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778 Views
課堂報告. 指導老師 : 黃振勝 老師 報告學生 : 陳佲志 班 級 : 碩研科管一甲 學 號 : MA0Q0202. 資料來源 : 蘇啟祥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碩士論文 ,2009 年 1 月. 報告題目 : 專 利研發之財務績效評估 :以 物流業為例. 以 DEA 進行物流業之專利技術創新與財務之績效評估,研究發現,物流創新專利的技術生命週期,有趨向成熟穩定的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參與物流創新發明的人數也更多。
E N D
課堂報告 指導老師:黃振勝 老師 報告學生:陳佲志 班 級:碩研科管一甲 學 號:MA0Q0202
資料來源:蘇啟祥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1月 報告題目:專利研發之財務績效評估:以物流業為例
以DEA進行物流業之專利技術創新與財務之績效評估,研究發現,物流創新專利的技術生命週期,有趨向成熟穩定的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參與物流創新發明的人數也更多。以DEA進行物流業之專利技術創新與財務之績效評估,研究發現,物流創新專利的技術生命週期,有趨向成熟穩定的發展。隨著技術的進步,參與物流創新發明的人數也更多。 • 在專利分析的資料上發現幾乎在物流創新技術上多偏重在資訊系統的發展,故技術依存度是相當高的,亦即技術獨立性並非是這些公司專利產出的主 要考量因子。 • 在結合專利分析與財務績效指標上,透過DEA 模式發現,在效率改善上,規模報酬的確是影響物流技術創新業者財務績效改善的基本條件。 • 透過DEA A&P 模式可以發現,在某些重要影響因子上,無效率公司在財務績效評比上有欠缺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 經由DEA E-W 分析,可以提供一家想著力於物流技術創新發展的公司一些改善財務績效的方向。 • 而透過效率投入產出因子的分析也證明了本研究的推論,在本研究中,物流技術創新產業在重要的專利投入因子指標評估,對於財務績效方面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摘 要
壹、緒論 貳、文獻探討 參、研究方法 肆、研究結果 伍、結論與建議 目錄
在1990 年代,全球跨國商務交易金額較全球國內商務交易金額高出3倍以上,顯示出國際商務之發達程度遠高於國內商務,而物流成本往往是國際商務中最主要的花費所在。 • 由於國際競爭環境下,許多全球或區域性的公司都重新審視和處理他們的物流制度,在經濟性及效率性的考量下尋求部份或全部的物流活動或過程的外包,物流委外的盛行促成了國際物流的發展。 • Bowersox, Calantone and Rodrigues (2003) 研究指出,2000 年之全球物流成本約占全球GDP 之13.7%,亦即6.2 兆美元,以世界幾個主要區域來看,物流成本占區域GDP 之比例:北美為10.6%、歐洲 (西歐) 為12.8%、亞太為15.3%。如以GDP 高低來區分,最低所得國家之物流成本占GDP 之比例為16.5%,與最高所得國家之11.8%有高達4.7%之落差。 • 美國物流市場規模由1996年308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650億美元,每年以平均超過8%的速度成長。2003年美國物流成本為9,360億美元,約占GDP之8.5%,增長潛力相當龐大。 研究背景與動機(1/3)
