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likes | 334 Views
四年級電腦科專題研習. 香港的名勝. 黃伊彤 4 C (36). 『 香港 』 名字的由來. 「 香 港 」 這 個 地 名 , 其 實 來 自 「 飄 香 港 口 」這 個 意 境 。香 港 原 名 紅 香 爐 山,是 位 於 廣 東 省 寶 安 縣 東 南 海 口 的 一 個 小 島。. 香港的地理位置.
E N D
四年級電腦科專題研習 香港的名勝 黃伊彤 4C (36)
『香港』名字的由來 「 香 港 」 這 個 地 名 , 其 實 來 自 「 飄 香 港 口 」這 個 意 境 。香 港 原 名 紅 香 爐 山,是 位 於 廣 東 省 寶 安 縣 東 南 海 口 的 一 個 小 島。
香港的地理位置 香 港 位 於 中 國 大 陸 東 南 端 與 廣 東 省 鄰 接 , 是 全 球 發 展 最 迅 速 的 東 亞 地 區 的 樞 紐 , 地 理 條 件 優 越 。 香 港 由 香 港 島 、 九 龍 半 島 和 新 界 (包 括 235 個 離 島)組 成 , 總 面 積 接 近 1,100 平 方 公 里 。 其 中 香 港 島 約 77.5 平 方 公 里 、 九 龍 半 島 12 平 方 公 里 、 新 界 (包 括 235 個 離 島 ) 約 980.5 平 方 公 里。
香港的名勝 (1) 海 洋 公 園 我和弟弟在園內騎海獅 簡介: 海 洋 公 園位 於 香 港 島 南 面 的 , 環 山 而 建, 佔 地 超 過 87 萬 平 方 公 尺 , 堪 稱 全 球 最 受 歡 迎 的 主 題 公 園 之 一。 園 內 大 受 歡 迎 的 遊 樂 設 施, 分 布 於 「雀 鳥 天 堂」、 「綠 野 花 園」、 「海 洋 天 地」、 「山 上 機 動 城」、 「激 流 天 地」 和 「兒 童 王 國」 內, 包 括:恐 龍 館」、「金 魚 大 觀 園」; 東 南 亞 最 高 的 「海 洋 摩 天 塔」;以 印 度 太 平 洋 深 海 世 界 珊 瑚 礁 為 主 題 的 「海 洋 館」等。
香港的名勝 (2) 天壇大佛 簡 介: 天 壇 大 佛 座 落 大 嶼 山 寶 蓮 寺 旁, 佛 像 高 26 公 尺, 重 220 公 噸, 坐 於 三 層 祭 壇 上, 是 全 球 最 大 的 青 銅 座 佛。 佛 像 坐 在 268 級 的 石 階上, 到 祭 壇 上 可遠 眺 大 嶼 山 和 南 中 國 海 風 光。天 壇 大 佛 設 有 博 物 館 ,供 奉 佛 祖 釋迦 牟 尼 的 舍 利 子。
香港的名勝 (3) 尖沙咀鐘樓 簡介: 鄰 近 尖 沙 咀 天 星 碼 頭 , 毗 鄰 香 港 文 化 中心,建于1916年, 原 爲 舊 九 廣 鐵 路 火 車 總 站 建 築 的一 部 分 ,高45米, 方 形 柱 樓 上 面 爲 穹 頂 圓 形 塔 樓 , 鐘 樓 前 有 一 座 兩 層 的 海 岸 長 廓 , 是 觀 賞 維 多 利 亞 海 港 和 港 內 夜 景 的 極 佳 位 置。 於 1990 年 由 古 物 諮 詢 委 員 會 評 定 為 「 一 級 歷 史 建 築 」 的 法 定 古 蹟。
香港的名勝 (4) 太平山頂 • 簡介: • 從 山 頂 可 享 有 鳥 瞰 維 多 利 亞 海 港 的 最 佳 視 野 。 另 可 順 道 走 訪 超 時 代 設 計 、 樓 高 七 層 的 凌 霄 閣 。 凌 霄 閣 除 設 有 偌 大 的 觀 景 台 外 , 更 提 供 多 項 娛 樂 設 施 , 不 可 錯 過 。 乘 坐 時 光 漫 遊 機 動 列 車 回 望 香 港 昔 日 片 段 , 然 後 再 去 超 動 感 影 院 感 受 一 下 虛 擬 真 實 的 逼 真 效 果 ,和 鄰 近 的 奇 趣 館 參 觀 五 百 多 件 奇 趣 展 品 。
