) ( 变 性 ) 返 回 主菜单

  23. 缓慢 降温 加 温 ( 分 子 杂 交 ) 返 回 主菜单

  24. A T G C 示意图 返 回 主菜单

  25. 腺嘌呤(A) 胸腺嘧啶(T) 鸟嘌呤(G) 胞嘧啶(C) 示意图 返 回 主菜单

  26. 氨基酸臂 反密码环 3’- 末端 5’- 末端 返 回 主菜单 示 意 图

  27. 磷 酸 戊 糖 碱 基 两类 核酸在分子组成上的异同点 RNA RNA DNA DNA 组 分 磷 酸 核 糖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 核 糖 A G 嘌 呤 嘧 啶 C U U T T 返 回 主菜单

  28. A P 碱基 ——腺嘌呤 O 磷 酸 戊糖 ——核糖 [ 点击观察结构变化] 返 回 主菜单

  29. A 碱基 核苷 戊糖 P P P ~ ~ 核苷酸 腺嘌呤核苷 二磷酸 三磷酸 腺苷 腺苷 O 磷 酸 一磷酸 腺苷 (AMP) 一磷酸 (ADP) (ATP) 返 回 主菜单

  30. NMP dNMP RNA DNA NDP dNDP NTP dNTP A U C G U U A T C G T T AMP dGMP UDP dADP CTP dTTP ( dUTP ) ( TTP ) 核苷酸的命名及其符号 返 回 主菜单

  31. 返 回 主菜单

  32. 7 返 回 主菜单

  33. 返 回 主菜单

  34. 返 回 主菜单

  35. 返 回 主菜单

  36. 探针技术原理示意图 返 回 主菜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