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56 Views
第一章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一)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实事求是 ” 一词,最早是东汉史学家班固赞誉景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意思是做学问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批评了王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文的教条主义错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E N D
第一章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 (一)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是东汉史学家班固赞誉景帝之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意思是做学问必详尽地掌握事实材料,以求得真实的知识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批评了王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文的教条主义错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批评了王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条文的教条主义错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 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毛泽东领导了延安整风,把反对主观主义、树立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称为领导中国革命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从此,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恢复并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 • “文化大革命”破坏了党的思想路线,“两个凡是”成为思想桎梏 • 1978年5月,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 邓小平的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 • 恢复了毛泽东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是是实事求是 • 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特征 • 党明确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在一起,概括为党的思想路线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三)江泽民深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的客观条件(三)江泽民深化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的客观条件 • 世情变化 • 国情变化 • 党情变化
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 • 与毛泽东思想一样,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 毛泽东晚年时期,假马克思主义甚嚣尘上,人们的思想僵化而无法从实际出发 • 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是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普遍的精神状态,针对个人迷信和精神枷锁 •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解放思想 •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 二者是同一思想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而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 • 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 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的光辉榜样
二、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必须 尊重生产力实践,强调生产力标准 (二)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具体内容
尊重实践必须尊重群众的具体内容 • 要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 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 • 要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 •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条根本标准。充分体现了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英明思想
第三节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一、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此特征赋予了它根据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在动力,使其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 对待马克思主义 • 两个“坚定不移,不能 含糊”,始终是检验我 们是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 同世界发展大势保持同步,不断实现创新,是古今中外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的经验总结 • 我国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三)党的理论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三)党的理论工作能否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获得了胜利 • 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恢复、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有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得以不断增强,中国社会得以协调稳定地发展
二、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一)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 “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符合实践发展的客观规律 • “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
(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 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新的实践
(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 理论创新 • 制度创新 • 科技创新 • 文化创新 •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复习思考题: •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的? •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 3、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5、如何理解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 6、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