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98 Views
器材:. 镊子、毫米刻度尺、量筒、试管、试管架、高锰酸钾、烧杯、水。. 实验一 : 估算 高锰酸根离子 ( MnO 4 — ) 的大小. 书本 26 面. 目标:. 1 、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算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 (感受离子的存在). 2 、练习量筒、试管的使用.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 液体体积的测量、振荡. 3 、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实验一 : 估算 高锰酸根离子 ( MnO 4 — ) 的大小. 认识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常温下是一种 黑紫色固体 ,它的化学式为 KMnO 4 ,它 由 K + 和 MnO 4 — 构成 。.
E N D
器材: 镊子、毫米刻度尺、量筒、试管、试管架、高锰酸钾、烧杯、水。 实验一:估算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大小 书本26面 目标: 1、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算构成物质微粒的大小(感受离子的存在) 2、练习量筒、试管的使用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药品的取用(固体、液体) 液体体积的测量、振荡 3、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实验一:估算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大小 认识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常温下是一种黑紫色固体,它的化学式为KMnO4,它由K+和MnO4—构成。 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主要原因是高锰酸钾中的高锰酸根离子(MnO4—)离子显紫红色。
实验一:估算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大小 实验设计方案: 因为高锰酸钾由K+和MnO4—构成( MnO4—比K+体积大得多),所以一个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大小就可以按下列实验方案来进行估算: 1、先用一定方法测量并估算出高锰酸钾晶体的体积V。 2、再用一定方法测量并估算出高锰酸钾晶体中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个数n 3、一个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体积大小为: V/n
实验一:估算高锰酸根离子(MnO4—)的大小 实验过程: 1.用镊子取出一块高锰酸钾晶体,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出晶体的体积,放入1号试管后加入10 mL水,振荡,使晶体溶解,放在试管架上。 2.从1号试管中取1 mL高锰酸钾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再加入9 mL水,稀释10倍,放在试管架上。 3.再从2号试管中取1 mL高锰酸钾溶液,加入3号试管中,再加入9 mL水,这样又稀释了10倍,依次放在试管架上。 4.继续用上述方法稀释高锰酸钾溶液,用对比的方法,稀释到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
实验过程: 1.用镊子取出一块高锰酸钾晶体,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出晶体的体积,放入1号试管后加入10 mL水,振荡,使晶体溶解,放在试管架上。 2.从1号试管中取1 mL高锰酸钾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再加入9 mL水,稀释10倍,放在试管架上。 3.再从2号试管中取1 mL高锰酸钾溶液,加入3号试管中,再加入9 mL水,这样又稀释了10倍,依次放在试管架上。 4.继续用上述方法稀释高锰酸钾溶液,用对比的方法,稀释到看不出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为止。 讨论与思考: 某一组同学测量并估算出高锰酸钾晶体的体积为V,它们按照上述实验步骤将晶体溶解后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连续稀释了5次才看不出紫红色,(已知在最后能看出紫红色的那一支试管中,每10 mL 的溶液中大约存在1 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请你帮助他们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
讨论与思考: 某一组同学测量并估算出高锰酸钾晶体的体积为V,它们按照上述实验步骤将晶体溶解后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连续稀释了5次才看不出紫红色,(已知在最后能看出紫红色的那一支试管中,每10 mL 的溶液中大约存在1 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请你帮助他们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 分析:高锰酸根离子的个数n: n÷104=1000 n=1000 ×104==107 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为: V/107
练习: 某一组同学测量出某一正方形高锰酸钾晶体的边长为1.5毫米。然后它们按照课本实验步骤将晶体溶解后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连续稀释了11次才看不出紫红色,(已知在最后能看出紫红色的那一支试管中,每10 mL 的溶液中大约存在1 000个高锰酸根离子),请你帮助他们估算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 解:高锰酸根晶体的体积为3.375毫米3 高锰酸根离子的个数为: 1013 高锰酸根离子的大小为:3.375× 10—13毫米3
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指导
1、认识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 常温下,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的固体,俗称为“胆矾”、“蓝矾”,它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它是一种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是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注意:硫酸铜晶体不是硫酸铜和水的混合物 2、认识硫酸铜: 常温下,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它的化学式为CuSO4,它与硫酸铜晶体化学性质不同,是不同种物质,它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铜晶体。 反应式: CuSO4+5H2O=CuSO4·5H2O (白色) (蓝色)
受热时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CuSO4·5H2O 258℃ CuSO4 + 5H2O (蓝色) (白色) 3、认识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的化学性质 (1)、CuSO4·5H2O在常温下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晶水合物 (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加热至258 ℃左右,会全部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CuSO4)。
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坩埚 三角架 目标: 1、了解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物质是分析物质组成的一种方法。 2、了解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是一定的,从而加深对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的认识。 3、学习在坩埚里灼烧物质的实验技能。 品材: 天平、研钵、铁三角架、石棉网、坩埚、坩埚钳、干燥器、火柴、酒精灯、硫酸铜晶体。
实验: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 CuSO4·5H2O 258℃ CuSO4 + 5H2O (蓝色) (白色) 实验设计思路: 1、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加热至258 ℃左右,会全部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的硫酸铜粉末( CuSO4) 2、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之差,可求算出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 结晶水的质量==硫酸铜晶体质量—硫酸铜质量 3、从而再求算出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结晶水质量 硫酸铜晶体质量—硫酸铜质量 == == 硫酸铜晶体质量 硫酸铜晶体质量
二、实验步骤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 1、研磨将块状硫酸铜晶体研细 2、称空坩埚(洁净而干燥)质量m1克 3、称坩埚及晶体总质量m2克 4、加热把坩埚置于石棉网中央,用小火慢慢加热,直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全部变成白色粉状物,并不再有水蒸气逸出为止。然后将坩埚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记录数据。 5、将上述4中的坩埚连同无水硫酸铜再加热,冷却后再称量。反复三次,至质量不同变化为止(相邻两次称量误差不得超过0.1g) 6、计算 m2—m6 m2—m1
讨论与思考: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讨论与思考: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 90 == == 36% 250 m1 m2 m3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 6 . 9 根据上述数据计算: (1)硫酸铜晶体的质量为,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为,胆矾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根据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计算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理论值为多少? (3)比较: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______________。 2.5克 1.0克 40% 5H2O CuSO4·5H2O 偏高 (4)请你分析其中的偏差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实验偏差分析: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 上述实验中设坩埚质量为m1,坩埚和硫酸铜晶体质量为m2,坩埚和无水硫酸铜质量为m3。 m2—m3 m2—m1 从上面看出:凡实验过程使得(m2-m3)偏大或(m2-m1)偏小的,都会使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结果偏大,反之亦然。 操作步骤 加热时晶体溅出 加热不充分 加热温度过高部分硫酸铜分解 坩埚不干燥 晶体中含有易分解的杂质 在空气中冷却 晶体中含有不分解的杂质 偏高 偏低 偏高 偏高 偏高 偏低 偏低
四、实验习题 回答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的有关问题: (1)下面是学生甲做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实验记录的数据。 坩埚质量:m1g,坩埚+硫酸铜晶体质量:m2g 坩埚+无水CuSO4质量为:m3g 则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若实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对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①加热过程中有少量CuSO4分解得灰白色粉末____________; ②加热过程中有少量CuSO4粉末溅出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热后,坩埚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称重___________________。 偏大 偏大 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