專利的應用,對公司營運績效的提升具有正面的助益 。 • 以國內外之研究而言,對於物流產業專利之研究應用研究並不多見,且僅專注於專利地圖分析或單純之績效評估,並未對其應用之財務績效模式及指標加以分析與建構。 • 美國是全球最大與最具吸引力的市場,各個國家的重要發明幾乎都會申請美國的專利,這將有利於進行國際性的比較 。 • 美國專利資料庫 (USPTO) 是一個具代表性之世界性專利資料庫。因此,本研究之專利資料檢索主要以美國專利標準資料庫為研究分析基礎。 研究背景與動機(2/3)
在物流創新技術上,為避免專利檢索衡量偏誤,在檢索上以該專利使用用途摘要內容內,闡明該專利為物流管理或流程、以及供應鏈管理或流程使用為主,方列入本研究之專利分利內。在物流創新技術上,為避免專利檢索衡量偏誤,在檢索上以該專利使用用途摘要內容內,闡明該專利為物流管理或流程、以及供應鏈管理或流程使用為主,方列入本研究之專利分利內。 • 專利分析後,亦透過資料包絡分析法 (DEA) 來衡量專業物流公司之財務績效,針對過去的研究,投入項以重要專利評估及財務影響指標因子為變數項,驗證其對公司財務績效的影響程度。 • 以客觀專利檢索資料評比及基於物流業技術創新資料可取得性之情況下,進行相同DMU 在不同之DEA 模式分析下,是否具一致性之結果,同時進行DEA 模式比較。 • 最後以專利應用之概念,進行評估指標及財務績效分析,以確認創新物流技術對物流產業之影響程度及未來發展方向。 研究背景與動機(3/3)
針對創新物流技術做全面性的專利分析,以提供物流業對發展創新物流技術趨勢 的現況與未來潛力具體且科學性的討論,並彙整物流技術創新之專利指標,提供 給物流業作為日後研發或申請專利之參考。 2. 結合專利分析,應用 DEA 評估創新物流技術與研發投入之財務績效,檢視物流技 術創新活動之效果。且在不同之效率模式下,是否具相同之效果。 3. 進行 DEA 模式比較與指標存續分析,以確認創新物流技術對物流產業之財務影響, 具有一致性之結果。 研究目的
隨產業環境的快速變化、激烈的競爭及顧客多元化的需求,迫使物流業者必須提升到一個具有經營策略使命及結合物流技術發展的營運事業體。隨產業環境的快速變化、激烈的競爭及顧客多元化的需求,迫使物流業者必須提升到一個具有經營策略使命及結合物流技術發展的營運事業體。 • 物流系統結合通訊與資訊技術,將訂購、生產、存貨控制、配送、以及相關資訊有效整合,提升商業整體生產力。例如:WMS、RFID、VMI等。 • 物流最大貢獻即其能提供有效率的服務品質。 • 在物流技術創新上,資訊科技的應用,可以改善物流中心及倉儲內的物流作業,也就是達到整合物流下的最大效率與效果。 • 專利指標向來被視為最接近科技發明與創新產出的代理變數,而專利地圖之分析一般皆集中於高科技產業(生化、奈米、半導體…等) 或其他產業 (汽車、製藥…等) 。 物流創新技術與專利(1/2)
專利係法律上對於發明所賦予的排他性權力,法律乃賦予其一定期間之專屬使用權。專利係法律上對於發明所賦予的排他性權力,法律乃賦予其一定期間之專屬使用權。 專利可以實現稅收利益或是證明其企業價值,專利亦可以提高企業的在處理策略聯盟時的籌碼。 物流創新技術與專利(2/2) 專利的價值如下所述: 1.專利可保護研發成果 2.專利可提高單位績效 3.專利可創造利潤,維持競爭優勢 4.專利對企業未來發展,具絕對的影響力 專利的主要利益在於: 1.幾乎包含所有技術領域。 2.能獲得詳細的技術資訊。 3.透過資訊科技,容易獲得且散播速度快。 (Jacobsson & Philipson, 1996)
專利分析是一種系統化整理專利資料的方法,即以圖表性視覺化的效果,讓使用者一目了然專利所透露的訊息,結合市場資訊及技術趨勢,做出正確之策略。 專利資訊對於研究發展的功能可歸類為以下幾項﹕ 1.進行技術評估與預測 2.權利分析 3.研發或技術發展的規劃 4.掌握企業發展動向及市場需求 專利分析
