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 —— 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 设计亮点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 —— 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 设计亮点.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演讲人:李玉庆. 主要内容. 公司简介. 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亮点展示. 结 论. 公司简介.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的水务企业集团 (代码 600874 , H 股代码: 1065 )。 截止 2010 年底,天津创业环保集团公司特许经营项目总规模: 污水处理 364 万立方米 / 日 自来水生产规模达 24 万立方米 / 日 再生水能力达 19 万立方米 / 日。

la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 —— 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 设计亮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亮点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项目——津南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亮点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演讲人:李玉庆

  2. 主要内容 公司简介 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设计方案 设计亮点展示 结 论

  3. 公司简介 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国有控股的水务企业集团 • (代码600874,H股代码:1065)。 • 截止2010年底,天津创业环保集团公司特许经营项目总规模: • 污水处理364万立方米/日 • 自来水生产规模达24万立方米/日 • 再生水能力达19万立方米/日。 • 集团公司已经构建了集投资、运营、工程、科研和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水务产业服务体系。

  4. 北仓 污水:10 再生水:2 宁河 污水:2 汉沽 DBO:10 东郊 污水:40 再生水:5 天津港保税区 污水:1.5 咸阳路 污水:45 再生水:5 津南双港 代建+运营:4 纪庄子 污水:45 再生水:5 渤 海 湾 津南双林 污水:4 津南八里台 代建+运营:4 西青开发区 代建+运营:3+3 静海天宇科技园 污水:1.5 投资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厂 托管运营污水处理厂 天津周边地区水处理项目分布情况: 污水 173万m3/d 再生水19万m3/d 代建+运营的污水处理厂 再生水厂 表内数据单位:万立方米/日

  5. 外埠地区水处理项目分布情况:污水 190.9万m3/d 自来水 24万m3/d 文登 污水: 8.5 安国 自来水:4 污 水:3 宝应 污水:5 西安 污水: 27 阜阳 投资运营 13 托管运营 12.5 洪湖 污水: 7 杭州 污水:60 曲靖 污 水: 8 自来水:20 赤壁 污水: 4 咸宁 污水:6 自来水厂 投资运营污水处理厂 贵阳 投资运营 8 托管运营 28.9 托管运营污水处理厂 DBO模式合作的污水处理厂 再生水厂 首都北京 表内数据单位:万立方米/日

  6. 项目建设背景 城市水环境概况 • 水环境现状 • 全市一、二级河道现状基本为V类或劣V类水质,环外部分河道水体黑臭现象仍然严重。主要原因: • 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用水十分匮乏。每年生态用水量需要将近7亿m³,而目前只能通过引滦提供3000万m³; • 二是城市景观河道汛期污染严重; • 三是中心城区以外的郊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 水环境规划目标 根据《海河流域天津市水功能区划报告》及相关规划,海河干流水系河道中,除北塘排水河、大沽排水河外,其他河道在2020年至少要达到Ⅳ类水体 。

  7. 项目建设背景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概况 • 总体概况 • 厂址位置: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纪庄子排水河与卫津河交口西南角,外环线以内。 • 服务范围:主要处理全部河西区、和平区的污水和南开区、西青区的部分污水,服务面积约72平方公里。 • 历史沿革:一期工程于1984年投产运行,设计规模为26万m³/d;1997年进行扩建,2005年总处理能力达到54万m³/d,出水水质二级标准。2008年,又开始进行升级改造,处理规模调整为45万m³/d,出水达到一级B标准。 • 处理工艺:水处理主体工艺采用多级AO工艺,污泥处理主体采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 。

  8. 项目建设背景 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概况 • 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 • 受用地制约,出水水质提升受限 • 厂内无全部污泥无害化处置条件 • 对周边环境存在不利影响 • 影响城市品质提升

  9. 项目建设背景 工程服务范围 纪庄子污水厂系统 大韩庄污水厂系统 近期(2015年): 以处理现状纪庄子污水厂系统和双林系统污水为主,并处理其它系统内超过其处理能力的污水和空白区域污水。 远期(2020年): 整合大寺、大韩庄、双林和咸水沽等污水处理厂系统。 咸水沽污水厂系统 咸水沽 大寺污水厂系统 津南污水处理厂 双林污水厂系统