香港的名勝 (5) 香港禮賓府 ( 前總督府) 簡介: 香港禮賓府位於中環上亞厘畢道,正門朝南,面向太平山。香港禮賓府已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定為古蹟 。香港禮賓府前為香港總督府。香港歷任28位總督中,有25位曾以這座建築物作為官邸和辦公室。建造工程始於一八五一年,即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8年後,工程歷時4年。一九四一至四五年,日軍佔領香港期間,大事修建香港禮賓府,包括在中央加建一座高塔樓,這座塔樓今天成為了建築物特色之一。
香港的名勝古蹟 (6) 大夫第 簡介: 位 於 新 界 元 朗 新 田 永 平 村 。 這 座 華 麗 的 府 第 於 清 同 治 四 年 (一 八 六 五 年) 由 文 頌 鑾 所 建。 文 氏 的 先 祖 自 十 五 世 紀 已 在 新 田 定 居。 大 夫 第 是 本 港 最 華 麗 的 傳 統 建 築 之 一, 並 以 其 精 巧 的 建 築 裝 飾 而 著 名。 修 葺 工 程 由 香 港 賽 馬 會 資 助, 於 一 九 八 八 年 完 成。
香港的名勝 (7) 曾大屋 簡介: 曾大屋原稱「曾氏山下圍大屋」,位於沙田獅子山隧道公路旁的山腳 (又稱山廈圍)。曾氏大屋是一條堡壘式的村落,呈長方形圍牆高聳而四角均築有望樓。整座圍村均由花崗石、青磚及精選的木材建成。曾氏大屋的建造者為曾萬貫,他於筲箕灣經營石礦場致富後,便在沙田建了一座圍村讓家人居住。這條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收容逃難人士,所以被尊稱為「曾大屋」。
香港的名勝 (8) 赤 柱 大 街 及 美 利 樓 簡介: 赤 柱 位 於 港 島 東 南 區 沿 岸,附 近 有 多 座 歷 史 悠 久 的 重 要 建 築 物, 包 括 天 后 廟、 已 列 為 法 定 古 跡 的 舊 赤 柱 警 署, 還 有 屹 立 在 赤 柱 廣 場 的 美 利 樓 等。美 利 樓 是 香 港 碩 果 僅 存 的 古 歐 陸 維 多 利 亞 式 建 築 物, 以 當 年 英 國 大 臣 美 利 爵 士 命 名。赤 柱 已 從 小 漁 村 發 展 為 海 濱 住 宅 區 及 旅 遊 區。 其 中 以 赤 柱 大 街 及 赤 柱 市 場 為 中 心, 匯 集 了 各 式 各 樣 售 賣 不 同 貨 品 的 小 店 舖 食 肆 及 購 物 中 心, 吸 引 了 不 少 本 港 及 海 外 的 旅 客。
香港的名勝 (9) 香 港 歷 史 博 物 館 簡介: 香 港 歷 史 博 物 館 於 1975 年 創 立 , 館 藏 累 積 了 超 過 75,000 項藏 品 ; 博 物 館 的 樓 面 面 積 達 17,500 平 方 米。 展 覽 廳 包 括 一 個 1,000 平 方 米 可 定 期 更 換 主 題 的專 題 展 覽 廳 ; 以 及 八 個 總面 積 達 7,000 平 方 米 的 長 期 展 覽 廳 , 展 出 「香 港 故 事」常 設展, 介 紹 香 港 四 億 年 的自 然 生 態 環 境 及 六 千 年 的 歷 史 發 展 及文 化 傳 承 。
香港的名勝 (10) 東 涌 炮 台 簡介: 位於大嶼山北岸東涌村南面。東涌古堡的城牆以巨型花崗石塊築成。古堡設有三度拱門,門上均有石刻。與中國一般寨城樣,各城門上均有城樓。據正門石上的文字記載,東涌古堡建於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但本地文獻則顯示古堡是在1817年計劃建築。經考證有關文獻,東涌古堡為一駐兵用的城堡,負責管轄一些沿海炮台和軍事措施。