1.研究假設物流業者從事物流創新技術能為其帶來財務績效之提升。1.研究假設物流業者從事物流創新技術能為其帶來財務績效之提升。 2.專利是否為其財務績效之重要標的,且是否足以為高績效物流業者之專注 目標及與低績效業者之主要差異。 3.研究假設其能產生一致之結果,並能簡化及解決財務績效評估方法之投入 產出之限制之情形,且可建立出基於物流創新技術績效提升之一致性指標。 研究假設
在專利指標分析方面應用 PatentGuider 2008 版內所提供之專利指標及本研究取自國外專利文獻研究中 所建立之專利指標,並依據USPTO 資料庫所能提供之資訊,建立以下之專利指標: 1. 技術生命週期圖 2. 歷年專利件數比較圖 3. 國家別分析 4. 公司別分析 5. 發明人分析 6. 引證率分析 7. IPC 分析 專利分析
研究對象及程序 本研究主要是從物流技術創新觀點,以專利分析所得之結果,應用 DEA 法來評估物流業之技術創新財務績效評估,並藉由效率評估值來建構物流創新技術之財務績效指標;由於DEA 之使用涉及決策單位的界定,投入產出項的選擇、資料之蒐集與整理、評估模式的選擇、模式之執行及結果之呈現與解釋等,並按實際操作情況做調整。 本研究依專利分析後所得之結果,依其所羅列的研發能力計算後之值分類為基準,因此符合上述及物流技術創新範圍條件的考慮說明如下: 1.物流技術創新業者所提供的服務,包括對其他公司提供物流技術創新服務,目標均為透過在 物流創新技術發展下滿足顧客服務,獲取利潤。 2.在不同國家或同國家內從事物流技術創新事業,各公司在其物流創新技術經營上又各有特色 ,經營和服務上又有些許的差異。 3.依美國專利資料庫 (USPTO) 對全世界物流創新技術業者進行專利分析後的資料收集,採取具 物流或供應鏈創新技術整合、正常營運並且是公開上市或有提供財務年報的公司為受評單位 (DMU)。 資料包絡分析法
投入、產出面之CCR 與 BCC 模式 本研究應用 DEA 模式採固定規模報酬CCR 模式及允許規模報酬變動BCC 模式為基本DEA 效率分析模式,來針對美國物流技術創新業者之物流創新技術與專利加以評估其效率。 交叉效率模式 運用同儕評比之交叉效率加以分析,全盤考量變數屬性後,以最佳績效評比模式來評估物流技術創新業者之物流創新技術之財務績效。 DEA A&P 模式 加入DEA 法之A&P 模式,將CCR 模式所得受評單位之效率值加以重新排序,並與交叉效率模式所得之效率指標加入區別分析,並加以分析比較有效率受評估單位其間之差異。 相同權重模式 此模式所得之效率前緣為單一之超平面,不再是以往類似鑽石多面之情形,其優點是各受評單位立足於同一基準點上接受評量,而其缺點則是抹煞了各受評單位應可自由發展其特殊性之考量,透過相等權重之效率分析,並經由敍述統計之比較,亦可比較分析各受評單位在未限制權重及相同權重上之效率差異點。 資料包絡分析法
所屬國專利分析-國家別物流創新技術趨勢圖 國家別專利趨勢分析(1/3)
所屬國專利分析-國家別物流創新技術表 國家別專利趨勢分析(2/3)
國家活動指標-國家活動指標分析 國家別專利趨勢分析(3/3)
選取企業或法人名單 公司別專利趨勢分析(1/2)
物流創新能力公司專利基本資料 公司別專利趨勢分析(2/2)
公司別物流創新技術趨勢圖 公司別專利件數歷年趨勢分析
物流創新研究能力 公司研發能力分析
物流創新技術引證率分析 公司引證率分析
物流創新技術獨立性分析 公司技術獨立性分析
物流創新技術發明人分析 發明人分析(1/2)
物流創新技術發明人比例 發明人分析(2/2)
歷年專利IPC 前10 名件數 IPC 分析(1/2)
歷年專利IPC 趨勢分佈 IPC 分析(2/2)
專利分析應用財務績效評估之指標 財務績效評估
投入產出相關分析 財務績效評估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