  10. 项目设计方案 污水处理程度分析 污染物浓度及去除率 本工程必须采用具有生物脱氮除磷功能的污水处理工艺,才能够大幅度削减CODcr、BOD5、SS以及TN、NH3-N、TP等污染物浓度,但是要达到国标一级A的排放标准,在二级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的基础上,还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才能达到出水要求

  11. 项目设计方案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方案选择 • 水质特性分析 1) 污水的可生化性 设计进水水质COD=500mg/l,BOD5=250mg/l,从污水可生化性考虑,污水中BOD5/COD=0.5,可生化性好,属于易生物降解污水。 2) 碳氮比(BOD5/TN ) 本工程进水BOD5/TN为3.5 ,属于碳源不足的污水,如经过初沉池后,则BOD5/TN 进一步降低至约3.1 ,碳源更加不足。 为了保证出水TN稳定达标,需考虑投加辅助碳源的措施。在实际运行当中,可优先考虑全部或部分部分污水超越初次沉淀池等措施提高碳源,也可研究利用初沉池污泥发酵提供VFA作为外加碳源。 3) 碳磷比 生物池进水:BOD5/TP=31.2,要求出水TP≤0.5mg/L,需采用生物除磷+化学除磷。

  12. 项目设计方案 •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选择 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对污水厂占地和污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以及运行的稳定性等各种因素后,推荐采用成熟可靠、维护管理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的AAO工艺。针对本工程的水量组成、进水水质特点,结合现状纪庄子污水厂的运行经验,提出采用改进型的多级AO工艺形式。

  13. 项目设计方案 深度处理工艺选择 深度处理工艺去除的重点是形成SS和BOD5、CODCr以及TP 的颗粒状和胶体状杂质。选择的工艺应确保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简便、低耗节能。 目前城市再生水常规处理的工艺途径列出如下: 1)二级出水-直接过滤-消毒流程 2)二级出水-微絮凝过滤-消毒流程 3)二级出水-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流程 由于本工程进水各项污染物浓度尤其是氮、磷浓度很高,为保证出水稳定达标,推荐采用目前被广泛认同、且应用较为广泛的混合沉淀过滤全流程工艺。

  14. 液氯消毒 项目设计方案 效果好、设备简单、运行成熟、投资成本低 接触时间长、产生致癌物质、有危险性 二氧化氯消毒 效果好、无致癌物质 现场制备、设备复杂、操作要求高 紫外线消毒 效果好、无消毒副产物、无危险品的运输和储存、接触时间短 设备价格略高 消毒工艺的选择 选择 紫外消毒工艺 消毒工艺

  15. 加药间 鼓风机房 甲醇投加间 投加间 空气 甲醇 聚铝 PAM 二沉池配水井 中间提升泵房 粗格栅 站 进水泵房 初沉池 高效沉淀池 曝气沉砂池 生物池 二沉池 细格栅站 项目设计方案 进水 回流污泥 初沉污泥 化学污泥 剩余污泥 污泥脱水机房 受纳河道 紫外消毒渠 污泥均质池 初沉污泥水解池 出水泵房 深床滤池 至污泥 处置厂 上清液 污水厂采用“AAO+高效混凝沉淀+深床滤池工艺”,经消毒后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排入大沽排水河。

  16. 内碳源开发利用 混凝沉淀过滤全流程工艺 A2/O变种工艺的应用 设计亮点展示 全面规划近远期 合理衔接 全过程除臭工艺

  17. 设计亮点展示 • 亮点一:A2/O变种工艺的应用 A2/O变种工艺包含多种形式,例如:倒置A2/O工艺;A+ A2/O工艺;TRIZON工艺;取消混合液回流的A2/O工艺;A/O除磷活性污泥法等。 本次设计采用改进型多级A/O工艺,是A2/O变种工艺之一。 其特点有: 1. 充分利用多级AO工艺顺流反硝化的特点,大大减少内回流比例。 2. 优先利用碳源进行脱氮,强化系统脱氮效果。 3. 通过各段进水比例的调节,灵活应对水质变化。

  18. (30%~50%) 进水 出水 厌氧区 缺氧区 好氧区 缺氧区 好氧区 二沉池 设计亮点展示 混合液回流(100%~200%) 污泥外回流(50%~100%) • 改进型多级AO工艺 工艺共由2级A/O脱氮系统组成,进水分两路分别进入厌氧段(A)和第二个缺氧段(A2),在工艺最前段设置厌氧除磷段。50~70%进水首先在厌氧段与外回流污泥充分混合,污泥在厌氧区进行释磷反应后,进入第一级缺氧段(A1),利用污水中的碳源对内回流中的硝态氮进行反硝化,然后进入好氧区进行有机物降解、硝化和磷的吸收。另外一部分污水直接进入第二级缺氧区(A2),与来自前级好氧硝化段的污水混合,为反硝化提供碳源,完成上一级进水产生的硝态氮的反硝化。第二级好氧段(O2)出水部分内回流至第一级缺氧区。

