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创新 深入 融合 -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创新 深入 融合 -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泰峰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一、现状分析. 二、工作目标. 三、主要措施. 四、预期效果. 流通服务大厅. 各楼层开架阅览区. 各楼层馆藏区. 多媒体培训 / 阅览室. 团队研修室. 小组研修室. 单人研修室. 独立研修室. 1.1 馆舍与资源 总建设面积 6.7 万平方米 , 阅览座位 4500 席 藏书总量 421.2 万册,纸质文献 226 万册,数字文献 195.2 万册 网络数据库系统 54 种,包括 172 个数据库

la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创新 深入 融合 -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创新 深入 融合-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李泰峰 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2. 一、现状分析 二、工作目标 三、主要措施 四、预期效果

  3. 流通服务大厅

  4. 各楼层开架阅览区

  5. 各楼层馆藏区

  6. 多媒体培训/阅览室

  7. 团队研修室 小组研修室 单人研修室 独立研修室

  8. 1.1 馆舍与资源 • 总建设面积6.7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500席 • 藏书总量421.2万册,纸质文献226万册,数字文献195.2万册 • 网络数据库系统54种,包括172个数据库 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与我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9. 1.2 队伍现状 • 图书馆在编工作人员72名,平均年龄43.2岁 • 硕士以上学位者19人,人员比例27% • 高级职称者13人,占人员比例19%

  10. 我馆工作人员学科背景、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我馆工作人员学科背景、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

  11. 1.3 常规服务 1.3.1借阅服务 藏、借、阅、咨一体化的文献信息服务。

  12. 1.3.2 数字资源利用 • 门户网站日均访问量3000人次 • 数据库全文年下载量669万篇次 • 外文文摘数据库年检索量54.9万人次

  13. 1.3.3 学科服务 • 2009年完成科技查新报告494项 • 检索报告600余项 •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3049 件 • 编发《海内外教育科研发展动向》、《电子科技信息动态》、《前沿与未来》

  14. 1.3.4 特色服务 1、开放独立研修室100间 2、开设教师阅览研究室8间 3、设立经管之角阅览区 4、建设国防阅览区 5、建设读者科技及文化作品展示交流区 6、组织读书宣传周各项活动,并邀请文化 名人来校演讲。 ……

  15. 科技、文化展示 读书周活动 教师阅览室 独立研修室

  16. 1.4 问题与不足 国内部分重点工科院校图书馆基础设施及资源状况对比

  17. 1.4.1 资源总量不足,配置有待优化。 (1)纸质资源 (2)数字资源 SCI、ISTP、Elsevier等重要资源尚待引进

  18. (3)利用率不平衡,亟待优化 • 目前我馆文献建设经费1200万元/年。600万元用于电子资源建设,纸质文献大概600万元。 • 目前,TN、TP类占T累的80% ,T类书籍占年购书量的30%。 • 数字资源,种类多,利用率参差不齐。

  19. 1.4.2 服务工作深度仍需挖掘、服务体系仍待完善 (1)学科服务 学科服务的触角还未延伸至一线科研 , 对重点科研团队的专门服务亦待开展。 (2)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不专业。

  20. (3)队伍建设 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国内主要重点工科院校图书馆在编工作人员数量对比

  21. 人员结构亟待优化

  22. 1.4.3 管理工作 • 管理理念需创新 • 管理机制待完善 • 服务流程要优化 • 评价体系要加强

  23. 新校区、新图书馆、新资源、面对全校两万名学生、近四千名教师,新的服务要求,如何发挥图书馆的信息文献服务与保障工作,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非常现实有极具挑战的命题。

  24. 二、建设目标 目标 从资源、服务、管理建设入手,重点打造学科服务平台与自主创新学习平台,到2014年,建成资源丰富、服务一流、管理先进的数字化图书馆。

  25. 一支队伍、两个平台、寻需而动、实现目标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发展体系 深入、融合 自 主 创 新 学 习 平 台 资源 资源 学 科 服 务 平 台 读者需求 服务 服务 一个中心 管理 管理 队伍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的建设模式

  26. 三、主要措施 3.1 创新管理体制 改变图书馆传统的办馆模式,实现四个贴近,创新与完善管理体制 • 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图书工作建设指导委员会 • 成立文献资源建设咨询委员会 • 成立文献资源建设质量评价工作组

  27. 3.2 加强队伍建设 围绕目标,在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高层次的核心队伍的同时,探索新的服务团队建设模式。 • 专业馆员 + 支持馆员 • 事业编制+非事业编制+外聘

  28. 3.3 创新服务模式 “寻需而动”,针对全校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读者的需求,建立起主动型、精细化的服务网络体系。 构建“寻需而动”的精细化的服务网络

  29. 3.4 打造两个平台 创新、

  30. 3.5 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延伸图书馆的服务 • RFID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做为新馆三期建设的重点内容。 • 加强多媒体学习的资源与设施建设。 多媒体学习共享空间, 视听中心,移动阅读……

  31. 3.6用营销和经营的目光看待资源建设和应用 • 进一步转变馆员的角色 • 从封闭的环境走向开放 • 利用各种手段宣传、推送资源与服务 • 突出特色、完善服务体系

  32. 四、建设效果 4.1队伍结构合理、战斗力强 • 基本形成一支团结稳定、学科背景组成合理、年龄结构优化、富有战斗力的图书馆人员队伍。人员在业务技能、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敬业精神等方面有显著提升,馆员中硕士上学历人数达到35%以上,高级职称超过25%。

  33. 用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用理念创新管理流程,使得图书流通运转效率、数字资源利用率达到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水平用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用理念创新管理流程,使得图书流通运转效率、数字资源利用率达到国内一流高校图书馆水平 • 建立起着眼全局、面向服务、突破常规的精细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内部管理模式,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环境需求变化并紧随学校的发展方向。

  34. 4.2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深入 • 形成分层次的学科服务体系 • 信息素养教育全面融入教学过程 • 网络门户方便、快捷,读者年访问量大幅提升 • 学习环境优雅、舒适温馨

  35. 4.3资源配置优化、保障有力 • 纸质藏书总量270万册,达到评估指标 • 数字资源全面覆盖我校重点学科 • 数字资源存储空间100TB • 数字资源全文下载量达到年均800万次以上

  36. 队伍结构合理、理念先进; 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深入; 资源配置优化、保障有力; 文献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优质、高效、完善,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37. 我心中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博尔赫斯 (知名作家、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

  38.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