  19. 设计亮点展示 亮点二:内碳源开发利用 近年来,基于利用污水厂“内碳源”的污泥水解技术逐步在国内外得到研究和工程化应用。本工程碳源十分匮乏,为保证出水TN达标,尽量降低外加碳源用量,积极探索有效的内碳源利用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次设计建设3座直径为22m的初沉污泥水解池。

  20. 设计亮点展示 本设计中水解酸化池采用完全混合发酵工艺,水解池采用圆形浓缩池池型。该模式将初沉池污泥送至带有污泥浓缩功能的污泥发酵池,发酵上清液回流到生物池,部分污泥回流至初沉池。 为了尽量减少外加碳源的数量,降低污水厂运行成本,在实际运行当中,可优先考虑全部或部分部分污水超越初沉池以提高碳源利用率。

  21. 设计亮点展示 亮点三:混凝沉淀过滤全流程工艺 混凝沉淀工艺选择 高效沉淀池集沉淀、浓缩功能于一池,因此该池排泥浓度高,有利于污泥的处理。同时,污泥的回流增强了前端混凝反应的效果,能产生均匀的、较大又密实的絮凝体,为后续沉淀分离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效沉淀池示意图

  22. 设计亮点展示 深床过滤 进水及反冲洗排水 1)多功能性:反硝化深床滤池一池多用,同步去除TN、SS、TP三个水质指标稳定达标。 (2)TN低温时稳定达标。 (3)工艺灵活性:夏季TN如能达标,运行时简单改变工艺运行条件,反硝化深床滤池可灵活转换成深床滤池,可只直接过滤SS,满足SS稳定达标。 滤料及承托层 滤砖及配水 配气系统 出水及反冲洗进水

  23. 设计亮点展示 亮点四:全过程除臭工艺 本工程采用CYYF全过程除臭工艺。 CYYF全过程工艺已经在现状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成功应用超过一年半时间,取得了良好的除臭效果,在天津咸阳路污水处理厂、云南曲靖污水处理厂等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

  24. 全过程除臭工艺典型流程 • 除臭污泥回流系统 • 回流位置:由污泥回流泵房至进水前端 • 回流比:2-6% • 生物培养箱 • 数量:4个/万吨/日;规格:1200×2000mm • 材质:碳钢防腐/不锈钢;外部条件:小量气源

  25. 除臭微生物培养箱

  26. 创新性的工艺 将成套设备安装于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内特定的位置,在整个活性污泥系统内有效地并长效地培养增殖除臭微生物。 活性污泥混合液除常规回流外,并将按照特定的投配比回流到污水厂预处理段,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对硫化氢等恶臭物质的全过程的高效去除。

  27. 公众反馈 • 操作员工 五一阳光住宅小区 • 周边居民 纪庄子污水厂 梅江中心 居住区 • 环保部门 富力津门湖住宅区

  28. 设计亮点展示 亮点五:全面规划、近远期合理衔接 • 平面布置: 全面规划、采用集约化和组团式的布置形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并充分考虑近远期合理衔接,规划了4.13公顷的水质提升区。

  29. 结论 1.采用A2/O变种工艺(改进型多级A/O工艺)。充分利用多级AO工艺顺流反硝化的特点,大大减少内回流比例,并优先利用碳源进行脱氮,强化系统脱氮效果,通过各段进水比例的调节,灵活应对水质变化; 2.采用 “内碳源”开发利用技术,设置初沉池水解池,降低了外碳源的用量,保证了出水水质; 3.深度处理技术采用混合沉淀过滤全流程工艺,滤池采用具有反硝化作用的深床滤池,为出水TN达标起到了把关作用; 4.应用了CYYF全过程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实现对硫化氢等恶臭物质的全过程的高效去除,实现了从源头上去除恶臭; 5. 在平面布置上注重近、远期合理衔接,合理预留水质提升区。 本项设计为广大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参考,相信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定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亮点和闪光点。

  30. 谢谢 请提宝贵意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